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畫風清奇的接艦回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畫風清奇的接艦回國

新曆903年冬天,世界島東北地區陰雲密布,露國政府多次拒絕東岸政府就大英遼郡地區和宇宙國勢力範圍劃分的談判,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兩國在外交戰線上連橫合縱鬥得你死我活,在西方金融市場上大肆發行戰爭公債籌措軍費並且滿世界揮舞鈔票購買軍火。

具體到海軍方面,兩國都在搶購現成的主力艦。

市面上有沒有現成的主力艦,答案是肯定的。

有賴於這個位面從島大陸僅有的兩個國家海軍軍備競賽造的孽,主流海軍強國造船廠貨架上多多少少都有幾艘被退貨的軍艦……

新曆897年前後,為了爭奪從島大陸霸權,北美合眾國和南美聯邦共和國關係十分緊張。

那時候北美工業實力相對較強,南美資源豐富躺著挖礦就能掙錢。兩個不差錢的國家相看兩生厭,為了爭奪地區霸權相繼購買軍艦搞起了轟轟烈烈的軍備競賽。

好景不長,新曆902年開始,兩個國家先後遭遇經濟危機,財政困難無法繼續燒錢搞軍備競賽,只能忍痛將已經訂購好的軍艦退貨,尤其工業底蘊更差一些的南美乾脆連已經付出去的定金和中期款項都不要了。

這下可坑慘了東岸和露國,考慮到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兩國不得不咬牙搶購這些軍艦,增強己方實力的同時削弱對手。

目前貨架上最強大的兩艘軍艦就是利國埃爾斯船廠和維克斯船廠各一艘慘遭退貨的11400噸級,裝備四門254毫米主炮和十四門190毫米副炮的戰列艦。

兩國得到訊息後,急忙派出代表團緊急出訪利國搶軍艦。

這場財力與速度的較量暫時由露國拔得頭籌——當載著東岸購艦代表團的商船剛剛駛出南海時,露國代表團因為距離比較近已經抵達利國造船廠。

不過利國人好歹也算是東岸的盟友,於是利國海軍部自己掏錢將這兩艘戰列艦買下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候,兩國又得知意呆利造船廠有兩艘退貨後重新對外出售的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

這次輪到東岸人搶佔先機了。東岸購艦代表團已經抵達利國,與意呆利只隔著一道海峽,而露國人還傻乎乎的在利國外交部那裡各種抗議。

在露國代表與意呆利造船廠接洽的前一天,東岸人以每艘390萬金鎊的冤大頭價格簽好了購艦合同,當日完成船籍登入手續,掛上了東岸海軍的日出旗,被東岸海軍部火速命名為春日號和日進號。

對比龍威號325萬金鎊的單艦造價……

這裡不得不提到大英帝國和東岸國的購艦史。大英帝國對外購艦過程中也吃過很多大虧,不過也確實以低廉的價格買來了不少效能不俗的軍艦。東岸國看似精明,但是被敲竹槓的時候更多。

究其原因還是大英帝國比東岸國更具有大國賣相。

西方總是習慣性的高估了大英帝國的國力,各大船廠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大英帝國海軍準備擴軍即將大肆購艦的謠傳。為了搶奪後續訂單,許多造船廠都會以成本價出售軍艦。

東岸國又總是被低估——其實他們在購買軍艦方面十分捨得花錢,不過西方造船廠總覺得跟國小民弱的東岸國只能做一錘子買賣,以能訛一筆是一筆的心態銷售。

軍備競賽打到這個份上,市面上已經沒有等待出售的大型軍艦。

露國不放心又認真梳理了一遍,這才注意到在高西造船廠有一艘大英訂購的裝甲巡洋艦接近完工。

露國原本還擔心這艘裝巡被東岸國截胡,透過各種渠道印證大英海軍準備自用,首任艦長還是大名鼎鼎的路遠中校時,他們這才徹底放心。

接下來清奇詭異的畫風出現了。

東岸海軍派出接艦官兵駕駛兩艘春日級裝甲巡洋艦回國,露國擔心東岸海軍實力繼續暴漲,決定派遣軍艦沿途跟隨監視,一旦開戰就直接擊沉。

而東岸盟友利國得到訊息後,急忙抽調大艦隊三艘裝甲巡洋艦假借艦隊演習的名義悄悄跟在後面護航,並要求露國海軍遠離利國艦隊演習區域。

露國外交官員問利國海軍具體的演習區域,得到的回覆是東岸海軍兩艘裝巡走到哪裡,那裡就是演習區域。

露國不敢挑戰利國,打算放棄沿途監視的時候,恰好發現大英海軍那艘龍威號裝甲巡洋艦這幾日剛完成試航驗收工作準備回國,於是露國海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大英海軍與東岸海軍乃是世仇,露國得到“可靠”情報,東岸海軍兩艘裝巡準備在大英海軍龍威號歸國途中伏擊他們,所以派遣一艘裝甲巡洋艦和兩艘大型穹甲巡洋艦“護送”龍威號回國。

就這樣,龍威號歸國之旅徹底變成了四國海軍大亂鬥。

東岸兩艘春日級裝巡還未形成戰鬥力,只能邊走邊訓練,還要應付露國三艘軍艦的騷擾。

露國挖空心思不想讓東岸兩艘裝巡順利回國,他們各種圍追堵截,遲緩對手回國時間,並不斷做出各種挑釁動作,試圖激怒對方,順勢開火。

天下無敵的利國海軍十分強勢,多次以演習的名義強行驅逐東岸軍艦,將兩支艦隊分割開來。

只有路遠領著龍威號裝巡一路上優哉遊哉的吃瓜看戲,順便加強接艦官兵與新艦的磨合——就形成戰鬥力而言,比東岸官兵多接手軍艦兩個月的大英官兵更有底氣。

平時還看不出來路遠反復強調的“積累底蘊”重要性,直到為龍威號抽調接艦官兵的時候,海軍部這才意識到路遠在海軍技術路線大討論的時候,寧願不要戰列艦也要訂購三艘練習巡洋艦的選擇有多麼正確。

一次性湊齊龍威號裝巡五百八十六名官兵就已經相當費勁了,想到第二階段造艦計劃還有一艘同級別裝巡或者兩艘噸位更大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海軍上下就頭疼。

就這樣,四個國家七艘裝甲巡洋艦,兩艘穹甲巡洋艦相互糾纏著抵達西南之角港。

利國港口引水員很有意思,刻意將四支艦隊的軍艦泊位分開,最東側是露國軍艦,中間依次是本國軍艦和大英軍艦,最西側是東岸軍艦。

隔著利國和大英帝國整整兩支艦隊四艘裝甲巡洋艦,利國海外直屬領官員不相信東岸和露國還能打的起來。

顯然利國人只考慮到東岸和露國的矛盾,沒想到東岸與大英帝國也是死敵。

兩支軍艦泊位相隔也就一百來米,視力好一點的水兵彼此都能看清對方軍旗醜陋的模樣。

於是一場罵戰開始了。

龍威艦上幾個經歷過英東戰爭的水兵最先站了出來,用粗鄙的罵聲往對面的東岸春日號和日進號海軍官兵身上招呼。

東岸自古以來深受大英帝國的影響,再加上英東戰爭之前積極針對大英備戰,海軍內部精通帝國語的官兵眾多。

東岸人不甘示弱,扯著嗓子回敬。

一時間,“去你媽的”和“八嘎”聲此起彼伏。

兩邊越罵越來氣,從水兵之間的罵戰逐步升級為兩支艦隊的罵戰。

更遠處的露國海軍看到大英海軍與東岸海軍對罵起來,居然隔著利國三艘軍艦強勢聲援大英海軍,將東岸人的聲音蓋了過去。

路遠作為高階軍官,沒好意思直接參與這種不文明不體面的極端語言交流活動——他脫掉自己的海軍禮服,換上水兵的衣服混在人群中,指著東岸海軍官兵破口大罵,比任何人都兇。

他把上輩子北洋水師和歷次侵華戰爭的仇也算在東岸人身上,老實說日本和東岸這兩個國家也沒多少區別。

因為罵人的花樣比較多,唾沫橫飛的路遠漸漸成為罵戰的焦點,然後將老朋友、春日號艦長山本五十大佐給引了過來。

某兵痞子看到在龍威號裝巡甲板上冷嘲熱諷的路遠,瞪目結舌。

路遠也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準備開溜……不管水兵之間怎麼吵,作為軍官還是要講點臉面的。

路遠萬萬沒想到山本五十這個小兵痞比他更不要臉——山本五十飛快的拔出軍官佩劍,朝路遠比劃了一個斬殺的姿勢,還得意的朝路遠挑了挑眉。

臥槽!

天不生我路管帶,劍道萬古如長夜!

兄弟們,劍來!

路遠大喊三聲,同樣換了水兵衣服的龍威號大副兼路遠同窗苗啟坤立即將路遠的管帶佩刀遞了過來,兩個武藝一般的高階軍官隔著一百來米的距離舞刀弄劍。

既然連主官都動用了冷兵器,雙方水兵們更有底氣將文鬥改為武鬥。膽大的水兵們抄起任何可以遠距離投擲的東西,砸向對方。幾個頗具家學淵源、穿著水兵制服的軍官甚至臨時製作投石索,用繩索綁著鋼板一類的大質量殺傷性武器,揮舞著往對面砸。

就有幾個倒黴蛋受傷,鮮血橫流。

見血後,場面有失控的趨勢,兩支艦隊水兵跑到艦體中部和尾部的門式吊艇架附近,準備吊放蒸汽舢板和無動力的小艇,準備海上肉搏——雙方都下不了船,碼頭上早有大批利國憲兵部隊堵著他們,要不然兩國官兵早就在碼頭上大規模械鬥。

放舢板小艇的行為被緊急叫停,山本五十覺得不能樹敵太多,路遠是覺得沒必要替露國人頂在前面。

路遠轉過頭對自己的大副苗啟坤交代了幾句,準備讓這個精通多國語言的同窗慫恿露國人放小艇搞跳幫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