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意呆利人的碰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意呆利人的碰瓷

新曆899年2月,完成利國皇家海軍學院學員領導力考核後,大英國內各種負面訊息紛至沓來,讓路遠經歷了一段異常艱難的低沉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幾年路遠與帝國皇家軍事大書院總辦嚴重一直保持書信往來。路遠透過嚴重大人瞭解國內政局變化以及軍校同窗們的晉升情況,嚴重從路遠這裡瞭解西方軍事發展的最新動態,學習更先進的軍校教育理念和方法,兼收幷蓄提升軍事大書院辦學水平。

在這個月的書信中,嚴重大人再次提到朝堂上波譎雲詭的局面,隱隱流露出擔心帝國政局不穩的意思。

自新曆894年小皇帝親政,推行維新變法已有將近五年的時間。

很多人已經看出來小皇帝的變法實質上就是在削藩。縱觀歷史,任何國家君主削藩都是異常危險的事情,偏偏威敏宮那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戰略意圖,而且手段又十分幼稚和粗糙,不懂得輕重緩急。

其實小皇帝剛剛親政的時候,朝臣們就敏銳的覺察到小皇帝的急躁。他們樂觀認為這是年輕人的通病,小皇帝會在熟悉政務後沉穩下來。沒想到小皇帝出臺的新政策頻率越來越高,以至於朝臣疲於應對。

在眼花繚亂的新政策中,小皇帝漸漸安插了自己的心腹,慢慢收緊老皇帝和老佛爺下放的軍權,削弱地方公侯們的財權。

面對憂心忡忡的大臣們的勸導,小皇帝不聞不問。他壓根就不信任老佛爺留給他的老臣子,心裡總把他們當成尸位素餐的酒囊飯袋。他也不信任地方大公,後者確實為皇室為國家浴血奮戰過,不過從這些年他們牢牢把持軍權不肯放手,千方百計擴大自己勢力和影響力的表現來看,地方大公已經有了不該有的野心。

如果不是英東戰爭歪打正著摧毀了東郡兵水陸師體系,為皇室爭取了一點時間,恐怕夏家對大英帝國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面對小皇帝的步步緊逼,以四大公爵為首的地方公侯們爭鋒相對。

在新編陸軍軍官的任命問題上,在舊軍以及各郡兵裁撤問時間節點上,他們聯合起來與小皇帝幾次正面交鋒。

路遠雖然不在國內,但是從嚴重大人書信的字裡行間依稀還是看到了濃烈的火藥味。

以前皇室在軍權問題上不是沒有跟地方有過衝突,範有則男爵被剝奪封地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帝國曾經的掌璽大臣,現在的中堂大人或者皇族老資歷的親王總是會在恰當時機站出來打破僵局緩和局勢,讓兩邊不至於撕破臉。

一千多年鬥爭下來,皇族與貴族之間早就形成了默契。

到老皇帝那裡,默契被打破,到小皇帝這裡,默契乾脆被丟入垃圾堆。如今皇族輩分最高的夏遠親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根本不會反駁小皇帝的任何旨意,而帝國中堂李星海是保守黨黨魁,是帝黨這個政治派別的領袖,還是小皇帝的老師。

小皇帝出臺政策背後總是站著李中堂的身影,他屬於非世襲貴族,又是文官一員,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家族勢力延續的問題,屁股徹底坐在了皇帝這邊的他一直唆使小皇帝強勢收回軍權。

皇族和地方公侯之間徹底沒了緩和的餘地,直接對上了。

皇族與貴族的分歧和激烈對抗將聖白金宮養老的那位也引出來了。

老佛爺略施手段就讓局面緩和下來,不過已經平息下去的帝黨後黨之爭又起了波瀾,許多人都在猜測老佛爺是否會藉機奪回政權,於是帝國這潭渾水更亂了。

路遠只能調整他第二階段的規劃,嚴重關切新曆900年這個特殊年份。

這一年少年軍校外派出國留學的陸海軍學員將全部回國,這些學員大機率會被授予正軍校軍銜,出任新軍隊官職務。歷練一段時間後,其中佼佼者多半會繼續晉升為協參領,有資格管帶一個營頭。

一營之管帶,這在新軍體系已經算是中級軍官了。

小皇帝這兩年努力在新編陸軍中安插皇族出身,未能外派出國留學的少年軍校學員。在新軍已經編練好的兩個鎮又一個混成協中,第一鎮基層隊官和排長全部由他們出任,中高層軍官也有皇室子弟掌控,被朝野戲稱禁衛鎮;第二鎮和獨立混成協他們也佔據不少基層排長職務。

眾所周知皇家擁有最多的少年軍校名額,新軍基層軍官皇家佔據優勢地方公侯還能勉強忍受,可是如果回國的學員還是採用這一套辦法,那可就真的擊穿地方公侯們的底線了。

再退讓的話,丟的就是一營的管帶。這些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家夥們評定柳郡農亂、鎮壓邊疆叛軍,對抗洋人入侵,都是拿五百人的營頭作為最基本的作戰單位,管帶就是他們的底線。

如果真的退讓了,即便兩個鎮又一個標的新軍高階軍官還是由地方各郡兵系統中抽調的將領擔任也將毫無意義——除了空有名號,他們已經被架空了。

第二個壞消息依然與小皇帝有關係。

海軍協辦大臣陳友益寫信給路遠,告訴他一個令人壓力倍增的訊息:北容號巡洋艦管帶、路遠在海軍內部最大的敵人曹國斌再次晉升了,目前是巡洋艦隊副統制兼任北容號管帶,軍銜正參領。

至此,巡洋艦隊一正兩副三名統制官全部到位。

曹國斌的晉升源自於意呆利強租帝國鎮海港事件。

新曆893年到894年的英東戰爭讓全世界看清了大英帝國長達二十年自強運動的含金量。

新曆898年,普國藉口本國的神教傳教士被大英聖教門徒殺害,將宗教問題上升為國家外交問題,強行攻佔並且租借京畿地區的山東港——這也是小皇帝近些年行事愈發急躁的原因之一。

看到自己的鄰居們在遠東千年帝國大口吃肉,意呆利國也準備動手了。

意呆利人是這麼想的。

東岸人贏下英東戰爭後,有人稱呼東岸國為史上最弱的列強。在東岸人之前,這個名號是歸屬於意呆利國的。他們做了一個公式,意呆利是倒數第二的列強,東岸是倒數第一的列強,而大英帝國連倒數第一的東岸都打不過,倒數第二出面恐嚇大英帝國一番肯定手到擒來。

想到就做,意呆利派遣3艘軍艦遠赴大英,讓外交部長命令駐大英公使馬迪納向大英內閣發出照會,要求租界鎮海軍港作為海軍基地,否則就斷絕兩國外交關係付諸武力。

在外交照會之前,三艘意呆利軍艦已經抵達鎮海港外海,做好了戰鬥準備。

幸好由曹國斌擔任管帶的北容號巡洋艦當時正在鎮海港一帶訓練,配合駐守在鎮海港內的一艘無防護巡洋艦和一艘魚雷艇及時攔住了想要闖入軍港的意呆利軍艦,迫使意呆利人灰溜溜的離開。

意呆利是最後一個開啟工業時代的國家。在風起雲湧的蒸汽時代,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意呆利急需工業品傾銷市場,可是這個星球已經被老牌列強瓜分完畢,他們只能打衰弱的大英帝國主意。

這時候的意呆利人還是有一層列強外衣的。

大英帝國並不瞭解意呆利人,只看意呆利人周圍的普國、恩西、利國、奧國,一水的世界一等強國,印象中意呆利海軍好像還比當年的北海水師還高兩個世界排名,所以真的怕了。

大臣們驚慌失措的跑到威敏宮稟報:“陛下,大事不好,洋人的軍艦又開到家門口了!”

威敏宮,小皇帝拍案而起。

去年普國派遣軍艦強行租借山東港的怒火還未消化,小皇帝看著宮殿裡烏泱泱一片的文武官員,心頭一陣悲涼,大聲罵道:

“看看意呆利國幾艘破船吧,哪個是科技精華,哪個算海軍棟樑,哪個咱們打不過?你們太爛了,朕心要碎了!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於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彈劾了自己!

還有你們,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朝堂裡,你們,就那麼懂外事嗎?那麼懂洋人嗎?那麼瞭解海軍嗎?

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比當年的曹中堂更無能!

朕勸你們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沒繼位的時候以為大英最大的敵人是利國、高西、露國,沒想到屬國東岸又成了大英的心頭之患,以前的朋友普國也強租我山東港,現在就連小小的意呆利國幾艘破船你們也能說成是大禍臨頭。

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大英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這帝都城,在這威敏宮裡,就在朕的各位大臣當中!

咱們這兒爛一點,大英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列強就會堂而皇之的瓜分咱們大英,讓咱們死無葬身之地呀!

想想吧,東南之亂你們已經忘了嗎,咱們給東岸人割地賠款才幾年吶,山東港還飄著普國的鐵十字旗呢,忘了?

朕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總想著和大夥說些什麼。可是話總得有個頭兒啊。想來想去,只有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啊,但是你們又能不能做到?

這句話,是朕從心裡刨出來的,從血海里挖出來的,那就是一把黃土都不給他們!”

不比那些昏聵無能從不開眼看世界的臣子,小皇帝對親政之前就對西方各國略有所知,普國強租山東港時期皇帝又惡補了不少知識,也從剛剛回國的曹國斌,在國外留學的譚清雲和路遠那裡瞭解到西方各國之間的實力排名和剪不斷理還亂的外交關係,所以打定主意要在外強中乾的意呆利面前強勢一把。

小皇帝現在是真的不怎麼瞧得起意呆利。在這個比爛的世界,我大英還真的不一定比你意呆利人更爛。連殖民地土著都打不過的貨色,我大英還沒在怕的。

大臣們不知道意呆利如此垃圾,只能玩曲線救國,拼命攻擊曹國斌在意呆利海軍戰艦面前多番挑釁,恐有大禍。

“此僚還大膽建議讓巡洋艦隊主力南下增援,不知所謂,建議開革所有職務讓他回家反省。”有大臣擲地有聲。

“既然釁自彼開,與其動輒忍讓,不如力與爭執。”小皇帝氣壞了,再次跟大臣們唱起反調。氣急敗壞的小皇帝也不管曹國斌是曹澤雲的孫子,直接宣佈道:“傳朕旨意,曹國斌面對意國海軍表現優異,即日起任巡洋艦隊副統制兼北容號管帶,統領鎮海港一應戰事,勿叫意國一兵一船侵入我國土。另由軍部組織沿海各地加強戒備,隨時迎戰來犯之敵!”

看完陳友益寫的信,路遠稱讚曹國斌是個漢子,鎮海港那一手操作十分漂亮!

大是大非面前路遠還是拎得清的,他也不會指望自己的敵人跟小說裡的反派一樣日常智商掉線被自己啪啪打臉。

路遠覺得曹國斌一點兒也不像他那裱糊匠祖父。得罪意呆利沒有什麼,真開戰了隔著十萬八千裡意呆利本土艦隊那一票戰列艦開不過來,能派過去的輕型軍艦也不見的打不過,相信曹國斌也知道這一點。真正麻煩的是朝堂那些不懂外事的大臣對擅開邊釁的問責,我大英這些年對外過於軟弱了,沒想到曹國斌敢頂著壓力為大英爭了一口氣!

路遠又想到曹澤雲大公下臺前閃電般祭出的《新曆894年教育方案》,覺得曹家雖然平時稀裡糊塗,但是在大事上還是有決斷力的,不算無可救藥。

只是曹國斌都已經晉升海軍正參領,任巡洋艦隊副統制,路遠還只能繼續在利國學習熬資歷,在海軍晉升較量中他已經落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