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雲舒問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再赴東方,各自分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再赴東方,各自分別

封禁重重而下,周雲舒當真是施展了渾身解數!那牛魔王晃動身軀,卻被張蕪荻兜頭蓋臉,一通劍氣如暴雨傾盆,愣是讓他這大白牛抬不起頭來!要說這法天象地的神通,強大固然是強大,能夠讓一個人的力道百十倍的暴漲,但這門神通終究也有限制之處,並不能把一個人的其他素質同等拔高。

換言之,便是牛魔王力氣大了,但速度什麼的,卻是並未相應加強。如此一來,單單對付一個周雲舒,自然是易如反掌,但若是有張蕪荻從旁策應,那就過卻又另當別論了。比如說現在,張蕪荻一劍迫退羅剎女,轉頭劍雨傾盆,不需要什麼精妙控制,簡單粗暴,壓得牛魔王不能立即抬頭挺身,哪怕緊緊一息功夫,卻也足以周雲舒疊加上百重的禁制了。揹負上百重的禁制,牛魔王縱然是站法天象地神通,蠻力暴漲無數,卻也是有力無處使,對周雲舒成不了什麼威脅。到了這個時候,牛魔王若不解除神通,張蕪荻不插手的話他也能夠跟周雲舒對持,但單單是消耗就足以把他慢慢拖垮;而若是接觸神通,周雲舒施加上的禁制卻不會消失,他也唯有更快落敗之一途了。

橫豎怎麼看都是失敗,至於“戰友”羅剎女,失去芭蕉扇的她,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到了此時,這一場起於莫名之火的拼鬥,到此也就走到了尾聲……最終,在羅剎女悽悽慘慘,牛魔王滿頭是包的情況下,一切宣告結束。周張二人飄然而去,牛魔王與羅剎女相對難言,似乎有一種別樣的東西在滋生著。

場面上來看,怎麼著都是張蕪狄周雲舒佔了勝場,撈足了好處。不但奪了一件相當了得的先天靈寶,接下來九轉玄功修行所需要的“資源”也是有了。損失最大的,則是那尋仇而來的羅剎女,自家道場翠雲山淪為鬥戰重心,先後又被牛魔王和張蕪荻撼動了地脈,別的不說,百年之內,翠雲山的靈機,都將跌了不止一個品相。舍此之外,那一把先天靈寶的芭蕉扇,珍稀程度,簡直……說起來就一個字,心如刀絞!

反倒是看似只折了麵皮的牛魔王,其實卻是最大的贏家。到底為何,且聽筆者一一道來!那前文就已經說過了,牛魔王這廝現在還算不得本尊,其修行的法門,眼下最為重要的關竅就是蘊養自己,生出那“白紙”真靈,然後才能夠突破境界,再往後一路坦途……

而情緒的刺激,對於牛魔王真靈成就,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前鬥戰之中,因為羅剎女而滋生出來的擔憂、憤恨、決絕,乃至於被周雲舒以巧勝拙所帶來的屈辱,在自家意中人面前無能為力的羞恥等等,無疑是對他眼下最重要的一步產生了巨大推動,此間事了,或許用不了多久功夫,這廝便能真靈衍生,踏入太乙門檻……

當然了,此時此刻,牛魔王這廝還只顧得上兒女情長,哪裡會發現這些個玄機?要知道,羅剎女這算是第二次被牛魔王“救”了,英雄救美之類的老橋段雖然讓人耳朵生繭,但其中未必就沒有道理。更何況,此前牛魔王盡心竭力的姿態,再加上這些年來噓寒問暖的照顧,那羅剎女多少都會有所觸動,此時將一根情絲系在了牛魔王的身上,那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且不說牛魔王與羅剎女這邊兒王八看綠豆各自對眼,那周雲舒張蕪荻經此一事,也就沒了出遊的心思。這一戰,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也不少!周張二人所走的“仙武之道”,終究還是存在著若干缺陷,以他們兩個的智慧怎麼可能這般輕易走出一條完整的道路?洪荒無數年來的無數大神,也沒見幾個人走出一條迥異於道祖鴻鈞所傳的玄門之道之外的道路。

雖說仙武之道也算玄門之中,並沒有出其窠臼,但也算是一個有別於主流的方向,就是改良,那也得摸著石頭過河不是?與強敵對戰,與身懷種種奇功異術、罕見神通的人對戰,無疑是一種極好的查疑補缺的法門。

查漏補缺、反思自身算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樣的,新入手的先天靈寶芭蕉扇,也是急需煉化。畢竟那東西乃是有主之物,不早些煉化,或有變故發生,而周張二人所需要修行的九轉玄功,也是需要芭蕉扇扇出的陰風,助他們玄功更進一層,怎麼著也得兩轉功成吧?

沒錯,周張二人,如今還在兩轉尚未圓滿的境界。九轉玄功並不對應著各個境界,每一轉,其實更多地是拔擢潛力,於各個方面往超越極限的方向出發。這就說的有些遠了。有話則長,梅花則斷,忽忽又是五十餘年,芭蕉扇張蕪荻已經煉化,將之化作一把羽扇,起了個名字喚作“兮光”,還被周雲舒笑話了一番,說他自比周昭王,卻還少了另外三把扇子……當然了,兩人之間的意趣,隨筆提上一句也就罷了。

且說張蕪狄周雲舒閒居蒼梧山五十年,慢悠悠的,周雲舒終於壓制不住,順勢而為,金仙成就,將那精氣神三花都開滿了十二品,當真是圓滿到無以復加了。接下來的修行,對於張蕪荻和周雲舒來說,都是一樣的,他們僅僅需要積累功力,然後完善仙武之道也就罷了。至於別的,卻是全然無須在意了。

周張二人蝸居蒼梧山,小仙界卻也還是沒什麼大事發生,致使許多地方,隱隱有了一些徵兆罷了。一些邊陲之地,已經有了“聖光”的信仰,雖然規模很小,而且往往才自冒頭,就被各方勢力鎮壓下去。但似乎有人在推波助瀾還是天庭的不作為,這些小勢力並沒有遭遇雷霆萬鈞的絕殺,徹底抹去,以至於這些有異界背景的“聖光”勢力,按下一茬又長出一茬,簡直像是野草一般,春風吹又生……

另一方面,各位大神通者都把門下弟子遣了出山,於各大部洲行走,積德累功。西賀牛州這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唸叨“阿彌陀佛”的佛門子弟越來越多,東勝神洲的道士也是四處奔走。南瞻部洲自不必說,什麼繡衣使者高舉人皇之命,巡查四方,彈壓一切……

甚至於,賬務遞於周雲舒還聽說了,除了天地中心的四大部洲,其餘萬族所居的五大部洲,也將慢慢從無盡虛空中迴歸,與四大部洲相合,九州歸一,將小仙界的體量增到最大。淤積,大約在三千年之內,便能九州歸一,那時候,一場滔天浩劫,也將來臨。

滔天浩劫是什麼,不用說也該知道是與異界相關的。能夠給出具體時間,說明一切都還在洪荒這邊的掌控之中,戰爭開啟的時間,將由洪荒這邊主導……大概是吧。若不是如此,豈會把風聲放出去,而且慢慢的造勢?

甚至於張蕪荻敏銳的意識到了,天庭對於邊地持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其實便是給小仙界的諸多修行人一個警告,一個接觸並且瞭解異界手段的機會。到時候多少知己知彼,也能佔據一個很大的優勢。至於會不會有一種讓小仙界的人見識一下對方所謂“聖光”的霸道,從而有一種同仇敵愾的意識,所以才“養寇”什麼的,那就仁者見仁了。

對於這些,周張二人倒是觀念近乎一致,同時也知道,事到如今,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大戰一起,便是大羅金仙也不過是過河小卒,隨時可能被浪花淹沒,他二人如今不過區區金仙,何能例外?眼下可就不能再宅在家裡慢慢修行了。

也是巧了,便在這時候,張蕪荻接到了師姐楊嬋的傳信,讓她去往那東勝神洲的一座仙島上面走一遭,有一個跟她們媧皇宮頗有淵源的生靈即將出世,照看一番,看情況是否收錄門牆——這原本是老師女媧聖人交代給楊嬋的,只是這位華山聖母略有些“宅”屬性,對於老師所言的功德也不是很在意——確切的說,對比起來,還是家裡蹲比較符合女神的人設。教導門生什麼的,想想就麻煩……如果又是一個小師妹還好,萬一像靈珠子那樣的,豈不煩死?

反正老師僅僅是傳下了一句話,也沒交代一定是自己去,那麼順水推舟,讓小師妹走上一遭,難道有什麼不對麼?

題外話再說幾段。話說女媧娘娘對於楊嬋這個“大弟子”,不說是操碎了心,單也算是盡心竭力了!以聖人的慧眼燭照,如何算不到楊嬋命中有劫難,渡過了大羅可期,渡不過止步金仙,沒準兒前路盡廢,就如前幾個紀元一般無二……

只是看破歸看破,卻也不能直接點透。所謂一言成讖,聖人一言,便有天機變化,沒準兒劫難越演越烈也不一定,女媧娘娘自然是只能多算一分,盡力為自己的傻徒兒添一份保障罷了。讓楊嬋受封華山,固然有著昊天上帝顧念親親,何嘗就沒有媧皇娘娘的推波助瀾,所謂的,便是讓楊嬋多一分善慶!

只是華山雖然貴為五嶽之一,但終究也不足以消減楊嬋的劫難,所以女媧娘娘才想要再為楊嬋謀一份先天功德——也就是教化那一位將要出世的生靈,分潤其身上自帶的功德……只可惜,這丫頭頗不成器,竟是嫌麻煩推給了小師妹張蕪荻。

書回本源,言歸正傳。略過楊嬋這邊兒的思量,張蕪荻曾經與周雲舒在大明的那個世界有過交心談說,那什麼“西遊釋厄傳”,也曾聽聞,自然是立刻就猜到了那個所謂的與媧皇宮頗有淵源的即將出世的生靈,多半就是那一隻猴子了!

再結合著周雲舒此前的經歷,比如說鵬魔王、牛魔王、羅剎女、芭蕉扇……如今叫做“兮光”,結合起來,不難推斷出,接下來的“天地大勢”,十之八九,應該是“西遊”無疑了。念及此處,這兩人會心一笑,許多東西都在不言之中了。

西遊之中,傳說是有大把功德可撈,事實是否如此,周張兩人不得而知,那西遊釋厄傳畢竟是演義小說,多有抹黑佛道兩家,誰也知道那玩意兒當真不得,僅做參考。不過想來西遊中的種種套路,空穴未必不來風,何況現在媧皇娘娘也在關注此事?參與進去,有棗沒棗打上兩三竿總不會錯——這不是盲目自負,而是一種對聖人的信任。

使命在身,張蕪荻正好靜極思動,領了使命,便要往那東勝神洲一行。周雲舒想了想,正好自己初來小仙界的時候,在那東勝神洲見證了織女會董永的橋段,如今數十年悠悠而過,想來後面的劇情也都已經完成了,但也不妨去瞧瞧。那東勝神洲正好是道門勝境,會一些道友也是好的,索性便與張蕪荻一道往那東勝神洲而去了。

只是到了東勝神洲之後,他二人卻並不是繼續一道行動,而是各奔一方。張蕪荻直往東勝神洲傲來國的地界而去,周雲舒則是去了他之前所經歷過的小城千乘縣,然後則是走三山,迅五嶽,要看遍四瀆,走過八荒,好生去看看這個世界……

各自分道,自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了。且說周雲舒,他也不再架著白雲晃盪,而是化作一名佩劍的書生,在各個城池間遊歷。一邊兒用腳走遍城池,體會天心自然,一邊兒也是在不斷地用自身的精氣神淬鍊知非子贈予他的那一件劍胚。

各自分道,自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了。且說周雲舒,他也不再架著白雲晃盪,而是化作一名佩劍的書生,在各個城池間遊歷。一邊兒用腳走遍城池,體會天心自然,一邊兒也是在不斷地用自身的精氣神淬鍊知非子贈予他的那一件劍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如今已經選定了那劍胚作為他的成道至寶,正好適合他自己的仙武之道。是的,他所佩戴的劍,其實就是那一枚至寶劍胚,只是給上了一個劍匣罷了。卻說這一日,周雲舒行於鄉野,卻聽得有個儒生唱著《淇奧》,大步行過。

周雲舒循聲一看,這廝身上一道靈光充填,顯然是個了得的讀書種子,當下就起了結識的念頭,上前搭訕:“這位兄臺請了,在下週雲舒,遊學天下。敢請兄臺尊諱,將去何處?”

那書生止住歌聲,爽朗一笑:“小可柳毅,柳子衿,見過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