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太白紀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1章 聽江義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1章 聽江義舍

武昌城一夜變天,覆巢之下難有完卵。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兩個月來,數不清的高門大院被查抄的雜草叢生。僥倖躲過教眾清算的世家也大都門庭緊閉,唯恐哪日哪時就遭了亂兵流民洗劫。

秋風掃蕩,一片肅殺。官市上鬥米漲到以金論價,街角裡,女人和孩子卻跌到以粒米換賣,哪怕是最標緻的大家閨秀,恐怕也值不到兩張餅子。

從咸寧五年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至今,受司馬氏庇護一甲子之後,這座東南雄鎮終於嘗到了亂世的滋味。

然而再亂的世道也不乏有人紙醉金迷,不論如何兵連禍結,江畔的聽江樓上依然是夜夜笙歌。

不過從前的沿江酒肆已經改了名字,叫做聽江義舍,乃是如今武昌之主,神教大供奉、江州大渠帥張渾親筆提的匾。

誰也不知道聽江樓褚大掌櫃是如何與天師教魁首搭上關係的,但誰也不得不服,武昌生意場上名不見經傳,說是籍籍無名也不為過的褚大掌櫃,真算是這武昌城最識時務的人。

當所有人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褚大掌櫃就已經敏銳的捕捉到了風向變化,第一時間傾盡千萬家財供做了神教香火,幾乎是和徵西大將軍府同時換了牌匾。

這座城的新主子似乎也不想看見治下民生凋零,而最能粉飾太平的東西便是歌舞昇平,能有個自願改換門庭興建義舍的當地富紳做表率,也算一方美談了。

有張渾親筆所提的金匾傍身,聽江義舍可以算是武昌城裡秋毫未犯的獨一份。

日日車水馬龍,笑迎八方來客,別處刀戟森嚴隨時有人橫屍當街,聽江義舍這裡卻連宵禁都不設。

這裡可算是武昌城最安全的地方!

當然,這義舍的金匾也不是平白掛上去的,非但山珍海味分文不取,便連一夜千金的舞姬優伶也是義演義賣!

生意這樣做,就是富可敵國也是吃不消的,如果有人以為褚大掌櫃僅僅是花錢買了個平安符,那就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褚大掌櫃恰恰是賣平安符的!

錢如流水花出去的同時,同樣也給褚大掌櫃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到聽江義舍花錢買平安符的人早已擠破了頭皮,比起吃吃喝喝的花銷,褚大掌櫃的另一本賬冊何止是日入萬金!

從區區一介寒門下九流的商賈,搖身一變成了神教新貴? 上能達天聽,下能攬士紳,褚大掌櫃已是這武昌城裡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

對於這個褚大掌櫃,有人豔羨? 也有人不齒? 更多的則是等著看笑話。

為了一時風光顯耀就附從叛逆,將來朝廷收復武昌? 那褚大掌櫃會是什麼下場?

且等著便是。

可偏偏天意難遂人心? 朝廷的平叛大軍遲遲不見蹤影? 褚大掌櫃的生意卻是日進千里。

從襄陽失陷算起,武昌城的流言就沒消停過,而今更是愈演愈烈? 但似乎是被有心人推波助瀾,所有的流言口徑都漸漸轉向了神教有利的一面。

有說東軍在兩淮被趙軍切割的七零八碎,只剩兩三重鎮苦苦死撐? 自保都難,根本沒有餘力出兵武昌。也有的說黃石灘慘勝後西軍和南兵幾近全軍覆沒? 連江陵和襄陽都收不回來? 哪裡敢東進武昌?更有傳言連戰連勝的昌黎郡王司馬白重傷不治? 早已辭世!

最匪夷所思又信眾最廣的說法? 乃是上蒼憐憫眾生流離艱辛,特遣真神下界,以大供奉張渾肉身代行道君之責,以救百姓蒼生於水火!武昌這麼久以來之所以未見晉兵來攻,就是因為大晉司馬氏已受大供奉歸化,早已信奉神教,甘願割土以建國中之國,這以教治國的國中之國,都城就定在了武昌城!

流言是否可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眼前的東西卻越來越無可辯駁。

整萬整萬的流民壯丁被整編成了軍隊,每日裡一支一支的拉到城外操演,號角連營不見邊際,甲戈曜日望而奪目。就憑這數十萬大軍,打上建康城都不算事兒,大晉皇帝前有羯趙虎狼之師威逼窺伺,後有教兵宣揚代天撫民,社稷傾覆只在轉眼之間,還真有可能預設了教治國中國。

皇帝的天威遠在建康,教兵的刀子近在眼前,武昌戡復的希望越發渺茫,再是忠貞的臣子也得思慮一下如何安家保命了。

武昌縣主簿周柄之便是其中之一。

身為郡治要吏又是地方大族,周柄之家裡自然沒能躲過教兵清算,闔家家財被抄的一乾二淨。若非他平日也是虔誠信奉天師教的,教兵們好歹看在一脈香火的情分上沒動刀子,否則他這一家子人難說悽慘成什麼地步。

亂起之初周柄之還是很有骨氣的,雖不敢說是刀兵加身巋然不動,但也沒落到低三下四求饒的份上。甚至還不斷鼓勵家人要堅守忠義,最常掛在嘴邊的便是族弟周飴之的烽陽鐵旅就在江對面,旦夕過江回家,鎧馬甲騎面前,些許匪患何足道哉?

然而日復一日的熬下去,身邊噩耗不斷,區區兩月光景,單僅周氏一族就掉了不下一千顆腦袋,拘押在大牢裡的族人更是不計其數,更不乏周柄之的骨肉至親。

那牢裡早就人滿為患,要麼隨時丟了性命,要麼被拉出去賣掉,過了今天沒明天,豈是人待的地方?

一想到親人過的生不如死,周柄之真是日日心如刀絞,可是又有什麼辦法,他能保全自己父母妻兒都實屬邀天之幸了,還顧的上別人嗎?

直到聽人提起了褚大掌櫃的風頭,說是被褚大掌櫃保下來的人,沒有一萬也得八千了,周柄之心動了。

其實周柄之都已經快忘記了,他和那聽江樓褚大掌櫃是有一頓酒宴交情的,就在三個月前,也就是襄陽失陷的訊息剛剛傳到武昌的時候。

彼時那褚大掌櫃方才接手兌買了聽江樓,初來乍到的一個女子,自然要仰仗縣裡大老爺們的照拂,對周柄之這樣的豪門世家縣中要吏更得竭盡全力逢迎。

要說江畔青樓酒肆扎堆,聽江樓遠算不上一流檔次,周柄之這等縣裡頭面人物一般是不屑光顧的。也就是那一回,朋友做東選在了聽江樓,他不好拂人顏面,便也順便認識了褚大掌櫃,酒到興頭,他甚至還幫姓褚的美人兒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姓褚的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之輩,但真是非常有幾分手腕,而且那次酒宴上,周柄之能看出來她是個難得得講究人,不然也不會對一個風塵女掌櫃動了惻隱之心。

若非戰事緊,他顧不上再去那些煙花酒樓,說不得還會和褚美人傳出什麼風流佳話。

那女人應該記的欠自家一個人情!

哪怕擔上屈從叛逆的惡名,周柄之也要去求一求褚大掌櫃,試上一試,救出一人算一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