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食戟之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章 極意與文思豆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章 極意與文思豆腐

第41章 極意與文思豆腐

“巧,是一種藝術的境地,如果說‘快’能夠做到刀鋒掠過之處不傷及生命分毫,那‘巧’與之相反,在刀的雕琢下有著賦予死物生命的魔力,能夠將食物雕刻到栩栩如生就是‘巧’的刀工極意”老人說到。

“聽起來‘巧’似乎比較容易?”幸平創真問到。

“能讓WGO評定透過才算,全世界的廚師都會去報名,但每年能透過的有1個就不錯”老人說。

“全世界每年1個人嗎?”幸平創真呆了,自己剛才好像說了大話。

“原田老師說的對”年輕人附和著,“即便是‘準’刀工極意的潛力,也是米其林餐廳主廚的考核要求。”

“什麼?米其林主廚?”幸平創真本來還想著‘巧’做不到的話,‘準’應該沒問題,沒想到…

“所以你還要堅持嗎?師傅的原則為能夠達到‘準’極意的廚師打造廚刀不是沒有道理,換言之就是為能夠透過米其林星級考核的廚師打造廚刀,自然寶刀贈英雄,為米其林主廚打造廚刀,在正常不過了。可是你一個少年,如果我沒有看錯還不到高中吧,就口出狂言?你如果能透過,讓那些米其林餐廳的..”年輕人越說越有底氣,漸漸放鬆了一些,不知道顧白身上的壓迫感為什麼那麼強,簡直好像師傅鍛造廚刀的時候,自己在一旁觀摩的感覺。

“我問有廚房嗎?還需要我再重複一邊?還是你師傅的原則不好用了?”顧白說話的語氣冷酷,連自己也沒有注意到。

“切,當然有,你如果要試試隨你,試完趕緊走人,以後也別來了。如果不是看在師傅的叮囑上,我早就趕你出去了。”年輕人看著顧白還要死倔的樣子,只好帶頭來到了廚房。

“操作檯邊有廚刀櫃,自己去挑,都是好刀,需要什麼材料可以找我,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做完後達不到要求,麻煩付一下廚房使用費,包

括食材。”年輕人說明了廚房的一些廚具位置。

老人有句話沒有說錯,就是之前說的刀工要去華夏看一看,在刀工方面華夏廚師的看家本事。而且‘準’的刀工極意是特級廚師的考核要求!原來的世界,顧白就是華夏最年輕的特級廚師!華夏廚師界有一句話:“無刀不成席”。細緻的刀工,能讓食材呈現出獨特極致的美感,使美味與形色達到完美的統一。沒想到在異國他鄉,在另一個世界,有人拒絕打造中式廚刀。

“中式片刀有嗎?”顧白看也不看問到。

年輕人聽到後怒不可遏,沒想到顧白還敢直言挑釁,等做完了再奉還給你,到時候就沒話反駁了,想到這年輕人咬牙切齒的說“有,這裡的廚刀是全的,各式各樣全都有!”

顧白去櫥櫃裡看了看,拿起一把片刀,“中柄,重量還不錯,鋒利度也很好,看來鍛刀的本事還不錯,”顧白比較滿意地喃喃道。

顧白抬頭看向廚師“食材不用很複雜,嫩豆腐,香菇,木耳,冬筍,雞胸肉就好了”

年輕人聽到後,也不矯情,很快叫人準備好了食材,送到廚房。

“顧白,我們在廚房觀看可以嗎?”幸平創真問到。

“好”顧白僅僅說了一個字就閉口不言,現在自己的狀態難以言喻,想要用手中的廚刀和廚藝教訓遇到的高傲年輕人,心中一絲絲怒火滋滋作響,在食戟之靈的世界,不無論在何時何地,如果有人質疑冒犯自己的故土華夏,都不容許!

隨著這些想法不斷重複,顧白的腦門慢慢溢位一些汗珠,從頭到心再到手,顧白感覺全身都開始發熱,這是怎麼回事,顧白心下有些奇怪。

就在此時,這個小廚房裡世界的顏色慢慢褪去。斗轉星移,小廚房裡的門,窗,牆壁被紫紅色的火焰點燃,許多處小小的地方,紫紅色的火苗像是惡魔的種子跳動。在門框邊緣、玻璃窗的把手上,櫥櫃的木門等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處,紫色火苗吞噬著,接觸紫色火苗的地方不論是木材,水泥,亦或是玻璃還是鋼鐵,都如紙張一樣脆弱。火苗逐漸健壯,點點星火,此刻交相輝映,不斷的吞噬、擴張覆蓋範圍,轉瞬間整個小廚房的外圍全部被焚燒殆盡!

顧白抬頭看了看周圍,小廚房的世界外,是望不到盡頭的岩漿、烈日。紫火紛飛,餓殍遍野,血光蔽日,那是一片陰慘慘的炙熱的世界。一座座高大地魔柱巍然而立。連綿成片的山峰,形狀和惡魔地頭顱異常接近。在這片煉獄牢籠中,周圍是枷鎖和荒蕪。

紫色煉獄的中央,顧白靜靜的矗立著,誠一郎先生的料理世界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樣子。這還是第一次,除了那晚誠一郎先生展開‘千心’的世界,第一次自己的心意具象化為了這周圍的一切。在這個世界中,沒有其他任何人的感知,包括年輕人和原田老人還有幸平創真,他們的身體已經靜止。顧白伸手拿起片刀,五指緊緊攥住刀柄,開始烹飪。

顧白準備展示刀工極意的這道料理是文思豆腐,悠久歷史的江蘇傳統名菜,起源於揚州,屬於淮揚菜、蘇菜系。它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時具有調理營養不良、補虛養身等功效,是老人、兒童選擇的上好菜譜。

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字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

文思豆腐羹始於清代,傳說清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右側天寧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餚。特別是用嫩豆腐為原料製做的豆腐羹,味道特別鮮美,前往燒香拜佛的佛門居士都喜歡品嚐此羹,在揚州地區很有名氣。乾隆皇帝曾品嚐過此菜後,一度成為清宮名菜入選滿漢全席。又因該菜由文思和尚所創,人們便稱它為“文思豆腐”,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