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26 小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6 小學

至於操炮,實際上不會真的用大炮開火,因為炮管寶貴,大明尚且不能自產,因而沒人捨得肆意磨損。

因此這個科目實際上是使用“代用炮”——其實就是一門大口徑火槍,直接安裝在炮管上,學員兵們按操典完成裝填後,用這門怎麼看怎麼像是抬槍的玩意代替開火,再把發射藥包和炮彈依次退出,以便後面的學員再次使用。

大抬杆的彈道與艦炮並不相同,這樣的訓練其實也只是讓學員們熟悉艦炮裝填,順帶感受一下銷煙的味道。

不過考核還是有的,雖然不計分,但若是能一套開火程式做的天衣無縫,最後還能用“代用炮”擊中作為靶標的漂浮物,不用說人人都能知道這就是120分的好成績。

而有觀測彈道技能支援的孫笑,每次都可以一點點調整彈道,五次開火之內必有一發命中,幾乎從無例外。

面對這種命中精度,老師和同學們除了讚歎盛名之下無虛士之外,也說不出別的話來了。

學校的教具其實是有限的,幾艘訓練艦上,各自都只有兩部六分儀,學員們不得不每次輪流使用。

而孫笑有屬於個人的一部,除了自己用外,他還每次借給同學們,並且願意臨場指點觀測要領,非考試的訓練,孫笑也會叫上同學們一起計算測量資料,他這樣做,也讓同學們的成績有了相應提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僅如此,孫笑還在別的方面儘可能幫助同學們提高成績。

後來,馬尾海大的師生們回憶起這段時光,都異口同聲的說,孫笑這個人似乎有點好為人師。

他以學生會的名義在學校中組建了幾個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同學們的外語和數學成績——這兩科一直是同學們最大的攔路虎,孫笑認為能解決這兩個難關,同學們的整體成績將提升一大截。

這麼做對孫笑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孫笑發現,他做的任何能加強國家實力的事,包括自己的成績和同學的成績提升,都能得到一點點積分獎勵。

雖然很微薄,但在和平時期,這幾乎是孫笑在系統中唯一的收入了。

因此,於情於理,孫笑都得想辦法提高同學們的成績。

只不過他的成績很好,但是是在系統技能的支援之下,這種技能沒辦法分享,因此想要幫助別人,他也只能採用後世各種補習班式的學習方法:對數學採取題海戰術,對外語則是加強對話練習,幫同學們製作單詞識別卡片,辦英語板報什麼的。

反倒是三年級下半年新增的艦隊指揮科目,孫笑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主意——利用舢板進行實操訓練。

這個方面,海大在校生中有經驗的學生不少,有不少人直接參戰過,而戰爭中明軍的主要陣型還是較為複雜的雁行橫陣。

因此大家對陣型演練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孫笑請求呼叫舢板後,參訓各員持步槍上船,站在舢板的各處位置上充當炮位,分成兩隊模擬重演海防海戰。

當然,學員們手中的槍都沒有子彈,也不會有人真開槍,因此海戰不會打出真的結果,大家也不過是演練陣型罷了。

兩方面都要演練橫陣和縱陣,甚至又一次還練了傳統海戰時的梅花陣(這實際上是接舷戰時代的陣型)!

當然,也就練了那麼一次而已,不過是年輕的學員們想試試看在蒸汽鐵甲艦時代,舊的陣型還能不能起到一點作用。

事實證明,不能。

而且學員們在實操中發現,雖然明軍在鎮海和海防兩次海戰中都是以橫陣取勝,但實際上,縱陣比橫陣更有效果。

原因很簡單,不考慮雙方實際火力配置,單從艦船設計方面思考,船頭對敵的橫陣只有艦艏和左右舷第一對炮臺可以對敵,也就是說,不管多大的船,最多只有3座炮臺可以開火。

而縱陣,可以在船舷佈置一整排火炮,還有船艏和船艉炮可以使用,如果船夠大,佈置多少火炮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有人提出,今後大明買船造艦,都應該放棄船頭對敵的思想,集中加強側舷火力,使用縱陣迎敵。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某種靈光一現,反正在這886年的海上隊形訓練科目中,大明馬尾海軍大學的學生透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了一個與之後世界海軍發展方向相同的結論。

……

886年這一年,孫笑先後幫助嚴復嚴校長完成了2部書籍的翻譯工作,同時還幫他籌辦了大明第一份海軍報刊《海境明報》,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海鏡明”號是大明自主建造的第一艘現代化戰艦(雖然不是第一個完工服役的),而且這個名字的寓意很不錯(雖然船本身戰沉了)。

這兩項額外的工作給孫笑帶來了一筆不錯的外快,有500兩之多,還有孫笑的中校軍餉,除去自己的花費,孫笑一年就攢下700多兩。

這已經是一筆很大的款子了,孫笑又從之前父母寄來的錢中拿出一部分,湊夠一千兩整,一起寄回老家給兄長孫磊,以此建造第一所小學。

孫笑計算過,一排磚瓦平房作為校舍,一共花不到一百兩。學校五個年級按五個班每個班40個學生計算,一共可以容納200名學生。

如果他捐獻的小學不收任何學費,每天至少管一頓飯,至少三天提供一頓肉食,每年發兩套校服,再加上學雜費(學校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黑板粉筆還有校舍維護),給教職工的工資,必要的教具和書本,一千兩出去開辦費用之外,還可以維持學校4年左右的運轉。

也就是說,每年運轉費用大概是200兩上下,自己完全支付得起。

886年年底之前把錢和信一起寄出,估計887年年初就能得到好消息了。

積攢了一年的錢轉眼全部花光,孫笑卻沒有什麼怨言,他覺得這本來就是自己應該做的。

在原本位面他沒有大本事,做不到這些,現在來到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位面,在系統加持下穩步向社會高層邁進,他怎麼也得做些真正能夠回饋社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