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第一把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第一把火

經過幾天的走家串戶,應聲覺得白龍港人的思想僵化禁錮。只有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才能把群眾引上富裕的路。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他組織十一個生產隊的隊長、會計和全體大隊幹部去韓橋大隊參觀,想著首先要讓幹部解放思想,探尋脫貧致富的路子。

學童向大家詳細介紹了韓橋人為了脫貧致富,從擺地攤,到做貓匾,直到三中全會後放開手腳大力發展繡品市場的艱難歷程,水波領著大家參觀了繡品市場和五隊的種植養殖業、家庭手工業。

五隊隊長秀珍對大家說:“我們五隊有今天,離不開應聲,他當隊長時,讓我們五隊甩掉光棍隊的帽子。最重要的是光棍們都娶上女娘,每家各戶成了一個個繡品廠。白龍港的困難就是我們五隊的困難,我願意免費為你們提供繡品培訓,產品外銷,共同富裕。”

這讓在場的白龍港人激動得咧開嘴合不攏,長時間拍手致謝。

參觀回來後,應聲組織大家討論,他說:“韓橋家家戶戶都富裕起來了,讓人眼熱;秀珍的慷慨,讓我們激動。我們怎麼辦?請大家各抒己見。”

自途說:“我先來發言,參觀了韓橋我既眼熱又臉紅。白龍港老百姓窮,光棍多,我作為主任要做檢討。過去公社說一尺,到大隊只講九寸,總是留有餘地,怕犯錯誤。到現在,社員家的自留地還按計劃種植,大隊有責任,怕挑擔子。今天看了韓橋的機頭倉庫,我的臉發烘發燙。人家書記、主任保護群眾財產,這是何等的勇氣!書記,你是大學生,政策水平高,白龍港怎麼發展,你帶著我們幹吧。”

自途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過去的事,也不能完全怪大隊,光搖鈴,”大家哈哈大笑,“還有彈花匠,他們家的不幸,社員也嚇得怕怕,做什呢事總是心有餘悸。”

“對,要像韓橋一樣發展,首先要讓群眾打消顧慮。”

“要讓社員脫貧,首先幹部要脫貧,在自己脫貧中帶領群眾致富。”

“這個棉花種植花工多、成本高,而賣的錢和糧食差不多,如果把棉花改成種糧食,能省出很多人工,把省出的時間用來做其它門兒經,你們說能掙多少錢?”

與會人員面面相覷,有的人臉色都變了。這怎麼行?

應聲說:“就這樣暢所欲言好,剛剛說到棉花,有的同志臉色都變了,不要擔心,三中全會的精神要好好領會啊!”

柏青說:“今天參觀了韓橋五隊的光棍小區,感觸很深。我們大隊很多社員沒錢起房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光棍大隊,類似於光搖鈴這樣的光棍家庭,全大隊有幾十戶。還有換親問題,兒子找不到女娘,就逼著女兒出嫁換女娘。真讓人痛心啊!布金山家雖然兩個兒子應山、應石都娶了女娘生了伢兒,卻是用兩個女兒換來的啊!硬生生的拆散了兩對相愛的情侶。我今天就揭開這個秘密,大隊的治保主任和農技員就是受害者,當時女朋友被逼出嫁時,他倆在大隊痛哭流涕,我都跟著流了不少淚。我們當幹部的對不起群眾啊!”

柏青聲淚俱下,治保主任和農技員又勾起了痛苦的回憶,不禁嗚嗚的痛哭了起來。在場的人不禁潸然淚下。

此時的應聲百感交集,他又想起了一芳,想起了和她在一起的甜蜜和分手的痛苦。欣慰的是她已走出痛苦,她那親手繡制的“一剪寒梅”的繡品更讓他加深了對應梅的愛。公社決定他到白龍港任職後,應梅為了他便於開展工作,商定在白龍港大隊暫時不公開兩個人的戀愛關係。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應梅孃家竟然也是如此的艱難,她兩個姐姐也是為了哥哥娶媳婦痛苦的做了換親,這又讓他難受不已。他開始胡思亂想了,如果應梅還有一個哥哥娶不著女娘,會不會讓應梅去做換親?他不敢再往下想,也不容他再想,會場上這麼多人都看著他呢。

“書記,你見多識廣,你給我們指方向,帶著我們幹!”

“對,跟著書記幹。”大家異口同聲。

應聲說:“現在我們大隊面臨這麼多問題關鍵還是窮。公社洪書記和我說,他一想起白龍港大隊這麼窮,有那麼多光棍找不著老婆他就睡不著覺。公社黨委關心著我們,還給了我們大隊“不下達種植計劃”的特殊優惠政策,一定要用好它,報答黨委的關心啊!”

會場上鴉雀無聲,大家都盯著應聲。

“要解決窮的問題,幹部首先要解放思想,帶頭勤勞致富給群眾做榜樣。讓群眾從光搖鈴和彈花匠家不幸的陰影中走出來,主動自覺的去掙錢。”

“有的問題是能立竿見影的,比如自留地自由種植,明天開始幹部就可以帶著群眾調整,種自己喜歡種的杲昃。還有家庭養殖,明天就可以動起來,養多少雞鴨,養多少豬羊,養多少兔子等等,量力而行。大隊馬上開辦繡品培訓班,請秀珍來上課,全大隊會拿針線的女人全部找過來聽課,我相信她們一定能繡出合格的外銷產品來。同志們說說,這些是不是立竿見影就來錢的路子?”

大家連連點頭稱是,為找到了致富的捷徑而高興。

“有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比如光棍娶女娘的事。但是不能立馬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得馬上動手準備起來。沿白龍港規劃光棍新村,讓光棍單獨立戶蓋房,有條件的先蓋,沒條件的抓緊掙錢,一年下來總可以了吧。”

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全大隊取消棉花種植,可以改種糧食,一熟水稻一熟小麥。也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拿出一部分土地種一些經濟作物。雖然公社沒有給我們下達種植計劃,但公糧不能少交,要比過去交得多才對。同時要讓群眾都吃上米飯、麵條,吃飽肚子好掙錢。那種我們看了眼睛眉毛就長的元麥、大麥和玉米粯子,等大家都富裕起來了,它又將成為人們喜歡的保健食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種棉花了,會富餘出很多勞動力。所以,四十歲以下的光棍按照民兵工作三落實的要求進行嚴格整組,要特別強化隊列訓練,基本達到解放軍的要求。到時候我們的光棍就成了工廠招工的香餑餑,我要讓他們挺著胸膛到工廠去工作,帶回女娘搞繡品做外貿。到時候,白龍港的光棍新村將會成為繡品新村。”

全場自覺起立鼓掌歡呼。應聲停頓了會兒,做了個讓大家坐下的手勢,繼續說:

“大隊馬上裝幾隻高音喇叭,聲音覆蓋全大隊。每天不停地廣播本大隊發生的致富路上的新鮮事,要讓群眾的心熱起來,讓他們坐不住,讓所有社員都知道勤勞致富是黨的好政策。”

應聲最後說:“人們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是我走馬上任的第一把火,這把火要燒多長時間?就要看大家脫貧致富的勁頭了,我要把這把火一直要燒到摘掉光棍大隊帽子為止!”

會議已經結束,可是隊長、會計們一個都沒有走。有的在相互討論切磋,有的在諮詢探討問題,有的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他們要把這些致富經,念給群眾聽;要理出脫貧致富的路,帶領群眾走。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堅持這樣走下去,就一定能夠邁向共同富裕的金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