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0章 韋爾斯利對安德魯法國的印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0章 韋爾斯利對安德魯法國的印象

當 1792年 10月,奧什將軍指揮的北方軍團(如今的第一軍)炮轟並包圍了歐洲第二大海港城市安特衛普之後,英國外交大臣便立刻照會了代表安德魯法國的肖弗蘭大使。該照會中宣稱:

“英國決不會同意法國擅自以冒充的天賦權利為藉口,把自己當成唯一的裁判官去裁決由神聖的條約建立起來,並由所有大國一致加以保證的歐洲政治體系。英國堅持它一個多世紀以來所遵循的準則,對法國直接或間接地使自己成為低地國家(比利時)的主人,或成為歐洲普遍權利和自由的主宰者的行為,決不會置之不理。”

在面對英國人的恐嚇時,安德魯主動尋求了政治妥協,先是下令撤離海軍艦隊迴歸敦刻爾克軍港,隨後又解除針對安特衛普的包圍,並將海港城市非武裝化。基於此,英國人便很快收回了這份外交照會。不久之後,等到蘭斯與維也納簽署了《布魯塞爾和約》,倫敦也預設了安德魯法國對低地法語區(比利時)的統治,但白廳始終拒絕承認安德魯法國對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領土的所有權。正是由於英國人的反對,整個西德意志至今處於軍管狀態,沒能列入安德魯法國的省份。

在第二次普法戰爭爆發時,英國繼續作壁上觀,白廳方面更是希望兩個歐洲列強在戰爭中受到相互重創對方,但結果卻令歐洲的外交官與軍事家大跌眼鏡。僅僅12天,安德魯法國匆忙組織的包括瑞典和薩克森在內的反普聯盟,就贏得了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不僅佔領了西普魯士全境,還準備向東普魯士和柯尼斯堡發動進攻。

很快,英俄兩國駐柏林的外交官聯手起來,分別以貿易封鎖和戰爭威脅的方式,成功阻止了安德魯法國征服普魯士的步伐。否則,那個曾經稱霸歐洲一時的陸權強國,也許會在1793年2月之後,讓“普魯士”淪為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歷史名詞,比起地理名詞“義大利”還不如。

經濟方面,英國的商務代辦經過一系列談判,成功限制了安德魯法國的棉紡織品在海外市場上的快速擴張;在大力發展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化經濟時,傲慢自大的法國人不得不聽取英國各商業與製造協會的意見,而兩國間幾乎所有商業與貿易紛爭的最終裁決庭始終設在倫敦,而並非蘭斯。

無論是蘭斯官方,還是民間組織,或是新聞報刊,很少有公開反對英國的言論。在安德魯法國幾乎不存在抵制英國產品的行為,所有商品可以較低關稅進入蘭斯政-府控制的所有區域。不過,蘭斯輸入主要產品依然是蒸汽機、建造鐵軌的鑄鐵、紡織原料的棉花,硝石和硫磺,還有南美洲的奇特產物-橡膠。天知道,法國人為何要耗費重金,囤積這種只能當做兒童玩具,或是橡皮擦的玩意。

此外,蘭斯政-府還在近期將貿易委員會從龐大的內政部門中徹底獨立出來,繼而成立了一個專門負國內與國外貿易的商務委員會(商務部),其高階主管(相當於商務部長)由已經辭去聯合集團總裁職務的薩伊擔當。

上臺之初,27歲的薩伊部長(委員會主-席)就迫不及待的向英國特使表態:將持續加大對英國產品,尤其是初級原料,諸如鑄鐵、棉花與橡膠的進口額。事實上,蘭斯政-府更希望大幅度增加硝石的進口量,但被英國婉言拒絕。那是白廳各部門與議會下院都已達成一致意見,必須限制安德魯法國那過於強大的軍力,類似硝石等軍需品的輸出會加以管控。

至於英國產的蒸汽機,蘭斯方面以專利權糾紛為由,一直在逐步減少進口數量。但在英國商務代辦理查德?韋爾斯利看來,這並非事實。真實情況是法國人在沙隆基地的蒸汽機產已經能夠滿足其國內生產,甚至還有富餘的蒸汽機產品以及內河蒸汽船,出口到南方法國、薩克森、瑞典、巴登、符騰堡與巴伐利亞等國。

韋爾斯利從蘭斯的報刊上留意到,那個位於馬恩河邊的沙隆製造基地,已經變成蒸汽機及其周邊產品,包括火車機車、內河蒸汽船、蒸汽紡紗機和織布機、食品加工機械的研發與生產基地;之前的棉紡織工廠正陸續轉移到布魯塞爾與斯特拉斯堡。此外,距離英吉利海峽不遠處的里爾將成為第三個棉紡產業基地;煤炭、軍工業和鋼鐵廠主要集中在以那慕爾、列日、盧森堡和色當為核心的馬斯河流域;至於罐頭、奶粉(麥乳精)等食品與畜牧加工業,更多分散於北方各省……

由於對安德魯法國外交上的屢屢成功,使得威斯敏斯特宮的權貴們感覺過於陶醉,那是他們自負的認為大英帝國對一個新興歐陸強國實施了有效管控。當然,沒人知道那個北方獨-裁者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獨自待在一個全封閉的小房間裡,惡狠狠的砸壞房間內擺放的所有英國瓷器,只為發洩心中的種種不滿。

在抵達蘭斯的半個月時間裡,擁有特使身份的理查德-韋爾斯利僅僅見到了安德魯三次,會晤時間合起來也不過1個小時。儘管北方獨-裁者始終舉止優雅,態度和藹,但理查德-韋爾斯利卻能感覺到對方發自內心的冷漠。尤其等到雙方達成一攬子棉紡貿易協定時,這位英國代辦甚至察覺到安德魯對自己不加掩飾的厭惡感。這是酒會現場,始終待在一旁的弟弟阿瑟-韋爾斯利暗中提醒的。

曾經有兩次,韋爾斯利希望能進入色當基地參觀,但被蘭斯外交部婉言拒絕,那位於貝爾部長宣稱鋼鐵基地實為軍工管制重地,一項隸屬於憲兵總部負責。至於英國人向憲兵部遞交的官方申請,始終都沒有、也不可能會有下文。

另外,白廳外交部在安德魯法國秘密收買的間諜,其命運和下場都非常悲慘。那些已知暴露的百餘位為英國官方效力的法國情報人員,不是面臨終身苦役就是接受繯首死刑。即便是在法國從事各種特殊任務,但無外交豁免權的英國商人也不可倖免。離開倫敦時,理查德-韋爾斯利已獲知,近半年來有8位英籍僑民在法國意外遭遇了各種不幸,而這些人的真實身份就是外交部的秘密情報人員。

說明一點,18到19世紀,英國最龐大的情報部門通常隸屬於白廳街(英國各軍-政部門的所在地)的外交部。並非像安德魯法國一樣,擁有一批獨立、專業,且直接聽命於最高決策者的情報與反情報部門,包括軍情五處、軍情六處、憲兵部和警務部。

專業實力上的不對稱,使得法國間諜在英國甚少被抓。即便有暴露的,狡猾的法國佬都會第一時間尋求有經驗的英國律師介入,讓愚蠢不堪的倫敦軍警白忙活一陣。接著,制服們還要被各家商業報紙和漫畫雜誌猛批一頓,說是侵犯了人-權與自由。自從法國人將上述詞彙傳到倫敦,就成為市民們掛在嘴邊的常用語。

可無論如何,蘭斯永遠都比巴黎文明。

蘭斯的街道寬闊,美麗清潔,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如茵的草坪和整齊排列的煤氣路燈。在已有20多萬人生活的大都市裡,極少上演巴黎式的喧囂與混亂,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至少店鋪經營者從不緊張兮兮的防範長褲漢來打劫,而神父不擔心有暴民會在教堂裡褻瀆上帝。由於治安良好,巡警們通常會悠閒自得的逛街,那是蘭斯上空很難聽到刺耳的警笛口哨聲。

這座城市裡,有一項令前英國駐巴黎大使多爾塞特公爵和韋爾斯利兄弟極為推崇的“蘭斯文明之舉”,那就是設在這座城市大街小巷上的兩百多個公共廁所,裡面有供城市居民和流動人口共同使用抽水馬桶(蹲式)。這類馬桶為色當鋼鐵基地裡出品的工業陶瓷,其原料主要來自高爐出鐵後遺留的鋼渣(矽酸鹽)。

不僅如此,蘭斯市政廳還做出強制性規定:人口集中的公共建築,諸如火車站、咖啡館、餐廳、郵局驛站、歌劇院、政府辦公樓,以及教堂和修道院等,必須附設相應的公廁且男女分開。對於餐飲行業,還須為客人提供用於洗手的肥皂與幹淨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韋爾斯利兄弟曾經聽說,修建公共廁所的想法是安德魯統帥在1790年率領他的香檳混成團進駐蘭斯之後,親自下達的第一道軍令。自從那以後,蘭斯才沒有汙水橫流,惡臭熏天的糟糕境況,真正成為一座美麗的城市(事實並非如此)。

這一切,對於造訪這座城市的英國人而言,感覺非常便利又充滿了好感。於是,海峽對岸的紳士們不會再在馬車上預備一兩個尿壺,後者會搞得滿車廂盡是臭烘烘的氣味。差不多每一個從蘭斯回到倫敦的英國人,事後都會強烈建議倫敦市政廳像改造清潔水源那樣,以蘭斯的公共廁所為藍本,在帝國首都加以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