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篡位將軍的白月光(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15、第 15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第 15 章

大趙風氣開放,公主們不同於普通女子,更是被眾人預設有資格風流。胡人的風氣只比這更開放,男女間看對眼了,可以鑽對方的帳篷。

寶華公主這一支舞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她當眾調戲年輕的將軍更是神來之筆,令先前的劍拔弩張的氣氛蕩然無存。

待一曲終了,舞姬們潮水般退下,皇帝卻笑著對謝玉璋招手:“寶華我兒,到朕身邊來。”

謝玉璋含笑坐到了皇帝的身側,如李固侍奉李銘那樣侍奉皇帝。

皇帝笑著對張相說:“我兒也長大了。”竟然也學會戲弄英俊的年輕郎君了。

謝玉璋執著玉壺微笑著為皇帝斟酒。前世皇帝雖沒叫她坐到身邊,卻也說了這句話。彼時她對即將面對的事還一無所知,滿心歡喜。

果不其然,皇帝這句暗示一丟擲,使團的坐席裡便站出來一個鬍子花白的魁梧老者,正是這次使團的正使――雖都是早就達成了協議的事,終究還要在人前走個過場。

謝玉璋抬眸,她識得這老者,被阿史那汗信重的阿巴哈大國師,部族的大巫。她也記得他是這次使團的正使,就是他將她帶去塞外。

她只是不記得,怎麼夏爾丹竟然也會在使團之中。

但她也記不得更多了。從雲京到塞外整整一路,她昏天黑地地躲在車裡哀悼自己人生的結局――於那時的她來說,“遠嫁”就已經是結局了,那時的她哪裡知道,人生的苦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這樣的一路上,她精神懨懨,雖沒病倒,卻也沒精力與別人打交道。一應對外事務,都是林斐替她出面打點。至於那時使團裡都有誰,竟全無印象。

“尊敬的大趙皇帝陛下。”阿巴哈笑眯眯地向皇帝舉起酒杯,“我代表草原上最勇猛的可汗來到這裡,帶著締結友情的美好願望。今天,看到了大趙有這樣美麗的公主,想起了我們草原上的一句話――最美麗的姑娘應該嫁給最勇猛的男人。在我們草原,再沒有比阿史那可汗更勇猛的男人。而這位美麗的公主,聽說她是皇后的女兒,是最尊貴的一位公主。皇帝陛下啊,我帶著締結和平的誠心而來,請允許我為我們勇猛睿智的可汗求娶這位美麗高貴的公主吧。”

阿巴哈國師在草原上常常主持各種儀式,他的官話說得還不錯,卻拉腔拖調的帶著一股子宗教感,頗為誇張。跟大殿門口負責唱名奏報的仁逃械靡黃礎

他此話一出,胡人們面不改色,位置靠前的趙國大員們表情也沒有變化,顯然都早知情。倒是他們身邊隨侍的後輩子弟,多有露出驚愕神色的。

其中有個特別年輕的,還幾乎跳起來,被自家祖父狠狠摁住了。

謝玉璋輕輕抬眼,目光投向李銘那一席。

她看到李固的臉色變了。

他的目光亦射向她。謝玉璋垂下眼,避開了那視線。

雖是早就內定下來的事,皇帝也沒有立刻當眾答應,他和漠北汗國的國師過了幾個回合,無非是“我兒還小”、“這是我掌珠,不捨她離去”云云。

阿巴哈則說些承諾的話,不乏對阿史那汗誇大其詞的讚美。

所有人都似乎忘記了,阿史那汗是一個年齡足以做謝玉璋祖父的老頭子。

李固抿緊嘴唇,已經明白了李銘為什麼說寶華公主“求不到了”和“可惜了”。他定是求過了,而後提前知道了這內幕消息。

李固的手在膝頭握成了拳。他看著上首皇帝身邊靜如玉雕的謝玉璋,心裡某處像被堵住一樣難受。

小人物。他是個小人物。

李固從來沒有比此時更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

縱他在河西可以領五千飛虎軍,神擋殺神佛擋滅佛,來去草原戈壁令胡人聞風喪膽,看似有那麼一些些力量,可到了這軒峻壯麗的大殿之上,他卻深入骨髓地認清了自己的卑弱。

李固的拳擱在膝頭,指節因用力而青白,卻忽然聽到一個聲音甜甜美美地說:“兒願意。”

李固驟然抬頭。

謝玉璋給了皇帝和國師足夠的表演時間,在火候差不多的時候放下了玉壺,抬起頭揚起聲音,甜甜美美地道:“父皇,兒臣願意。”

觀眾們的目光從兩個主要的表演者身上移到了本來被安排為背景的謝玉璋身上。無論趙人還是胡人,都露出了詫異的神情。

謝玉璋避席,深拜,起身。

“兒臣生為大趙公主,享盡我大趙繁華,常因身為女兒之身無以為報而惶惶。今日能得此機會為父皇分憂,兒臣喜不自禁。”

謝玉璋白玉似的面龐上帶著笑。

“兒臣願效法善琪公主,以此身赴漠北,與阿史那汗結兩姓之好。使大趙與漠北,自此永結兄弟之情,再無戰火之憂。”

“吾兒……”皇帝被深深地感動了,眼中閃動起淚花。

張相起身,讚道:“有公主如寶華殿下深明大義,是我大趙之福。”

“父皇。”謝玉璋仰頭看向皇帝,微笑,“父皇勿惜此身,寶華既生為公主,便當有公主的擔當。”

那年她趴在父親膝頭苦苦哀求,他說,你既生為公主,便當有公主的擔當,而後拂袖而去。

“寶華只願,四海晏平,百姓安和。”

願雲京百姓、大趙百姓,能在後來的刀兵戰火中少受些苦。

“願我謝氏,福澤綿遠,安泰康寧。”

願小妹妹們、宗室們能活則活,哪怕苟延殘喘,日後還能相見。

“寶華,再無他念,惟願――天佑我大趙,盛世永昌。”

寶華公主謝玉璋拜伏的身姿刻在了李固的瞳中,灼得他眼睛發痛。

他的耳邊響起了眾人的齊聲呼喝:“天佑我大趙――!盛世永昌――!”

儼然一副四夷來朝的盛世景象。

李固對這宴會的最後部分記憶十分模糊,不知道它是怎地結束,怎地散場的。回到了朱雀坊的李宅,他向李銘告個罪,大踏步地回房去了。

搞得專門守著等他們回來想聽聽熱鬧的李衛風莫名其妙:“十一這是怎麼了?”

李銘不以為忤,搖搖頭,說:“寶華公主要去漠北和親,他心裡不痛快。”

李衛風呆了一呆,問:“那個寶華公主?”

李銘無語:“不然還有哪個寶華公主?”

“嫁給誰?”李衛風驚了,“阿史那老賊?”

聽聞那個花朵似的公主要嫁給阿史那那老不死,李衛風心都痛得抽抽了,扼腕道:“怎麼偏偏是她!”

李銘也嘆:“這女娃子不賴。”可惜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瞥一眼李衛風,見他還連連嗟嘆。

“你去看看十一郎。”他說,“叫他別胡思亂想。”

李衛風臉紅起來:“沒胡思亂想。”

這兩個小子都是第一次離開西北跟著他出來長見識,頭一回就見到了寶華公主這樣的殊色,會動心不奇怪。到底是年輕兒郎,血氣方剛,不動心才奇怪。

正常。

李銘哂然一笑。

朝霞宮裡十分安靜,林斐和謝玉璋在大榻上隔著几案面對而坐。

“所以,徹底定下來了。”林斐自言自語地說。

“不是早就知道了?”謝玉璋失笑。

大體的情況都跟前世一樣,因為謝玉璋尚未及笄,皇帝和阿巴哈國師約定了先把她嫁過去,待她十七再圓房。

大趙民間富足,不止貴族人家,許多富裕平民也多是留女兒到十七八才成親。只有那窮門小戶的,不願意養或者養不起女兒的,才早早把女兒或嫁或賣地送到別人家去。

能求到大趙最尊貴的嫡公主,作為使臣的功勞超越了歷任,阿巴哈十分得意。可汗又不缺女人,這種小條件他便一口答應了。

前世皇帝也和國師這樣約定了,然而……

林斐低聲說:“就,一天沒明說,心裡總還存著念頭,總覺得說不定……”

“哪有那麼多說不定。”謝玉璋甩開那些糟糕的前世的回憶,靠著隱囊,側頭撐腮,“那些擺在明面上最後公佈出來的事,早不知道經過多少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了。那些所謂的‘巧合’,都是人安排出來的。那些‘運氣不好’,大多是別人的安排比你的強。”

林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謝玉璋挑眉:“怎了?”

林斐欣慰地說:“其實我一直最擔心的,是殿下你。卻沒想到,殿下比我還鎮靜。殿下這樣,我便放心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我們都一起去想辦法,一定沒有過不去的事。”

“一起”麼?

謝玉璋想想自己的安排,笑了。

“早些睡吧,明天我還要去含涼殿再哭一哭呢。”她打個呵欠說。

“哎?”林斐詫異。

謝玉璋蔥白的手掩著唇,目光幽幽:“自然是,為了以後遠嫁不能相見,現在要多去父皇膝下盡盡孝啊……俗話不是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林斐先愕然,而後抿唇而笑。一切都落定了,她反而沒了先前的忐忑和惶然,心裡安定了下來。

她說:“好!”

謝玉璋第二日果然去含涼殿哭了。

皇帝跟她對著哭。

這真是皇帝能幹得出來的事。這位皇帝陛下,素來多愁善感。

林斐聽說了,頗是無語,只問:“如何了?”

“成了。”謝玉璋說,“父皇答應我,我的嫁妝,會厚厚地辦。”

林斐輕輕籲了口氣。

兩人還來不及細說這些事,便有宮人來報:“勳國公夫人來了。”

謝玉璋嘆了口氣,起身:“莫叫舅母等,我去迎。”

謝玉璋迎了出去,勳國公夫人按品大妝,眼睛卻是紅紅的。見到她,眼淚唰地便下來了:“殿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舅母。”謝玉璋過去挽住她的手臂,“阿婆如何?”

勳國公夫人握住她的手,落淚道:“昨晚聽到訊息便病倒了。”

謝玉璋難過,外祖母去世的時候,她人在塞外,沒能相送。如今想來,大概又要重來一次。

這些即便重生也不能改變的事,讓她格外難過。

舅甥二人攜手入內,勳國公夫人連連落淚:“怎麼就是你。”

她想到前些天安樂公主忽然要為母祈福躲到保崇庵帶髮修行去了――李銘為兒子求尚主的事,除了皇帝、淑妃、安樂公主及李銘自己,沒有旁人知道,勳國公府的人自然是和謝玉璋想的一樣,當陳淑妃安排安樂公主帶髮修行便是為了躲避這和親的事,自然是恨得不行。

“先前阿深從你那裡帶回訊息,我還不敢信,還想著怎麼也輪不到你這皇后娘娘嫡出的公主。結果你舅舅從宮裡回來,整夜沒閤眼,直說對不住姐姐。我這兩天遞牌子想進宮,淑妃一直壓著。想來是怕我們在事情定下來前鬧起來。”她哽咽,“昨晚陛下親口把事定下來,阿家聽到訊息,當時便氣得倒下了。”

謝玉璋垂淚:“都是我累得阿婆傷心了。”

“好孩子,快別這樣說。”勳國公夫人抱住謝玉璋,想到此時最傷心的人正該是謝玉璋自己,不敢再哭,反安慰起她來,“你舅舅也進宮了,他去見陛下,你的嫁妝、隨扈,他定是要插手管一管的。以後你安身立命都要靠這些,定不許宗正寺備得輕薄了。你莫要怕,不管塞外什麼樣子,咱們把東西帶足了,苦了誰也不能苦著你。”

親孃舅像是跟謝玉璋心有靈犀一般,也跑到皇帝面前去哭,哭那早死的姐姐。

皇帝說不得又跟著哭了一回。

前世勳國公楊長源進宮哭先皇后,皇帝不過多給了謝玉璋一些錢帛。

今生,楊長源哭過這一場後,要跟謝玉璋嫁去塞外的衛士的數量,便從二百人提到了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