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章 英國的“大恐慌”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3章 英國的“大恐慌” (上)

威廉皮特再度想到一個令自己非常頭疼的問題,那是來自葡萄牙的求援。等到西班牙與蘭斯法國結盟反英之後,最到直接威脅的是同為伊比利斯半島上的葡萄牙王國,後者也是英國在歐洲大陸最忠實的盟友,沒有之一。

1373年,英國與葡萄牙就建立了同盟關係。1385年,在英國的軍事支援下,葡萄牙才取得了真正的獨立。1386年,英葡締結《溫莎條約》,宣佈結為永久同盟。需要說明的,《溫莎條約》屬於至今(21世紀)仍然生效的最古老條約。

從歐洲地緣政治上說,英國一直是葡萄牙避免被西班牙兼併所最為倚重的外部力量之一。除了伊比利亞聯盟時代,也就是葡萄牙與西班牙合併的那一段時期外,英葡兩國兩國關係一直非常和諧,波爾圖就是因為對英國的葡萄酒貿易而從衰敗中再度興盛起來;葡萄牙也一直是英國制約西班牙和法國的最可靠盟友。

情報部門從馬德里那邊獲得了一份確切訊息:法西聯軍在攻佔直布羅陀半島之後,依照雙邊盟約又將注意力轉移到羸弱的葡萄牙。如今由1萬法軍和3萬西班牙軍隊組成的4萬地面部隊(包括6千騎兵)正攜帶了近2百門火炮,預計將在4月下旬或是5月初從葡西邊境的3個方向發動進攻,一舉攻佔里斯本。

如今,西班牙首相戈多伊已經將此次征討葡萄牙,繼而統一伊比利斯半島的軍事行動當做他登頂權臣巔峰的最後一步。之前消滅英國地中海艦隊,收復直布羅陀半島之舉(法軍的功勞自然而然的被忽視掉了),已令戈多伊親王成為西班牙國內最受崇敬的人物,如果能合併葡萄牙,將足以媲美民族英雄“熙德”。

那些為年輕首相大唱贊歌的馬德里貴族們,數週前還在各種場合譏諷奚落高大英俊的戈多伊不過是為王后瑪麗亞?路易莎?特雷莎服務的眾多面首中床上功夫最好的那一個,只是靠著一路跪舔著兩位陛下才登上首相之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法西兩國的軍事威脅,統治葡萄牙的布拉幹薩王朝一方面派出全權特使趕赴馬德里和蘭斯,希望能以割地、賠款為條件,促使西班牙首相戈多伊和馬德里王室放棄吞併葡萄牙的企圖;另一方面,接受了里斯本緊急訓令的葡萄牙大使也在一週數次造訪唐寧街的首相官邸,意在向英國盟友請求援軍。

“想要保證葡萄牙的獨立,我們至少需要派遣2.5萬陸軍士兵,以及一支不低於20艘軍艦的本土分艦隊參與伊比利斯半島西海岸的協防。”這是戰爭大臣史賓塞勳爵對軍援葡萄牙的初步評估,預計每月的軍費開銷將不低於20萬英鎊。

一招失誤,處處受制。

威廉皮特內心已經開始懊悔,他實在不應該急匆匆的指示地中海艦隊直接干預到法國內戰,從而落入到安德魯精心設計的陷阱中。不僅丟失了地中海和直布羅陀半島,還極有可能在未來失去在歐洲大陸唯一可靠的政治盟友。

在首相的書房裡,沉默了好一陣後,外交大臣開口說道:“我想請首相閣下同意我授權阿姆斯特丹大使,與蘭斯獨-裁者派駐荷蘭的特使進行秘密接觸。”

倘若在一個月前,威廉皮特是絕不會考慮與法國獨-裁者舉行任何形式的和談,哪怕是互不信任的秘密會晤也不被允許。但現如今,帝國需要時間,需要重建地中海艦隊的時間,需要協助葡萄牙盟友的時間,更需要增加本土防務的時間。

所以,威廉皮特略一思索之後,點了點頭,他說:“在給阿姆斯特丹大使館下達指令之前,您可以先拜會與安德魯關係密切的福克斯伯爵,還有剛剛返回倫敦的劍橋公爵阿道弗斯王子,聽一聽他們的意見。另外,我需要強調一點,無論是威斯敏斯特宮,還是白金漢宮,都不會為外交部的這項使命進行背書。”

首相的最後一句話,實質上剝奪了外交部的締約權,強調任何協議的所有條款必須得到皮特首相與英王喬治三世的首肯。換言之,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的主要使命並不在與蘭斯法國締結任何和約,而是為帝國騰出備戰的時間。

那位劍橋公爵,現年20歲的阿道弗斯王子,屬於英王喬治三世和夏洛特王后的第七子。此外,這個七王子還擁有蒂珀雷裡伯爵和卡洛登男爵等眾多頭銜。三年前,僅17歲的劍橋公爵被派往漢諾威,代表喬治三世履行英國王室的職權。

去年,阿道弗斯王子拒絕了英王喬治三世下達的擴大軍隊數量,實施備戰的命令,接受了漢諾威議會要求與蘭斯方面舉行和談建議,他甚至主動寫信給身處波蘭前線指揮作戰的安德魯,從而讓漢諾威公國避免了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

但在英國國內,阿道弗斯王子擅自對蘭斯法國俯首稱臣的舉動受到了威斯敏斯特兩級議會的不少非議,喬治三世也隨即把劍橋公爵從漢諾威召回到倫敦。

然而,4月之後在歐洲以及美洲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卻迫使威廉皮特不得不改弦更張,最終允許外交大臣授權駐荷蘭大使秘密前往蘭斯法國,拜會那位獨裁者,以尋求用和平方式來解決兩國事實上已經存在的戰爭狀況。

……

等到法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了聖路易斯安那之後,美國西進與南下的擴張道路暫時被堵死。由於美法兩國長久存在的特殊盟友關係,加之華府的一干政客還無法厚著臉皮向第一個勇敢支援北美正義事業的拉法耶特總督宣戰,這使得新興美國的領土擴張之路,唯有繼續北上,向著五大湖以北的加拿大殖民地進軍。

儘管安德魯在巴黎擔當檢察官以及立法議員時期,習慣於對著賴賬的美國佬口誅筆伐。然而,安德魯也確信“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所以,等到第三次法普戰爭爆發之前,作為北方獨裁者的他指令派駐巴黎的代表秘密拜訪了美國駐巴黎大使。期間,蘭斯特使還代表安德魯統帥對於美國渴望佔據五大湖區,以及加拿大的南部領土表達了充分的理解與支援。

數月之後,當英國地中海艦隊佔領了法國南部的土倫軍港,直接參與到法國內戰之後,安德魯寫信給美國現任總統華盛頓,表示法國人民將支援美國收復五大湖區與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正義之舉”,他同時也暗示近期蘭斯將與英國交戰。

1794年的4月,美國政-府在得知蘭斯法國與西班牙結盟,不僅成功收復了土倫,還消滅了英國地中海艦隊,佔據了直布羅陀半島之後,便開始執行美國陸軍部早在去年感恩節時期,擬定的奪取加拿大的戰略計劃。

這是兵分三路攻取加拿大的作戰方案:一是從東路進攻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二是沿尼亞加拉進攻,進入安大略湖兩側並北進;三是從底特律向加拿大進攻。由於親英的南方各州不太樂意派兵參戰,使得最終變為集中兵力先攻佔聖勞倫斯河流域及五大湖區。那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禦鬆懈。美國欲向北擴張,並且期待那些說法語的魁北克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

此時,英國在北美洲的軍隊數量不足兩萬人。由於安德魯已擺出一副想要登陸不列顛島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使得殖民地軍隊不斷回撥英國本土以加強海峽防禦,使得現如今在加拿大駐軍僅有4千人,各方面形勢都對美國有利。所以,上至美國總統,下到地方民兵,所有人都認為加拿大絕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很快,美國新當選的副總統託瑪斯?傑斐遜在國會聽證會上公然宣稱:“(我們)必須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另一時空裡,這種美國必須控制整個北美洲大陸的信念後來被稱為美國的“昭昭天命”。

戰爭爆發前的美國已透過一系列緊急擴軍,使正規軍和民兵改編的志願兵達到6.5萬人,海軍擁有10艘軍艦,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

4月下旬的復活節期間,美國正式宣佈與英國結束停戰狀況……

如果說美國對英宣戰並不出乎威斯敏斯特宮意料之外的話,那麼樸次茅斯與泰晤士河口諾爾的兩地軍港水兵暴動,則嚴重動搖了英國人堅守本土的信心。

自從英國內閣決心拿出8千萬英鎊,正式介入歐洲戰爭之後,英國國內物價不斷上漲,生活也日趨拮据。那是賦稅的增加,尤其對貧窮者的打擊特別大。

為了應對地中海艦隊的損失,海軍軍官將所能找到的水手全部強徵入伍,並以戰時編制編入海軍,使住在海港一帶的被強徵的水兵的家庭更加困難。他們的妻子兒女的生活大都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不能不影響水兵的情緒。此外,在海軍艦隊的水兵中,由於待遇低,軍官態度粗暴,水兵不能忍受而常發生騷動。

4月上旬的一個早晨,錨泊在樸次茅斯港的16艘戰列艦上,水兵們被壓抑的忿恨情緒終於爆發了,水兵們趕走了65名最為眾人深惡痛絕的軍官,他們爬上軍艦的前桅側支索上,發出雷鳴般的三聲歡呼,鄭重宣佈起義行動的開始,並拒絕執行海軍部出海巡邏英吉利海峽的各項命令。

不久,起義者代表還要求海軍部提高士兵的待遇,補發欠餉,並制止下級軍官濫用權力、任意懲處水兵的行為。此外,他們還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包括要求實施議會改革,給予英國人民以自由、保障人民政治權利等要求。

幾乎是在同時,停泊在泰晤士河口諾爾的十幾艘軍艦上也發生了大規模的騷亂,而且性質更為糟糕,就連停泊在雅茅斯的一支分遣隊也參加了進來。參與起義的軍艦共達40艘左右,各條軍艦上都升起了紅旗。起義領導者理查?巴克爾不僅提出增加工資等項要求,而且還以封鎖泰晤士河相要挾,威逼英國政-府。

從上述起義水兵所發表的言論來看,他們顯然受托馬斯-潘恩的思想和法國革-命所倡導的原則的影響。不久,倫敦政-府稍作讓步,以提高經濟待遇、只要停止起義就對他們不予追究等手段,將兩次水兵起義平息。至於起義領導者理查?巴克爾與其他主要參加者,有的被處決,更多的被流放到澳大利亞。

事實上,法國軍情六處也曾試圖透過“倫敦通訊會社”等激進民主組織與起義的水兵取得聯系,但遭到拒絕;加之英國內閣與海軍部快速平息了這兩場水兵暴亂,使得蘭斯情報部門無機可乘,去攪亂英國本土的海峽防禦體系。

可儘管如此,這兩地軍港的水兵暴亂使得威廉皮特和他的內閣政-府,無限制擱置了組建新的地中海艦隊收復直布羅陀半島,控制地中海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