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 太子太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8章 太子太傅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登基至今已過數十春秋, 可感上蒼。惜年事漸高, 恐不多時。為防駕鶴之際, 國之無主,亦念國中良嗣、俊才輩出,固特立儲君,以固國本。

皇嫡長子李翀,俊秀篤學,穎才具備。事國軍,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親;事子侄,甚端;事臣僕,甚威。大有乃父之風範,朕之夕影。

今冊封皇嫡長子李翀為監國太子, 執掌朝政。眾必視之如朕!諸親王、長輩佐之,以固朝綱。另加封工部尚書趙明鹿為太子太傅, 戶部尚書呂靖為太子太師, 翰林院大學士蕭甯為太子太保,全力輔佐太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欽賜御批

一道聖旨猶如春日驚雷,讓整個朝廷轟鳴不絕, 皇帝登基至今已快二十年, 只看年紀的話確實是不小了, 但這些年皇帝的身體卻還算可以, 故而朝中雖然有立儲之意, 但誰也沒想到來得這般突然,不給朝臣任何緩衝的時間。

大皇子是嫡長子,這些年也並無差錯,雖然之前一直並未被立為太子,但朝中支援他的大臣還是偏多,故而這訊息來的突然,但朝中的群臣大部分反倒是接受良好。

至於之前一直跟在其餘幾位皇子身後吶喊助威的那些大臣,這時候忽然就安靜了下來,似乎一夜之間轉性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原本就是大皇子這一脈的人。

其實也不怪他們的態度轉變的這般厲害,皇帝冊封太子倒也罷了,且看看他加封太子太傅太師太保的三人,哪一個不是朝中眾臣,趙九福和呂靖且不說,就是蕭甯那也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盤踞翰林院多年,可以說是門生滿天下。

若太子形單影隻,其餘的皇子未必沒有機會,但有這三人保駕護航,想要再把太子拉下馬,那難度就堪比現在起兵造反了。

除非大皇子被冊封之後性情大變,直接把皇帝和這三位左膀右臂都得罪了,不然的話想要動他就得先把這三位先打壓下去,這哪裡是容易的事情。

雖說大周朝開始,太師太傅和太保其實已經是虛銜並無實權,但實際上誰都知道,這名義定下來之後,這三人就得為太子保駕護航。

再說了,這三人哪一個又是無名小輩,他們壓根不缺那點實權,就看趙九福便知道了,當年為了讓他成為尚書,皇帝可是直接把親舅舅都挪了位置。

聖旨是趙九福親手擬定的,在看見皇帝壓上玉璽的印章之後,趙九福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氣,隨著皇帝的年紀越來越大,太子的位置確實是越早定下來越好,否則的話一拖再拖,若是皇帝出一個意外的話,很可能又是一場動亂。

皇帝現在的身體看著還好,但趙九福卻是知道根本的,即使有星空石和靈泉的滋養,皇帝早年身體的虧本還是一直沒能補回來。

就因為這個,皇帝想必是不會有先帝那般長壽的,這麼一來現在立太子還真的不算早,趙九福固然也希望如今的皇帝能活得長久一些,但這事兒誰也說不準。

趙九福一度將長壽丹藏在苦茶之中遞給皇帝,但皇帝服用後的效果遠沒有他家中父母來得好,趙九福思慮再三便猜到了原因,因為他的身體底子太差,以至於藥效發揮不出來。

太子果然不出意料是大皇子,趙九福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還得到了一個太子太傅的虛銜,很快,他就明白過來了,大約是皇帝對大皇子不那麼滿意,所以才會讓他們三個人上。

這對大皇子而言並不是好事情,趙九福心中這般想著。

當年皇帝下令讓六部給皇子們上課之後,戶部這邊一直是李松仁出面,即使後頭趙九福去了工部,出面的人也是下面的侍郎,所以一直以來他跟大皇子並未多大的交集。

在趙九福的印象之中,大皇子的容貌並不算特別出色,至少比起現在的皇帝來說差遠了,也許是更像後宮那位平平無奇但因為好生養而進宮的皇后。

脾氣倒是十分不錯,看著有點當年皇帝還未登基之前的模樣,不過那時候的大皇子是壓抑了自己的控制欲和權欲,這位大皇子看著倒像是真的脾氣好。

脾氣好是優點,但要成為一國之君,脾氣太好就是缺點了。

趙九福成為太子太傅之後第一次看見太子李翀,心中就是這般想的,李翀臉上有兩個酒窩,這明顯不是他們老李家的遺傳,看著更像是一位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而不是應該殺伐果斷的太子爺,他對身邊的太監宮女甚至都十分和氣。

趙九福大約是知道皇帝為何猶豫了這麼多年,才決定冊封太子,雖說聖旨裡頭有乃父之風,朕之夕影的誇讚,但恐怕皇帝一直覺得,這個大兒子完全不像是自己生的。

和氣的太子對自己的師傅自然也萬分的和氣,甚至為了以表尊重給他端了一杯茶,就像是平民拜師的禮儀一般,可以說態度十分禮賢下士了。

趙九福受了這杯茶,卻很快還了一禮,笑著說道:“微臣雖是太傅,但太子卻是君,既然已有了師徒之禮,那還得有君臣之禮。”

“太傅不必多禮,孤資質駑鈍,往後還要太傅多加教導,孤在此先謝過太傅了。”太子的禮儀倒是絲毫不差,更難得的是這份感謝顯得十分真誠,並無多少作秀痕跡。

趙九福微微一笑,又說道:“教導儲君乃是太傅之職,此事乃是微臣的本分,只希望殿下到時候不要嫌棄微臣多話才是。”

太子笑了起來,點頭說道:“太傅儘管嚴厲就是,孤絕不會二話。”

一番交談下來,趙九福倒是發現這位太子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雖然心慈手軟外加性情多有幾分優柔,卻不是那種完全沒有主意的人,他心中自有一番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君的準則,而這一份準則大約是皇帝花費了無數的心思,才給他刻在心中的。

皇帝做了最難做的一件事,以至於輪到趙九福的時候反倒是覺得輕鬆許多,心慈手軟並不算是壞事,畢竟一個君王太過於心狠手辣的話,在他手底下幹活還得擔驚受怕,趙九福並不是一個人,他有內眷,有家族,自然不會希望君王是一個狠心人。

只要太子能掐住這一份心慈手軟的底線,那就不是大問題。

讓趙九福有些頭疼的是,這位太子因為性情的緣故有幾分耳根子軟,這個特點充分的表現在他在聽從趙九福教導的時候,很快就會被他的觀點帶過去。

這明面上看來是好事,但趙九福擔心的是以後,若是皇帝誰在吹耳旁風都樂意聽的話,心思一天變個七八樣子,恐怕就是麻煩事情了。

他雖然是太子太傅,但總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陪在太子的身邊,而太子的身邊還有許多人,後宮還有許多的女人,他們說的話太子恐怕也會入耳。

摸透了太子的性格之後,趙九福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教導方式,國事家事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樹立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皇帝來,臨了卻毀在後宮女人的耳旁風之中,要知道歷史上陰溝裡頭翻船的可實在是不少。

一個人對另一個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若是你主觀覺得某一人高風亮節,那麼即使有人說他的壞話,第一反應也是此人善妒,而不是立刻懷疑。

趙九福深知心理學的玩法,在教導太子的時候便潛移默化的將自己想要的形象輸入進去,這並不是他想要掌控太子,而是為自己的將來留下一條退路。

在皇帝的面前,趙九福幾乎是不用掩飾的,因為他們想要的大周未來幾乎是相同的,趙九福本人也沒有多高的權利慾望,所以他們才能君臣相得。

但是太子卻不同,他們沒有同甘共苦的歷史經歷,也沒有相同的志向,他可以明確的感覺到,這位太子是絕對沒有如今皇帝那種野望的。

若不是其餘的皇子也都不符合皇帝的喜好,恐怕這位嫡長子即使出身尊貴,也不一定能登上太子的寶座,這一點在趙九福與其餘幾位皇子打過交道之後感觸愈深。

不僅僅是他,太師呂靖,太保蕭甯,這兩人與趙九福的私交不錯,私底下說話的時候不難發現,他們二人對太子的期待值也在慢慢降低。

讓趙九福感到慶幸的是,這位太子雖然有諸多的缺點,當學生的時候卻十分聽話,可以說教導起來十分省心省力,是個十分能學習的人。

而在皇帝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之後,太子身上那種軟弱的氣息也在日益的減少,即使只是在皇帝的訓導下藏了起來,卻也難得可貴。

而讓趙九福更加高興的是,皇帝一直將他視作肱股之臣,大約是在太子的面前也多有誇讚,一段時間下來,太子看著他的眼中更多了幾分重視和敬佩。

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夠大大的增加趙九福留下的好印象,為將來的君臣相處打下堅實的基礎,天時地利人和,倒是讓趙九福對未來皇朝變更的憂慮減少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