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故人相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故人相見

荊州軍本是為了戰功才著急行軍搶功勞,此時大軍慘敗,不堪一戰,自然被陳到分到二線之上。

趙榷聽到軍令,不由一怔,可還是沒臉出言反駁,只得捏著鼻子認下。

不是趙榷屈服於面子,而是這幾位將軍實在容不得趙榷反對。一個陳到,憑藉五萬大軍就能橫鎖長江,讓徐然二十萬大軍敗北。還有劉蕩,也是跟隨江河南征北戰,名震天下的將軍。

還有一人取千城的常遇春,帶著一萬大軍就殺得宋儀北遁。於迢、陳慶,皆是江河舊部。潘鳳有萬夫不當之勇、韓病虎有擒虎之能。就算徐讓、魏昇,也不是好招惹之徒。

更別提他們麾下那十餘萬部隊,趙榷此時剛損失了眾多兵馬,自然心氣衰減,老老實實接受了命令。

大軍在水寨修整兩日,鑑於荊州軍的慘敗,陳到決定取道競陵,繞過大澤。這樣做雖然用時更長,卻較為穩妥。

更何況十餘萬大軍行走在澤間小路,前後不能照應更容易讓靈活的敵軍得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軍剛剛經過競陵,就傳來襄陽失守的訊息,陳到、劉蕩聽到,雖然心中焦急,還是沒有催促部隊進行。

就這樣,竇憲派出的軍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偷襲。而數日之後,當陳到的軍隊抵達江陵,竇憲也驚慌後退,不敢直面江河的大部隊。

而此時,也正是王猛當初設計時說的最佳時間。江河當即放出全城兵馬,先遣騎兵糾纏住想要後退之敵,又派步兵緩緩壓上。

敵軍倉皇逃竄,且軍心已失,自然不敢戰鬥。況且江河部隊在城中憋了一個月,戰意正濃。騎兵甫一出城,便席捲而上,殺入敵軍陣中,斬首無數。

齊凌的弓手也順勢壓上,用箭矢和弩箭傾斜著憤怒。竇憲逃走不及,教江河的步卒團團圍住。江河親自下令殺向竇憲,親自射殺竇憲於陣前。

主將已歿,竇軍混無戰意,當即便有舉部、舉營而歸降而來。江河全部收押。此時陳到的騎兵也加入到戰鬥之中,一個衝殺斷了敵軍去路。

竇憲的五萬大軍不是陣前斬殺,就是投降於江河。五萬大軍一夜傾覆,江河命人清點,得軍四萬有餘,大喜而歸。

這時,攻下襄陽的韓匡在襄陽屠殺三日,以立威風。又不顧後方已失,率領部隊繼續向北進攻。兵鋒直指王壽防禦的山都、鄧縣、蔡陽三縣。

三縣百姓聽說韓匡要來,都知道他人屠的名號,悉數搬到鄉野、深山之間。短短兩日,三縣皆空。王壽起初還能控制一二,到最後索性任其逃亡。獨留下自己的三萬大軍分守諸城。

面對韓匡的十餘萬大軍,王壽心中還是有些畏懼。韓匡攻城首日,他就險些防禦不下,連忙寫信給江河,請求江河支援。

此時江河率軍收復了枝江、夷陵、夷道三縣,以拱衛江陵。可惜三縣人口盡被韓匡屠戮,江河接手的不過是冰冷的城牆和房屋,以及那倒在地上的訴說著當時慘狀的屍身。

天氣炎熱,屍體已經腐爛,三座城池臭不可聞,江河害怕瘟疫流行,連忙把城中百姓集中起來燒掉,撒下石灰,細細打掃,才讓軍隊入駐。

接到王壽的求援信,江河也沒有其他後顧之憂,在兵力上也重新佔據了優勢,自然沒有不去支援的道理。留下兩萬兵馬屯駐四城,帶著二十餘萬大軍北上支援王壽。

其實這場戰鬥,在陳到率軍趕到之時,就已經結束了。

率軍北上之際,江河不忘督促關中和涼州兵馬,繼續進攻漢中。六月廿三,江河軍收復當陽。廿四,收復編縣。廿五,收復宜城、邔國。

這時候江東傳來法正訊息,說已經肅清了兩次叛亂,江東也漸趨安穩。江河知道戰爭即將結束,便命法正為江東軍民都督,督導江東民政、軍政。

讓徐然這麼一折騰,這原本就人丁寥落的江東,更是戶戶白綾。而經歷了吳王、吳病己、徐然三個統治者後,揚州也終於不再分裂一方。

廿六日,大軍收復中盧,襄陽。已經與王壽的部隊將韓匡軍隊團團包圍。

七月流火,天氣漸涼。江河軍中皆是北人,感到秋天到來,覺得舒爽萬分。且襄陽之北,氣候也與洛陽相差無幾。

而對於蜀中軍隊,這蜀外的氣候可就不是這可容易適應的了。

可讓江河沒想到的是,這被困在狹小的包圍網中的韓匡,既沒有率軍攻城,也沒有尋找機會突圍。而是安營紮寨,和江河耗了起來。

圍困數日,江河也不知這韓匡究竟想做什麼。派出數員戰將,領著步卒前去叫陣,也是無人應答。

直至七月十一日,江河正於中軍處理事務,忽然有帳前小校前來彙報,說是營外有一老者求見。江河軍務纏身,自然無暇去見,不過也心中起疑,誰能來找自己?

若是尋常人,也不該能讓這帳前小校前來知會。那小校說完,聽江河不願見人,又遞上一封信件。說是老者轉交。

江河不疑有他,拆開信來,一目十行地看下去,突然道:“速速把人給我綁來!”

寫信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兵敗與韓匡的竇衛!

小校聞言,還以為這老者與江河有什麼過節,得令之後迅速外出去捉老者。

竇衛在營外等候,便讓那小校不由分說地綁了。嚇得竇衛不敢吭聲,一直被押到堂上,才出言道:“殿下何必如此?忘了建寧元年的事情了嗎?”

“你說我忘恩負義?你這投敵叛國之人,還敢提建寧元年之事?”江河拍案大怒。道:“今日斬你,也算保全了泰山世家的顏面!”

“主公且慢!”江河正要吩咐下去,把這竇衛斬殺,卻被火速趕來的王猛攔下。

“主公休殺此人,其中定有誤會!”王猛聽說有位老者要見江河,路上認出是南陽太守竇衛,便著急趕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江河一怒,道:“景略,你不知此人前後不一,自然不知我心中怒火,當初他率荊州義軍前來京都助我防禦鄒楚,不惜性命保全社稷,是何等義勇?如今小利在前,卻攜帶弟兄一同投敵!”

“如此不仁不義之徒,留著他,也是毀了那大陳大將軍竇玠之的前世英名!景略休要攔我,我今必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