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 波茨坦戰役(續6,塔列朗的和談條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8章 波茨坦戰役(續6,塔列朗的和談條件)

事實上,在貝利茨河會戰與措森突襲戰的當天,作為法軍最高統帥特使的塔列朗伯爵就被解除了軟禁與封鎖狀態。不過,他依然待在那棟兩層高的普通公寓樓裡,靜靜的等候獵物乖乖的自動上鉤。

很快,普魯士國王的兄弟亨利希親王,內閣成員中的內政大臣阿爾文斯萊本、司法大臣斯特倫塞和外交大臣盧歇西尼等作普魯士主和派的代表們,紛紛上門拜訪法國伯爵,並希望能儘早結束普法兩國之間的這場不幸戰爭。

然而,塔列朗自始至終卻不做任何承諾,那是他看到柏林的主戰派沒有一個趕來公寓樓。所以,這位法軍特使只是明裡暗地裡慫恿求普魯士的和平貴族們,勇敢的發動一場不流血政變,繼而推翻那個已經戰敗的威廉二世國王,好讓亨利希親王登上王位。然而,普魯士親王與貴族們很是膽怯的退縮了。

塔列朗也不灰心,他只是冷冰冰的拒絕了來自柏林的所有邀請宴會,一門心思待在自己的房間享受各種美食美酒。當然,貪婪的瘸子從不拒絕接來自柏林的政治賄賂,不到兩天時間裡,他那漂亮的荷包裡就有了一張高達10萬塔勒的支票。此外,塔列朗尤其喜歡同前來造訪公寓的德意志女人們相互調情。

不得不說,那個法國瘸子的泡妞大法很奏效。儘管身體上的殘疾導致塔列朗缺乏軍人一般的陽剛之氣,但他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與善解人意的親切感,深深吸引著異性,尤其是他那藝術般的談吐舉止,時常見那些深宮怨婦們逗得開懷大笑。與此同時,普魯士的親王貴族也投其所好,將他們的眾多情婦,甚至是自家老婆女兒,送到菩提樹大街上,那棟位於柏林軍械庫對面的灰色公寓樓裡。

期間,一位伯爵夫人曾私下詢問塔列朗,“您是談話藝術的國王,您的訣竅何在呢?”

塔列朗笑道:“與將軍們作戰時,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戰場一樣,而我總是要選擇談話的內容。我只同意就我有話可說的事交談,或能發號施令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位法軍最高統帥的私人特使以傳話方式,告訴那位剛逃回柏林的普魯士君主:這座城市的話語權已屬於法國人的掌控下,而不是柏林王宮與市政廳。

22日,在12萬法薩聯軍已經將整個柏林城團團圍困之際,普魯士外交大臣盧歇西尼伯爵奉國王威廉二世之命,再度前來拜訪塔列朗。他希望能儘早重啟兩國和平談判。那位法軍特使毫不掩飾他心中的快樂,很快塔列朗便獅子大開口,向普魯士人提出了他們誰也無法接受的和平條件:

第一,普魯士必須將黑森公國、哈爾特公國和馬格德堡公國的統治權交給薩克森選大帝侯國,上西里西亞屬於波蘭(但在3年裡由法國與薩克森公國共同代管),奧地利王國將恢復在下西里西亞地區的傳統統治,至於瑞典將擁有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其次,普魯士必須向法國賠款兩億塔勒(約8億法郎)的戰爭賠償;最後,未來10年裡,普魯士每年需要向法國提供20萬廉價的年壯勞工。

第一條,毫無疑問是安德魯拿戰敗國的領土去感謝軍事盟友們的支援。此外,穿越者對普魯士的土地並不感興趣,除了已經控制下的魯爾區;不過第二條與第三條,就是塔列朗添油加醋過後的獅子大開口了。

安德魯給予的戰爭賠償底線是1千2百萬塔勒,差不多屬於戰前發行的4千萬法郎軍債;之所以提出普魯士勞工輸入的要求,不僅僅是那削弱普魯士軍隊的戰爭潛力,更是北方15省與比利時的公路網與鐵路建設,各種工業基地已正急需大量廉價工人,每年缺口至少在7到8萬人之間。

在不歡而散的首次正式會晤過後,塔列朗從“和平派”的情婦嘴裡得知,威廉二世壓根就不想與塔列朗舉行任何形式的和談,他只是想著拖延時間,等局勢發生變化。那是俄國駐柏林大使已在昨天夜裡向普魯士國王做出保證:英俄兩國的外交官已在聖彼得堡聯合起來,準備向法軍最高統帥施加更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壓力,以期迫使法國人放棄不切實際的賠償要求。

此外,普魯士軍隊中的鷹派人士也要求威廉二世放棄任何形式的屈辱和平。城市裡有傳聞,俄國元帥蘇沃洛夫將在兩週內,率領10萬俄羅斯軍隊以及10萬東普魯士軍隊,從1千公裡外的涅曼河殺到柏林,解救危難中的普魯士。

“……所以,我最尊敬的統帥閣下,必須讓威廉二世和他的主戰派將軍們,於柏林郊外,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受一次刻骨銘心的軍事與外交羞辱,並藉此來震懾趕來柏林胡亂攪局的英國人和俄國人。”

塔列朗在寫給安德魯的信件中如是陳述道。很快,他就以兩萬法郎為代價,收買了好幾位“公共情婦”去傳遞枕邊風,百計千方的慫恿默倫多夫元帥和威廉二世國王,希望藉助在柏林城下舉行一場中世紀的公開決鬥邀戰那個不可戰勝的法國人,藉此來鼓舞頹廢已久的軍心士氣,繼而拖延法軍的最後進攻日期。

顯然,善意估摸人心的塔列朗精準把握了普魯士連續戰敗之後,急於求勝翻盤的心態,哪怕是一場毫無軍事意義的勝利也行。而安德魯在塔列朗的勸說下,欣然接受了這場柏林城下的兩軍邀戰。

……

早在去年的衛國戰爭中,蘭斯軍械所就將一種新式單發前裝式來復槍投入到實戰中進行檢驗效果。期間,使用銅底雷汞發射藥與米尼彈的“蘭斯1號步槍”的來復槍團在收復凡爾登堡壘群(沃堡和杜奧蒙堡)的戰鬥中表現相當優異。到了1792年11月,這種“蘭斯1號步槍”便首先列裝到統帥部的近衛師團中。

整個“蘭斯1號步槍”,全槍重4.8公斤,口徑17.8毫米,每發子彈重32.4克(比之前的子彈體積小一些),但這種圓頭柱殼鉛彈的殺傷距離可達918米,550米內可以保證精確命中,威力相當巨大。由於是重新設計的前裝來復槍,軍械工程師為其配置了長0.53米近戰刺刀,可以同普通滑膛槍一樣,將刺刀快速取下與重新裝配,便於近距離的防禦戰和肉搏戰。

簡單的說,“蘭斯1號步槍”已經達到了鴉-片戰爭期間英國陸軍步槍的水平。如果讓一名神槍手配備有長筒瞄準鏡的“蘭斯1號步槍”,可以精準打擊5百米內任一個人形目標(詳見243章)。

正是這種新式步槍使用了銅底雷汞火帽作為發射藥,不僅大大提高了點燃發射藥的能力,減少了啞火機率,已經可以做到全天候作戰,槍膛後端也僅僅冒出少許的白色硝煙。即便是千餘名士兵以密集佇列方式,一同向前開火,也不會陷入人工製造的戰場迷霧之中。

當然,對於穿越者而言,他更基於厚望使用金屬子彈的後裝式步槍,當然是那種“便宜量大”且可以滿足不同射擊方式,尤其是臥式射擊的栓動式旋轉閉鎖結構的步槍,諸如大名鼎鼎的莫辛納幹步槍和毛瑟98K步槍等。但顯然,安德魯的設計理念實在太過先進,差不多超出歷史80年。儘管軍械工程師不停的迎合統帥的怪異主張與要求,但這種後裝步槍壓根就不是短期內能搞出來的。

……

按照普法兩軍的約定,在柏林西郊的平原上,雙方各出一個8百人的步兵團,做一對一的戰場角逐。為了削弱法軍的軍事優勢,默倫多夫元帥甚至提出雙方不得使用騎兵與炮兵參戰。對此,前敵指揮官蒙賽將軍秉承安德魯統帥的意願,同意了普魯士人的各種無恥要求。

威廉二世和他元帥很是天真的認為,法國人氣勢洶洶的從萊茵河一路殺到柏林城下,其軍心正旺,士氣高漲,但由於近期以來一直保持著行軍與交戰狀態,士兵們早已疲倦;反之,普魯士軍隊儘管輸掉了這場戰爭,但在柏林城下擁有以逸待勞的優勢。憑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痛擊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法軍精銳步兵團。如此這般,敵我雙方的軍心士氣就會此消彼長,對守城的普軍更為有利,可為英俄兩國的外交努力贏得更多的時機。

作為前敵總指揮的蒙賽將軍,當然清楚“蘭斯1號步槍”的卓越效能,足以秒殺歐洲各國的槍械。事實上,普魯士人還以為出戰的法國步兵還準備使用一分鐘一發,且裝彈繁瑣的來復步槍。

曾經有軍官擔心這種先進武器等到此戰之後,會引發資訊外洩。不過,蒙賽與安德魯一樣,也認為有關武器的任何秘密不能儲存太久。如今在近衛師團進行了規模化列裝,英國人肯定會透過各個途徑得知銅底雷汞火帽與米尼彈的存在。

同樣的,安德魯也信服於英國陸軍部那保守刻板的陳舊作派。憑藉大英帝國強盛的工業製造能力,他們想要研製雷汞火帽與米尼彈不難,甚至非常簡單,但要向全軍進行推廣,其難度就堪比頂天。比如說,已經在兩次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安德魯火炮,倫敦軍械所已在去年製造出成品,但始終無法運用到英國陸軍之中,那是倫敦將軍們堅持認為優質鐵炮才更加適合英國,而不是昂貴的青銅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