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神雀宮禁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6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6章

慶曆三十九年,閩南海域有流寇入侵,閩南府尹應對失措,致使流寇侵入閩南府衙。府尹抵抗不利,甚至掛出白旗投降,將朱雀皇朝國土拱手讓給流寇,此等荒唐事態,舉朝震驚。

幸好有宋明遠在,那次荒唐的投降事件,就沒有什麼後續了。朝廷也就僅僅是震驚,不必出兵造船打仗。

據現場看到的文書人員奏報說,當時流寇氣勢洶洶。在流寇的脅迫之下,府尹投誠,大開府衙之門,容許寇匪登堂入室。府衙內部大小官員一概被拘押於中庭。寇匪們卸下了朱雀皇朝之旌旗,得意洋洋的將海盜旗掛在了閩南府中庭。或許是此舉激起了宋明遠的義憤之心。一介書生,驟然暴起,將身邊持刀的盜匪撞倒,奪刀反抗。府衙內外一派憤怒呼聲。眾人被宋明遠之義舉震動,紛紛不顧危險,起身反抗,最終以人數上的優勢,將這群海上流竄而來的盜匪盡數擊斃。

士可殺不可辱。果然骨子裡還是清流。就算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將就湊合,國難當前的時候,果然還是有義勇奮武之心。

那會兒先皇還在。先皇也覺得,這個書生不錯。但擊退流寇,其實也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功勞。因為那一位的出身微妙的緣故,也不宜大張旗鼓的封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好府尹叛國,論罪當斬,天啟那邊便給了一封輕描淡寫的調職令,令當時身為閩南府幕僚首席的宋明遠補上空缺,成為閩南府尹。

除了吏部補缺的官樣文書以外,送到宋明遠手中的,還有一封天子詔書,除了亙古以來格式都沒有怎麼變過的例行表彰以外,天子還額外的,在頗為不起眼的地方提起了一事。

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將明德遠慮四字賜予他為別名。其實就是天子詔書,為他改了個名字,從那之後,身為閩南府尹的宋明遠,才開始叫宋明遠。

在那之前,他叫宋少一。天殘地缺,世間向來無盡善盡美。略微有憾,是為少一。這名字是個好名字,也很有清流風格。是他父親為他取的,取名的時候,也未必沒有殷切期望寄予其中。但只要還背負著這個名字,他的過往,就始終無法被徹底遺忘。

天子為他改名,也意味著帝都廟堂終於接受了這個出身清流的少年。從這之後,在天子的授意之下,那個名為宋少一的少年就徹底消失了。

閩南府尹宋明遠以新的身份,踏上了儒門濟世之途。但事實上,不管換過多少身份,如何掩蓋過往,他生來曾經是清流,骨子裡的清高倨傲,或許一生一世都不會被洗去。

故事講到這份上,雪鴞不免唇角略揚,輕輕的笑了一聲。

她說,“當初我在東海郡的時候還曾經想過,東海軍督何等位高權重,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出身之地。不知道是哪裡冒出來的。原來是個清流。”

武家向來是蔑視清流的。跟排佛厭道,厭惡御史臺言官是一個原因。向來有什麼道理都是提刀上戰場的武家,對於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絕不假以辭色。宋明遠同樣厭惡清流崇尚清談,不切實際的作風。但他出身既然是清流。哪怕已經被清流驅逐,外人鄙視清流的時候,總是要將他拉進去一起鄙視的。就算先皇因此深謀遠慮,給他改了名字抹去過往。在世家門閥制根深蒂固的朱雀皇朝,他否不掉自己的過往。

楊曦淡淡笑了笑,他聽出雪鴞語氣之中的七八分不屑,說,“也別這麼說,清流未必都是紙上談兵之人。宋明遠雖然一介書生,本事倒是不差。”

那位任職閩南府尹之後,因為閩南府也是在沿海地帶,三不五時有流寇騷擾。他就練了一支海軍,將海上邊境清的一乾二淨。一時之間,閩南海岸無人敢來犯。因為沒有海盜的緣故,海上來往的商旅也願意借道閩南府入境,一時之間,閩南府治下一片清平,賦稅也多了不少。昔年破舊的漁港,也漸漸繁華起來。

後來的過程,就比較常規了。政績考核的時候,因為閩南府政績不錯。滿了任期之後,東海郡巡撫推薦他升職。政績報表送到天啟,內閣在天子的授意之下,就當不知道這個人的出身來歷。考核審查一番之後,感覺這個人政績之中比較出彩的就是水戰,既然是儒門文科出身,就調到東海軍督府做參議吧。

上班的衙門升了一個級別。從前是閩南府那麼不大點漁港的府尹,如今到了東海軍督府這樣的大地方,又從幕僚做起。宋明遠也算是隨遇而安,幕僚就幕僚吧。一年又一年,依然是勤勤懇懇的做事。以他的才能,本來就不會輕易被埋沒。東海軍督府是大地方,參議多了去了,然而沒幾年時間,他就升到了首座。

後來他頂頭上司,那位前任軍督也到了該卸任的年紀。上書向朝廷請辭。按著當時朱雀皇朝武家的形勢,應該是雲中葉氏出個人接替軍督位置的,然而那一年廷議之後,雲中葉氏推薦的繼任人選葉千峰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大理寺羈押,最後雖然洗清了冤屈,但軍督的位置,卻也是沒了。

葉千峰突然被羈押,葉氏一時之間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先皇當時便問,“軍督府首座參議是什麼人?”

宋明遠的履歷被遞了上去。先皇看了看,說這個人也還行。不然就先讓他替上吧。等千峰的事情解決了再議。

這一句再議,此後就沒了下文。宋明遠看似輕而易舉,就將原本應該屬於葉氏的東海兵權握在了手裡。

事實可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

先皇下的是一盤大棋,目的就是為了削弱葉氏。宋明遠以參議之身份,在東海郡苦心經營十年。天子在帝都,也並非全然沒有動作。直到最後發難,以莫須有之罪名羈押葉千峰,葉氏才察覺,他們已經沒有反抗之餘力,只能任人擺佈。

直到後來,先皇遺詔,將母家出身葉氏的懷王楊燁封到東海郡。楊曦才明白,他那位父皇下這一盤棋的目的為何。

葉氏是楊曄的後援,若要之後天下太平,就必須翦除楊曄的羽翼。葉千峰不過是個犧牲品。但若非宋明遠這個人有能力將東海軍隊打點妥當,先皇也不會輕易將兵權交給一介書生。

父母愛子女,必為之計長遠。先皇當初雖然一直不喜歡葉貴妃生下的這個兒子。但斷了他的後援,也是為了斷絕他的逆亂之心。雖然一直將兒子當做對手來算計。但究其目的,又何嘗不是為了保住這個兒子的性命。也算是愛子之心吧。為了先皇的這份心意。楊曄只要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哪怕是在帝座之前傲慢無禮,楊曦也只當沒看見。

他相信他的父皇,因此也相信,宋明遠這個人放在東海郡,就是最恰當的人選。他也一定能保證東海郡太平無事。

雪鴞微微皺眉。

這種想法在她看來,未免有些太過於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