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空間戰之幽靈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一章 火星基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一章 火星基地

探測飛船此次登陸火星的目的地——國際火星科考基地——位於北半球一大片低窪平原的西部邊緣。火星科考基地的西面,緊靠著一處緩緩升高的山谷,更遠處則是鋸齒狀的山口,以及連綿起伏的褐色山脈。

這片比較平緩的平原,除了中央有些面積不大黃色的沙丘沙地外,大部分都是佈滿碎石的深紅色戈壁。國際火星科考基地所在的地區,還散落著幾個小型隕石坑,而科考基地就建在了其中一個最大的隕石坑上面。

火星科考基地暴露在地表的白色建築,外形就像一隻碩大的五角形海星,服服帖帖地平躺在圓形隕石坑的中央——基地選擇建在這裡,是考慮火星上爆發沙塵颶風的季節,隕石坑可以極大地減弱風暴對基地建築設施的危害。

兩艘探測飛船按照科考基地內的雷達引導,準確地飛到了直徑近1000米的隕石坑上空,繞著隕石坑盤旋了幾圈後,先後成功地降落在了“海星”的一隻“觸手”旁邊——這只“海星觸手”裡有直接接駁飛船的廊橋,兩艘探測飛船上的國際考察隊員們,等待廊橋伸出、接駁好飛船後,便迫不及待地離船進入了科考基地。

來迎接國際考察隊的基地人員,在頂層中央大廳舉行了一個小型歡迎會,一番熱鬧過後,科考基地值班站長陪同考察隊成員,在基地內進行了參觀訪問。

值班站長是一位名叫王煜的中國人,他在火星科考基地工作已經超過500天,現擔任基地內中方的隊長,本月科考基地的總值班站長,不過按照王煜本人的說法,他是為基地內各國科研人員服務的總勤雜工,科考基地的大管家。

參觀是從基地頂層的中央大廳開始的,王煜向考察隊員介紹說,整個火星科考基地就建在了隕石坑中心一個直徑50米、深度30米的巨型地下洞穴裡,整個基地共有六層,現在考察隊員們正好站在最頂層的大廳。

由於火星上大氣的成分、密度、氣壓還有溫度,與地球上的大氣環境有著天壤之別,人是無法暴露在火星環境中生存的,所以整個科考基地是與外界隔絕密封的,基地內部透過人工控制,形成了與太空飛船上一樣的生活環境,唯一不同的,火星基地內是有自然重力的環境,人們可以踏實地在地面上行走,基地內還可以種植一些樹木花草。

當考察隊員們一進入中央大廳時,就感覺到與飛船上的環境有些不同,這裡多了一些自然色,大廳的牆壁上有些隔斷被綠色的爬牆植物覆蓋著,開始大家還以為是裝飾材料,這時聽了介紹,大家都忍不住上前撫摸一下那一片片綠葉,那鮮嫩的綠葉、清香的味道,讓已經久違了地球植物的考察隊員們歡喜不已。

科考基地六層樓面,根據功能劃分為中央大廳、生活服務區、研究辦公區、科學試驗區、儲藏與環境控制區,還有最底層的火星地質勘探區。

由於火星上的太陽能無法滿足基地的需要,科考基地的能源供應來自一座小型核聚變發電站,而基地內供應的迴圈處理水,主要採自火星北極地下冰層的冰塊——每年夏季基地都要去北極開採更多的冰塊,來補給替換基地需要的儲備水源。

當王煜站長領著大家去參觀最底層的火星地質勘探區時,每個人都被要求穿上全套的生命保障服,戴上呼吸頭盔。進入火星地質勘探區後,人們發現這裡更像一座地下礦場,地面上有裸露的火星土壤、岩石,四周還有一些幽深的坑道。

王煜告訴大家,當初建造火星基地時,保留了最底層的火星岩層,而那些新挖掘的坑道,一直通向地層的深處,是為了研究火星核心物質奧秘、探測火星地震活動情況而挖掘的,同時也為科研人員尋找火星地下水源、探尋火星內部有否生命物質,提供更多的取樣場地。

“原來,科學家們還一直在努力尋找火星生命呀!”林秀月聽了介紹,不禁感嘆說道。因為她知道,至今為止各國還沒有發現火星地表存在生命的跡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尋找。”雖然這是科考基地的一項秘密工作,王煜卻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他們不懈努力的工作現狀,“2000年時,人類在地球南極洲發現過一塊火星隕石,那塊碳酸鹽火星隕石中存在著一些類似微體化石的結構。有人認為那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但也有人認為那只是自然生成的礦物晶體。雖然後來各國的探測器,在火星地表進行了大量勘探,卻還沒有發現相似的證據。直到現在,爭論的雙方仍然沒有任何一方能說服對方。我們現在希望能在火星地下找到相似的礦石,甚至能發現更多的生命證據。”

“我們之所以堅持不懈地尋找,是因為火星上有一個釋放甲烷氣體源頭的謎團,至今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走在一旁的伊之科夫博士,也很有興趣地加入了他們的談話,他向林秀月介紹說:“火星大氣中持續不斷出現的甲烷氣體,讓火星研究專家產生了火星上有生命這一設想,根據火星上的地質狀況,這些甲烷氣體本不應該存在的,除非是某些生活在地表之下的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排放出了這些甲烷氣體。”

“你們這次帶來的新型探測裝置中,就有尋找甲烷氣體來源的專用儀器,不日我們就將展開一次實地考察。”王煜向林秀月透露說。

“如果能發現這些氣體來源,那麼應該是一個偉大的火星科考發現咯?!”林秀月心裡自然很期盼,自己這次一生難求的火星之行,能見證一項轟動世界的太空發現,並由她本人向地球上的人們進行報道。

“那自然嘍,如果真能找到氣體來源,我們這些發現者都會成為世界名人嘍!”伊之科夫博士跟林秀月半開玩笑式地說道。

於是林秀月開始想,無論如何要說服考察隊的專家們,讓她也參加尋找火星生命跡象的探測任務。

這時,她首先想到了考察隊中的沈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