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80天征服魔都最新章節列表 > 461文學反批評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61文學反批評家

【第四百六十一章】文學反批評家

忽然,有另一種聲音響起,蓋過了魏文帝與晉文帝的聲音,也蓋過了戰場上空群集大軍所產生的遙遠眾音,彷彿背景噪音突然被抹平一般。

“我們歌頌聲勢浩大的勞動人群、娛樂的人群,或造反的人群。”

發言者一身軍裝,左手握著蒸汽動力的鐵錘,右手則持有更為巨型的一柄龐大金屬鐮刀。她帽簷上的紅星閃耀,腳下踏著沉重的軍靴——她就這樣從銀灰色的座機上走下,在雲層上發出金鐵般的步履聲。

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光輝萬丈。她的一言一行都如鋼鐵般強硬、如鋼鐵般堅定——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斯大林。她像一位現代工業的女神一般降臨戰場,打斷了魏文帝曹丕對晉文帝司馬昭的文學批評。

“我們歌頌夜晚燈火輝煌的船塢,和熱氣騰騰的建築工地。”

蘇聯共○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每走出一步,就念出這樣一句詩歌,令她踏足的雲層彷彿工廠的煙霧正在瀰漫一樣。

“我們歌頌貪婪在吞進冒煙的長蛇的火車站。”

“歌頌用縷縷青煙作繩索攀上白雲的工廠。”

“我們歌頌像身軀巨大的健將一般,橫跨於陽光下如鋼刀發亮的河流上的橋樑。”

“歌頌沿著地平線飛速航行的輪船!”

“歌頌賓士在鐵軌上胸膛寬闊的機車!它們猶如巨大的鐵馬套上鋼製的韁繩。”

“歌頌滑翔著的飛機,它的螺旋槳像一面旗幟迎風呼嘯,又像熱情的人群正在歡呼!”

鐵錘與鐮刀之主走完七步,鐵錘與鐮刀反射的光芒也已近在曹丕眼前。不過曹丕對這段路程本身更感興趣一些……因為“七步成詩”這種舉動,在這位擅長文學批評的皇帝面前施展,完全可以被視作一種幾近挑釁的行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據說曹丕曾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就要把他處死。於是曹植在七步之內便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又據說,曹丕聽了這首詩,感到非常慚愧。

但事實上此事件不見於正史《三國志》,此詩亦不見於《曹植集》。而歷史上的少女曹植評價姐姐曹丕“才秀藻朗,如玉之瑩”,所以這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典故,用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二世的話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Fake news”了。

——不過,2056年的曹丕倒是覺得,那首後人偽託的“七步詩”寫得還挺不錯的。

“我明白了。”她對斯大林說,”你也想體會一下‘建安風骨’,是嗎?那麼不必再等下去了……就是現在,你的訴求立刻可以得到滿足。”

文體之風從天頂降臨、從雲間跳出,而深入詞句之骨則從斯大林本人體內而起,與外部的風互相呼應。

與無名氏的埃及神靈真名、秦二世的指鹿為馬金口玉言一樣,“建安風骨”也同樣是一種基於“言語”的王權顯現形式。它開始起到作用的契機,就在於那位蘇共總書記結束詩篇的一瞬間——

然而。

風不再動,骨也沒有發生變化。建安文學領袖引以為傲的“文學批評”之權能,並未對斯大林所引用的《未來主義宣言》生效。

“?!”

少女曹丕緊鎖眉頭,猜不出其中原因。

但其實她不知道的是,這位外表看似軍人的少女,約瑟夫·斯大林……

在某種意義上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反批評家之一。

斯大林所整肅的作家,如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阿赫瑪託娃,茨維塔耶娃,巴別爾,普拉東諾夫,皮利尼亞克……幾乎全是文學大師級的人物,令人惋惜。

而她所推崇的作家,例如富爾馬諾夫,潘菲諾夫,巴巴耶夫斯基等人,則都是近似文學小丑似的人物……試想一下,在人類歷史上,還有哪個領袖有這樣精準的文學判斷力?

斯大林同志對文學十分重視。曾有一軼事:蘇聯小說家特里豐諾夫年輕時寫過一篇小說《大學生》,參評斯大林文學獎,被評委選為頭獎。評委上呈名單,斯大林同志一看,名字有些熟悉,問手下,這個特里豐諾夫與我認識的那個特里豐諾夫是什麼關係啊?手下就告訴她,這位是你認識的那位的兒子。

於是斯大林同志一笑,把特里豐諾夫的頭獎改為二等獎——特里豐諾夫的父親是紅軍將領,死於蘇聯的肅反運動中。

——由是,文學批評家與文學反批評家的戰鬥,驟然展開。

…………

……

“啊。對了。”

斯大林同志回頭,對前不久剛開導過的司馬昭同志溫和一笑:“我再幫你一個忙吧。你以後準備怎麼選擇‘王權’顯現形式,可以根據我的建議,慢慢思考。不過現在那片對你有害無益的‘文章’……我可以先幫你處理一下。”

二戰時的白色軍用手套在三國時的長刀表面輕輕擦拭。隨著手指的塗抹,刀身表面的火雲與鳳凰也如未幹的顏料般被斯大林擦除,不見蹤影。

“抹……抹掉了?”司馬昭大驚失色,但隨即發現自身的“王權”並未消退,只是刀上顯現的紋路與畫面消失了。

但她依舊十分疑惑:“這……這可是我的‘王權’啊。就連我自己都沒有辦法讓這畫面消失,所以才會被‘建安風骨’反過來控制那只鳳凰……我都無法強制改變的自身‘王權’,你是怎麼做到為我改變的呢?”

“這很簡單。”

約瑟夫·斯大林轉身迎向漫天敵人,留給司馬昭一個可靠的背影:“抹掉一張畫算什麼?就連成型的油畫,我都能隨意增刪人物——司馬昭同志,你一定不懂吧?隨著時局的變動,藝術品所呈現的內容……也是需要不斷加以刪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