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揮劍決雲(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揮劍決雲(下)

儘管與安西君分別才一個時辰,但薛武安幾乎覺得已經過了幾個月。他一看到安西君,內心的恐懼、憤懣、不安、迷茫就全部一掃而空了,這就是安西君的魔力。儘管安西君不能幫助薛武安解決所有難題,但與安西君在一起,薛武安解決這些問題的信心就會大上許多。

看到安西君,就連蕭陽都顯得有些激動,他眨了眨眼睛,拱手笑道:“安西君竟然還記得在下,實在是惶恐。”

與蕭陽認識這麼久以來,還是第一次聽見他把客套話說得這麼真誠。安西君微微一笑,回禮道:“十七年前,我北上救薛,本來以為武成君身亡後,薛國已無大將。沒想到北成君與陽兄都臨危不亂,指揮有方,孟闕被攻破,至少有一半是二君的功勞。無疆多年忝受讚譽,實在有愧於二位。”

蕭陽自然知道安西君與北成君之間亦敵亦友的關係,只是沒想到自己也能給他留下印象,不由得有些恍惚,“安西君實在太過高看在下了,在下兵道上的造詣實在是不如安西君和我那個七弟,卻領著大將軍的位子,多年來鎮守中陽,也不入王上的眼,現在還要靠著一些陰謀詭計才能苟活。安西君之人,令人感佩,安西君之志,令人振奮。十七年過而心不變,天下能有幾人哪。”

他這一段話說得真摯,連薛武安都聽得愣住了。這時他才願意相信,蕭陽親自出馬捉拿蕭平這件事並不合蕭陽的本心。作為一名武將,蕭陽對自己是沒有信心的,他也許更願意當一個遊俠,這是他曾經對自己說過的。看到十七年的時光並沒有摧毀安西君的意志,這對蕭陽來說一定是件觸動不小的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安西君也是兩眼放光,笑道:“慚愧,無疆沒有武成君與陽兄那樣的大胸懷,眼界甚低。這些年抱殘守缺,竟是連自己都不認識了,要不是武安點醒,我現在還在皋狼縮著呢。”說罷,哈哈大笑起來,顯然說得十分痛快。

“是啊。”蕭陽有些感慨,一把勾住了薛武安的肩膀,“這個小子是個好苗子,只可惜一門心思全放在墨道上,施展不開手腳。”

這話說出來,薛武安還沒什麼,安西君倒先變了顏色。他仔細看著薛武安,似乎剛剛意識到什麼事,過了半晌,他復笑道:“他比我們更為艱難。我們無論如何,都是兩國的公室成員,有一些決定做起來也容易,內心也不會太難受。但是武安……就不一樣了。”

蕭陽默默地點頭,覺得安西君說的確實有道理。當年如果不是大兄召喚,他和蕭嶽便在墨家一直生活下去了,為了墨道的理想暢遊天下,匡扶弱者。但若要匡扶弱者,必定要與家族反目,和秦帝國作對。當大兄反叛的時候,他自己其實還松了一口氣。但不管怎樣,大兄的召喚是很難拒絕的,他們畢竟是血肉相連的兄弟,他和蕭嶽也都是重情重義的人,這些信念禁錮了他們,卻也讓他們免於更激烈、更可怕的衝突。

但是薛武安無父無母,無族無國,從某種程度上講,他是自由的。但從另一方面講,正因為自由,他更容易掉進無法解決的矛盾當中。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安西君輕輕地念道,笑著拍了拍薛武安的肩膀,“武安,前途多舛,一定要當心。”

薛武安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個人忽然就進入了這種感傷的狀態,剛才安西君念的是道家經典《老子》裡的話,薛武安聽得半懂不懂。再看蕭陽,也是一臉的恍惚,薛武安只覺得這個情景實在太過詭異,自己渾身都不舒服。他苦笑一聲,道:“公子,你過來是?”

安西君回過神來,暗中搖了搖頭,道:“自然是來邀請二位的。”

“難道要開軍機會議?”蕭陽眉毛一揚,問道。

“正是。”安西君點點頭,“王上已經調來五萬援軍,現在蒲城內總共駐紮著十六萬多人,而周傲卻已經分兵,我們應該立即渡河,攻下於安,斷絕周傲的後路。”

“有安西君指揮,我絲毫不擔心。”蕭陽的眼睛放出了精光,三秦將士聞得安西君之名便已振奮,若是安西君真正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恐怕士氣會一下子提升到難以想象的高度,三秦便可徹底擰成一股繩。令行禁止,賞罰得當的事再做得幾件,樹立起威望,這十幾萬三秦聯軍,將會發揮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但……”蕭陽忽然想起了什麼,“還得小心,若激得秦國拼命便糟了。”

“秦國比三秦更怕拼命。”安西君狡黠地一笑,“唯一要擔心的便是秦國增兵,我已經讓王上傳書衛國,讓其派大軍扣秦關,鎖住秦東。又傳書貴王,令北成君死守北成邑,但也不可放跑了蒲伯。我也讓門客傳令尚在薛、隨邊境上的三萬薛軍,令其西進,進駐合陽,既可向西插入秦國腹地,也可向南與我們會合。”

蕭陽聽得滿心歡喜,激動道:“好謀劃,有安西君在這裡,不管是邦交的底氣還是打仗的底氣都有了,真痛快!”

薛武安看著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的蕭陽,嘴角也顯露出了一絲笑容。安西君和蕭陽現在看上去就像是兩個孩子,單純而認真,只是為了做好手頭的事而奮鬥著。對他們來說,打敗敵人就是唯一的目的。

這對薛武安來說實在是一種奢侈,如果可以的話,薛武安也很想把對和錯完全拋開,只專注於戰爭本身。

幸好的是,秦國侵略隨國的這場戰爭,道義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但是以後呢?

也許自己不應該想那麼遙遠的問題。

薛武安看著遠處收拾屍體的墨家弟子,苦笑著想。

下午的軍機會議上,安西君提出了自己的方針與主張,三秦的將領紛紛贊同,蕭陽和屈班差點手舞足蹈起來。在蒲城憋了那麼多天,他們的內心也的確渴望打一場硬仗。

安西君口才甚好,聲音也穩健有力,最重要的是他的氣質,他只需要在那一站,四周的人就會老老實實地豎起耳朵聽。

更重要的是,安西君有真本領。

在獲得諸將的同意後,安西君便著手佈置整個計劃。但在佈置計劃前,他首先責令三國部隊整頓軍紀,賞罰分明,並從隨王那裡要來諸多錢財用作對普通士卒的賞賜,還明言這些賞賜與國別無關,任何士卒都有機會獲得。另外,他又明確了作戰的號令、旗幟、鼓鑼、陣型,甚至論及馬匹、後勤、器具也是頭頭是道,有條有理。

不止是薛武安,幾乎是每一個三秦將領的眼中,都放出了激動的光芒。安西君的兵法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精到,更可貴的是安西君雖然多年不問世事,談起兵道來仍然非常實際,不空談兵法,顯然是對軍旅生活有著很深的體會。

“諸君。”在一切都談妥了之後,安西君拔出腰間的佩劍,道,“無疆知道,你們有的人尚心存猶豫,覺得秦國不可戰勝,因為在歷史上,我們輸給他太多次,甚至還亡過國。”

屈班、屈樂、衛軍主將柯文的臉色都變了一下,雖然三秦中薛國是一個完全新生的國家,但是隨國和衛國都只是復國而已。只是當年亡國的歷史太過屈辱,他們自己也不太談起此事。

“但是!”安西君提高了聲音,“薛國也曾險些被秦國所滅,當年秦國三十萬大軍圍困晉陽,情況遠比如今要兇險千倍萬倍。然而呢?上天好德,護佑無疆得以攻破孟闕,打退秦國,讓其十數年不敢東出。十七年前尚且如此,難道近日的諸位比不過當年的三秦將士?殊不知,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便在今朝!”

對於將領而言,這種話最能振奮士氣。看著安西君拿著寶劍,威風凜凜的樣子,幾乎所有三秦將領都生出景仰之情。

“願跟隨將軍,青史留名!”

當第一個人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後繼者將會更加激動與瘋狂。安西君想要的,就是點燃這些武人心中的那一絲慾火。

“三秦不滅!三秦萬歲!”

安西君舉起手中的長劍,指向天空。

眾將齊聲叫喊,一時間吶喊聲混合在一起,幾乎衝破了雲霄。薛武安也加入了吶喊的行列,嗓子喊得幾乎嘶啞卻渾然不覺。當火焰燃起的時候,沒人可以置身事外。

而在同時,在數百裡外的秦國,清澈的藍天同樣蓋在了一座古老城市的頭頂。這座城市雖然不甚富裕,但在秦人眼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因為它是秦國的舊都,櫟陽。

一輛馬車由遠方駛來,從櫟陽城的東門駛入,用不快不慢的速度穩定地行駛著。車內的人輕輕地抬頭看去,帶有灰白鬍鬚的嘴角勾起了淺淺的弧度。

“今天真是個好天啊。”

他輕輕地摸了摸鬍鬚,露出了多年難得一見的笑容。

PS:最近讀考古資料,才發現在櫟陽沒有發現城垣與王宮遺蹟,基本可以確定秦獻公定都櫟陽的史料有問題。文中不做更改。真實歷史中,除卻甘肅中南部發掘的幾個早期秦人聚落之外(比如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秦國可確認的都城是雍(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