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做強做久做自己:當代中外著名企業家的商道真經最新章節列表 > 瑞士諾華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魏思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瑞士諾華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魏思樂

1996年,瑞士萊茵河畔兩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公司握手,誕生了當時世界第一大生命科學公司和第二大醫藥保健公司——諾華公司。這兩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公司分別是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兩家公司合併後,原任山德士公司首席執行官的魏思樂博士出任諾華公司首席執行官。

迄今為止,誕生10年的諾華公司是全球製藥和保健行業居於領先地位的跨國集團,核心業務涵蓋專利藥、保健品、非專利藥等領域。公司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9萬多人。006年在世界500強中,諾華位列第177名,是瑞士第一大企業。

諾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思樂博士,195年出生,瑞士籍。他在6歲時棄醫從商,成為山德士(美國)公司的一名銷售代表。魏思樂博士出任諾華公司首席執行官後,對新公司的文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把這家一度暮氣沉沉的瑞士公司變成了一家奮發進取的創新企業。他曾經被媒體譽為喚醒沉睡醫藥業的巨人。1999年,魏思樂博士被任命為諾華公司董事長;004年當選國際製藥聯合會主席,同年被《金融時報》評為“過去5年最具影響力的歐洲商界領袖”的第一名。005年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004年度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魏思樂博士的商道真經

我們致力於不斷研究、開發和推廣創新產品,幫助人類治癒疾病,減輕病痛和提高生活質量,並透過這些有益於環境和社會的產品實現公司的可持續增長,保持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魚和熊掌兼得”,佔領世界醫藥市場

——記諾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魏思樂的經營戰略

魏思樂博士是一個有遠大抱負、追求完美的企業家。他在10年前走上創業之路,銳意改革,大膽決策,一路風雨一路收穫,取得了世界矚目的經營業績。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即使是諾華這樣世界上較大的跨國集團,資產重組後再次創業,也同樣是克服了重重困難。

1996年,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剛剛合併為諾華公司時,因後繼產品缺乏,市場營銷力量薄弱,在美國市場的增長率低於公司總體增長率,而美國市場是世界最大的醫藥市場。這個市場上的失利導致公司效益大幅下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魏思樂博士制定了新的戰略目標。他首先剝離了與醫藥保健業務不相適應的化工業務,隨後又出售了佔業務總額很大比例的農業業務,使諾華更加專注於醫藥和保健品的研發與生產。在1996~000年的4年中,將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提高了整整46%;投資額差不多相當於收入的17.5%。他之所以對科研做這樣的鉅額投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取得醫藥市場的“熊掌”——專利藥,並以此開拓美國市場。

“專利藥”啟動美國市場

一分投入一分收穫。諾華公司數億美元的研發投資取得了可喜的回報,相繼問世的專利產品“格列衛”和“代文”為諾華公司帶來了鉅額收益。諾華公司在世界醫藥界形象的根本改變,得益於“格列衛”的研發成功和及時上市。

“格列衛”是諾華公司針對不可治癒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而研製的新藥品。001年5月對外釋出了研發成功的訊息。最先參加臨床試驗的1個病人在服用這種藥丸後,身體狀況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據美國《時代週刊》報道,一些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已經病得不能自己去洗手間,有的病人甚至立下了遺囑。然而,經過服用“格列衛”進行治療後,身體得到恢復,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時代週刊》還以格列衛膠囊的圖片做封面,讚譽其為“神奇的抗癌子彈”。在當時,儘管輿論評價很高,患者十分歡迎這種新藥,但是諾華公司的科學家們卻沒有沉迷於成功之中,他們對“格列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半年後發現,它可用於治療不能進行手術切除的胃腸道間質腫瘤。這一喜訊再次引起醫藥界的轟動。

“格列衛”的研發成功為成千上萬的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挽救他們於死亡的邊緣。諾華公司於00年月7日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宣佈了這一好消息,在這次會議中,諾華公司還做出決策,把擴大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作為公司今後十分重要的戰略目標。

美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利潤最高的醫藥市場。與歐洲不同,美國的醫療費用不承受來自政府和醫療保險方面的壓力,在美國市場的成功意味著全球的光明未來。早在000年,魏思樂博士就為公司一系列專利藥在美國全面上市著手人才準備,他很果斷地做出了一個決定:解僱沒有為公司帶來銷售增長的專利藥品部總裁,取而代之的是曾任德國百事可樂分公司總經理的拳擊手托馬斯·艾博林,這位新總裁在魏思樂博士的帶領下培養了一支適合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市場開發隊伍。他們成功地實施了諾華公司在美國的發展戰略,也正是這支十分優秀的團隊,開闢了諾華公司的新歷程。

以“格列衛”為龍頭的大舉進攻年後取得了成功,諾華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約佔其總銷售額的50%~60%。現在,諾華公司正努力鞏固、加強其在美國的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在美國的銷售額。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諾華公司在美國鮮為人知,甚至每天開處方的醫生也不是很熟悉諾華這個名字。魏思樂博士認為僅有好的產品還不夠,重要的是如何讓產品深入人心,因此,為激勵醫藥代表推廣諾華的前10大產品,一年內他本人在美國拜訪醫生達5500多人次,最終實現了使10個最成功的產品銷售額佔諾華公司總銷售額的56%這一理想目標。

諾華公司的“格列衛”研制成功不久,抗高血壓藥物“代文”的銷售額也增長了58%,達19億瑞士法郎。在美國,“代文”現已取代了默克公司“科素亞”的地位,成為抗高血壓藥物的領導品牌。此前默克公司的“科素亞”一直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魏思樂博士在電視會議上十分高興地對90位諾華高層管理人員說:“‘代文’的成功說明,如果我們有一個遠大的目標,並按照一個精心制定的計劃來認真實施,那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魏思樂博士專注於創新和為病人提供新藥的策略,諾華公司全體員工在這一策略的部屬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和敬業精神,再創新紀錄,取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增長。在創新和快速增長的抗腫瘤和心血管業務的引領下,專利藥品部銷售額和運營收入分別取得了15%和19%的強勁增長,在世界專利藥品市場的份額從4.4%增加到4.5%。

魏思樂博士在00年將醫藥研發總部從瑞士的巴塞爾遷至美國的波士頓。他與美國同事一起工作感到十分輕鬆愉快。在這兒,沒人像他在瑞士巴塞爾總部那樣稱他為“魏思樂博士”,大家都親切地叫他丹尼爾。他很早就認識這裡的很多同事,因為他在1988~199年期間一直在美國任“善寧”產品經理。魏思樂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一個記者採訪時說:“如果說文化是人們思想和行為的表現,我可能介於瑞士與美國文化之間。我不喜歡瑞士人的中庸,當你比別人強時,就會有樹大招風的感覺,他們嫉妒心強,總是喜歡批評而不是樂觀地看問題。美國的文化則不同,成功人士是令人羨慕的。”在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發現,諾華公司在美國市場取得的成功,是魏思樂博士思想意識中所具有的瑞士人的嚴謹與美國人的開放式思維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功。

魏思樂博士明白,如果沒有像“格列衛”這樣的重磅新產品,諾華不能在醫藥市場上贏得尊敬,更不可能成為行業領袖。00年,諾華公司又耗資40億美元建立了位於美國麻省劍橋的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魏思樂博士希望將其建設成為心血管、癌症、抗病毒、糖尿病藥品研究的先鋒。當時,他希望有一個世界聞名的科學家來管理這個研究所,哈佛醫學院著名遺傳學家、心臟病專家馬克·費舍曼教授的身影浮現在他的腦際。但是費舍曼教授一開始拒絕了他的邀請,說自己對當前的工作很滿意,但魏思樂博士堅持不懈,經過6個月在歐美兩個大陸間不停地遊說,最終費舍曼教授同意加盟諾華公司,00年月來到這個研究所。004年4月,諾華公司接管緊臨麻省理工學院的5.6萬平方米的實驗室。這個研究所有1000名科學家在此工作,與現在巴塞爾工作的1500名科研人員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004年7月5日,諾華熱帶病研究所在新加坡生物科技園正式揭幕。這個研究所專注於被忽視的疾病的研究,所採用的是先進的生物學方法,最初階段,主要針對登革熱和耐藥性肺結核病,計劃008年以前開發出至少兩個處於臨床階段的新藥,01年以前開發出兩個可供病人使用的新藥。

事實上,在最近幾年中,諾華公司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新藥數量多達11種,超過所有競爭對手,並有望在競爭中繼續領先。到007年,諾華公司將有7種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包括治療乳腺癌和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徵的新藥,諾華公司的後續產品儲備實力雄厚。

魏思樂博士不斷加大的科研投資將使諾華公司擁有更加前衛的專利藥。但是他的經營戰略中既有“學術專攻”,又有“廣種薄收”。“格列衛”這種抗癌新藥曾使諾華公司名聲大振,近年來魏思樂博士對非專利藥品企業的併購又讓世界醫藥行業一片譁然,更有管理界人士把他的併購之舉稱之為“魚與熊掌兼得”的英明決策。

“非專利藥”覆蓋低端市場

大多數全球製藥巨頭僅對專利藥情有獨鍾,對非專利藥品市場不屑一顧,因為非專利藥的利潤與專利藥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魏思樂博士認真分析世界醫藥領域的前景後,預計物美價廉的非專利藥前景看好,於是很快便以資本的實力驅動了併購非專利藥品企業的隆隆戰車,取得了“魚與熊掌兼得”的市場地位。

005年月,諾華出資8億美元,完成了對德國第二大非專利藥公司赫素和美國EonLabs公司的戰略收購,進而將其非專利藥業務部門山德士公司打造成為世界非專利藥領域最大的公司。

這兩項交易的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諾華公司搖身一變,實現了非專利藥生產的跨越式發展。這使魏思樂博士的戰略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家銷售非專利藥的全球企業。

據倫敦一家醫藥行業顧問公司的統計,00~007年,包括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在內的一些製藥公司,將因為專利保護到期而失去銷售總額約為80億美元的藥物專利權,非專利藥生產的規模將迅速擴大。在全球十大製藥公司中,諾華是唯一擁有大型非專利藥業務的公司。魏思樂博士信心十足地說:“公司非專利藥業務的滲透不僅僅侷限於美國,還會在歐洲擴充套件。”有分析家指出,由於醫療提供者尋求控制成本,一些最暢銷藥物的專利期已過,而且,近來發生的多起新藥的安全問題讓人們對這些大力營銷的產品提出了質疑,非專利藥的需求將比專利藥增長得更快。

魏思樂博士估計,到010年,全球非專利藥市場有望增長到1000億美元,諾華公司收購赫素等兩家非專利藥企業就是為了搶佔這一市場。他希望諾華公司在這其中佔有10%的市場份額。赫素公司004年的銷售總額為17億美元,它將為諾華增加10個新藥品。新收購的這兩家公司與諾華旗下的山德士公司一起,年銷售額將超過50億美元。

006年4月,魏思樂博士又爆出驚人之舉:諾華公司完成了對美國最大的疫苗企業凱龍公司的併購。“這項併購完成後,諾華將在疫苗市場和高速發展的診斷業務領域取得有吸引力的戰略發展平臺,同時,凱龍將為諾華帶來新的產品組合,特別是在腫瘤治療領域。”魏思樂博士說,“以創新性藥物為核心,加上非專利藥、非處方藥和以疫苗為主的預防用藥,諾華公司將提供全方位的藥物治療手段,為全世界的患者和醫生提供幫助。”

對於魏思樂博士大膽的併購之舉,美國一位著名金融分析師稱讚說:“諾華擁有專利品牌藥,同時也擁有非專利藥和疫苗業務,這種‘三步走戰略’變得越來越有前途了。”

戰略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魏思樂博士從諾華公司誕生開始,10年內實施了剝離、發展、併購的一系列戰略決策,使這家沉沉欲睡的醫藥企業成為世界矚目的巨人,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非凡的貢獻。魏思樂博士在決策上的前瞻性和對市場的準確把握,是他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是個超級樂觀的人。但是,我更願意稱自己是個務實派的樂觀主義者,因為我總是將務實主義和樂觀主義雙管齊下。所以我不喜歡失望,也不喜歡讓別人失望。

——魏思樂

財富攻略:

相約健康,追尋癌症研究的“聖盃”

改寫世界醫藥史的抗癌藥“格列衛”,其研究工作開始於198年,當時被叫做STI—571研究計劃,專案負責人是萊歷克斯·邁特博士,他因學識淵博、性格頑強而被同事們稱作“推土機”。在這個專案歷時十幾年的研究中,正是這個性格幫助他克服了重重阻力,獲得了最後的成功。

邁特博士早年是一位醫生,他發現在醫院裡各個科室都能治病救人,只有腫瘤科的醫生面對病人經常束手無策,他感到自己有責任投身於癌症的治療,尋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1980年,邁特博士在法國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希望能在用干擾素治療癌症方面有新的突破,給廣大的癌症患者帶來福音,為他們解除病痛。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發現干擾素可以消滅病毒,但在癌症治療上卻沒有顯著療效。198年,汽巴—嘉基公司組建癌症研究小組,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是他的老師,便說服他從法國到巴塞爾來領導這個研究小組,滿懷激情、一心想制服癌症病魔的邁特博士欣然前往。

這時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DNA裡的第9號染色體多了一塊凸起物,把9號染色體和號染色體放在一起觀察時發現,第號染色體所缺失的一段轉移到了第9號染色體上,而第9號染色體所缺失的一段也同樣轉移到了第號染色體上,這種現象被遺傳學稱作“易位”。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DNA裡,第9號染色體的一個基因的末端轉位到第號染色體的另一個基因的首端,衍生了一種致癌基因。這種易位現象,科學家叫它“費城染色體”。95%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身上存在這種染色體。如果能找到一種藥物抑制這種基因,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就能得到控制。

邁特博士就是在這種希望的鼓舞下開始了艱難的研究工作。歷時10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組經過無以數計的失敗,找到了一種可以抑制這種基因的化合物。

199年春天,這種化合物透過試驗檢測,可以進入臨床準備階段。但是,這時公司市場部的一些研究人員對這種化合物的前程並不看好,他們認為這項研究不可能產生較大的商業價值。汽巴—嘉基公司的高層領導也沒表現出特殊的興趣,如果他們突然決定抽走資金去支援別的研究專案的話,邁特博士的科研小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STI—571研究計劃進行到這一步,邁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心急如焚,他們想儘快找到臨床實驗的合作者,在遭到多次拒絕後,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一位叫德魯克的教授認為這種化合物如鑽石一般光芒四射,決定接手臨床實驗工作。

1995年11月進行的動物試驗使他們遭到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STI—571化合物在做動物實驗時,實驗犬毒性測試呈現高度毒性,這無疑是當頭一擊,動物實驗立刻停了下來。

實驗是否還能進行下去?關於STI—571研究計劃的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就在這進退兩難的十字路口,一個極好的機會呈現在他們面前。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合併,成立了諾華公司,魏思樂博士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他與邁特博士多次交談後,同是醫生出身的兩人所共有的責任感使他們成為事業上的知音。魏思樂博士對這個專案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後,對邁特博士說:“加油,我決定支援這個專案。”

公司合併前,兩家都有癌症研究小組,隨著公司的合併,邁特博士小組的成員增加了一倍,雄厚的人力資源、大老闆的支援,使邁特博士的信心更加堅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對STI—571專案的投入已經超過100萬美元。市場營銷人員認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不多,市場特別狹小,為這麼少的患者去投入巨資研究新藥得不償失。但是,魏思樂博士認為,如果一種藥品在醫學上能有重大貢獻,我們沒有理由因為商業價值不高就叫停。他對市場營銷人員的答覆是,市場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我們不能因為急功近利而失去一項重大發明!

有了魏思樂博士的支援,邁特博士的研案團隊信心倍增,他相信這種化合物能成為抗癌新藥。雖然邁特博士很清楚,只要一提STI—571研究計劃,就會有很多人搖頭,但是他不在乎,仍然向相關部門大談特談這種化合物的美好前景。他對魏思樂博士說:“我絕不能放手,不能鬆口,要表現得像條瘋狗,死咬著骨頭不放。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儘管在動物實驗時實驗犬呈現中毒反應,但邁特博士仍堅持要做臨床實驗,他認為動物不是人,它們身上的反應在人身上不一定有,這種化合物一定能成為一種救死扶傷的新藥。

STI—571膠囊的首次臨床實驗在1998年初開始,這時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在科學家面前,到底多大服用量合適?誰也確定不了。因為動物實驗有中毒現象發生,所以最後的方案確定得很保守,先從小劑量開始,只給每位患者服用5毫克的劑量,每天一次。但是事實證明這個劑量太低,根本沒有療效。後來逐步加量,終於找到了能夠產生藥效的最佳劑量50~00毫克,而其毒性作用與干擾素治療方法相比也是完全可以忍受的。

首批參加實驗的人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訊息不脛而走,要求加入臨床實驗的人數在不斷增多,而實驗室的產量完全不能滿足需求,這時魏思樂博士預感到,投入大批量生產,儘快救治更多病人已經迫在眉睫。他不顧一般新藥生產的諸多程式,開始安排工廠籌備生產。而這個時候,他也不得不對自己的老朋友說“不”。

魏思樂博士一個朋友的家裡有人患上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請求加入臨床實驗,但是該患者接受的干擾素治療有療效,這就不符合臨床實驗的條件。STI—571研究小組明確規定,必須是干擾素治療無效的患者才可以受試,任何人不符合臨床實驗遴選條件都是不行的,魏思樂即使想用“憐憫心用藥”的原則來照顧他,也不能違背實驗原則。拒絕了老朋友的請求,讓魏思樂博士心裡很過意不去。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另一項更大的麻煩,有一位加拿大的女患者名叫蘇珊·麥克納馬拉,因為干擾素的副作用很大,無法忍受,要求加入臨床實驗,向負責臨床實驗的德魯克教授提出申請。這時德魯克教授手中的名額已經滿了,沒有更多的藥提供給她,這位性格堅強、發誓要與病魔抗爭到底的女子在網際網路上聯合了000多名患者簽名,給諾華公司寫信,敦促他們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加速工業化生產。魏思樂博士看到這封信後百感交集,想到自己的姐姐曾經死於癌症,如果能活到現在,也許會得到很好的治療,他不能讓蘇珊·麥克納馬拉和他的家人失望。挽救生命的責任感使他一定要竭盡所能,加快投入工業化生產步伐,於是他做出了將新藥投產計劃提前65天的決定。

在第一期臨床實驗階段,一個關於療效的嚴重問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如果這種新藥僅僅能降低病人的白細胞,那麼現有的“羥基脲”這種藥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這樣的療效就像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病人的病情,但卻不能治愈一樣,藥用價值並不是特別高。如果STI—571能使病人產生細胞遺傳學反應,才是癌症治療藥物的最終目標。可喜可賀的是,在最早加入臨床實驗的54名患者中,除一人之外,全都產生了細胞遺傳學反應,抗癌新藥格列衛具有比鑽石還珍貴的價值。

1999年1月,美國血液學學會在新奧爾良舉辦年會,德魯克教授在會上正式公佈“格列衛”第一期臨床實驗的卓越療效,把它稱之為“癌症研究的聖盃”。

這時,諾華公司一邊籌備生產,一邊進行第二期臨床實驗,根據患者的需要,這次登記了1000名受試患者。經過4~8周的觀察,第二期臨床實驗的結果延續了第一期的療效。那位在網際網路上組織簽名寫信的女患者麥克納馬拉加入了第二期臨床實驗。

一粒小小的橘色膠丸充當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剋星,這樣的好消息讓諾華公司的員工充滿激情,他們與時間賽跑,唯恐慢了一步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他們加緊生產,讓更多的人參與試驗,000年6月推出了“擴大參與計劃”,總共有7000名患者參與到計劃中來。當生產量有能力進一步增加後,又進一步增加了參與這個計劃的人數,範圍從6個國家擴大到了個國家,讓更多的患者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001年月,諾華公司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出格列衛新藥上市許可申請,並且要求進入“優先稽核案”。月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其進入“優先稽核案”。

001年5月11日是諾華公司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格列衛獲准上市了。魏思樂博士站在會場上心潮起伏,他再一次想到了因癌症去世的姐姐烏蘇拉。當年,全家人都為她的病情虔誠地祈禱,希望能夠得到靈丹妙藥,使她少女的身體奇蹟般康復。許許多多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不是都像姐姐當年一樣在與病魔搏鬥嗎?他們的家人不也在急切地盼望著新藥的降臨嗎?而讓多少人盼望已久的這一天終於來臨了。邁特博士的小組成功了,德魯克教授成功了,諾華公司成功了。當大會主持人宣佈格列衛准許上市的宣告時,魏思樂博士的眼裡蓄滿了感動的淚水。

在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叫蘇姍娜的女子代表患者發言。她在1997年4月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接受干擾素治療後,病情沒有趨於穩定,後來她參加了德魯克教授主持的臨床實驗,服用格列衛個月後,費城染色體的反應由100%下降到1%。在服用格列衛之前,她病得無法下床,但是服用“格列衛”後,不僅能自由活動,而且還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她說:“格列衛讓我重拾失去了4年的正常生活,我過得開心極了。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美好。”

那位倔犟的女子麥克納馬拉接受格列衛治療11個月後做了基因快速測試,檢驗了10萬個細胞,均顯示為陰性,這是她得病後第一次細胞檢測呈陰性反應,也就是說,在她的骨髓和血液裡,全都沒有了癌細胞的蹤影。

格列衛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福音。00年諾華公司開始實施“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專案”,向70多個國家的15500名無法獲得格列衛治療的患者提供藥品,挽救他們寶貴的生命。格列衛——“癌症研究上的聖盃”,諾華公司將它高高舉起,美麗的光芒照耀了全世界。

趙晏彪評述

責任是成功的基石

“格列衛”改寫了世界醫藥史,為諾華公司樹起了醫藥企業的高大形象,而成就這一切的主要功臣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思樂博士和科學家邁特博士,共同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使他們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堅守使命,開拓了癌症治療的新天地。

魏思樂博士8歲時得過結核性腦膜炎,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痊癒了。他的姐姐烏蘇拉患上了癌症,在他10歲時姐姐不幸去世。癌症的陰影埋藏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大學畢業後他當了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他自幼紮根在心中的信念,這種信念無論是他做醫生還是當企業最高領導者時都不曾改變。也正是這種信念孕育了他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使他能夠在“格列衛”研究的關鍵時刻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這個專案的最後成功推波助瀾,為這種抗癌新藥的儘早上市竭盡全力。

科學家邁特博士,看見腫瘤科患者忍受疾病折磨而醫生們卻束手無策時,心靈受到強烈的刺激,他為自己的人生選定了新的目標,把研究抗癌新藥的重任扛在肩上,一走就是18年。18年的歲月裡,有人反對,有人不解,有人嘲笑,但是他堅持,他探索,他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終和他的團隊摘取了成功的桂冠。

我們可以從魏思樂博士和邁特博士的身上看到責任的力量,看到責任對人生、對企業產生的重大影響。這種對自己、對社會高度負責的執著使他們成為事業上的合作者、成功者,也正是他們個人的成功促進了企業的成功。我們因此可以這樣推論: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格列衛”的上市為諾華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本身就證明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已經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反之,也只有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變成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競爭力,企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海爾總裁張瑞敏曾說過:“只有我們對社會和人類真誠到永遠,社會才會承認海爾到永遠。”海爾對社會、對人類高度負責的精神鑄成了海爾的金色長城。這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就是將企業的專業優勢與社會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生與共榮。

在這裡,我們也不妨回視一下那些不負責任的企業,他們為了眼前的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置消費者的利益於不顧,結果又能怎樣呢?只能是市場萎縮,最後停產倒閉。尤其是那些不負責任的醫藥企業,生產的藥品不但不能治病,還使患者因中毒而死,這樣的企業還能在社會上存在下去嗎?一個企業不對社會負責,那麼社會就會以最嚴厲的手段來懲罰它。

責任是成功的基石。魏思樂博士和邁特博士具有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沒有因為暫時看不到效益而放棄“格列衛”的研究,使這種挽救生命的抗癌新藥及時問世,而諾華公司也因此迎來了業績的春天。這恰好應了聖雄甘地的一句至理名言:“欲求物有所變,必先立諸己身”。企業公民“先立諸己身”,事業的大廈才能越來越牢固。

諾華花絮

00年9月,“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專案”在中國啟動,由中華慈善總會負責在中國的整體運作和協調工作。截止006年月底,此項援助的累計金額已達5億元,涉及全中國78個註冊醫療中心和14名註冊醫生,覆蓋7個省。另外還有0個省級慈善總會與參與到該項目的管理中來。現在諾華公司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配合,準備格列衛患者援助專案的二期計劃。透過與地方各省市的醫保部門展開合作,擴大捐贈領域,讓更多符合條件、享受政府醫療保險的患者得到格列衛藥物的治療。格列衛“聖盃”的光芒會再一次閃耀在華夏大地。

→◆※※※◆←

006年月8日,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正式啟動了高血壓預防控制專案“健降工程”的基層醫生培訓計劃。

“健降工程”是衛生部國際合作司與北京諾華製藥公司簽署的控制高血壓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的實施為期兩年,總資金1500萬元人民幣,其包括的子項目有基層醫生培訓、患者病情和公眾預防控制和認知高血壓宣傳教育以及治療高血壓藥物捐贈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