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美夢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3章:歷史名城,華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3章:歷史名城,華沙

老實說,葉超到波蘭的第一站,是華沙,不是因為它的繁華,而是葉超每到一個國家都是喜歡先到它的首都。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

華沙(Warsa)是波蘭共和國的首都、馬佐夫舍省的省會,波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第一大城市。

它位於維斯瓦河兩岸、波蘭中部,城市人口170萬,都會區人口78萬,城市面積51平方公里。

華沙是是現代化大都市,是歐盟總部所在地、歐盟第九大首都城市、19個世界一線誠市之一。

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擁有歐盟少數城市連同法蘭克福、倫敦、莫斯科和巴黎在內的由許多摩天大樓構成的天際線。

華沙是歷史名城,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在此簽訂。

華沙是中歐諸國貿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繁華的地方。從公元10世紀起有居民點,1世紀獲得城市資格,15世紀城市開始有了一定的規模並且歷來都是波蘭最大的城市。

在一戰二戰時期一度被佔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嚴重破壞,不過經過戰後幾十年的修復已經成為了一座美麗的城市。

華沙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擁有大小公園65處,條條大街綠茵蔥蔥,綠草坪和小花壇星羅棋佈,整個城市掩映在綠蔭花海之中。全市共有綠地面積1.6萬公頃,約佔城市總面積的7%,人均佔有77.7平方米,遙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華沙綠化的特點之一是綠色都市並非象大海中的孤島,而同郊外的防護林帶銜接在一起,市區與郊區成為一個完整的綠化體系。

華沙在波蘭語中,念做華爾沙娃,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一對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戀人,他們衝破重重阻撓,最終結為夫妻的勇敢精神。

在波蘭,出海口在彼羅的海的維斯瓦河,傳說有美人魚。

當時有一個名叫華爾的男青年和一個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結伴,順流乘舟來到波蘭首都華沙開拓家園,當時河中的美人魚是他們的見證人和庇護者。

這裡逐漸發展成一座城市,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把他倆人的名字合稱“華沙”作為該城的名稱,同時,把美人魚形象作為華沙的城徽。

196年波蘭著名雕刻家魯德維卡?克拉科夫斯卡一一尼茨霍娃女士開始雕塑美人魚雕像,這尊雕像與其他美人魚一樣,上身為裸體妙齡女郎,下身為魚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同的是華沙美人魚雕像高大,姑娘昂首挺胸,左手緊握盾牌右手高舉利劍,塑造了保衛祖國的英雄形象。

如今美人魚雕像前,終年花束不斷,表現了波蘭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十世紀和十一世紀初已有居民,城市初建於十三世紀中葉,1596年成為首都。

華沙這座世界名城,始建於公元1世紀,當時是維斯瓦河渡口上的一個中世紀市鎮。

在波蘭語中,華沙為華爾沙娃,傳說一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男女戀人,勇敢地抗爭國王的阻撓,最後終於結成夫妻。

人們對這對青年戀人的勇敢精神十分敬佩,便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後來簡稱為華沙。

十八世紀初起受外國統治達二百多年,1919年起復為波蘭首都。

1596年,波蘭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將皇室和中央政府由克拉科夫遷至華沙,始定為首都。

在1655年至1657年的一場戰爭中,華沙遭到嚴重破壞,在以後幾個世紀中又多次被異族佔領和統治。

1918年華沙再次成為波蘭首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沙這座美麗的古城遭到嚴重破壞,幾乎被夷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築被毀,那些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焦土。有的西方人士曾經斷言:“華沙不會重現在人間,至少100年內是沒有希望的。”

但事實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190年人口即超過百萬,為當時歐洲大城市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嚴重破壞,戰後迅速重建。工業部門繁多,以機械製造業最為著名,包括電機、精密機械、機床、飛機、汽車、農機等部門,化學(藥品、塑膠、化纖)、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也很發達。

又是全國最大印刷工業中心。

設有波蘭科學院、許多研究機構和學會,全國最大的綜合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

以高度綠化聞名,市區綠化面積16平方公里,分佈著大小公園67個。西北郊熱拉佐瓦沃拉是音樂家肖邦的故鄉。

當飛機抵臨華沙上空,憑窗俯視,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幅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銀波粼粼的維斯瓦河,如一條玉帶環繞在華沙的腰際,雄偉的華沙古城屹立在河岸上,歐洲中世紀式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鱗次櫛比。

橫跨維斯瓦河的鐵橋上,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條條熱鬧的大街兩側,房屋高聳,綠樹成行,草坪連片,伸向遠方,整座城市猶如一艘停泊在綠色海洋之中的巨輪。

1945年華沙擺脫戰爭後,便按原樣重建城市,不僅保持了中世紀古城的風貌,而且興建新市區,超過了戰前的規模和水平。在重建過程中,保護和修復歷史古蹟的工作受到格外重視,戰前市內900多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幾乎都進行了修復和整飾,那些昔日的宮殿、教堂、城堡等更加顯得巍峨壯觀。

戰後重建初期,波蘭政府便制定了把華沙建成一座“滿城綠蔭的現代化城市”的方案。

市內原有的森林和綠地儘可能地得到保護和利用,外圍的森林也沒有因大規模重建而受到破壞。為了減少城市的工業汙染,工廠都避開市中心地帶,建在遠離住宅的地方。

市內的房屋都保持著清淡的色彩,整個城市顯得清新雅緻。

美麗的維斯瓦河由南向北靜靜地流過市區,沿河兩岸樹木蔥鬱,碧草如茵。各街道和各住宅區都大力進行綠化,成片的樹木下面都種植了草坪,全市基本上看不到一片裸露的土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