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兇險的900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兇險的900年

付出高昂的學費後,帝國海軍終於能夠徹底掌握除大口徑艦炮和魚雷以外的千噸級軍艦全套造艦技術,而且建康級魚雷炮艦的性能指標相對於飛霆和飛鷹號驅逐艦毫不遜色。

建康級魚雷炮艦標準排水量880噸,艦長78.6米,寬8.1米,吃水2.1米,航速22.3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火力方面,建康級首樓甲板安裝一門由江南兵工廠生產的120毫米口徑單裝速射炮,對於一艘魚雷炮艦來說,採用這種口徑的主炮可謂火力過剩。副炮方面,建康級採用三門江南兵工廠生產的76毫米口徑副炮,其中兩門安裝在左右舷的耳臺內,另一門裝在尾樓甲板上,另有四門37毫米機關炮分列兩舷,後桅附近船舷兩側耳臺上各佈置一具雙聯裝的魚雷發射管。

防護力方面,建康級全鋼製,敷設了保護中部主甲板和兩舷的裝甲,主甲板最厚度達到25毫米。

兩艘魚雷炮艦服役後,海軍部軍儲司和軍防司主官因其噸位少、吃水淺的特點,提議編入江防艦隊。

魚雷炮艦雖然有炮艦二字,但是其主要功能依然是彌補魚雷艇噸位小航程短,只能近海防禦的缺點,在放大噸位後使之可以跟隨主力艦隊在遠海作戰,調入江防艦隊無疑是本末倒置功能錯位。

好在海軍大臣鄭詩濤和協辦大臣陳有益頂住了壓力,將兩艘新銳軍艦調給巡洋艦隊。

巡洋艦隊主力艦急缺的情況終於得到改善,閩河造船廠以及能夠生產中小口徑速射炮的江南兵工廠也透過此次練手,恢復了不少元氣。

完成兩艘軍艦訂單後,在高西顧問杜業爾的建議和協助下,閩河造船廠主動承造國內外商船業務以彌補船政經費不足的窘境。

海軍部也繼續給予支援。

海軍大臣鄭詩濤首先利用新曆899年結餘的經費,向閩河造船廠和北塘造船廠分別訂購一艘江防炮艦。

根據東南之亂後帝國與洋人簽訂的《徽京條約》,締約國的軍艦有權駐紮帝國所有通商口岸,或在附近水域巡視以保護本國的利益。

隨著大英帝國最大的水系——滄浪河中游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列強軍艦也從沿海地區漸漸上溯至滄浪河中郡流域。路遠當年前往中郡武縣參加范家內部的軍校預備考試時,就見識過洋人的炮艦在滄浪河航道上耀武揚威。

世界主流海軍強國原本就有針對水網稠密地區建造的一種適合在水深較淺、水面平靜的江河湖泊以及近海區域活動的淺水炮艦。

列強勢力進入滄浪河後,因為有遠離通商口岸(補給點)在滄浪河長期停泊巡視,進行武力威懾的需求,再加上大英帝國並沒有專業的江防炮艦,所以列強結合滄浪河流域的特點,增強了淺水炮艦居住性和續航力,弱化了火力和防護,形成了一種吃水淺、幹舷高的新艦種——內河炮艦。

為了對抗列強勢力在滄浪河流域的擴張,鎮壓滄浪河沿岸層出不窮的農民暴動,帝國重建海軍後組建了江防艦隊。

因為海軍軍費緊缺,海軍部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巡洋艦隊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江防艦隊僅有一些除了艦齡較長別無“優勢”的蚊子船,閩河造船廠和北塘造船廠自行建造的小噸位兵船,戰力貧弱。

此次緩過氣來的海軍部專門為江防艦隊訂購江防炮艦,自然要發揮後發優勢,針對列強們正在使用的內河炮艦建造一款具備很大優勢的新銳軍艦。考慮到帝國主力艦緊缺,海軍大臣要求這款炮艦要兼具一定的近海作戰實力。

以實用主義為主,儘可能兼顧其他用途,這是帝國海軍自新曆895年重建以來,在自行造艦和對外購艦時的兩大特徵。

此時高西帝國並無合適的大英技術要求的內河炮艦——新曆899年高西正在建造的警惕級內河炮艦裝備兩門90毫米口徑主炮,火力相對較強,另外採用全鋼製船體,具備一定的防護力,但是其標準排水量僅有123噸,無法兼顧近海作戰。已經有兩艘進入服役階段的驚奇級炮艦標準排水量超過600噸,裝備兩門100毫米口徑主炮和四門65毫米口徑副炮,但是其3.71米的最大吃水又不適合在內河航行。

再三考量之後,在高西造艦顧問團的指導下,閩河和北塘兩家造船廠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參考利國荊棘級炮艦,建造了一款採用全鋼製樓船型,前部幹舷較高,尾部幹舷較低但是有一圈低矮的舷牆保護的江防炮艦。

這款炮艦被命名為江元級江防炮艦,艦長56.7米,寬8.5米、吃水2.3米,標準排水量658噸,最大航速13.5節。火力方面裝備一門江南兵工廠生產的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安裝在艏樓甲板;兩門江南兵工廠生產的76毫米副炮,分別安裝在樓船甲板尾部和艦艉平甲板上,另有四門47毫米機關炮和兩挺馬克沁機槍分別安裝在船舷兩側。

除此之外,海軍部還計劃明年從北美國訂購了兩艘小型潛艇,讓閩河造船廠進行仿製。

新曆897年5月,北美合眾國霍蘭號潛艇完工。這艘潛艇採用簡單的單殼金屬結構,安裝了汽油機,具有較好的水面續航力和一定的水下航行能力。利國人得知訊息後,咒罵潛艇是“卑鄙、無聊、可惡和反利國的”,但是海軍部透過路遠的私人關系得知利國佬正準備偷偷購買潛艇,而且不止一艘……

海軍部還專門從普國訂購了一批裝備陀螺儀的冷動力魚雷,讓江南兵工廠進行研究並仿製。

船政部和海軍部各自的上級部門——工部和軍部也會牽頭組織各鐵廠、鋼廠、化學工廠和兵工廠集中力量仿製普造105毫米口徑和150毫米口徑速射炮,加上江南兵工廠已經仿製成功的利國造120毫米口徑和76毫米口徑速射炮一起作為海軍主要使用的艦炮,推動主炮口徑標準化,提升平時訓練和戰時炮管、零備件和彈藥的補充效率。

巡洋艦隊派遣官兵接收兩艘魚雷炮艦後,時間進入兇險的新曆900年。

為什麼要擔心新曆900年。

因為被派遣到西方的陸軍留學生將在這一年的夏天陸續回國。

說起來很尷尬,新曆899年被派遣到西方的海軍留學生提前回國,駕駛歸國艦隊各種戲耍意呆利本土艦隊和殖民地艦隊,在鎮海港外海逼退意呆利七艘軍艦,結果在威敏宮、旗艦街和四大公爵那裡連一點小水花都沒有濺起。

大佬們狠狠褒獎了海軍留學生的表現,該提拔的提拔,該晉升的晉升,內心卻很不以為然。

北海水師覆滅後,重建的海軍基本被皇室掌控,曹澤雲大公留在海軍的勢力逐漸邊緣化,范家和譚家的勢力更是徹底被驅逐出去。

不過皇室收攏海軍並沒有引發地方勢力的激烈反抗。

海軍系統原本就是曹澤雲大公一家獨大,雖然范家、譚家也有一些郡辦水師,長江水師和海南水師殘部,但是對北海水師並不能構成威脅。辦海軍又需要海量的金鎊投入,除了相對比較富裕的東郡,中郡和柳郡並不怎麼熱衷。

更重要的是,海軍只有錦上添花的作用,沒有海軍不會影響他們對封地的統治。

所以丟掉海軍的控制權除曹澤雲以外的三大公爵毫不在意,就算曹澤雲在權衡後也很快放手,這正是曹國斌對自己在海軍的未來感到絕望的原因。

但是陸軍留學生回國就不一樣了。

被帝國寄予厚望的陸軍留學生回國後會直接授予正軍校軍銜,出任新軍隊官職務。稍微歷練一段時間熟悉新軍情況後,其中佼佼者會繼續晉升為協參領,有資格管帶一個營頭。

在新編陸軍營管帶這個層級佔據優勢,這是地方勢力最後的也是僅有的底線。

英東戰爭證明自柳郡農亂崛起的地方郡兵系統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於是皇族和貴族紛紛下注新編陸軍。

地方勢力想要跟皇室在新軍體系內形成均衡的態勢,而小皇帝明顯有整頓山河的決心,一旦雙方產生衝突,極有可能會爆發內戰。

路遠肯定是不希望發生內戰的,這會打亂他全盤計劃。

整個大英帝國都在盛傳少年軍校僅有的一屆學員會出現很多大人物,可是大人物是需要時間成長起來的。

路遠現在只是巡洋艦隊一艘主力艦的管帶,海軍部一名小小的參謀官,還不具備深刻影響帝國政局走向的能力,只能被動的看著事態發展乾著急。

另外路遠內心深處也在擔心前世的庚子事變重演。洋大人在大英帝國造的孽一點也不比前世少,路遠這一世的兄長就死在洋人的槍口之下,英東戰爭之後列強在大英跑馬圈地加緊搜刮掠奪導致帝國民怨沸騰,普遍仇洋排外。雖然老佛爺不再把持政權,大機率不會出現向萬國宣戰的“盛況”,但是親政的小皇帝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路遠在擔心新曆900年,遠在西方留學的少數陸軍留學生同樣憂心忡忡。

“譚青雲,你覺得明年我們完成學業回國後,帝國政局會很兇險嗎?”

熱鬧的聖人節過後,普國首都柏林很快迎來了新曆900年的第一場雪。

剛下雪時,雪花並不大,如柳絮一般在街頭隨風輕飄。隨著時間的推移,寒風漸漸凜冽起來,雪也越下越密,在柏林上空織成了一面白網,丈把遠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歷史悠久的柏林軍事學院也被大雪裝飾的一片銀白。

學院大教宿某一間學舍門口,幾個世界島東方面孔的少年裹著軍校發放的軍大衣縮成一團,不停的朝手上哈氣,讓快要被凍僵了手掌恢復溫度,順便催促為首的那個少年抓緊時間開門,

學舍門終於開啟了。來自柏林郊外幾個步兵團、炮兵團駐地的普國陸軍留學生,在普國、高西、奧國等國學習軍械製造技術的工部派遣留學生們紛紛擠了進去。

房門重重的合上,風雪被擋在門外。

小小的學舍內擠進來十一個人,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將冰窖一般的屋子稍稍暖和了一些。

最怕冷的工部留學生劉維輝終於緩過勁來,重複問道:

“譚青雲,你覺得明年我們完成學業回國後,帝國政局會很兇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