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唐宦最新章節列表 > 15.逃逸三方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逃逸三方向

李誦在世時恢復了翰苑,共設定四位學士,即崔群、李絳、袁伉和歸登,大明宮炮戰開始時,當值的是李絳和歸登兩位,歸登被炮聲驚得逾垣而走,但李絳依舊堅守著學士院。

待到劉闢騎馬趕到,對李絳稱聖人已受驚駕崩,生前可有遺詔?

李絳便說沒有,劉闢就言國豈可一日無君?雖然聖人生前沒預先留下遺詔,可卻建過皇儲李純,並已讓其監國,現在名正言順,可讓純登基踐祚。

“我知道了。”李絳明白,皇儲這個機制功能,如今正是啟動時刻,而自己身為翰林學士,功能也就是替聖人擬製王言,即使聖人已死,於是當時就揮毫潑墨,寫下了傳位詔書。

夜晚時分,得到詔書的李純,登上金輅車,無數神威、槐林、巡城子弟,還有中官,舉著密如繁星的火把,離開滿目瘡痍的大明宮東側諸殿,來到金鑾殿前,李純登上殿堂後,將詔書當場宣讀給軍卒們聽,並宣佈事前許諾的賞賜即可兌現。

“萬歲!”滿城的軍卒揮動著手裡的火把,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接著李純退入金鑾殿東堂處,召集韋皋、劉闢、範希朝、劉昌、令狐建、郭釗、郭鋒、郭鋼、俱文珍等,對其說:“方才畢竟不是正式登基典禮,待到京師局勢平定後,孤將再定進退”

“是,那麼就請皇太子殿下儘快處分各方事宜。”俱文珍出列,急切請求說。

李純想了想,就說:“孤,馬上就要備好車駕,急速前往南內興慶宮,迎太上皇回宮復辟。”

“謹遵。”在場眾人無不答允。

現在的局面,李純已造出大行皇帝李誦的“傳位遺詔”,不過他還是非常謹慎的,決定先請德高望重的太上皇復辟,隨後營造自己那太上皇的“好孫兒”的形象,時機成熟後再順理成章地接過皇位來,如是當真是天命所歸了!

接著李純又說:“歧國公杜佑,可還在自家宅第裡?”

得到的回答是,杜佑在聽到大明宮政變後,既不救難,也不脫逃,而是勸家人都集合在自己身邊,守在甲第中,一動不動。

“杜君卿,雖無經天緯地才能,但畢竟是個官場老卒。”李純暗忖,接著就指示說:“歧國公杜佑,為徐泗招討行營都統不變,擇日集合神威諸軍軍卒,進抵汴州城,讓淮西行省平章事鄭絪、參知政事李吉甫、陸長源,特別是李吉甫,務必做好迎接準備。”

李純說到這裡,頓了一頓,便補充道:“俱文珍本是汴宋宣武軍的監軍使,熟悉該地各種情況,如今以其為徐泗招討行營護軍中尉,最為穩便。”

“老奴謹遵!”俱文珍慨然領命。

他絲毫不懼杜佑會動搖,因而今大明宮內最重要的國庫左右藏和南庫(天子內庫)已被李純黨羽佔據了,李純已迅速決定,將鑰匙和簿冊交由心腹吐突承璀掌管,其後京師兩萬五千神威軍的軍資犒賞,全從裡面支給,杜佑是翻不了天的。

“韋太尉,以樞機使權知宰堂首相平章事。”

李純這句處分剛結束,範希朝就焦急地抱拳詢問:“高太師如今下落不明......”

說這話時,範希朝心憂的物件是高嶽,而李純、韋皋則更為牽掛這個人物,李純還恨恨地補充了句,“郭金吾領著數騎,陷陣去救太師,然則至今不歸,孤實擔憂啊!”

韋皋會意,就指範希朝說:“速從神威軍內撥給兩千精騎,由我麾下侯貞奴、向玦、劉闢統帶,霍文澈監管,分出京北中渭橋、東渭橋,還有周至縣,速速找尋出太師的下落。”

原來韋皋認定,高嶽斬了宰堂主書滑奐後,又以李靖忠、李元忱這部神威軍為死士,在禁內大鬧血戰了番,撕破李純事前營造的暗幕,逼得他不得不暗中弒父後,本人肯定趁機脫逃,說不定那郭鍛也策應高嶽一起跑了,而高嶽逃逸的方向,在韋皋心目裡,應該不外乎是三個方向:

出中渭橋而北至綏銀,去投靠天兵軍節帥韓潭,韓潭畢竟是他丈人的老部下,這個可能性韋皋認為有三成;

徑自出東渭橋,登上淮揚船隻,順著黃河出關,企圖回老巢淮揚,這個可能性韋皋認為只有兩成,因沿途要過潼關、三門峽、洛陽、河陰、汴州,難度不亞於過五關斬六將;

還有一條路線也非常可能,出京後往商洛山匿藏,擇機去周至縣,和奉從樞機院調令出駱谷道的興元定武軍會合,隨後對長安發起反攻,這個可能性韋皋認為足有五成。

所以韋皋才有了先前的部署,他暗中盤算:“逸崧,你會南走,和定武軍會師,然後和我決戰嗎?可惜啊可惜,現在的定武軍,畢竟比不上你留屯在淮揚的武毅軍,它的骨幹是你當初出鎮淮南時留下的三四千兵馬,現在足額也就一萬二千,戰鬥力也只能說是次一流,況且其前腳剛走,蜀都的奉義軍就開始出劍門路黃雀在後了。到時就算你和高固會合,就算你得到最倚重的老部隊的支援效死,在長安和興元間的這條狹長又沒有補給的駱谷道中,腹背受敵的你終究逃不了遭全殲的命運!”

“請允許末將也參與搜尋高太師、郭金吾的行動之中。”此刻,範希朝的話語打斷了韋皋的思想。

韋皋明確拒絕了:“範副使應和我坐鎮京師,拱衛上皇、太子,並集合其他神威軍各營,等待更大的使命。”

於是範希朝只能怏怏而退。

中夜,李純車馬嘶鳴,排成長長的隊伍,徑出丹鳳門,開始往興慶宮迎上皇去了。

而韋皋麾下的三位將領,也領騎兵先集合在北苑處,隨後準備三路盡出,“搜救”高嶽、郭鍛。

火把下,監管的中官霍文澈手捧個密函,讓三位靠過來,開啟一看,內裡就是李純親筆的密箋:“尋得即斬!”

侯貞奴、向玦、劉闢很是吃驚,就低聲問霍文澈:“藉口呢?”

“要什麼藉口......只要你們把高嶽的腦袋喊出十萬貫的價錢,別說頭顱,我恐他四肢五官都不得倖免......殺掉後就仿效竇參故事,說是被亂兵害死的......畢竟高嶽斬滑奐,已定性為是滑奐勾結亂兵,企圖劫持太師高嶽,被嶽手刃,但嶽也被劫走,現在滑的家人馬上也要盡數收捕斬首......”霍文澈如此交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顛倒黑白,只要把黑的塗白,白的抹黑,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