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63、準備開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3、準備開店

忙活一整天, 李滿囤到家已經過了平常的晚飯時間。拿鑰匙開了大門的鎖, 李滿囤進門後又反插好大門,方才進屋。

宅子的堂屋離大門有點距離, 李滿囤擔心自己不在家時有人打門,王氏著急開門而動了胎氣,故而他乾脆在出門時就鎖了大門, 這樣即便有人來找,他們看到門鎖便知家裡無人,自不會再來打門。

橫豎他家裡的事都是他說了算,上門的人若真是有事,找上王氏也是不中用, 還是得等他回家拿主意。而家宅除了大門還有後門,王氏紅棗兩個真有事離家也可以由後門進出。

眼見天已黑透, 屋裡都掌上了燈而李滿囤還未回家, 王氏心中忐忑做不了活計便一直坐在紅棗房裡的炕上聽門。現聽到大門有了動靜,王氏立刻起身往臉盆架上早就準備好面盆裡注了熱水, 然後方開啟堂屋門, 笑迎道:“當家的,你回來了?”

“回來了!”李滿囤答應著脫下大氅,丟給王氏,自挽了衣袖開始洗臉洗手。王氏則抱著大氅跟在男人身後趕緊關門。

凍僵的臉碰觸到滾燙的毛巾,不可避免的有些刺痛,李滿囤卻享受地張開嘴巴使勁呼吸這溫暖的水汽。

王氏進房掛好大氅出來,見李滿囤這樣就有些心疼, 關切問道:“外面冷吧?”

“還好!”李滿囤說:“有這皮子大氅,身上倒是不冷,只是臉和腳冷。”

紅棗捧半碗熱氣騰騰的生薑紅糖茶給李滿囤:“爹,你喝薑茶。”

薑茶還是午飯前燒的,至今已熱了幾番,以至原先的一大碗茶給爐火捂得現都只剩半碗了。

早起出門前李滿囤留的話是“午飯時家來”。誰也沒想到李滿囤會出去一整天。

“爹,咱家冬節殺的羊的羊皮呢?你記得從莊子裡拿回來,讓娘給你做頂羊皮帽子戴,再做雙羊皮鞋子穿!”

紅棗早就覺得他爹還少個楊子榮的皮帽子和皮靴子了。

紅棗的話提醒了李滿囤,他放下空碗笑道:“這主意好。”

“只這帽子容易,這鞋子,你娘可不會。”

“這有什麼難的?”紅棗不以為意。前世上千的ngg雪地靴就是反毛羊皮做的。那款式,她瞧著和她娘王氏拿茅草和雞毛編的毛窩簡直一模一樣,差別也就是毛窩的鞋幫矮了點,鞋底是木頭做的罷了。

“娘不是會做毛窩嗎?”紅棗道:“就照那樣做,然後把鞋幫做長點,做到小腿肚這裡。”紅棗拿自己的腿比劃:“一準暖和。”

王氏正在擺飯,聞言趕緊擺手道:“不行,不行,我連鞋樣子都不會剪,又那裡會剪羊皮。”

王氏這輩子就沒做過鞋。她孃家山裡的。山裡人家,衣裳還穿不周全呢,又哪有零布做鞋?後來嫁人,家裡有點零布,也都被婆婆於氏私下給了二房和三房媳婦郭氏、錢氏。

郭氏、錢氏得了布,也做不了鞋,因為沒有白麵給她們糊糨子扎鞋底。所以,郭氏、錢氏即便多得了布也不過是在穿草鞋、毛窩時多兩塊包腳布罷了。

似城裡女人那樣,日常扎著鞋底與人抱怨男人和孩子如何費鞋,她又如何日夜勞作扎瞎了眼也趕不上他們穿鞋的速度,其實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紅棗想明白道理,立刻改口道:“爹,城裡一準有鞋匠或者鞋店。你肯定能找到人做鞋或者買到鞋。”

“你看我和娘的棉鞋可不都是城裡買的嗎?”

李滿囤一聽也是,當下也不糾結,自坐了貼近火牆的位置,準備吃飯。他都快餓死了。

李滿囤出門一整天,中午與朱中人同吃的那碗麵對於家常一頓三碗飯的他而言只能說是塞了個牙縫,如何能夠飽肚?

偏李滿囤苦慣了,所以即便他人在鬧市街,身邊全是吃食店鋪,他腰裡也扎著銀元寶,但他還是沒有掏幾文錢給自己買點東西吃的想頭,愣是把自己餓了個半死。

晚飯很簡單,就是米飯和一砂鍋雞湯煨白菜。但這正是李滿囤現在最需要的。

飯菜一上桌,李滿囤就迫不及待地拿大竹勺子給自己飯碗裡舀了好幾勺雞湯加白菜。丟下勺子,李滿囤拿起筷子隨便地在碗裡攪了攪便低下頭去風捲殘雲一般就把一碗飯連湯帶水的全倒進了腸胃。

有了這碗飯打底,李滿囤方在丟下空碗後挾了一隻雞腿拿手上慢慢的啃。王氏見狀趕緊又替李滿囤添了一碗飯。

紅棗端著自己的飯碗斜著眼睛看她爹餓死鬼投胎一般的吃相,糟心––她爹這個榆木腦袋啥時候才能真正的開竅學會花錢呢?

先冬節前夕,她看到她爹買皮衣籠絡她爺,她還以為她爹終於長進了。感情她是白高興了!

紅棗胃口本就不大,加上中午又已經吃了一隻翅膀,故現在便只拿雞湯加白菜泡了飯,就著她爹扒飯的呼嚕聲、嚼肉時的吧唧聲慢慢地吃了。

紅棗知道湯泡飯不健康,不科學,但是她就是喜歡湯泡飯喜歡得無法自拔,所以拔著拔著也就不拔了。頂多,她吃泡飯的時候有意識地多嚼嚼罷了。

不一會兒吃完晚飯,王氏收了碗筷去廚房洗刷。紅棗則端著她的小竹杯蹲前廊下漱口。李滿囤站起身伸了個大懶腰,然後便去搬洗腳桶。

走了一天的路,李滿囤準備早些睡覺。

紅棗回屋見她爹要泡腳,便丟下杯子轉回前廊下替她爹拿擦腳布。

昨晚晾出去的擦腳布經了白天的日頭也依舊凍得結實,讓紅棗這個小個子即便掂著腳尖夠到了布的一角也拉扯不下來。

李滿囤放好桶出門見到紅棗跟凍在晾衣杆上的擦腳布較勁,不覺好笑。他上前從背後舉起紅棗,使紅棗頭臉高過晾衣杆,雙手把凍成v字形的擦腳布拉成長條形後輕易拿下。

“爹,”紅棗把支楞著的擦腳布給李滿囤看:“這布都凍成這樣了。”

“嗯,”李滿囤不以為意地放下紅棗道:“這才剛剛數九。這天越往後越冷。”

“等到了三九、四九,那才叫冷呢!”

“你和你娘好好在家,沒事少出門。”

“爹,”紅棗關心的問:“你還要出門嗎?”

“嗯!”李滿囤點頭,進屋放下紅棗,自往洗腳桶裡兌了冷熱水,開始泡腳。

紅棗眨眨眼,轉身關上堂屋門然後便耐心地待旁邊等她爹下文。

直等王氏收拾好廚房後進來,李滿囤方從懷裡掏出兩張房契給了王氏。

“今兒,我買了兩處房屋,”李滿囤告訴王氏:“一處是宅子,對方就在孔廟和縣學的對面,大門開在百歲巷。”

“這宅子大,比咱們現在住的宅子大,有三十來間房屋。”

“另一處是個鋪子。”

“鋪子就在北城門口。”

“就是鋪子不大,統共才一個門臉。”

“這鋪子,我打算賣糧。”

“我算了,咱們糧食直接賣給糧店不合算。”

“一石穀子才500文。”

“一石穀子可出七鬥精米,兩鬥米糠,一斗碎米。”

“但一石精米就要一千兩百文。”

“這相當於一石穀子加工費就要三百四十文錢,而且還有許多的米糠和碎米剩下。”

“咱莊子裡就有磨坊和牲口,咱們糧食雖然不多,但一年也要賣三十多石。算下來,也能有十來吊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給莊僕們四吊辛苦費後,咱們也能得六吊。”

“而且,咱們還可以收糧食加工。”

“還有,咱們有9000斤玉米要賣呢。”

“這個玉米的加工費便宜點,但一石也有200文,這9000斤,就是50石,也有10吊錢。”

“其他似紅薯粉,麵粉之類的,也都能賣。”

自從秋收得了幾十石糧食後李滿囤便一直留心賣糧的事。進城逛了幾家糧店打聽過收賣加工糧食的價錢後,李滿囤便覺得糧店生意他能做––他有糧有人缺的只是一個鋪子而已。

橫豎他糧食也不多,一個門臉的鋪子就足夠用,故才趕著買了個小鋪。

糧店這筆賬,李滿囤擱心底已經翻滾了無數次,故當下說得是流流下水,沒打一點愣。

王氏聞言,自是點頭不已––李滿囤的賬算得太快,王氏的腦筋根本轉不過來。但這又有啥關係呢?王氏想:橫豎鋪子、糧食和人工一切都是自家的,最壞不過是糧食賣不出去,自家吃而已。虧不了錢。

只要不虧錢,王氏啥都不怕。

前世還在念幼兒園就被親媽給送去學珠心算的紅棗自是飛快地算清了賬。正因為算清了賬,紅棗不覺稀奇地打量李滿囤,心說:沒看出來啊,她爹竟然還蠻有生意頭腦的。不過,她爹既然有這樣的腦頭腦,今兒又咋會把自己給餓成那樣?

她爹,還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一夜無話,李滿囤早起吃過早飯便即去老北莊找餘莊頭商量自己開糧店的事。

餘莊頭聞言自是喜不自勝,他家祖輩希望脫離莊子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

似開店這種好事當然要優先推舉自家人了。餘莊頭想都沒想就立刻跟李滿囤推薦了自己的弟弟餘財多。

李滿囤問了餘莊頭後知道他弟弟餘財多識字,能簡單記賬,便就點了頭。橫豎他那店鋪就一點糧食,也沒啥複雜賬目,用不著一個青壯,很乾脆地就同意了。

確定下了人選,李滿囤就和餘財多、潘安一起用騾車拉了一筐劈柴、十來塊蓋羊圈剩下來的石頭以及搭草棚子需要的木頭稻草去了店鋪。

鋪子進出的門太小,騾車也進不去。李滿囤很乾脆地開了鋪子後門,進鋪子歇了鋪門板,把騾車拉進了鋪子。

騾子是很貴的牲口,李滿囤可捨不得讓它在露天裡挨凍。

李滿囤眼見鋪子裡啥都沒有,便即就去了雜貨鋪,只留了潘安和餘財多在鋪子裡收拾。

不用一日,潘安和餘財多就在鋪子小天井的西牆邊倚牆搭了個草棚。草棚底拿石頭墊底,上面又架了三根橫木,然後橫木上才堆劈柴。有了劈柴,東屋的炕立就燒了起來。

炕燒起來的時候,李滿囤也買了水桶、泥爐小灶、鐵鍋、豬油燒鍋、菜刀、鍋鏟、木盆、碗筷、掃帚、雞毛撣子、馬桶之類東西回來。

有了水桶,餘財多和隔壁鋪子的人打聽了水井的位置後去擔了兩桶水回來。

李滿囤瞧這院子實在太小,就把泥爐灶似家裡一樣放到了鋪面的牆角。

鋪子裡只餘財多一個人,若為了做飯,耽誤了生意,可是不划算。再就是,這樣的天,鋪子還得敞著門做生意,若鋪子裡再沒個火,這看鋪子的人也受不了。

等餘財多把水擔回來,洗了鍋,然後又卷一把草塞進泥爐灶,然後再自炕洞裡抽一根劈柴塞到灶底,泥爐灶就燃了起來,鋪子的一角,立就有了一絲暖意。

眼見天色變暗,李滿囤一天沒吃飯餓得不行再不願多待,便讓餘財多拿了豬油鐵鍋和他一起乘潘安的騾車回莊子後再慢慢養鍋,自己則回了家。

這一天老北莊裡的餘莊頭也沒閒著。他安排了莊裡的木工做店牌、櫃檯、桌凳和幾個量米的升、鬥、石這些量器,安排了篾匠做幾個裝糧食的扁籮和籮筐,婦人們舂米以及餘財多的媳婦看著另一頭騾子大黑磨玉米麵,準備要賣的糧食。

次日,李滿囤又和餘財多一早乘潘安的騾車去了鋪子。今天一早,李滿囤昨兒訂的四口缸就到了。

四口缸,一口擱堂屋,做水缸,三口擱鋪子裡存糧。

午飯的時候,餘財多用半碗米打底,熬了一鍋玉米稀飯。李滿囤也不嫌棄,和餘財多、潘安蹲一處喝了。

這天晚上餘財多沒有回莊,他留在了鋪子。

當天回去後,李滿囤想著餘財多的鋪蓋全是窟窿,衣裳也都是補丁,實在寒磣,便即就把家裡的舊棉被和他兩件補丁還算齊整的舊衣打了個包,準備早起帶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  李。餓死鬼。滿囤 開糧店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