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應梅做媒(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三章 應梅做媒(2)

新賢哭著告訴應聲和一芳:“娘肚子疼得要命,就陪她去平橋醫院,開始她還能自己走,後來疼得死去活來,實在跑不了了,我就背她,但是我體力小,還沒有跑多遠就摔倒了。娘說背不動就不要背了,認命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應聲和一芳迅速把她娘紀英抱上腳踏車後座,他推車,一芳扶著紀英,艱難的來到平橋公社醫院。

這所醫院不大,應聲和一芳都熟悉。一芳高中畢業前夕,在三〇四國道平橋路段,被腳踏車撞傷骨裂後,就是這裡的醫生幫助綁繃帶上石膏的。

經醫生檢查診斷,紀英患急性闌尾炎,必須馬上手術,否則有生命危險。醫生讓家屬立即辦理住院交費手續。

紀英迷迷糊糊指著口袋,新賢知道娘的意思,馬上從她娘的口袋裡掏出了兩塊錢交給應聲。可是兩塊錢哪裡夠住院手術?應聲和一芳身無分文,心急如焚,應聲額頭上都蹦出了汗珠。

“應聲,有門兒了!”一芳突然想出了主意說。

“哪來的錢?”應聲疑惑的問。

“和醫院的會計說明情況,把腳踏車抵押給醫院。”一芳回答說。

“對啊!”應聲恍然大悟。

紀英做完手術,東方已透出了亮光。安頓好病人後,一芳在醫院陪伴,應聲陪新賢回家取洗漱用品。

新賢家三間土牆草屋,家裡除了一張老式床和一張木板兒桌子外,其它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用家徒四壁描述一點也不誇張。

這種境況與過去的韓橋人家差不多,可這幾年在學童書記的帶領下,韓橋人加工貓匾和床上用品,搞家庭養殖種植業,把東西拿到地攤去賣,老百姓手中開始有了錢。應聲在問,這裡的幹部在幹什麼呢?有三〇四國道和運河這麼好的交通條件,離海通城又那麼近,為什麼不想辦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呢?

“新賢,他是誰?”應聲指著祭奠的牌位問。

“他是我父,我當時才四五歲吧,對父沒得什呢印象。人家死了人兩三年就把牌位燒了,可是我娘不肯,說孤兒寡母的人家會欺負,有父陪著能為我們孃兒倆壯膽。”新賢回答著眼淚就刷刷的流了下來。

那是在農業學大寨的年代,隊裡想盡一切辦法為莊稼積肥,比如千腳土、老土牆等都是不錯的肥料。但是,一個生產隊就幾十戶人家,千腳土都挖完了,老土牆都換成了新土牆,除了人畜糞便外,其它基本上無肥可積了。

社員都知道,青草做肥料非常好。於是隊裡就發動群眾鏟青草,罱河泥。在河邊土地上挖個大坑,鋪一層青草加一層河泥,就這樣把坑填滿,然後再向坑裡注水。那發酵的臭味,整個生產隊都能聞到。經過長時間的充分腐爛,這就成了棉花和水稻、麥子最好的基肥。

生產隊裡的土地都是精耕細作,哪有那麼多青草?於是就組織社員到外鄉剷草積肥。

生產隊有一條能載三噸重的水泥船,夏秋季節採取歇人不歇船的辦**流派人外出剷草,裝滿一船就回來。一般同行的有七八人,吃住都在船上。

船的兩端艙面板上各開有一個船洞,洞口直徑四十公分左右,可免強供一個人進出,平時用蓋子蓋著。艙內長度不足兩米,寬度一米五上下,可供三個人緊挨著睡覺,但是由於太窄太矮,沒法翻身調整睡恣。

新賢的父親會掌舵,一次被安排外出積肥。在外十來天時間,船上實實的裝滿了青草,水線已接近甲板,這是外出積肥最多的一次,大家開心的回程,等著加記工分唻。

傍晚,船從內河駛入了運河,當時,新賢的父親在掌舵,有三人在岸上拉縴,還有三人分別在兩端的船洞內輪休睡覺。

夜,風平浪靜,彎月映在運河,如影隨形,這種環境對夜中行船極為有利。新賢的父親聚精會神的掌舵,岸上拉縴的人喊著“好兒上啊,好來嘿上……”的號子,船舵的划水聲和船洞裡的鼾睡聲就像樂器在為號子配樂,倒也合拍。

迎面來了一隻水泥帆船,估計兩船交匯時,船舷相距較近。對方的舵手想拉開距離,就主動調整船頭。不料,把舵掰反了,船頭斜撞過來,咚的一聲巨響,兩船猛烈撞擊。

新賢父親的船由於超載,水很快湧入船艙,船體開始下沉。“不要拉縴了,船要沉了。”他一邊對岸上的人喊,一邊把旁邊船洞裡的一個人拉出。

“你趕緊游水上岸,我到船頭救人。”他對剛被從船洞里拉出來的人說。

接著,他快速從船尾踩著水衝向船頭,船洞裡有兩個人還在鼾睡,已經開始有水流進洞口,“快點出來,船馬上沉。”他一邊喊叫一邊趴下,用手伸到船洞里拉人。一個人懵懵懂懂的被拉出來後,他對他狂叫:“危險,快點兒上岸去。”

此時水大量湧入洞口,萬分危急。船洞裡的人不知所措的嚎叫:“水,水……”新賢父親仍然趴下,把手伸進船洞,大聲喊:“快拉住我的手。”船迅即沉入河底。

後來,船被打撈上來,人們發現,他趴在船頭,與船洞裡的人手拉著手。在場的人淚水如注,為死者悲傷哭泣,更為新賢父親英勇救人的精神所感動。

新賢拿了洗漱用品跟隨應聲來到醫院,病人已經醒來。

“伢兒啊,快點跪下,幫娘謝謝救命的哥哥姐姐。”新賢娘對她說。

小新賢立馬下跪,說道:“謝謝救命哥哥,謝謝救命姐姐。”一芳連忙把新賢扶起。應聲說:“不要謝謝,哪有見死不救的道理?”

“錢不夠吧?等我出了院把豬賣了還你們。”

“嬸嬸,沒有多少錢,你安心養病。我先家去一趟,下午再來。我物件留下來陪你。”應聲說著和大家道別。

應聲步行回韓橋是為了借錢,他直接去了水波家。水波二話沒說,就從抽屜裡取錢,說道:“你拿著錢趕緊去平橋,把人家安頓好。唉,怎麼到處這麼窮啊!”水波的慷慨讓應聲感動,水波的感嘆又讓應聲似乎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責任。

醫生說,好在送得及時,不然病人就沒命了。手術很成功,三四天就可以出院。這讓應聲和一芳放心了,他倆補交完押金,贖回腳踏車,告別了新賢和紀英。

新賢流著淚心存感激的講完了應聲和一芳救她母親的故事。她把話題一轉,“救命哥哥,救命姐姐非常愛你!做了換親她非常非常痛苦。”

“什呢?你知道一芳?”應聲十分詫異的問。

應梅和紀術也感到很突然,新賢怎麼知道一芳做換親的事?又怎麼知道她和應聲感情很深?應梅和紀術全然不知道這些情況,本來是給應聲介紹物件的,萬萬沒有想到又把應聲推進了感情痛苦的旋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