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空間戰之幽靈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二章 探測火星生命(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二章 探測火星生命(1)

在林秀月的積極爭取下,考察隊終於同意她參加尋找火星生命的探測任務,但她也被提醒,有關的新聞報道需要經過考察隊的稽核,涉及此次任務的核心技術秘密不能向外界透露。考察隊的這一要求,更增加了探測任務在林秀月心中的神秘感,她急切地盼望著探測工作能早日展開。

到達火星科考基地的次日凌晨,大約兩三點鐘的時候,大家等待的探測先期準備工作終於開始了。沈賢教授向林秀月解釋說,現在要在基地進行的是探測裝置檢查,這時火星地表的溫度、大氣、還有光照條件,與他們後面要進行的探測任務環境比較接近,所以考察隊才選擇在凌晨時候進行裝置檢測。

由於火星凌晨的地表溫度在零下60多度,大氣非常稀薄,氣壓還不到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所以參加試驗的人們,每個人都換上了室外保護工作服,戴好了全封閉宇航頭盔。

林秀月跟隨專家們來到了科考基地的室外,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踏在了真實的火星土壤上。腳下的火星土壤,開始感覺比較硬實,可是林秀月將全部體重壓在右腳上,稍稍使了一下勁,抬起太空靴後,地面上還是留下了一個比較清晰的鞋印。

這時,林秀月望著那只留在火星土壤上的自己的鞋印,心裡一陣激動,她忽然想到了阿姆斯特朗登月時說過的那句名言,“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想起了這句話,也讓林秀月為自己感到自豪和驕傲,地球上有多少人能有她這樣的機會踏上火星呀。如果要記錄今天的個人經歷,她希望自己會寫下這樣一句話,“今天的一小步,人生的一大步”,這一天從此在她生命中有了重要的特殊的意義。

考察隊這時走在了一個由封閉的天棚罩著的過道裡,火星科考基地上方巨大的海星形狀天棚,被白色射燈照得通亮,天棚下方地面上分佈著一些儀器設備。基地人員告訴他們,那些是用於火星環境監測的測量儀器,還有一些是用於觀測天文的,上面的天棚平時合攏著,可以遮擋火星上的風暴塵土,天氣晴朗時可以自由開啟,而他們現在經過的過道,就是“海星”的一個“觸手”。

透過“海星觸手”的頂端出口,考察隊一行人來到了火星科考基地的外圍,這時一些探測裝置已經從不遠處的探測飛船上運到了這裡,一輛火星履帶運輸車停在了場地中央。林秀月注意到,火星履帶運輸車上安放著幾個巨型金屬蛋——在特洛伊太空城時,林秀月看到海德教授和伊之科夫博士,搬運過這種巨型金屬蛋,而專家們當時告訴她說,那是“復活節彩蛋”。看來現在就要揭開這些彩蛋的秘密了,林秀月興奮地想到。

這時,火星履帶運輸車上的機械手將“復活節彩蛋”,一個接著一個從車上搬到了地面上,每個金屬蛋差不多有一米多高,下面還有三條“腿”伸了出來,將金屬蛋穩穩地立在了岩石地面上。

伊之科夫博士與基地內控制檯的操作人員,進行了仔細的試驗前狀態核查,當確定一切就位後,他轉向了現場的一行人,聲音激動地宣佈道:“女士,先生們,我們的火星生命探測任務,今天正式開始了。”大家頭盔的耳機裡立刻傳出了一片歡呼聲,有人興奮地揮動手臂,有的激動地相會擁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伊之科夫博士等大家的歡呼聲停止後,繼續說道,“這次火星生命探測行動,我們將探索人類在火星上還從未到達的地區,深入以前從未進入的地下巖洞,揭示火星地下令人神往的另一個世界。在前往探測地區之前,讓我們再看一眼小家夥們的出色表演。海德教授,請開啟火星生命探測球,讓小家夥們出來吧!”

站在旁邊的沈賢教授,用手指著那幾個立著的金屬蛋,示意林秀月注意它們發生的變化。只見金屬蛋的底部,開啟了一個碗口大的圓孔,從裡面透出了一束橙紅色的光柱,照在下面的火星土壤上。

過了一會兒,圓圓的洞口探出了一個身影,接著非常敏捷地爬出了一隻巨形螞蟻,落在了下面地面上,那只螞蟻的個頭,只比人的手掌略微小一點,黑色的身體,紅色的眼睛,一接觸地面就迅速地向遠處爬去。接著從洞口又出來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它們落地後,都迅捷地向不同的方向爬去。

“難道它們就是伊之科夫博士說的‘小家夥們’?”林秀月向來害怕各種小蟲子,眼前出現的這些螞蟻更是體形巨大,眼睛還透著紅光,她不由自主地向沈教授身後移了移。

“秀月,你不用緊張,它們是微型機器螞蟻,是按照指令出去探測環境的。”沈教授安慰一旁的林秀月。

“可是,看起來和真的螞蟻一樣啊?!”林秀月好奇地問道,“它們去做什麼呢?”

“哦,這些機器螞蟻的功能,還真的與工蟻差不多呢。” 參與了研製過程的沈教授,不無自豪地介紹說:“它們會根據指定的方向,自動尋找可以通行的路徑,無論是岩石、山坡、洞穴還是石縫,它們都能到達;沿途機器螞蟻能對氣體、土壤、岩石、冰層進行常規分析,如果發現了特殊的物質,它們還能向火星生命探測球發送信息,招集更多的機器螞蟻向那裡集中探測,甚至可以將岩石土壤樣品,搬回到火星生命探測球中,進行精細地測定。”

“它們這麼能幹呀!太神奇了!”林秀月讚歎道。

“它們最大的特點是,探測面積廣,探測空間大,尤其是像洞穴、石頭縫這些一般探測儀器無法到達的地方,它們都可以輕鬆鑽進去,這對我們向火星地下探測幫助非常大啊!”

“很多螞蟻一起工作,是不是工作效率也很高啊?”林秀月想起小時候觀察過一群螞蟻,浩浩蕩蕩地搬運她灑在地上的麵包屑,還有比螞蟻體形大數百倍的螞蚱屍體,小小螞蟻們也能拖到它們的巢穴去。

“當然啦,這些機器螞蟻也會合作,搬運個體大的物體喔。”沈教授肯定地點了點頭。

正當大家聊著這些探測機器螞蟻時,先前出發的那只機器螞蟻已經爬到200米遠的地方,它不停地用觸角搜尋著兩邊的物體,可是除了富含氧化鐵的岩石,還是岩石,於是機器螞蟻繼續往前爬行,兩隻紅眼睛在黑暗中顯得更亮了。

突然,機器螞蟻探測到一塊岩石後面,有一個與周圍岩石明顯不一樣的物體,於是它改變方向,朝著岩石後面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