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三觀炸裂的購艦考察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三觀炸裂的購艦考察團

經過利國外海直屬領政府調解,東岸、露國和大英帝國三方暫時休戰,利國和大英軍艦的泊位也進行對調,與東岸海軍隔開。

在港內休整幾日後,四國艦隊陸續出港,沿著西南之角東側海岸線相互糾纏著往波西米亞灣開進,直到東露戰爭爆發。

新曆904年2月8日深夜11點10分,東岸與露囯開戰。

注意是開戰而不是宣戰。

和英東戰爭一樣,東岸人再次發動偷襲不宣而戰。原因很容易理解,不出歪招他們很難打贏。

東岸開戰時機選的很好。

由於露國所處的緯度較高,遠東艦隊在冬天只能選擇南下,前往他們手中唯一的不凍港遼南港。考慮到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為了確保遠東艦隊隨時可以出動,干涉東岸出兵宇宙國,露國人又將艦隊錨地從遼南港內停泊場轉移到外停泊場。

於是東岸海軍發動偷襲的天時地利都有了,十二艘驅逐艦向遼南港內的露國遠東艦隊發起攻擊。

驅逐艦群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往遼南港外停泊場衝,快要進港時不小心被露國巡邏的驅逐艦給發現了。

東岸驅逐艦部隊本來就心虛,手忙腳亂之中只能找個大點的黑影趕快把魚雷扔了就跑路。

事後統計,東岸驅逐艦群一共發射了十八枚魚雷。結果天亮以後,後怕的露國遠東艦隊仔細清點戰損,發現他們只有兩艘戰列艦和一艘巡洋艦受傷。

經過技術人員檢查確認,受創的軍艦只需進行一到兩個月的修理就能恢復作戰能力,也就是說遠東艦隊損失不算嚴重。

不過正因為這兩艘戰列艦需要入塢維修,露國遠東艦隊主力艦數量暫時處於劣勢狀態,失去了戰爭初期的主動權,徹底被東岸海軍堵在了遼南港動彈不得。

露國本土得知東岸不宣而戰後惱羞成怒,於2月9日向東岸宣戰。

這段時間,東岸海軍又擊傷了露國三艘穹甲巡洋艦,停泊在宇宙國的一支分艦隊一艘穹甲巡洋艦和一艘大型炮艦被迫自沉。

2月10日,東岸正式對露國宣戰,無力將兩尊在本國領土互毆的強盜趕走的大英帝國被迫宣佈中立。

同一天,露國艦隊透過新安裝的電報機收到西南之角港轉發過來的開戰訊息,悍然向東岸海軍開火。

由於利國海軍及時介入,露國一艘裝甲巡洋艦和兩艘穹甲巡洋艦對東岸艦隊只打了幾輪炮彈就被迫脫離接觸——露國海軍在這裡既沒有殖民地也沒有可靠的盟友,不敢徹底得罪利國。

短促交火後,東岸艦隊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挨了兩發炮彈,側舷輕微受損。指揮作戰的春日號艦長山本五十大佐不幸受傷,被炸斷了兩根手指頭。兩艘新銳裝巡拖到四月中旬才回到東岸本土,後來因為遼南前線戰事吃緊不得不中止訓練磨合,被編入聯合艦隊第一艦隊,最終導致一系列的負面連鎖反應……

東岸與露國海軍在西南之角港的短促交火並未影響到大英海軍,一直跟在後面吃瓜看戲的路遠見勢不妙,下令龍威號減速轉向溜之大吉,及時避開是非糾紛。

2月中旬,龍威號沿著波西米亞灣東進,抵達南海地區。路遠有意放緩歸國腳步,利用在暹羅、獅城、呂宋等港口加煤加水,順便進行軍艦外交,幫著大英僑民震懾魑魅魍魎。

南海華僑得知這艘鋼鐵鉅艦乃是他們購買海軍債券建造出來的,內心百感交集,紛紛囑咐路遠以及龍威號官兵要用好這艘新銳軍艦,抵禦外侮,守護大英的利益。

2月21日,龍威號裝巡抵達本土,在輕載狀態下緩緩駛入閩河造船廠藉助閩河下游有利地形,用花崗岩和洋灰壘起的八千噸級新船塢,進行機械動力檢修,加裝76毫米江南產速射炮和機關炮。

3月4日,完成機器檢修和改裝工作的龍威號裝巡開始返回海濱港。

管帶一艘接近八千噸級的主力艦是什麼體驗?

人在大英帝國巡洋艦隊,是龍威號裝甲巡洋艦的管帶,我感覺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

不只是路遠有這種感覺,龍威號全體官兵都飄了。

在接艦歸國途中,與龍威號不斷磨合訓練的海軍官兵一次又一次重新整理了自己對船堅炮利基本認知。

比如防禦裝甲方面,由於龍威級採用克式裝甲,雖然水線裝甲最厚處僅有152毫米,但是效能卻遠遠超過當年無畏級鐵甲艦的305-355毫米側舷鐵甲。

再比如龍威號艏艉甲板那兩座雙聯裝的203毫米主炮,透過電力旋轉操作,比南天級的那兩座單裝203毫米主炮人力配合水壓輔助動力方式操作更加先進;裝彈時透過電動絞車將炮彈從艦內的彈藥庫提取上來,也大大節約了時間。

副炮方面,同樣為單裝150毫米速射炮,龍威號射速能達到每分鐘5發,如果是熟練的炮手操作,甚至可以達到每分鐘7發,而北容級只有每分鐘1發。

另外龍威號安裝了最新的水管鍋爐,使得這艘七千五百噸級的裝巡依然有21節的設計航速。實際上,接艦官兵在高西驗收測試龍威號航海速率時,他們甚至飈出了21.2節的最大航速,足以說明這款裝巡的優秀。

最後,高西人十分貼心的在龍威號裝巡生活艙安裝了電風扇,冬天使用的電力取暖裝置,為了保證電力,又安裝了六座蒸汽發電機。

龍威號裝巡迴國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這艘大型裝甲巡洋艦是大英帝國海軍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軍艦,綜合實力遠超當年的無畏級鐵甲艦。

南天級、北容級穹甲巡洋艦瞬間過氣,巡洋艦隊總統制楊威理第一時間將自己的艦上司令部從南圻號搬到了龍威號,順便感慨他統領的艦隊終於有了值錢的家當。

巡洋艦隊各管帶最近有事沒事往龍威號裝巡上跑,就連遠在帝都城的海軍總部官員也總是以視察工作的名義組團過來圍觀。

這些人時而摸一摸龍威號那兩座橢圓形的主炮塔,表情莊嚴肅穆,時而對龍威號副炮安裝位置和防護評頭論足。

龍威號十四門單裝150毫米副炮和六門回國後才安裝上去的76毫米速射炮分別安裝在船體船舷兩側的炮廓裡和上層建築前後兩側。炮廓裝甲防護並不強,76毫米速射炮更是露天安裝,就只有一層防盾。

縱使龍威號有這些小毛病也不妨礙其他管帶們眼饞,宣佈路遠成為巡洋艦隊最不受歡迎的管帶——奪“妻”之恨正常人能忍?

外面群狼環伺,偏偏路遠又要出國考察訂購全重型火炮戰列艦,他只能抓著自己的大副不放手,一再囑咐苗啟坤要看好家。

路遠那撕心裂肺的樣子讓苗啟坤忍不住冒出搶班奪權的想法。

能當管帶,誰還看得上區區大副?

新曆904年3月中旬,東岸與露國激戰正酣,路遠作為大英海軍購艦考察團團長,帶著老師許景澄編寫的《全重炮型鐵甲艦考察小記》,與購艦考察團其他官員匯合,踏上開往西方的輪船。

許景澄老師在《全重炮型鐵甲艦考察小記》中提出的方案與路遠的計劃有很大的出入。

他建議帝國向利國和普國主要造船廠招標,確定設計方案後,由利國和普國使用同一套圖紙各承建一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這個思路既考慮到技術效能,也兼顧經濟因素和政治平衡,可謂完美。

路遠認同老師的觀念,但是這次購買全重型火炮戰列艦,背後的政治因素要遠遠大於經濟因素。

前世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很快將美國當成自己下一個對手,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八八艦隊計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位面的北美合眾國獨立後工業實力增長很快,不過由於國土面積、自身資源以及人口基數的限制,國力只能排在第一等強國的中游。

由於跟南美搞軍備競賽,北美意外打造了一支實力可觀的海軍,但是北美東側是大西洋,西側是東勝洋,北方則是寒冷的極北洋。三面環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北美投放東勝洋這一側的海軍力量最多不超過二分之一,無法引起東露戰爭勝利方的警惕,只能起到一定的牽制的作用。

利國是世界霸主,後東露戰爭時代的世界島東部格局還需要利國全方位介入,路遠戰後對戰敗方軍艦動手腳的計劃也需要利國給予支援,以普國的國際地位和戰略重心還做不到這些。

簡單來說就是大英帝國需要利國支援,兩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是大英拉攏利國的重要手段之一。

雖然路遠準備把軍艦訂單交給利國,不過還是先去了普國和高西造船廠考察一番——海軍部能拿出來的造艦經費只有八百五十萬,壓上後續兩年的結餘經費也一千一百五十萬金鎊,所以需要拿普國和高西來壓價。

東岸海軍求購兩艘戰列艦的訊息引爆了西方造船界和海軍界。

西方各造船廠“狼來了”喊了這麼多年,這次“狼”真的來了,傳說中的大英帝國大批量軍艦訂單終於有譜了。

之前在三艘應瑞級練習巡洋艦造價上不斷讓利,以成本價吆喝的普國人覺得自己賭對了,大英帝國購艦代表團第一個考察的就是普國。

高西人也是這麼覺得的,他們在龍威號裝巡銷售方面讓利頗多,建造過程中更是盡心盡力。

大英購艦考察團在普國和高西象徵性的考察一番後,藉口要多方詢價來到利國。

利國造船廠蜂擁而至,利國海軍部也派遣得力人員,給本國造船廠拉關系。

所謂的得力人員是路遠的老熟人——利國第二海務大臣費舍爾和德雷克號裝巡艦長傑米科。

按照慣例又是一通酒宴,大英帝國購艦官員被利國海軍軍官、商人的酒量治的暈頭轉向服服帖帖。

酒桌上,勉強能夠與利國人抗衡的路遠藉著酒勁,在大英購艦考察團其他官員驚詫的眼神注視下,醉醺醺的提出希望利國幫大英建造兩艘多炮塔神教戰列艦的請求。

大英購艦考察團其他成員的三觀炸裂了。

不是購買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嗎,怎麼變成多炮塔神教戰列艦了?

路團長不是一直反對在大英海軍實踐他自己提出來的多炮塔神教理論嗎?

今天酒桌上的配菜也不少啊,路遠吃了那麼多下酒菜還能喝成這個鬼樣子,盡說些胡話?

利國人本能的拒絕了路遠或者說大英帝國的請求。

原本還準備按住路遠讓他閉嘴的大英購艦考察團其他成員聞言,不僅三觀炸裂,甚至懷疑人生。

大英帝國為了全重型火炮戰列艦準備了這麼多年,海軍部先是南下銷售海軍債券,又是連續幾年縮減日常開支,然後再次疏浚帝國主要軍港打造深水碼頭和泊位。

船政部也投入大量經費,準備擴建閩河造船廠八千噸級的新船塢,使之具備一萬五千噸級修造能力。

結果利國人說不願意替大英建造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