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6章 途經豫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6章 途經豫州

賈詡臉上有著一絲明顯得遺憾,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讓自己提出的謀劃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可是,因為李易的要求限制,他只能做到順時而為,而不是自己掌握主動權。

相比賈詡,李易倒是頗為淡定,他想了一會,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妙,近期我會讓人多多關注長安情況,一旦得知朝廷對揚州安排,即刻叫人告知與你,不過……”

李易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說道:“如果朝廷指派之人乃是平庸之輩,自然就按照先生計策行事,但如果來人聲名太盛,我會叫人悄悄帶兵北上,於半路將其截殺。”

“主公所言甚是,屬下並無異議。”

賈詡點頭,他自然明白,李易是擔心朝廷把類似皇甫嵩這類人派去揚州,這種人自身的才能如何就不說了,單單是憑藉威望就能壓得人難受,與其跟他們在戰場上勾心鬥角,還不如直接動上一些陰暗手段,提前解決問題最為便利。

雖然這麼做有些對不起那些功勳老臣,但為了爭奪天下,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李易眉頭忽然一皺,又道:“如此手段,你我能用在他人身上,旁人也未嘗不能算計你我,先生過幾日便去找張遼,挑選五百精銳作為親衛,出則隨行,入則守衛府邸,晝夜護衛,總之千萬不可大意!”

賈詡心中一陣感動,笑道:“多謝主公,請主公放心,屬下膽子不大,可是非常怕死的。”

李易也笑了,其實他原本是想從自己的親衛裡面撥一批人給賈詡的,可想想卻是不妥,有監視賈詡的嫌疑,雖然賈詡自己應該不介意,但李易卻不想叫人誤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這裡,豫州的事情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李易繼續說道:“除豫州之外,徐州陶謙本人我暫不做打算,不過那個臧霸,我倒是頗為在意。”

李易有些感慨道:“我入徐州之後,曹操兵馬主力便北上與琅琊臧霸交戰,雖然藏霸時常處在下風,但面對曹操麾下謀臣猛將無數,臧霸能堅守開陽數月不讓曹操踏上城頭,委實難能可貴,儘管最後還是被曹操將計就計,最終導致慘敗,開陽被屠,卻不能因此就否認臧霸本身將才。”

“主公說的是,屬下當時聽聞徐州戰況,最為擔心的就是琅琊過早失守,進而影響主公,不料臧霸卻是守了下來,對比之下,陶謙麾下那些親信將領實在有如豚犬一般,不值一提。”

賈詡贊同了李易的看法,他對陶謙手下那些人是真的不屑,以徐州的底蘊,就算打不過曹操,但也不該敗得那般慘烈,這只能說是徐州的掌權者水平有問題了。

李易接著說道:“因為開陽城外一敗,臧霸順勢慘重,麾下主力近乎全滅,且因為以往時常不遵陶謙號令,讓陶謙懷恨在心,過去臧霸勢大,陶謙奈何不得,但現在形勢逆轉,陶謙近來一直在找臧霸的麻煩,想要收他兵權,臧霸的日子很是艱難,故而,我有意拉攏臧霸,但又不好親自出面,一旦引來陶謙警惕反倒不美。”

“所以,我準備授意陳登與陶謙暗中交好臧霸,助他度過如今危難,等到將來北上,收服臧霸便不再是難事,而有了臧霸在琅琊呼應,南北夾擊之下,得徐州可不費吹灰之力。”

“先生覺得如何?”

賈詡拱手道:“主公思慮深遠,屬下佩服萬分。”

雖然知道賈詡是在拍馬屁,但李易還是有些高興的,繼續說道:“既然先生無異議,此事就這麼定下了,不過具體佈置,就要勞煩先生了,另外,那陳元龍有王佐之才,我甚是欣賞,先生也當多關注一二。”

賈詡眼中露出了一抹興趣的神色,道:“陳登能得主公如此讚許,屬下自然會多多與其親近。”

李易點點頭,道:“然後就是河北那邊了,我有意與公孫瓚,黑山軍張燕聯絡一二,奈何路途太遠,物資不暢,單單使者往來並無太大用處,而且,唉,如今的公孫瓚已經不是昔日威震邊塞的白馬將軍了,對我來說,他與袁紹並無太大差別,相比之下我倒是更為在意張燕,待得將來我盡收徐州、豫州、兗州之後,張燕若能入我麾下,與袁紹決戰將大大便利,只是張燕雖然出身黃巾,但已經被朝廷賜予官身,而且其勢不弱,號稱百萬之眾,我有意早做佈置,但並無妙法。”

賈詡低頭思索了一會,說道:“只要主公能拿下兗州等地,收張燕不是難事,至於提前佈置,也是應當的,不過這佈置卻不用落在張燕本人身上。”

“張燕雖被朝廷任命中郎將,其實朝廷依舊以賊視之,張燕等人行事也與以往並無差別,時常劫掠冀州,幷州等地,也是因此,張燕才會不被袁紹所容。”

“但主公卻是不同,主公出身微末,又陸續招攬了劉闢,龔都,周倉,裴元紹這些黃巾出身的將領,雖然收編其部眾,但事後並未加害,依舊授予其兵權,有此四人在,便足以讓張燕安心。”

“所以,只要主公在接觸張燕之前,從中尋一兩人多多提拔,封為將軍,甚至封個亭侯,屆時讓其前去招攬張燕,也許他將軍之職,張燕焉有不從之理?”

李易想了想,贊同道:“先生所言甚是,我正好將龔都留在了揚州,揚州今後若是有用兵之處,先生可讓其多多歷練,除他之外,我也會提拔周倉,這兩人雖無大將之才,但性情忠義,為人可靠,縱無張燕之故,亦值得重用。”

說到這裡,主要事情便談得差不多了,李易給賈詡倒了杯酒,對飲片刻,忽的想起了什麼,問道:“先生,張繡的事情不會生出變故吧?”

賈詡微笑道:“主公放心,張繡已然知曉,當初長安之事,主公並非刻意針對於他,他只是適逢其會,被主公撞上罷了,所以,張繡雖然很是氣悶,但也只是氣悶了,而且長安形勢艱鉅,也由不得張繡有其他選擇了。”

“屬下動身之前,便已經將張繡的事情交給文聘將軍,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主公此次經過南陽,便可看到張繡在宛城等候了。”

想起當初張繡被自己欺負得不要不要的樣子,李易就忍不住笑了起來,感慨道:“張繡啊,我也是很期待,就是不知道見面之後,他會是怎樣的表情呢?”

……

自李易回到壽春之後,又耽擱了數日,李易這才真正踏上規程。

這幾天時間裡,李易幾次召集文武官員,說了不少的事情,基本將能想到的事情,全都交代安排了下去。

另外,陳登與糜竺也悄悄來到壽春,與李易見了一面,這兩人自從在下邳與廣陵上任之後,表現的非常不錯,李易能順利打下揚州,他們的功勞其實絲毫不亞於前線將軍,只是因為身份問題,這才沒能得到直接嘉獎。

不過,陳登是年輕有為的智謀之士,李易對他還有救命之恩,另一個乾脆就是李易的姻親,所以兩人都不在意些許眼前的蠅頭小利,這讓李易很是寬慰,也越發重視二人,最後更是等到兩人先離開,李易這才踏上歸程。

回去的時候,因為歸屬不同,李易的大軍是分三路走的,一部分走水路回的荊州,還有些直接從豫章進入江夏,而李易自己,則是帶著一萬五千多人走陸路,奔著南陽而去。

李易的這一路,除了本身兵馬之外,他在揚州招攬的諸多官員,比如周瑜、魯肅、虞翻、賀齊等人盡皆隨行,此外還有的就是官員家屬,這些人數也是不少,特別是孫家,一大家子人全都被李易給搬到荊州去了。

不過孫家並沒有絲毫的不樂意,相反還對李易很是感激,因為在得知孫策殊死一搏,要襲殺李易的事情後,他們是真的被嚇壞了,生怕孫策一死,李易把這筆賬算到他們頭上。

結果李易只是讓他們搬家,並沒有翻臉清算,甚至還代為上奏天子,讓孫權繼承孫堅的爵位,這些事情不管是從孫家自己的角度,還是讓外人來看,李易對孫家絕對是相當的厚道。

除孫家之外,還有一夥人比較多,是步騭的族人。

糜竺舉薦張紘和步騭,說他們有才華,被李易召到了壽春之後,蒯越與賈詡也對他們評價甚高,所以,在真正見到李易之後,兩人很容易的就得到了的任用,步騭被李易放到了身邊,張紘被安排到功曹那邊做事。

這些算是臨時工作,先讓他們熟悉,等到荊州之後,李易會有另外安排。

至於步騭的那個妹妹步練師,李易暫時還沒透露出自己的想法,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要注意吃相的,而且今後李易肯定要提拔步騭,現在就去見了步練師,難免會讓人覺得他是提拔自己的小舅子,是任人唯親。

相反,要是李易先提拔了步騭之後,再去那啥,旁人就會覺得這是步騭表現的好,李易很欣賞他,這才跟他們家結親的。

同樣的事情,稍微切換一下順序,就能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這點小手段李易已經玩的非常熟練了。

在李易離開壽春的第三天,大軍進入了豫州的地界,然後孔融就不淡定了,也不管自己的使者已經被李易砍了好幾個了,直接派人送信質問李易,為何要出兵豫州,是不是要不顧黎民百姓掀起戰端云云,還警告李易,儘快離開豫州,不然他孔融就要不客氣了。

這一次,孔融的使者倒是逃過一劫,李易沒殺人,只是讓使者轉告孔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他此行目的地是宛城,走豫州最是方便快捷,繞路的話,要多花費好多的錢糧,荊州的錢糧其實都是大漢的錢糧,還請他孔使君為大漢錢糧考慮,就不要管這件事了。

李易的這些理由,自然是扯淡的,走豫州在距離上的確是近了一些,但補給卻是個大麻煩,遠比從豫章繞路的花銷要大的多,但李易就是要走豫州,因為他是故意的,完全就是存心挑釁孔融,看孔融敢不敢動他。

只要孔融敢動他一下,也不用賈詡的計策了,李易會讓孔融見識一下什麼叫做訛人,什麼叫碰瓷,不把汝南送出來,就跟孔融沒完。

可惜的是,孔融到底是個文人,血性不足,雖然被李易的解釋給氣了個半死,但終究也沒敢找李易動粗,甚至連監視的人都沒派,只是不時的來幾個使者煩一煩李易,此外也沒再幹別的。

沒能成功在豫州碰瓷,李易很是失望,不過這並不代表李易就沒有收穫了。

上次李易出兵徐州就是走的豫州,不過當時算是正個八經的借道,但這次李易卻是根本不打招呼,直接帶著一萬多人從豫州腹地經過,如入無人之境,而豫州刺史孔融沒有半點作為,甚至連攔都不曾攔一下,這對孔融在豫州的威望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要知道,孔融在豫州的威望本來就不咋地,上次派援兵支援徐州,結果還沒走出豫州呢就被曹操給殺了個團滅,讓孔融很是丟臉,許多豫州人都認為孔融無能,各級官吏對其多有不滿。

這次李易又來這麼一手,徹底將孔融的名聲給碾的渣都不剩了。

而在此同時,李易的聲望在豫州卻是大漲。

李易的兵馬雖然進了豫州,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老百姓已經有點習慣了,而且李易軍紀森嚴,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百姓們並不怎們害怕,相反,他們還會趁著軍隊到來,趁機兜售一些山貨吃食,賺取一些錢財。

在這樣的接觸中,百姓自然會打聽李易的這支人馬是怎麼回事,李易也特意安排了人手對百姓宣揚他的事蹟,於是,這一萬多人的兵馬就成了一支宣傳大隊,走到哪,就把李易的光輝事蹟宣揚到哪,

比如什麼李襄侯義薄雲天,為百姓千里馳援徐州。

李襄侯一身是膽,單刀赴會,孫家納頭便拜。

甚至還有玄乎的說李易其實是天上神人,特為解救百姓疾苦將世。

總之就是不要臉皮的把李易往死裡吹,吹得豫州百姓心馳神往,恨不得立刻成為李易治下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