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28 一年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8 一年2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希望一小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給孫家村建設的,目前學校的200多名學生,幾乎全是孫家村和周邊村莊的孩子。

這其實也是一種一人得道帶來的好處。

漢人的盛世標準,其實就是老有所養少有所依。孩子們得到透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機會,還有餘力的情況下,老人們自然也能生活的更好一點。

至少現在,孫氏族人中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就不用下田幹活了,孫氏老族長還打算把族長的位置讓給孫磊孫笑的父親,讓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宗族事務上。

在老族長看來,孫氏如今也算是家大業大的官宦人家,族長再下地幹活似乎有辱身份。

但老孫頭幹了一輩子農活,讓他休息都閒不住,屬於自家的田地租出去了,屬於族田也還給族中,但他還是和孫大娘一起在自家院子裡開了幾分菜地,種些瓜果蔬菜,還養了雞鴨和兩隻大肥豬。

到了收穫的季節,老兩口就樂呵呵的給鄰居每家都送點蔬菜,特別是南瓜,以往窮的時候,這玩意金貴,小孩子看了都眼饞,鬧著要吃,自家種了瓜的大人也只能日夜守著,免得被人偷了去打牙祭。

起大瓦房的第一年,老孫頭夫婦倆就把自家院子全種了南瓜,結果這粗笨玩意多了就多的沒個樣子,自家兩個崽子翅膀硬了都往外飛,又不回家來,這麼多南瓜吃都吃不完,為避免浪費,也只能儘量往外送。

這一年,孫家村的村民們生活都好了不少。

年輕有力氣的人去縣裡的礦上扛活,很累、很苦、也很危險,但鄉下小夥哪一個不是吃苦吃累長大的?何況礦上也真能掙到錢。

工錢是計件,一個壯勞力一月大概能拿一兩五錢,一年就是18兩,礦上還管飯,煎餅卷大蔥配醃蘿蔔條可勁造,時不時還能見到葷腥,這可比在田裡沒日沒夜的幹還只能吃地瓜葉稀飯強多了。

那麼多人去了礦上,原本緊張的土地資源就顯得空曠了不少,沒有去礦上的人就有機會租種更多土地,孫氏族人要的佃租很少,黃大戶包攬稅賦又不要浮收,他家的糧店收糧也不踢尖,照實收糧照實給錢,老百姓平白就能饒出不少糧食。

以至於現在,很多人都能剩下些麥子,逢年過節磨成麵包頓餃子打牙祭了。

孫笑並不知道大明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是否能在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中獲得一點點好處,至少他透過家鄉的信件得知,自家那個小小的縣城,那個小小的村莊,如今卻是是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這也讓孫笑覺得,他這幾年來的奮戰和努力,確確實實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變好了一點點。

雖然只有一點點。

……

孫笑與張姝瑩的關係,即使在張家也不算什麼秘密了,新年假期,孫笑乾脆在張家住了10天。

在此期間,孫笑確定了與張姝瑩的未來:張姝瑩還有一年半從金陵女高畢業,而孫笑還有兩年在海大畢業,時間相差不遠。

兩人打算畢業後結婚,然後一起去英格雷留學——孫笑的目標理所當然是格林威治,於是張姝瑩的目標就成了倫敦大學,因為兩所學校都在倫敦,可以讓夫妻二人近一點。

張家的家長對孫笑很滿意,全都同意孫笑與張姝瑩的婚事和留學計劃,只是要求孫笑在國外期間一定保護好妻子。

另外,儘量別花心。

嗯,儘量就好。

假期結束,準備回學校的時候,孫笑的大舅哥張青告訴他,自己已經接到前往尚海的調令,不過張青打算辭職。

他原本打算是也去英格雷留學,學習造船技術,不過現在他改主意了,打算前往臺島投靠自己的妻族——延平郡王家。

當代延平郡王打算在臺島開辦一個造船廠,張家本身也有投資,錢到位的情況下,郡王已經親自出面採購了不少英格雷、德里志和尼德蘭的機器設備,只等有大量實踐經驗的張青去擔任廠長了。

孫笑先是恭喜好友終於開始自己的事業,然後毫不留情的否定了張青打算直接上馬建造千噸級炮艦的計劃,他希望張青能先建造一些小型艦船,鍛鍊工人。

畢竟張青有經驗不代表新船廠的工人也有經驗,步子太大再造出個中看不中用的海安級就成笑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另外一點,直接造戰艦,市場太過狹窄,國家若是不接收,那就只能賠本,而國家的造艦計劃是有限的,延平郡王家也未必能說服海軍衙門買單。

但除了海軍之外,大明其實還有另一個潛在的大使用者——海關!

海關如今是大明外匯收入最大來源之一,反走私、反海盜任務非常繁重,因而正在籌備一支屬於自己的小型艦隊,艦船要求不那麼嚴格——不需要裝甲,因為海盜船火力並不強;不需要太快的航速,因為海盜船也不快;不需要太強的火力,因為海盜船沒什麼裝甲。

總之,能夠壓倒操作帆船為主的海盜和走私船就足夠了。

因此,孫笑給張青的建議是:先建造幾艘1百噸的小型蒸汽運輸船,用來支撐閩臺澎海峽貿易運輸——這些船延平王府和張家自己就能消化。

之後建造2、3百噸,裝幾門小炮,航速12節左右的緝私艦,推銷給海關。

最後再嘗試建造真正的戰艦,那個時候,估計朝廷也有更多餘錢給海軍準備新裝備了。

張青思考了一下,認為孫笑的建議更為合理。

因為與海軍不同,延平郡王家和張家在海關都有一定影響力——大明此時主要出口產品是絲織品、茶葉、瓷器、糧食、礦產。

其中茶葉以閩臺出口為最,以至於閩省茶商的提貨票據在柏林、巴黎可以直接當現金使用。

作為閩臺茶商的最大戶,延平郡王和張家能夠影響海關採購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更何況,兩家也確實需要運輸船和緝私船,這對他們本來就是有很大好處的。

於是張青最終認可了孫笑的規劃,打算去臺島後,先建造一些小船練練手。

孫笑還給他推薦了個人才——日益格,這老家夥對造船也算是滿腹才華,大明給他那麼多錢只讓他當個老師,似乎有點吃虧,不如讓延平郡王家出錢,讓他到更能發揮本領的崗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