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列表 > 17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1

覆有裝甲的騎兵都是針對步兵的,步兵雖然與騎兵對戰有劣勢,但其戳啊砍啊射的對騎兵卻能造成很大傷亡,騎兵一旦落馬那就呵呵了,因為騎兵是要衝進敵陣中的,再牛掰的人也抵不過成千上萬的敵人;騎兵對戰騎兵時,是不用覆裝甲的,因為騎兵機動性強,裝甲會削減馬匹的速度以及耐力,人家咯噠噠的前面奔了,這還在後面溜達呢,或者追兵轟隆隆的來了,自己的馬卻跑不起來,簡直是要命呢!所以,鐵騎十幾萬,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歷史學家們就得從諸多史籍中,進行比對,然後咬文爵字的摳啊!恐怕真的是一項繁瑣到想罵人的活。

所以,記載隋煬帝的都是後世的儒生歷史官,受制度影響,受成王敗寇思想影響,受儒家影響,他們將重點放在了楊廣的“仁義禮智信”上,就像對待秦始皇,一開始說他很殘暴,貌似除了殘暴便沒其他了,後來才能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在泫認為,楊廣是個極具個人英雄主義的人,他極力想成為歷史中那些強悍的帝王,努力過度,且是個不會調節各方關係的人。

對楊廣的看法,泫很同意蒙曼老師的觀點“是暴君但不是昏君,雖無德但有功,只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

哎呀哎呀,扯遠了,扯遠了,來瓶脈動,趕緊的歪回來~~~

前面有說過,邊關軍隊的監軍都是文官。文官不容易獲得軍功,在邊關卻是個機會,邊關的文官為了爭奪功勞,與武官矛盾很多,有些甚至不惜歪曲事實打壓武官,所以,這兩個原因加起來,泫對羊舌煬的感覺並不好,而且他的態度很是冰冷,拒人千裡之外,感覺就更不好了。

日子一天、一天、又一天的平靜過著,泫對羊舌煬表面能過去就行,不討好他,也不與他作對。

接甯承他們來玩過一次,遙兒像主人一般拉著哥哥、姐姐們到處轉,帶他們去看練兵場、城牆,居然還趁泫不注意,帶著甯承他們跑去邊界看代國,幸虧有丁旺財他們跟著,儘管如此,回來後泫依然揍了四個包子,泫不怎麼打他們,這次是氣急了,大概生氣的樣子太嚇人,遙兒連哭都忘了,驚恐的看著泫,花米多次提醒後,泫終於回過神,看到四個包子驚嚇的樣子,又心疼起來,無奈的嘆口氣,做了一桌好吃的哄包子們。

泫在這裡過的是輕鬆、快樂,遠離朝堂的爾虞我詐,一身輕鬆,在這裡只需練兵、看好邊界便沒什麼事了,而且代國與焜昱國關係一向不錯,兩個邊關偶爾還會互通往來,因此這裡是和平的,不像其他幾個邊關那樣緊張。

在京城的甯晟卻很不高興。

羊舌煬按時都會給甯晟彙報邊關的情況,可是每次都沒有甯晟期待的事情,平平淡淡,與泫沒去時沒什麼兩樣,頂多就是泫去熱鬧了些,這不是他想要知道的!

思前想後,決定再派一個人去,派誰合適呢?當然是要派跟泫做對的!可誰跟泫做對呢?想了一大圈,貌似都沒有,朝堂中的確有看不慣泫的,畢竟一個人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認同他,但,因為泫不爭名奪利,一副“你們愛咋咋滴”的態度,所以,那些看不慣泫的也只是看不慣而已,還未發展到做對的程度。

甯晟有些頭疼,以前覺得泫這樣的心態挺好,如果朝堂中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他這個皇帝也就能省心不少,可現在又覺得她不與誰親近,也不與誰敵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態度很不好。

想著想著又感慨起來,以前泫在身邊的日子,真的很好、很開心也很暖,體會到女兒的體貼入微,但後來摻和到朝政中,這種感覺越來越淡,泫腦子裡蹦出的想法,讓甯晟越來越恐懼,如果這樣的人去了別的國家,那麼焜昱國該怎麼辦。

想到這又不由硬起了心腸:

最安全的辦法就是讓泫去死,這個人必須得除!

在一旁觀察甯晟的郝公公,見甯晟臉色露出懷念之色,打算趁時機合適時,替泫說說話讓她回來,可心裡還沒組織好該怎麼說,又見甯晟露出絕狠之色,暗自嘆口氣打消了念頭。

第二天上朝時,甯晟腦子裡還在想著人選,現在焜昱國國內、國外都比較太平,早朝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會有相關人員去處理,或者是按慣例彙報一些事情,也不需要他這個皇帝大事小事的跟著,所以,拋拋錨還是可以的。

突然一個聒噪的聲音傳進耳朵裡,甯晟回神一看是三品文官竇大人,他是個破鑼嗓子,聲音稍大一些便覺得很刺耳,以前甯晟最煩聽他說話,可今天卻眼睛一亮。

竇大人有個弟弟,叫竇簫,是五品文官,雖然五品不算低,但在京城裡,五品還是低的得處處看人臉色。之所以想起竇簫,是因為這兄弟倆都是唯利是圖的主,只要許他們好處便可為之賣命,也正是因為如此,竇大人做到三品一個閒職後,便無進展,甯晟怎麼可能給這樣的人實權。

早朝散了之後,甯晟把竇大人單獨叫到了書房。

竇大人畢恭畢敬甚至有些卑微的站在甯晟書桌前,弓著背,完全看不到他的臉,真正是望其項背啊。

甯晟吩咐賜座,竇大人千恩萬謝後才戰戰兢兢的坐到了椅子裡,不像霍久他們坐踏實,只是擔了半個屁股,甯晟心裡冷哼一聲,很是瞧不起,又讓郝公公給他看茶。

在竇大人又一通的千恩萬謝後,甯晟緩緩開口道:

“竇大人在現在的官位上已經有很多年了吧。”

竇大人心裡不由顫了下,不明白甯晟說這事是好是壞,謙卑的答道:

“在哪裡都不重要,只要能為皇上分擔、解憂便好。”

甯晟淡淡的掃了他一眼,呷了口茶:

“是啊,朝堂上有竇大人這樣的人,朝堂才能一片安和,像黑臉卓爺那樣的人,只會弄的朝堂烏煙瘴氣。”

竇大人心裡又是一顫,不過這次顫是激動的顫,多年來察言觀色能不理解甯晟說著話的意思嗎,而且最近甯晟對泫的所作所為,竇大人立刻猜到甯晟找他來做什麼。

依著甯晟的心思說:

“皇上說的是,一國的穩定首先得朝堂穩定,朝堂不穩怎麼能安穩國民呢?那個卓爺仗著自己有些軍功,做了點貢獻,便不知天高地厚,為所欲為。”

雖然竇大人說這些時,甯晟在心裡將他罵了千百個來回,但表面上依然平靜的看不出絲毫:

“竇大人不愧是老臣,明事理。”

竇大人偷偷看了看甯晟,心裡打了個來回說:

“皇上雖然將卓爺貶去了東邊關,但,卓爺與代國一向關係親密,聽說卓爺一到,代國便送去了幾壇馬奶酒,老夫擔心會再出個餘艾。”

在旁伺候的郝公公不由暗中皺了皺眉:

皇上把泫貶去東面,不就是希望泫與代國生出點什麼嗎?這個竇大人怎麼還火上澆油呢!果然不是好東西!

突然腦子一亮,冷汗瞬間浸透了後背的衣服:

難道皇上要……

郝公公在暗暗著急時,甯晟和竇大人的隔空推手依然進行著。

甯晟聽完竇大人的話,心裡高興:

“哦?竇大人覺得有這個可能?黑臉卓爺在軍民中可是很有威望的。”

竇大人仔細揣摩一番,確定自己的推測,大膽的說:

“正是這樣的人,才會麻痺皇上,麻痺民眾,好給他的野心創造機會,代國與趙國比起來不相上下,如果卓爺與代國來個裡應外合,以卓爺的影響力,對焜昱國造成的傷害會比當年餘艾大的多,皇上切勿被他麻痺,這樣的禍害還是儘早除去的好。”

說完偷偷觀察甯晟的神色,果然看到甯晟臉上一閃而過的喜色,竇大人的心再次顫了下。

甯晟瞬間的喜色閃過後,又恢復了平靜,似乎在思考般,端起茶碗慢慢、慢慢的呷著,整個書房只聽到他咽水的聲音。

就這樣慢慢的呷完一盞茶後,終於開口:

“竇大人說的沒錯,東邊監軍朕不放心,再派一人去,竇大人覺得誰去比較合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竇大人本想說自己,可自己年歲大了,奔六的人去邊關,想想都覺得受不了,想到了自己的弟弟竇簫,但在人選問題上還拿不準甯晟的想法,於是雜七雜八的說了幾個人,都被甯晟逐一否定,這下竇大人有了些許把握。

從椅子上站起行禮道:

“皇上,老夫有一人選,覺得此人最合適不過,只是怕說出來皇上會覺得老夫有私心。”

甯晟心裡都急的恨不得幫他說,但表面上還是悠哉的靠進椅背裡,慢條斯理,不當事的問道:

“說來聽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