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內戰的可能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內戰的可能性

“你想要男爵位,但是朕就是不想給你。”

小皇帝給了路遠一記暴擊。

不給……

這尼瑪……

路遠開口之前想過很多種可能性,比如皇帝說他積攢的功勞不夠,或者說年齡資歷不夠,要再等一等。或者皇帝惱羞成怒,覺得路遠利慾薰心慾壑難填,直接翻臉。

總之路遠就是沒想過皇帝會直接不給。

堂堂大英帝國皇帝怎麼會如此摳門,看你皇家甩賣爵士位撈錢的時候利索的很吶?!

路遠愁眉苦臉,這什麼時候才能把範子涵娶回家啊!要不要走通利國或者東岸那邊的關係,搞個外國的爵位,也不知道大英的貴族們接不接受這套。

“路遠,其實你的功勞早就夠封男爵了,拿個子爵問題都不大。朕之所以不想給你這個爵位,原因你慢慢想。想清楚了你肯定不會再找朕要,如果想不清楚,你也就只能到這一步了!”

皇帝似乎沒了繼續問話的興致,再次低頭批閱奏摺。

兩個侍從走過來撤走凳子,帶著路遠離開。

路遠即將跨出御書房的時候,皇帝意味深長的來了一句。

“路遠,朕是很看好你的!”

路遠一臉苦笑。

心不在焉的跟守在威敏宮外圍的陸軍科同窗聊了幾句,約定找機會聚一聚,路遠搭乘可以出租的四輪馬車回到海軍部大樓附屬的公寓裡,苦思冥想。

既然皇帝讓他慢慢想,甚至威脅他想不清楚仕途就會終止,而他又有心晉升到海軍最高峰,領著海軍獨領風騷,路遠肯定要弄清楚皇帝的想法。

首先皇帝說他的功勞早就夠封男爵了,拿個子爵問題也不大,那說明不想給男爵不是自身的問題。

不是自身的問題,那肯定是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情的問題。

難道有人在背後運作,準備打壓他?

還是受某件事情的影響,皇帝不能給他封爵?

路遠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了另外一種思路。

如果小皇帝給他授予男爵位,正常情況下,他肯定會跟範子涵結婚,成為範有則男爵的女婿。

他是平民出身,對於皇族與貴族的鬥爭並不會有什麼政治立場。不過成為範有則女婿之後,他必然會被打上范家旁系成員的標籤,尤其範有則這幾年與中郡的關係在逐漸改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小皇帝不想給他男爵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站在地方勢力這一邊。

這該死的政治!

路遠慶幸他從小就愛琢磨,做事較真,無形中鍛鍊了他的政治智慧,不然在波譎雲詭的大英政壇恐怕活不過五個章節。

慶幸之後就是無盡的煩惱。

小皇帝打擊四大公爵的決心很強烈,根據自己面聖得出的結論,小皇帝根本不像外界盛傳的那樣幼稚。小皇帝可能很早就在佈局,下一盤很大的棋。

出於欣賞和保護,小皇帝不想讓他娶范家女兒。可是他與範子涵青梅竹馬,路家與范家也有很深的牽扯牽……這該如何取捨啊?

路遠在海軍部大樓附屬的公寓裡枯坐了一夜。

小皇帝對他的苦心,與範子涵和范家無法割捨的關係,還有對譚青雲的承諾,在嚴重辦公室許下的壯大海軍志向。

隨著路遠在晉升道路上走的越來越遠,他的羈絆也越來越多。中央還是地方,皇族還是貴族,選擇很難。

一切猶如密密麻麻的線團將路遠死死纏繞,將他腦子攪成漿糊,讓他無法呼吸。

海軍部大樓,帝國海軍協辦大臣陳友益拿到路遠寫的《海軍技術路線章程》後自己研究了一夜,又拉著幾個技術官員研究了一整天。

研究之後,幾個技術官員為了路遠提出的技術路線吵起來了。

有人覺得路遠的技術路線太保守,這樣會讓海軍漸漸淪落成為二流角色,也有人覺得路遠的理論非常適合海軍。現在就打腫臉充胖子去造戰列艦毫無意義,僅有的經費應該用在刀刃上。

陳友益被兩撥人吵得頭疼,得知路遠已經結束面聖,海軍協辦大臣決定召集海軍部所有高級官員仔細討論,儘快將海軍未來發展方向確定下來。

這幾年海軍內部一直在為自行造艦或者對外訂購,先造一艘戰列艦充門面還是先買巡洋艦將主力艦數量提升上去吵得不可開交。

陳友益覺得作為大英“第一海軍戰略專家”的路遠有必要站出來,統一思想整合資源,讓大家朝一個方向努力。

還是海軍部大樓,帝國海軍大臣鄭詩濤透過私下渠道得知路遠在威敏宮搞了個大新聞。

區區一個海軍協參領(新軍銜還未授予)居然直接扼殺了海軍部心心念念的戰列艦,反手又提出了發行海軍公債募集造艦軍費的想法。

新曆895年帝國正式重建海軍,以法案的形式規定每年向海軍部撥款400萬金鎊軍費,與英東戰爭之前的海軍經費大致持平。

不過帝國這種法案多了去,除了比較特殊的《新曆894年教育法案》,根本沒有多少涉及經費的法案能夠徹底落實。

400萬金鎊的海軍軍費其實並不高。

大英海軍死敵東岸新曆893年海軍經費折算成帝國金鎊是405萬金鎊(含特別經費),新曆895年是650萬金鎊,新曆898年更是達到了2500萬金鎊……

而且英東戰爭後,帝國金鎊貶值的厲害,英東戰爭之前1金鎊的購買力是現在的1.5倍還多,也就是說現在400萬金鎊海軍軍費僅相當於英東戰爭前的266.7萬金鎊。

更關鍵的是,新的海軍法案頒佈後海軍部只在前兩個財年拿到過全部經費,其他財年基本都被財政部以各種理由拖欠。

這錢海軍部還不好討要,財政部連帝國內閣大臣的俸祿都快開不出來了……

由於前兩個財年的海軍經費基本都被拿來支付拖欠一年多的北海水師陣亡撫恤金,後續幾年又得保證巡洋艦隊各主要軍港和海防要塞建設,再扣除軍艦保養維護以及人員俸薪支出,剩下的軍費只夠向閩河造船廠訂購兩艘魚雷炮艦,再訂購一些相對比較便宜的魚雷艇。

幸好向利國和普國訂購的五艘穹甲巡洋艦是另行撥款,否則帝國海軍部也要宣佈破產了。

到了新曆899財年,在預留基建、軍艦維護以及人員俸薪支出費用後,原本就未足額發放的海軍經費已經所剩不多。

好不容易因為海軍在意呆利海軍強租鎮海港事件中表現出色,小皇帝特批一筆200萬金鎊特別造艦經費。海軍部都計劃好了拿這200萬金鎊再加上之前結餘的50萬金鎊軍費造一艘二等戰列艦充充門面,去年剛回國的購艦專家許景澄也聯絡上了,沒想到最後關頭被路遠給攪黃了。

鄭詩濤怒不可遏,如果不是人才難得,恐怕刀都要拔出來了。

這時候,威敏宮有旨意傳出,小皇帝準備召見軍部大臣封和平和海軍大臣鄭詩濤討論發行海軍公債事宜。

海軍大臣鄭詩濤連海軍公債是啥都都搞不清楚,只好找始作俑者問個明白,順便找他討要夭折了的大艦巨炮。

於是在路遠房間門口,海軍部兩大巨頭碰面了。

公寓房間裡的路遠臉色憔悴,眼睛裡佈滿血絲,將氣勢洶洶殺過來的兩位巨頭嚇了一跳。

戰列艦沒了就沒了,造艦經費好歹還在,大不了多造幾條巡洋艦就是。眼前這位可是價值好幾艘無畏級鐵甲艦的人才,在海軍崛起之前,可不準他猝死!

在兩位巨頭追問下,路遠只能說昨夜受涼沒有休息好。

在各方立場和利益訴求明朗之前,路遠不能也無法做出選擇,有些東西只能由他自己一人扛。

強制自己睡了一個上午後,路遠爬起來洗了個冷水澡,勉強打起精神來到海軍部大樓的會議室。

在這場決定帝國海軍未來幾年走向的技術路線大討論裡,路遠決定提前站出來發出聲音,儘量縮短海軍重建的時間。

小皇帝親政後,皇室與地方四大公爵的決裂似乎不可避免。中央和地方,皇族與貴族很有可能會爆發一場血腥的較量,這是路遠對海軍未來做規劃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英東戰爭之後,皇室看似已經徹底控制海軍,並在新編陸軍中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面對地方勢力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四大公爵中實力最強的曹澤雲固然遭受重創,但是其他三大公爵因為備戰的關係,實力有所提升。只要四大公爵相互妥協解決內部矛盾聯合對外,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皇室的打壓。

在這種均勢下,小皇帝的政治冒險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出現一個被打碎了的大英帝國。內戰時間持續幾年,就是海軍失落的幾年。

儘管以上只是一種可能性,在帝國還有很多足以制約小皇帝冒險的因素,比如聖白金宮的老佛爺,比如傳承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皇族與貴族共治天下傳統,又比如在帝國擁有廣泛利益的西方列強,但是路遠不得不提前做些準備,免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