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回郭沫若彷徨中作《女神》異軍突起成我國新詩奠基之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回郭沫若彷徨中作《女神》異軍突起成我國新詩奠基之作

191年8月,郭沫若的詩集《女神》的出版,收入了郭沫若從1919年到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一共是57篇,多為郭沫若在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鳳凰涅盤》、《女神之再生》、《天狗》等都成為傳世之作。

《鳳凰涅盤》說的是:除夕將近的空中,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唱著哀哀的歌聲飛去,銜著枝枝的香木飛來,飛來在丹穴山上。哀哀的鳳凰,鳳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壯,一群的凡鳥,自天外飛來觀葬。鳳歌:

生在這樣的陰晦的世界當中,便是把金剛石的寶刀也會生鏽。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你膿血汙穢著的屠場呀!你悲哀充塞著的囚牢呀!你群鬼叫號著的墳墓呀!你群魔跳梁著的地獄呀!你到底為什麼存在?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五百年來的眼淚淋漓如燭,流不盡的眼淚,洗不淨的汙濁,澆不熄的情炎,蕩不去的羞辱,我們這縹緲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郭沫若在詩集《女神》的創作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這也些使得詩集《女神》被公認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中國新詩是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和“詩界革命而發展起來的,詩體解放始於胡適,而完成與實踐著“文學為人生”主張的文學研究會的詩人。

191年,以郭沫若為旗幟的創造社的成立可謂異軍突起,把目光投向了“充滿缺陷的人生”。《女神》運用神話題材,詩劇的題材,象徵手法反映現實,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徵著當時中國的南北戰爭。郭沫若在詩說道,共工象徵南方、顓頊象徵北方,而這在來者之外建設一個第三中國,美的中國。

郭沫若早期的社會理想還是模糊的,朦朧地反對舊社會,期盼建立一個新社會,而新社會是怎樣的,該怎樣來建立都很朦朧。在詩集《女神》中,郭沫若要創造一個新鮮的太陽,隱喻對理想的憧憬。在“五四”之期以及以後的一段時間裡,《女神》鼓舞了無數的中國青年。

郭沫若與魯迅

魯迅和郭沫若都是新文化的風雲人物。他們生前,也曾有過相交、相見的願望,可惜卻未謀一面。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郭沫若和魯迅在文學上的主張和政治態度的不同,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場針鋒相對的鬥爭。

198年年初,為了推行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創造社的成員寫文章向魯迅發起了猛攻。論戰中,魯迅與郭沫若針鋒相對。郭沫若的筆調刻薄,對魯迅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到了19年8月,魯迅在《上海文藝之一瞥》的文章中,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受到不少人的贊同。

19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上海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悼念活動,包括那些曾經和郭沫若一起反魯迅的創造社的成員,也被魯迅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紛紛舉行哀悼。正在日本的郭沫若連夜寫了《民族的傑作——紀念魯迅先生》的悼文,指出魯迅的死,是“不可測算的重大損失”。接著,他又用日文寫了《墜落了一個巨星》的悼文。兩篇悼文都給魯迅以高度的評價,表達了他對魯迅的崇敬之情。

11月日,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東京日華學會舉行悼念活動,郭沫若也匆匆趕到現場,題寫了一副對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隕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郭沫若在悼念會上高喊:“中國之偉大人物,過去人都說是孔子,但孔子不及魯迅。”並且還一個勁地呼喊:“大哉魯迅!魯迅之前未有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197年郭沫若由日本回國,他先後寫了三首悼魯迅的詩,成為擁護魯迅的主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