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的女人最新章節列表 > 209 巧兒的庶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9 巧兒的庶子

賈后想要廢太子司馬遹(yù)。

不久,賈后讓人作祈禱神靈的文章,文章含有叛逆的意思,讓太子在酒醉時抄寫,上呈惠帝。惠帝在式乾殿會集群臣,把太子的抄本遍示群臣,大家都不敢說話。

只有張華進諫說,“這是國家的大禍患。自漢武帝以來,每每廢黜正嫡,總要引起動亂,況且大晉擁有天下的時間不長,希望陛下慎重考慮此事。”

賈后明白張華等人保護太子的意志堅定,因而上表請求將太子免為庶人,惠帝同意了賈后的意見。

…… ……

當初趙王司馬倫任鎮西將軍時,擾亂關中地區,使得氐羌反叛,惠帝讓梁王司馬肜(róng)代替他。有人勸張華說,“趙王貪婪昏庸,信用孫秀,到哪裡哪就亂,而孫秀狡詐多端,是奸人之雄。現在可以讓梁王殺掉孫秀,這樣就削去了趙王的一半力量,以此來給關右的人一個交代,這樣不是很好嗎?”

張華贊同他的意見,司馬肜也答應了。

但孫秀的友人辛冉又對司馬肜說,“氐羌自己造反,不是孫秀造成的。”

孫秀因而得以免死。司馬倫回京後諂媚賈后,希望能錄尚書事,後來又請求任尚書令。張華與裴頠(wěi)都堅持認為不可以,因此司馬倫、孫秀把張華看作自己的仇人。

當初,張華所封的壯武郡有棵桑樹變成了柏樹,精通占卜的人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他的住宅及官署多次出現妖怪。

張華的小兒子張韙因為中臺星散裂,勸張華遜位引退。

張華不聽,說,“天道玄奧莫測,只能修養德行來應天變罷了。不如靜觀以待,聽天由命。”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司馬倫、孫秀準備廢黜賈后,孫秀讓司馬雅連夜前往見張華,告訴他說,“趙王想要與您共同匡扶朝廷,為天下除害,派我來通知您。”

張華拒絕。

司馬雅生氣地說,“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還說這樣的話嗎!”

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

不久,張華正白天臥床休息時,夢見房屋忽然倒塌,醒後心中厭惡,當天夜裡便發生政變,司馬倫詐稱惠帝有詔召張華入宮,張華於是與裴頠一起被捕。

張華將死時對張林說,“你要謀害忠臣嗎?”

張林稱自己有詔書,指責張華說,“你身為宰相,擔負天下的重任,太子被廢黜,卻不能為氣節而死,這是為什麼呢?”

張華說,“式乾殿議論此事時,我竭力勸阻,這是眾所周知的,並不是我不諫啊!”

張林說,“勸諫不被聽從,為何不遜位?”

張華無話可答。

片刻,使者來到說,“有詔令殺您。”

張華說,“我是先帝老臣,赤心如丹。我不怕死,只怕王室將有大難,禍不可測啊!”

便在前殿馬道南處被殺,又夷滅其三族,終年六十九歲。

…… ……

朝野群臣沒有不悲痛的。

西戎校尉司馬閻纘聽聞張華遇害的訊息後,獨自前往撫摸張華的屍體痛哭說,“早勸您遜位而您不肯,現在果然不能倖免,這就是命啊! ”

吏部尚書劉頌在知道張華遇害後,也哭得很傷心。

張華在他五十三歲那年,他的妻子劉氏病逝,他再沒續娶,而後,他和昌倡館的倡女巧兒相好,這巧兒能詩會賦,兩人相處得很好,就算文友。後來,巧兒為他生了一子。這件事,張華保密,只有好友劉頌知道此事。

張華獲的是“夷滅三族”的罪,他的兩個兒子張禕,張韙,和他一同被殺。多虧有巧兒為他生有一子,才得以傳續下去,不然,唐朝就沒有那個名相張九齡了。

劉頌祭祀他的時候,對著他的靈佑高興地說,“茂先,你還有後代呀!”

…… ……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孫秀被誅殺,由齊王司馬冏輔政,秘書監摯虞向司馬冏寫信說:

“張華死後不久,我進入中書省,得到張華在先帝時答詔書的草稿。先帝問張華可以肩負重任輔佐國家託以後事的人,張華回答‘才德兼備而又與陛下是至親的,不如齊王司馬攸(為司馬冏的父親),應該讓他留在京師鎮撫國家。'他這種忠良的謀劃,坦誠的言語,在他死後才被發現,令人信服,與那些隨波逐流苟且偷安的人是不可同世而論的。

“議論他的人指責張華在愍(mǐn)懷太子被廢時不能直言廷爭。在那時,直諫的人會加上違命之罪而死。先聖教導我們,死而無益的人,不能責他人不死。所以晏(yan)嬰作為齊國的正卿,在崔杼之難中不為國君而死;季札是吳國的宗臣,不爭論逆命順命的道之理。循理竭力而仍無所成,是不被聖人的教化所責備的。”

司馬冏因而向惠帝上奏請求為張華等人平反並追贈官爵。群臣議論時意見不一,而多數人認為張華被殺是冤案。

壯武國臣竺道又請求長沙王司馬乂(yì),請求恢復張華的爵位,眾人意見不一,很久都沒有定論。

**二年(303年),惠帝下詔為張華平反,恢復張華侍中、中書監、司空、壯武郡公、廣武侯縣的官爵以及歸還被沒收的財產、印綬、符策,派使者專門弔祭。

得知他還有個庶子,派人把巧兒找到,他的爵位由這個庶子世襲,於是,張華的血脈正了八經地傳續下去。

當初,江南名士陸機兄弟志氣高昂,自認為是東吳的名族,剛到洛陽時,頗為輕視中原人士。直至見到張華後,陸氏兄弟深感一見如故,欽佩其德望風範,以師長的禮儀相待。

張華被殺後,陸機為他作了誄(lěi)文,又創作《詠德賦》來悼念他。

…… ……

現查到有關張華的七則軼事典故,兩則很有味道,錄在這裡,供把玩:

《雙劍化龍》:

當初吳國還未滅亡時,鬥星與牛星之間常有紫氣,相信道術的人都認為這是象徵吳國正強大,不可征伐,只有張華不以為然。吳國平定之後,紫氣更加明顯。

張華聽說豫章人雷煥精通讖緯天象,就邀請雷煥與他同住,避開旁人對他說,“我們一起去尋察天象,可以知道未來的吉凶。”

二人登樓仰觀天象,雷煥說,“我觀察很久了,鬥星牛星之間,有非常不一般的氣息。”

張華說,“這是什麼吉祥的徵兆呢?”

雷煥說,“是寶劍的精氣,上貫於天。”

張華說,“你說得對。我少年時,有個相面的說,我年過六十,會位登三公,並當得到寶劍佩帶。這話大概是會應驗的。”

因而又問道,“劍在哪個郡?”

雷煥說,“在豫章的豐城。”

張華說,“想委屈您到豐城做官,一起暗地尋找這把劍,可以嗎?”

雷煥答應了。

張華大喜,立即補任雷煥為豐城縣令。

雷煥到豐城後,挖掘監獄屋基,下挖四丈多時,發現一個石匣,發出不一般的光彩,匣中有兩把劍,劍上都刻有字,一名龍泉,一名太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天晚上,鬥牛之間的紫氣消失了。

雷煥用南昌西山北巖下的土擦拭這兩把劍,發出的光芒豔麗四射。

用大盆裝水,把劍放在上面,看上去光芒炫目。

雷煥派人送其中的一把劍和北岩土給張華,留一把劍自己佩用。

有人對雷煥說,“得到兩把卻只送一把,瞞得過張公嗎”

雷煥說,“本朝將要大亂,張公也要在禍亂中遇害。此劍應當懸於徐君(徐稚)墓樹之上。這是靈異之物,終究會化為他物而去,不會永遠為人所佩帶。”

張華認為南昌的土不如華陰赤土,於是給雷煥寫信說,“詳觀劍文,這把劍就是干將,與它相配的莫邪,怎麼沒有送來?儘管二劍分離,天生神物,但終究會會合的。”

因而送給雷煥一斤華陰赤土。雷煥用華陰土擦拭寶劍,劍更加光亮。

張華被殺後,寶劍不知去向。

雷煥去世後,其子雷華任州從事,一次帶劍經過延平津時,劍忽從腰間跳出落入水中,雷華讓人進入水中找劍,一直找不到,只見到兩條龍各長數丈,盤繞在水中,身上有花紋,尋劍的人驚懼之下離開。

一會兒水中光彩照人,波浪大作,這把劍也就消失了。

雷華嘆息道,“先父化為他物的說法,張公終將會合的議論,今日算是驗證了。”

…… ……

《擒獲狐魅》:

據《搜神記》記載:張華任司空時,在當時燕昭王墓前有一隻毛色斑駁的狐狸,活了很久,能夠變化,它於是變成一名書生,想去拜見張華。

它問墓前的華表說,“憑我的才貌,能不能去會見張司空呢”

華表說,“你能言善辯,沒有什麼不能做的,但張公明智而博學,恐怕你難以掌握,你去必定遭到侮辱,大概就回不來了。不但要喪失你千年修煉的本體,還會連累我深受災禍。”

狐狸不聽它的話,於是拿著名帖拜見張華。

張華看他年輕才俊,膚色潔白如玉,舉止神情優雅動人,十分看重他。

於是與他談及文辭篇章,辯論考察名實關係,張華從未聽過那樣的言論。

接著評論前朝歷史,探尋諸子百家的精義,談論老莊學說深奧的地方,揭示風雅絕妙的義旨,總結古代聖賢之道,貫通天文地理人事,規誡各派儒學,指責各種禮法,張華總是無法應答,張口結舌。

張華於是長嘆道,“天下哪有這樣的少年!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精。”

於是打掃坐榻請他留下,安排人加以防守。

狐狸說,“您應該尊重賢士,包容眾人,嘉獎人才而同情弱者,怎麼能忌恨別人有學問呢?墨子主張的兼愛,難道是這樣的嗎?”

說完,便要求告辭,張華已經派人守門,不能出去。

狐狸過一會又對張華說,“您在門口設定兵士,定是對我起疑了。我擔心天下的人將捲起舌頭不說話,有智謀的人望著您的門不敢走進。我深感惋惜。”

張華不回答,卻讓人防守得更嚴密了。

這時張華的好友豐城縣令雷煥來拜訪張華,張華把此事告訴他。雷煥說,“如果懷疑他,為什麼不讓獵狗去試試他呢?”

張華於是叫人喚獵狗來試,狐狸見到獵狗竟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狐狸說,“我天生才智,你反正認為我是妖怪,用狗來試我。任憑你千試萬試,難道能夠傷害我嗎?”

張華聽後更生氣,說,“這一定是真妖怪,聽說鬼怪忌憚狗,但狗只能識別幾百年的妖怪,千年的老精怪,狗是不能識別的。只有用那千年的枯木照它,就會立刻現形。”

雷煥說,“千年的神木,到哪裡才能得到呢?”

張華說,“世人傳言燕昭王墓前的華表木已經千年了。”

於是派人去砍華表。

被派去的人到華表墓那裡,忽然從空中降下一個穿青衣的小孩,問使者說,“您來做什麼?”

使者說,“張司空那裡有一個少年來拜訪,多才善辯,張司空懷疑他是妖怪,派我來砍取華表木照他。”

青衣小孩說,“老狐狸不明智,不聽我的話,現在連累到我,怎麼能夠逃掉呢?”

於是放聲大哭,一下子不見了。

使者於是砍那棵華表木,木裡留出血來。使者於是把華表木拿回去,點燃它用來照狐狸,竟是一隻斑狐。

張華說,“這兩個怪物不遇上我,千年之內都不能擒獲。”

於是烹殺了那只得道的狐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