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風暴海遭遇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風暴海遭遇戰

漂亮的聲東擊西,大英兩艘穹甲巡洋艦組成的歸國艦隊成功的繞開了意呆利本土艦隊的佈防,衝入廣袤的大洋。

曹國斌作為巡洋艦隊副統制,是兩艘巡洋艦上軍銜和級別最高的官員,自然成了這支小艦隊的臨時指揮官。

按照曹國斌出海前制定的航行計劃,為了節約經費和縮短航程中入港補給時間,南天號和南圻號全程將以經濟航速航行,一路沿著西南之角南下。在利國人的西南之角港短暫修整後,他們會橫穿廣袤的風暴洋,抵達四季都異常炎熱的土西米亞灣,沿著土西米亞灣東側海岸線航行一段時間後,再穿過東南半島幾處狹窄的海峽,經南海回到本土。

曹國斌制定的航線能最快返回大英本土,並且可以避開意呆利人在西南之角的那塊殖民地。

意呆利人雖然是後發列強,不過還是在世界島西南之角東北側佔據了一塊名叫埃塞的殖民地。按照利國海軍部提供的情報,這裡有一支意呆利殖民地艦隊駐防,有巡洋艦和淺水炮艦若干。

目前來看,走這條航線好處頗多,不過也不是沒有風險。

首先,這條航道仍然在意呆利人埃塞殖民地海軍布控範圍內。

在彩虹海峽嚴密佈防的意呆利本土艦隊既然沒有遇到大英的兩艘巡洋艦,他們肯定能夠猜到阻截行動失敗,大英人已經繞路溜走了。只要他們指示在埃塞駐防的殖民地艦隊出動軍艦搜尋,就有可能找到歸國艦隊,畢竟埃塞殖民地距離西南之角並不算太遠。

其次就是在風暴海航行比較危險。風暴海顧名思義就是風暴之海,這裡常年風高浪急,各種極端惡劣天氣頻發。除非趕時間,絕大部分船隻都會選擇沿著西南之角東側的海岸線北上,途徑意呆利人的埃塞殖民地抵達土西米亞灣。這樣可能會損失大量的時間,但是勝在比較安全,沿途可以提供補給的港口也比較多。

四天後,歸國艦隊抵達西南之角港,進行物資補給並給國內傳送電報。

由於擔心歸國艦隊出事,海軍部大臣鄭詩濤要求曹國斌沿途每到一個港口都要向他彙報,以便及時掌握最新消息。

等兩艘巡洋艦完成簡單修整後,歸國艦隊再次出港,朝風暴海中心區域航行。這時候,他們撞上了意呆利殖民地海軍的兩艘巡洋艦。

起初歸國艦隊並沒有將對方當回事。

受星球表面非零曲率的影響,在海上相互遭遇的兩艘船一般是先看到對方艦體上最高的主桅,隨著距離拉近才能漸漸看到對方艦體的大致形狀輪廓。即便如此,透過望遠鏡等工具人們依然無法在超遠距離辨別清楚對方的細節。進入蒸汽時代以後,船員們可以透過對方煙囪裡噴出的濃煙更早的發現對方,不過這依然沒有多少意義。

由於對方在風暴海的主航道附近航行,而且歸國艦隊的瞭望員們現在還只能看見幾股高高升起的黑色濃煙,所以曹國斌和林學謙都以為那只是幾艘偏航的商船。

隨著距離的拉近,南天號穹甲巡洋艦主桅杆瞭望臺上的水兵透過對方修長的艦體和煙囪佈置,判斷是兩艘追求高航速的軍艦。又過了一陣子,瞭望員已經能夠確定那是兩艘裝備一定口徑火炮的巡洋艦,所以瞭望員透過瞭望臺上的傳聲筒發出警報。

這時候,南天號上的曹國斌、苗啟坤,還是南圻號上的林學謙、路遠等軍官依然不覺得那是意呆利人的軍艦——他們才出港沒有多久,這裡還算是利國西南之角殖民地的實力範圍,他們樂觀的認為對方是兩艘巡航回來的利國殖民地三等巡洋艦。

詭異的是,對面的意呆利人也是這麼想。

出現在這裡的兩艘意呆利軍艦分別是道里加號和哥蘭布號,前者是一艘排水量兩千噸級的輕型穹甲巡洋艦,裝備六門152毫米口徑主炮;後者是一艘專門為殖民地建造的鐵脅鐵殼巡洋艦(又稱為無防護巡洋艦或者三等巡洋艦),排水量2300多噸,裝備八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

由於道里加號在海軍序列中屬於二等巡洋艦,其艦長倫納德少校也兼任這支搜尋艦隊的臨時指揮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天前,駐紮在埃塞的意呆利殖民地艦隊接到來自本土的指令,要求他們出海搜尋兩艘大英帝國的巡洋艦。

意呆利這支殖民地艦隊只有七艘軍艦,包括兩艘穹甲巡洋艦和三艘無防護巡洋艦,兩艘炮艦,一艘淺水炮艦。由於卡拉布利亞號穹甲巡洋艦和一艘炮艦被抽調至遠東,加入強行租借大英鎮海軍港的軍事行動,另有一艘淺水炮艦並不合適遠洋航行。所以意呆利殖民地艦隊司令將三艘巡洋艦和一艘炮艦分成兩個編隊,分別在西南之角前往遠東的兩個主要航道上拉網搜尋。

艦隊司令並不願意冒險深入風暴海那條航線搜尋,所以直接領著一艘無防護巡洋艦和一艘炮艦在西南之角東海岸航道附近巡弋。另一支搜尋艦隊臨時指揮官倫納德少校別無選擇,只能一邊破口大罵上司的無能和膽怯,一邊指揮軍艦冒著風險來到風暴海深處的航道,往利國的西南之角一路搜尋過去。

“帝國之所以被說成史上最差的列強,就是因為這些尸位素餐的老家夥!”自覺懷才不遇的倫納德少校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惜在自己的艦長航海日誌上痛罵意呆利政府各路官員——這可是要背處分的惡劣行為。

三十多年前的利薩海戰,強大的意呆利海軍居然打不過身為內陸國家奧國的內河艦隊,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三年前埃塞殖民地平叛戰爭,作為列強的意呆利陸軍居然輸給了埃塞的土著酋長和他那些手持意呆利自己援助過去的步槍以及傳統弓箭的土著士兵。

關鍵土著人也沒用什麼高深的戰術,就是以最原始的人海戰術,一味的往前衝,踩著其他土著的屍體往前衝戰術,就這麼沖垮了本國的陸軍,讓意呆利受盡了西方各國輿論嘲諷。

更可氣的是駐華公使薩爾瓦葛率領七艘軍艦前往遠東恫嚇那個衰弱的大英帝國,似乎也沒能成功——那可是據說在他們海岸線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逼迫他們低頭的國家。

倫納德少校待在自己的艦長室內怨天尤人,當大副派人過來,告訴他在右前方主航道上似乎發現兩艘軍艦時,倫納德少校這才悶悶不樂的放下鋼筆來到艦橋指揮室。

接過大副遞過來的望遠鏡,倫納德少校看見兩艘戰艦正朝自己衝過來。他找出本土傳過來的情報,掃了一眼紙面上“根據可靠情報……兩艘穹甲巡洋艦,排水量大致在四千三百噸左右,雙桅雙煙囪佈局,艦艏艦艉各有單聯裝主炮一門”的描述,淡淡的說道:

“那可能是利國人的二等戰列艦。”

“聽說普國人在遠東的大英帝國也弄了一個軍港,也有可能是普國海軍的戰列艦換防。”大副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反正不可能是大英帝國那兩艘巡洋艦。”倫納德少校非常自負的做出了最終判斷。

雖然看不清對方的艦體細節,不過倫納德少校透過他這麼多年海軍服役經驗結合那兩艘戰艦的龐大艦體判斷,那兩艘戰艦噸位不會低於七千噸級。

意呆利事前對大英帝國的情報準備很不充分,加上利國海軍部以及白石造船廠並不願意提供南天級巡洋艦的具體資料,他們只瞭解到南天級排水量大概在四千三百噸左右,是一款穹甲巡洋艦,更具體的資料只能透過在泰恩河河口佈置的情報人員獲取。

可惜那名情報人員並不專業,他在泰恩河岸邊遠遠的看了半天,只留下“雙桅雙煙囪佈局,艦艏艦艉各有單聯裝主炮一門”這簡單的描述,遺漏了南天級穹甲巡洋艦體型龐大的特徵。

不過也不能怪那名情報人員,這年代在海上遠距離辨別其他軍艦型號,主要就是依靠煙囪與火炮的數量和佈局,配合本國海軍部出版的海軍艦船圖鑑具體照片資料來識別。他確實已經將兩艘巡洋艦的主要特徵描述清楚了。

對於同時代的軍艦來說,才四千三百噸的南天級穹甲巡洋艦確實稱得上艦體龐大,尤其是129.2米的艦長。要知道東岸人最新的敷島號戰列艦,一萬五千噸級排水量,艦長不過才133.5米,而東岸人第一艘戰列艦八島號,一萬兩千多噸的排水量,艦長不過才125.6米,甚至還沒有南天級巡洋艦的艦體長……

既然不是大英帝國海軍的巡洋艦,那倫納德少校的搜尋艦隊就沒有必要擔心了。在西方很少有不宣而戰的情況發生,而且意呆利除了基本沒有海軍的奧國,在土西米亞灣的波西帝國算是世仇之外,在海面上根本沒有其他敵人。只要對方眼睛不瞎看得見主桅上高高飄揚的意呆利國旗,他們就很安全。

這時候,心態失衡的倫納德少校又開始破口大罵本土艦隊,那麼多戰列艦、裝巡居然不能堵住大英帝國區區兩艘巡洋艦,害的他們不得不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出港,在危險的風暴海航行!

道里加號巡洋艦的船員們熟知艦長的性格,紛紛撇過腦袋視而不見。

兩支大致相向而行的艦隊距離飛快的拉近,站在南圻號艦橋上的路遠舉起普國產的望遠鏡,鏡頭越過前方的南天號巡洋艦,已經能夠辨別出朝自己這邊駛來兩艘巡洋艦更具體的細節特徵。

儘管自己手頭的海軍艦船圖鑑並沒有收錄意呆利海軍,但是這並不妨礙路遠大膽推測對方就是意呆利軍艦。

這裡已經很接近利國的西南之角港,如果是要進港的軍艦,那麼對方應該會慢慢減速才對,除非對方根本就不準備進入西南之角港。如果不進軍港的話,對方應該在附近有獲得補給的地方,而最近的補給點恰好就是意呆利人的埃塞殖民地。按照時間節點推算,如果意呆利那支殖民地艦隊有心,他們的搜尋軍艦也確實能夠出現在這裡。

“林管帶,對方可能是意呆利軍艦。我們不能冒任何風險,向南天號警示並建議搶佔優勢陣位吧。”

另一邊,倫納德少校也在奇怪。

對面那兩艘戰艦似乎只有大型軍艦的艦長卻沒有它們的艦寬,而且雙桅雙煙囪佈局和艦艏艦艉各有單聯裝主炮一門的佈局,他似乎在哪裡見過這樣的描述。

“聖人在上,對面該不會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兩艘巡洋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