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2章 蘭斯法國即將入侵英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2章 蘭斯法國即將入侵英國?

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一般被認為始於19世紀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但事實上,愚人節屬於歐洲歷史上非常古老的節日。至少在中世紀時期,當時的歐洲民眾十分重視這幾日,他們比今天的人們玩的更兇,鬧得更瘋,笑的更狂,可以說,正是愚人節讓中世紀的人們得以度過了漫長而艱苦的歲月。

很多時候,習慣於嚴肅和強硬的天主教教會、紅衣大主教與教皇們不但沒有鎮壓這一類離經叛道的娛樂活動,反而對此類活動比較支持和鼓勵,甚至很多國王、領主和教會人士會主動與他們的臣民們一起從事這種娛樂。

等到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後期,歐洲的貴族精英和知識分子都漸漸覺得這類愚人惡作劇都是下層老百姓上不得檯面的娛樂活動,他們作為紳士和體面人,應當去追求更高尚、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和下等老百姓混在一塊兒。

於是中世紀那種平民和貴族,修士們一起參加的,打破階級差別的愚人狂歡活動就逐漸消失了。精英們熱衷於那些可以展現他們身份的娛樂活動,比如沙龍、歌劇與賽馬。從此,愚人節就逐漸成為平民百姓之間互相開玩笑的節日了。

1794年4月的愚人節當天,倫敦裡流傳了一則驚人的訊息,說是大英帝國僅次於本土艦隊規模的地中海艦隊主力在法國土倫內港全軍覆沒。不僅如此,帝國海軍還在法西聯合艦隊的圍攻下,丟失了已經整整堅守90年的直布羅陀半島要塞。上述這些,意味著英國徹底喪失了地中海與直布羅陀海峽的控制權。

就在80多萬倫敦市民談笑風生的傳播這一則愚人節新聞時,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曾真正料到,謠言卻是事實!而且比起1百多年前,英荷戰爭時期,英國海軍在泰晤士河上所遭遇的那場失敗還要悲催好幾分。

1667年6月,荷蘭海軍上將德魯伊特帶領荷蘭海軍艦隊趁黑夜漲潮之時,順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擊,很快佔領了英國希爾內斯炮臺,奪取了貯存在此地的四噸多的黃金,還有大量造船材料。得勝之後的荷蘭艦隊橫衝直撞,長驅直入到達查塔姆船塢,將英國停泊在那裡的8艘軍艦,通通付之一炬。此外,英國旗艦皇家“查理號”戰列艦還被荷蘭海軍俘獲,並帶回國內展覽。

之後,德魯伊特的荷蘭艦隊封鎖泰晤士河口長達數月。這次奇襲給英國造成了差不多20萬鎊的損失,更使皇家海軍蒙受了奇恥大辱。英國人欲哭無淚,只好以放寬航海條例,歸還部分荷蘭殖民地為條件,簽訂了英荷兩國的《布雷達和約》,從而結束了第二次英荷戰爭。

等到1794年3月的土倫戰役,以及後續的直布羅陀半島攻防戰,英國海軍蒙受的損失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是英國地中海艦隊一下子損失了40多艘戰艦(戰列艦與巡洋艦),其中的大部分軍艦居然完好無損的淪為法國人的戰利品。

在威斯敏斯特宮,重新選舉產生的議會下院的議員們,在輝格黨領袖福克斯伯爵帶領下,針對英國地中海艦隊全軍覆沒以及帝國在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戰略的徹底失敗,發起了對威廉皮特領導的內閣政-府排山倒海式的猛烈攻擊。

僅僅兩次一邊倒的辯論過後,輝格黨人就成功發起了一次不信任案,並要求威廉皮特首相及其內閣成員立刻辭職。儘管在國王喬治三世的授意下,議會上院當天否決了下院的這項提案,但福克斯伯爵發誓將繼續領導議會下院的輝格黨議員,於兩週之後發動第二次針對內閣政-府彈劾提案,繼續向威廉皮特施壓。

依照18世紀英國議會的遊戲規則,貴族上院只能否決平民下院提出的一次不信任案。不過兩週之後,作為英國國王的喬治三世有權再行否決一次平民下院的彈劾案。這就意味著,威廉皮特首相和他的內閣政-府還有4到5周左右的時間來挽救土倫失敗與直布羅陀淪陷之後引發的一系列政治與軍事危機。

當然,英王喬治三世想要繼續維繫威廉皮特的政-府,還可以在半年內第二次解散議會。但那樣的話,勢必會又一次的分裂英國,從而促使輝格黨及其擁護者不再僅限於在議會內部,不再以和平手段與國王派,與貴族保守派進行鬥爭。從此以後,平民也不再相信多數派表決與講演能夠解決英國的實質問題。

所以,威廉皮特確信:當英國人自亂陣腳時,那才是“帝國最危險的敵人”,法國獨-裁者最樂意看到的情景。為此,皮特首相向喬治三世確信表示,如果議會下院第三次發出針對自己的不信任彈劾案,他請求國王務必接受國民下院的決定,以此來保證國內的安定與團結。

在從白金漢宮回到唐寧街首相官邸後,值班秘書向威廉皮特彙報說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與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二人正在書房等著自己。兩位內閣大臣能直接進入首相的私人書房,自然屬於威廉皮特非常信任的心腹。

剛一見面,從王宮回來就心情不太好的首相對著海軍大臣劈頭問道:“伯爵先生,帝國海軍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奪回直布羅陀半島?”

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一愣,很是猶豫著說,“首相閣下,我估計至少需要10到12周。相信您也知道,一百多年來,帝國海軍部始終致力於在查塔姆軍港儲備(封存)著各種各樣的軍艦,但是我們還需要大量時間重新保養軍艦,打磨甲板與配置火炮。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招募新的水手,以及任命新的軍官和艦長……”

威廉皮特很不高興的打斷了海軍大臣的發言,他直接命令道:“不,大臣先生!您只有兩週時間,1周重建艦隊,1周奪回直布羅陀。”

“這不可能!首相閣下,這根本不可能!”海軍大臣一聽急了,他在連聲否定的同時,起身想著再分辨兩句,卻被身邊的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一把拉回座位。

外交大臣先是朝同僚使了個稍安勿躁的眼色,繼而又對著皮特首相問道:“尊敬的首相閣下,我是否理解為您已取得國王陛下的諒解,想要調集本土艦隊充當收復直布羅陀半島的主力?”

再等到肯定答覆之後,達爾豪西暗中制止了身邊海軍大臣的插言,他接著說道:“即便是分擔半數本土艦隊前往地中海收復失地,那也意味著本土艦隊封鎖巡航漫長的東海岸線,以及封堵英吉利海峽任務將變得極其艱鉅。首相閣下,您知道我也曾經為帝國海軍服役多年。作為一名光榮退役的艦長,我懷疑在這種狀況下,法國獨-裁者不會放棄在最狹窄的多佛海峽實施登陸作戰的準備。”

說著,外交大臣不動聲色的拍了拍海軍大臣的手臂,示意同僚可以發言了。

斯潘塞伯爵說:“的確,首相閣下,海軍無法保障餘下的艦隊能守衛本土,無論是重建新的地中海艦隊,還是調集北美、加勒比海與印度洋的分艦隊,都至少需要5周以上的時間。另外,我們懷疑蘭斯正在組建入侵英國的方面軍!”

聽到這裡,英國首相不怒反笑,“安德魯在向大英帝國宣戰嗎?”

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點了點頭,說:“事實上,我們已在去年向法國宣戰了!”

威廉皮特似乎忘記了安德魯統治下的蘭斯法國從未承認自己分裂法國,他依然承認巴黎的中央政權,屬於“聽調不聽宣”的地方勢力,也是一個能夠滅亡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與俄羅斯等歐陸強國,還順手坑掉了整個英國地中海艦隊,不僅擁有兩千萬民眾,還有20到30萬強悍軍隊的大軍閥。

所以,從法理和國際關係上來說,自去年3月威斯敏斯特宮以雅各賓派政權非法處死了前國王路易十六為藉口,向革-命法國正式宣戰之後,無論是巴黎,還是蘭斯,都與倫敦就處於戰爭狀況,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宣而不戰”罷了。

“你最多還有四周!”這是威廉皮特送海軍大臣出門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不過,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被威廉皮特留了下來。在書房裡,威廉皮特從書桌的抽屜裡拿出一份情報,他一邊遞給外交大臣閱覽,一邊又解釋說:“這是帝國情報局的威克曼爵士今天上午親自送過來的絕密情報。”

外交大臣手中的這份情報來源於蘭斯法國,據說是北方獨-裁者親自草擬的一份告法國人民的動員令,“我們需要大炮、軍艦和士兵來對付英國!”安德魯準備在兩週後的北方聯省會議上,公開發表於《費加羅報》上。全文如下:

“全體法國公民們,你們渴望和平。你們的政府更熱烈地渴望和平:它的首要的心願,它的不間斷的活動,就在於謀求和平!

然而,英國內閣拒絕了和平!

土倫戰役雖然勝利了,但這一惡性的入侵事件徹底洩露了英國內閣醜惡政策的秘密:它要分裂法國,毀滅它的海軍和港口,把它從歐洲地圖上消除掉,或把它降為二等強國,讓大陸國家分崩離析,以便壟斷全部貿易,靠掠奪來富裕自己。英國正是為了謀求這種駭人聽聞的成功,才肆意揮霍黃金和英鎊,向奧地利、向那不勒斯、向撒丁、向葡萄牙等國胡亂許願,搞種種陰謀詭計的……

公民們,掌握和平的是你們;要掌握和平,就需要大炮、軍艦和士兵;大家趕緊為共同防禦所承擔的責任吧!所有人必須動員起來!這不再是為了黨派爭鬥,不再為了狹隘的個人家族利益,也不再是為了挑選暴君來武裝自己了,這是為了保障他們所最珍愛的東西;是為了法蘭西的榮譽,為了人類神聖的利益!……”

看完法國獨-裁者草擬的這份戰鬥檄文,達爾豪西不由得眉頭緊皺。事實上,外交部駐維也納大使館在一週前,同樣截獲了法國獨-裁者寫給駐奧地利大使塔列朗伯爵的一份密函,安德魯在信中告訴自己的外交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從布洛涅的高地之上,我們的10萬法國士兵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國海岸,就象從杜伊勒裡宮可以看到塞納河對岸的盧森堡宮一樣。人們可以辨別出一幢幢房屋和四處走動的人……我的將軍們告訴我,那條令人畏懼的英吉利海峽不過是一條溝渠而已,誰要是膽敢嘗試,誰就能夠立即渡過去……我本人也非常確信:如果我們能控制英吉利海峽6個小時,我們就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

不僅如此,來自蘭斯的秘密渠道傳聞,安德魯要求他的御用劇作家博馬舍依照《出征歌》的曲調寫一首入侵英國的歌詞,並創作相關題材的一些劇本,以供蘭斯大劇院演出,更重要的必須在布洛涅、布魯日等渡海軍隊駐地上演。

想到這裡,達爾豪西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判斷,那是這位英國外交大臣堅持認為安德魯在1794年的首要目標是,也必須是“進駐巴黎,統一法國”;其次,法國獨-裁者才會下令軍隊渡過海峽,繼而打擊英國本土。

那位駐蘭斯的前商務代辦,首相的前任幕僚官,數週前已被內閣派駐到英屬印度次大陸殖民地擔當總督的韋爾斯利伯爵,也反復強調安德魯習慣於在他實施某項重大行動前,為隱藏自己真實目的而採取一系列迷惑敵人的戰略欺騙。

事實上,威廉皮特也同樣困惑著,他難以判斷安德魯的真實戰略意圖。

在3月前,如果說蘭斯法國將會進攻英國本土,皮特本人一定對此嗤之以鼻。但現如今,在失去整個地中海艦隊之後,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的軍艦數量已經大大超過了英國本土艦隊正在服役的艦船。儘管包括威廉皮特首相在內的大部分英國人非常肯定法西兩國無法正面戰勝帝國海軍,但聯合艦隊可以掩護10萬法軍從加來港或是敦刻爾克港登船,從容渡過僅有28.8公里的多佛爾海峽。

基於此,威廉皮特在一方面要求海軍大臣儘快組建收復直布羅陀半島的新艦隊;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本土艦隊的擴建,他還緊急下令將北美與加勒比的分艦隊大部調回英國,守衛本土,以防止法國人孤注一擲的透過海峽冒險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