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八回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軍隊如何一敗塗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八回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軍隊如何一敗塗地

19年4月8日,北洋政府的兩大軍閥勢力直系和奉系爆發了首次大戰,雙方的統帥分別是吳佩孚和張作霖,這也是少帥張學良第一次參加大戰。

19年直皖戰爭之後,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奉系張作霖極力推薦親日的交通系首領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導致了直奉翻臉。梁士詒與直系的關係不好,奉系借梁士詒而支配中央的財政交通,借日款來贖回膠州濟南鐵路,用日款來支援奉系的擴張計劃,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吳佩孚一再通電,揭露梁媚日賣國的醜行,梁士詒組閣近一個月,即於19年1月5日託病請假離任出京。

張作霖決意武力對付直系,4月10日起,奉軍改名為“鎮威軍”,發動絡繹不絕的進攻。4月9日,張作霖到達軍糧城,即日向部隊下達了總攻命令。直奉兩軍在長辛店、固安、馬廠一帶混戰。吳佩孚親到前線督戰,令主力在炮兵掩護下迂迴到奉軍的側後,突然發起攻擊,奉軍腹背受敵。

第16師於5月4日臨陣倒戈,奉軍暫編第1師退出了豐臺。吳佩孚又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指揮直軍且戰且退,待奉軍進入伏擊圈後,秘密率部繞至奉軍的側面,發起猛攻。西線的奉軍全線潰退。

當時第二梯隊的戰鬥力比較強,是奉軍的主力,司令就是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兩年前張學良剛從東三省講武堂畢業,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戰役。

當時吳佩孚在獲勝以後,調了嫡系的第師、第6師到東線,並親自指揮攻擊張學良的部隊。張學良雖然率部英勇打退進攻,但是因為奉軍整體敗局已定,只好指揮部隊有秩序地向後撤退。

在這次戰爭中,奉軍各部幾乎全線潰退,僅有的戰而能勝、退而有序的部隊,就是張學良和郭松齡統率的第二梯隊。最終奉軍在東西兩線均失敗,士兵犧牲萬,戰敗逃亡者萬餘,被直軍俘虜了4萬餘人。總統徐世昌下令免除張作霖東三省巡閱使等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6月18日,直奉兩方代表在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軍艦簽訂了停戰條約,以榆關(今山海關)為兩軍分界線,奉軍撤出關外,直軍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戰爭宣告結束。

第二次直奉戰爭與北京政變

190年直皖戰爭後,直奉兩系軍閥和孫中山為首的廣東政權,形成了粵皖奉“三角同盟”。19年年初,直奉矛盾漸趨白熱化。4月14日,奉軍揮師入關。4月9日,張作霖在軍糧城下達總攻擊令,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

直系戰勝奉系,獨霸北京政權後,又先後驅走徐世昌、黎元洪兩個總統,於年10月賄選曹錕為“大總統”。直系大將吳佩孚力圖實現其“武力統一”的野心,此時張作霖也在關外招兵買馬,戰爭一觸即發。194年9月發生的江浙戰爭,遂成為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序幕。

江浙戰爭尚在激烈進行之際,張作霖以反對攻浙為由,於9月15日起兵討直,自任“鎮威軍”總司令,進攻山海關、九門口、熱河等地,暫駐錦州。

9月15日奉軍兩路進攻熱河,第二次直奉戰爭正式展開。10月日晚,馮玉祥囚禁曹錕,發動了北京政變。脅迫曹錕下達停戰令並罷免吳佩孚本兼各職,同時宣佈成立“中華民國國民軍”,馮玉祥為總司令。

馮玉祥的倒戈使直軍陣腳大亂,吳佩孚於10月5日率兵一部回救北京,前線戰事交由張福來指揮。8日,奉軍攻佔灤州,截斷直軍退路,直軍潰如山傾。1日,奉軍攻佔山海關,大舉入關。直軍主力完全覆滅。

不久,段祺瑞在奉系操縱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馮玉祥的國民軍遭到排斥,北洋政權又得到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