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章 瓦爾米戰役(6,再度請求和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9章 瓦爾米戰役(6,再度請求和談)

作為一個有才幹的指揮官,馬塞納非常不喜歡自己麾下的原萊茵軍團的補充兵。這些士兵僅有一腔熱血與不怕死的精神,卻嚴重缺乏戰戰鬥經驗和訓練技巧。相比北方軍團與馬斯軍團,克勒曼將軍刻意降低了萊茵軍團的入伍標準。

與此同時,馬塞納非常信奉安德魯長官去年在蘭斯軍營,也就是香檳混成旅成立的那會兒,曾對包括馬塞納、絮歇等人在內的預備軍官所說的那一段話。

安德魯說:“

聰明又懶惰的人適合當將軍,因為他善斷;

聰明又勤奮的人適合當參謀,因為他多謀;

又懶又笨的人可做個下級軍官,因為他能服從;

又勤奮又笨的人趁早讓他滾蛋,因為他只會惹禍。”

馬塞納始終認為聰明又懶惰的自己,就是將軍乃至元帥的最佳人選。只可惜沒能早一點遇到“神眷者”的長官,卻讓各種好運氣被蒙塞,被貝爾蒂埃,被奧什等人捷足先登了。

等到這場戰爭爆發之後,馬塞納一度認為自己會排在夏塞、麥克唐納、奧熱羅、塞納蒙與勒費弗爾之後,成為第九位晉升將軍(准將)的戰場指揮官。可惜,這位未來的法國將軍卻被原萊茵軍團的補充兵害得夠慘,差一點就要二度解除軍職。

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打溼了馬塞納上校簽發給前方部隊的指令,導致標註著行軍線路的字樣變得有些模糊不清。原本,這個不大不小的失誤是可以及時糾正的,然而擔當全團前鋒的那個步兵營長傻兮兮也不向傳令兵確認指令資訊,稀裡糊塗的就將全團兩千眾帶歪了路。從武濟耶一路北上跑到了色當要塞,而不是東北方向60公里外的蒙梅迪要塞。

好在,蒙塞將軍透過臂彎信號機得知馬塞納上校的援軍沒能及時趕到東北要塞佈防,隨即將下令附近的一個步兵團趕去增援奧熱羅將軍,總算沒有誤了大事。那是進攻蒙梅迪要塞的奧普聯軍,同樣在崎嶇不平的洛林山地間走錯了路大,耽誤了進攻時間。

事後,憲兵司令部一致裁定,作為全團最高指揮官的馬塞納上校必須承擔全部罪責。好在安德魯長官及時出面,否決了蒙塞等人要求解除馬塞納軍職的申請,僅僅將義大利後裔的軍銜從上校降到中校,職務由團長改為代理團長。

安德魯知道這個吧不修邊幅,嗓音嘹亮的傢伙,是一位熟練的戰略家和有才能的戰術家,馬塞納性烈如火,這使得他在戰鬥中勇往直前、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與此同時,馬塞納又缺乏管理才能,也不關心軍紀。所以,適當的給予其一些教訓就可以了,沒必要過於壓制指揮官的天性。但不久,安德魯接受了貝爾蒂埃將軍的建議,派了服從性極強的格魯希少校,去擔當馬塞納的助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當絮歇與馬塞納在團指揮部裡密談的時候,格魯希少校帶領第一道防線的潰敗守軍,灰頭灰臉的撤到主陣地。僅僅是普魯士步兵營的一個輪射,他那躲在胸牆裡的步兵營就損失了95人,加上20多個就此不見了蹤影的逃兵,格魯希少校的步兵營就此損失了一個整編連隊。

絮歇透過指揮所的窗戶,看到了這一切,他轉身對著馬塞納問道:“你怎麼不去安撫你的部下?他們剛剛輸了一場戰鬥,個個一籌莫展,沮喪著臉。”

馬塞納頭也不抬的說:“沒必要,格魯希那家夥勇敢果斷,服從性強。戰前,該說的我已經在反復強調了兩遍,只是他的一貫都缺乏魄力和信心。所以,(安德魯)長官讓我多錘鍊一下這個貴族家的子弟。多一點挫折,對他的成長有利。”

絮歇相信,安德魯長官的確有讓馬塞納訓練格魯希的意思,但那最後一句,肯定是懶惰成性的馬塞納自己加上去的。他也不想當面戳穿指揮官兼老朋友的小把戲,便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條,塞進馬塞納中校的手中。

“這是長官的命令,你把它背下來,而且必須是唱熟了。”絮歇解釋說。長官自然指的是安德魯統帥。

馬塞納眯著眼,展開一看,發現卻是一首詩,詩歌名為《馬斯軍團最強大》,每一行之上還標註有譜曲的音符,這是音樂家依據安德魯統帥的哼唱標註的曲調。歌詞首段如下:“

嘿,普奧聯軍都是一群黑烏鴉,想把我們踏在腳底下;

從阿登森林到萊茵河畔,嘿,我們的馬斯軍團最強大;

安德魯統帥的戰士們,把刺刀擦亮,要緊緊握住手中槍;

我們都應當越戰越頑強,和敵人決死在疆場。決死在疆場。”

……

這當然安德魯翻版於前蘇-聯早期的《紅軍最強大》,歌詞做了幾處改動,而且第一次將安德魯自己的名字加入到歌詞之中,意在軍中體現對統帥的崇敬之情。從根源上說,馬斯軍團才是三大軍團中,安德魯的真正嫡系部隊,大部分指揮官都是以香檳混成旅為核心,與原中央軍團融合而來的。

尤其在這次衛國戰爭中,11萬大馬斯軍團擔當正面戰場與最後決戰的重要職責。所以高唱一句《馬斯軍團最強大》,事實上並不為過。至於歌詞內容,更加無所謂了,與時俱進的都會加以修改。

《馬賽曲》作為法蘭西的第一軍歌和國歌,在其存在的兩百多年裡,改動了無數次;而俄國人那首經典的《向斯拉夫女人告別》至少有3個大版本:沙俄的巴爾幹戰場版和西線戰場版,以及蘇俄時代的革-命版,其歌詞內容在1百年內變動了不下20次。另外說明一點,整個世界似乎除了朝鮮與日本,所有的人都厭惡烏鴉。

作為接近統帥部核心的參謀官,絮歇本人當然明白安德魯長官的用意,之所以讓馬塞納中校和他團隊第一個高唱馬斯軍團的戰歌,就是讓給“老家夥”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早一點恢復他的上校軍銜。

此外,馬塞納的嗓音的確非常不錯,曾經就唱著歌劇院流行的詠嘆調騙過不少富家妹子身心和錢財。加之馬塞納的心中不曾存在什麼羞恥心,所以給安德魯長官大拍馬屁的事情,“老家夥”肯定是哭著、喊著、搶著去幹。

果不其然,馬塞納隨即將自己角色從指揮官轉換為音樂家,獨自待在指揮所一遍又一遍的練唱這首《馬斯軍團最強大》,之後他還要教會全團官兵唱會,唱熟,唱好。至於部隊的指揮權,馬塞納已授權參謀部的絮歇中校替代自己。

聰明的絮歇可沒有越殂代皰習慣,他出門找來格魯希少校,將全團指揮權交還給前線指揮官,只是多說了兩點:首先要保存實力,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其次9磅和9磅以上的火炮,以及所有彈藥都不準留給普魯士人。

“大口徑的火炮太重了,戰鬥期間,炮手們很可能來不及做到安全撤離。”格魯希少校問道。

絮歇笑道:“告訴炮手們,可以提前炸膛,反正戰後都是要回爐的。蘭斯軍工廠又給馬斯軍團送來了20門新式火炮,都是9磅和12磅的安德魯大炮,重量輕,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填裝彈藥簡單、方便且安全。”

……

在普魯士人攻佔了第一道隘口防線之後,馬森-巴赫上校的第二步兵營試探的攻擊了法國人的主力陣地。但僅僅十分鐘左右,普魯士人被法軍陣地發射的鋪天蓋地的實心炮彈砸了回來,還損失了數十名官兵。

前方報告說,法軍陣地一共15門火炮,9磅與12磅火炮至少佔了三分之一。而這一次,指揮官馬森-巴赫上校沒有再妄自尊大的拋棄炮兵單幹,而是在胸牆那邊做修整的同時,非常有耐心的等待著己方10門重型火炮的到來。

50分鐘之後,普軍的火炮陣地部署完畢,並與法軍炮兵進行了整整三個小時炮兵間的對轟戰。非常湊巧的是,普魯士炮兵的一發12磅炮彈意外擊中了法國守軍的彈藥庫,立刻引發了一場殉爆事故,造成了法軍陣地的極度慌亂。

見狀,馬森-巴赫上校果斷下令全團官兵再度進攻。20分鐘之後,僅僅遇到零星抵抗的普魯士步兵,僅以個位數的損失拿下了伊斯特勒隘口的主防線,因為法國人早已逃離了戰場。欣喜若狂的普魯士王儲居然下令一名士兵爬到隘口的最高處,將代表普魯士王室與霍亨索倫家族的皇冠黑鷹旗豎立於山峰之巔。

伊斯特勒隘口的佔領,意味著普奧聯軍徹底打通了邁向富饒香檳平原的道路,可以向洪水猛獸一般,撲向蘭斯或是沙隆。

就在聯軍上下因為這場勝利倍加鼓舞的時候,夜裡,布倫瑞克公爵與他參謀長科堡元帥卻找來了戰場指揮官馬森-巴赫上校,讓這位“普魯士英雄”詳細彙報了戰場過程中的某一個細節,不許有任何疏忽遺漏。

等到馬森-巴赫上校離開之後,會議室內僅留下普魯士總司令和奧地利參謀長二人。

“嘿嘿,殉爆?”公爵自嘲了一句,繼而他又望著科堡元帥,憂心忡忡說道:“自從我們跨越法國的國境線之後,似乎每到關鍵時刻,都會有一些我們不想要的好運氣突然降臨,牽著我們從隆維要塞一路走到伊斯特勒山隘。”

科堡元帥頗有同感的點點頭,法國人在這個重要隘口的防禦力量太弱了,居然只有兩千人,20門火炮。一個普魯士步兵團僅僅耗費了五個小時,付出了兩百多人的輕微代價,就一舉拿下了法軍的兩道防禦陣地,還準備摧毀了全部的火炮,繳獲了其中的8門小口徑火炮。戰鬥之順利的令人難以置信。

而一週前,在梅隆庫爾要塞的攻防戰中,克里法特將軍和他2萬部隊(含援軍),圍攻法軍長達三天,前後損失了4千多人最終也沒能拿下那座並不堅固的防禦要塞,從而斷絕了布倫瑞克公爵將聯軍主力北上修整的軍事戰略部署。

頭腦清醒的兩位元帥已經感受法軍統帥的陰謀,那就不斷的將奧普聯軍將香檳方向吸引,無限制的延伸拉長干涉軍的補給路線,繼而……

儘管公爵已匯合自己的參謀長詳細考慮了軍隊補給線的問題,並將大批軍隊部署於交通要道和要塞橋樑,但這畢竟是法國境內,到處都是敵視入侵者的憤怒目光,尤其是在當盧村屠殺事件之後,就連法僑支隊的法國流亡貴族和士兵也紛紛要求嚴懲屠殺兇手,自然遭遇科堡元帥的斷然拒絕。

不久,一些法國貴族軍在抵達凡爾登要塞之前,就開了小差。在一些長官的默許甚至縱容下,很多人喬裝打扮成農夫的逃離了普奧聯軍。加之之前傷亡數字,剩下的已不足四千人的法僑支隊的官兵,拒絕主動與聯軍配合作戰。

……

在目前對己有利的狀況下選擇撤退,是絕對不可能。憤怒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君主與貴族們會把兩位元帥活生生的撕成碎片;而停滯不前,更不可以。前線部隊的4萬多聯軍官兵與戰馬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先和談,繼續試探法國人的最終想法。”左思右想之後,科堡元帥向公爵提出一個不是建議的建議。

如果這話由布倫瑞克公爵,估計會被那個桀驁不馴的侄兒加以反駁,但奧地利參謀長代表著中立,不由得威廉三世王儲不敢不尊重自己的意見。

當下,和談使節卻成了問題,最初的幕僚官歌德一面都沒見到安德魯,卻被扣押到蘭斯軟禁起來。法國人對此的解釋是,歌德屬於黑森公國的人(出生地),必須花費時間甄別這位詩人在當盧村屠殺事件中是否存在罪責。值得慶幸的是,在此期間,歌德依然享受外交使節的待遇,只是失去了書信通訊的自由。

聯軍第二位的使節,是為了抗議法軍在陣地前沿公然槍決黑森戰俘一事。但被安德魯毫不客氣的直接給予驅逐,僅帶回一句話。法國統帥說:“和談的前提,是交出所有黑森僱傭兵。”

好在現如今的4萬多聯軍之中,已無黑森僱傭兵團的作戰序列。勉強達到安德魯事先設定好的條件。

正等兩位元帥為第三位使節人選考慮時,那位普魯士王儲也趕了回來。這一次,聯軍副司令的威廉三世沒有反對雙邊和談,只是推薦了自己的秘書威廉?馮?洪堡擔當正使;而王儲的副官,格奧爾格少校作為武官副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