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揭露真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八章 揭露真實

如果說李香蘭當年在上海灘唱的《傷心太平洋》還只能震撼日本上層的話,那麼,自如今經歷過對於日本人宛如噩夢一般的太平洋戰爭後,這首歌已經能刺痛日本人的靈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且不說太平洋戰爭,在日本人佔據先手的情況下,被美國人生生逆轉戰局,就連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海軍,都在數次戰役中,被美國人生生擊潰。如果細查二戰日本人戰死人數最多的戰場,不是日本人控制面積最廣大的中國戰場,也不是貿然出兵的俄國戰場,而是太平洋戰場。每一艘沉沒的艦船,都是數以千計甚至數以萬計的日本士兵的埋骨之地。

如今,在天皇無力隱瞞的情況下,太平洋戰爭的真實與慘烈已經被日本民眾悉知。而在歌唱時,餘生又將美國戰地記者和日本戰地記者拍攝的影像,加以剪輯。從日本人轟炸珍珠港,美國軍艦沉沒開始,到日本人的飛機一架架的被美軍擊落,日本人的艦船逐漸沉沒,再到日本海軍的全軍覆沒。

彷彿一個動因結出了無數惡果。日本人發動的戰爭,最終讓日本人自食苦果。看到此處,聽著《傷心太平洋》,日本人傷心不已,但凡聽歌的日本人,無不痛哭流涕,嗚咽不已。演唱會上盡是一片哀聲。

連歌唱者李香蘭,也在唱完後,被臺下一片痛哭的眾人感染,掉下淚來。只有美國大兵們,在看紀錄片時,情緒由最初的憤怒,到後來的痛快無比。彷彿看鬥之力三段的網絡小說般爽快。看著眼前哭得稀里嘩啦的日本人,毫無代入感,心裡很是不待見。

無形之中。美國人和日本人便對立了起來。和餘生事前預計的效果差不了太多。

不過,這種挑撥只能在人不可察覺的細微處進行。畢竟演唱會的主題是反戰愛和平,而不是美日趕快打起來。所以,在李香蘭留著眼淚下臺後,瑪麗蓮夢露緊接著登臺唱的歌,便是一首在情感上不偏不倚的反戰歌曲——《healtheworld》

這首歌的原唱。是後世世界級的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由於詞曲質量俱佳,又是名人演唱,並且是質疑後世美國在伊拉克的各種行徑的,所以,風靡全世界。即便不是邁克爾傑克遜的粉絲,也大多聽過這首歌。

“there’saplaceinyourheart,andiknowthatitislove,andthisplacecouldbe,muchbrighterthantomorrowandifyoureallytry。you’llfindthere’snoneedtocry,inthisplaceyou’llfeel,there’snohurtorsorrow,therearewaystogetthere,ifyoucareenoughfortheliving,makealittlespace,makeabetterplace...”

“healtheworld,makeitabetterplace。foryouandformeandtheentirehumanrace,therearepeopledying。ifyoucareenoughfortheliving,makeabetterplaceforyouandforme,ifyouwanttoknowwhy,there’salovethatcannotlie,loveisstrong,itonlycaresofjoyfulgiving。ifwetry,weshallsee,inthisbliss,wecannotfeelfearordread,westopexisting。andstartliving,thenitfeelsthatalways,love’senoughforusgrowing,somakeabetterworld,makeabetterworld...”

“在你心中有個地方,我知道那裡充滿了愛。這個地方會比明天更燦爛。如果你真的努力過,你會發覺不必哭泣。在這個地方,你感覺不到傷痛或煩憂。到那個地方的方法很多,如果你真心關懷生者,營造一些空間。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拯救這世界,讓它變得更好,為你、為我,為了全人類。不斷有人死去,如果你真心關懷生者,為你,為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如果你想知道緣由,因為愛不會說謊。愛是堅強的,愛就是心甘情願的奉獻。若我們用心去嘗試,我們就會明白,只要心裡有愛,我們就感受不到恐懼與憂慮。我們不再只是活著,而是真正開始生活。那愛的感覺將持續下去。愛讓我們不斷成長,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雖然邁克爾傑克遜這個後世的天王巨星,要等到一九五八年才會出生,但是,其天生的音樂才賦,使他的歌完全可以跨越時間和國界的束縛。這首《healtheworld》如果只從歌詞看,絕對是一派高大上。並不是後世流行歌壇氾濫到讓人作嘔的情歌題材。視野極為宏大。

一般而言,這種題材的歌,雖然會被經常播放,但是和流行,卻是八竿子都打不著。流行、好聽、並且題材屬於高大上的歌,在後世都沒有幾首。這首《healtheworld》算是其中之一。

而且,邁克爾傑克遜屬於歌舞俱佳的明星,並不是主打唱歌卻想要在公眾面前展示舞蹈才藝,或者主打舞蹈,卻想跨界的唱歌的那種明星。是真正的歌舞專精。別的不說,他自己獨創的太空步,便必然在舞蹈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世之人紛紛模仿,卻無一人能再現其神韻。

如果不是瑪麗蓮夢露真的不適合跳太空步,餘生都想讓瑪麗蓮夢露邊唱邊跳了。

不過,歌雖然好聽。還是沒有撓中臺下日本人的癢處。在哭了一鼻子後,眾多日本人分外盼望李香蘭再次上臺。觀眾席中,只有眾多美國大兵在聽過《healtheworld》後,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掌聲。日本觀眾的掌聲雖不是那麼激烈,但是由於人數在演唱會中屬於少數,也不那麼顯眼。

在餘生的安排下,李香蘭和瑪麗蓮夢露是交替上場的。畢竟,每一首歌之中的意韻,都會有差別。如果想獲得一個比較好的表現效果,就必須根據每一首歌的不同,調整歌唱者的服裝和背後銀屏上所閃過的影像。

在日本聽眾期待已久中,李香蘭再次上臺。她的第二首歌是《曉之車》。因為戰爭的原因,李香蘭在上海灘舉辦的夜來香演唱會雖然極為成功,但是,許多新歌根本沒有來得及灌製成唱片發行。比如說這首反戰意味,非常濃厚的《曉之車》。

在這個世界。這首歌是第二次唱響。如同在第一次的感覺一般,一股無以言述的蒼涼從曲調中逐漸散逸開。第一句,便讓臺下的聽眾覺得頭皮一炸,渾身的激靈靈一顫,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戰慄——“風(かぜ)さそう木陰(こかげ)に俯(うつぶ)せて泣(な)いてる……”

而後歌聲便如同浩大的朝陽,或者落日,將每一個能聽得見歌聲的人淹沒——“俯臥在隨風起舞的樹蔭下哭泣著。望著那個素不相識的自己。吉他為失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不要離我而去,即使是這樣懇求,也只是換來橙色花瓣的靜靜搖曳。遺留在稚嫩臉龐上的手掌中的記憶,已漸遠去。指尖彈奏出別離的旋律。依靠在你溫柔翅膀上那稚嫩的心,被呼嘯的車輪無情的拋開。”

“吉他彈奏出逝人的嘆息,撥弄著心絃無法平靜,在未被悲傷沾染的潔白上映出了搖曳著橙色花瓣的夏日之影。即使臉龐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陽染紅的沙灘。離別的旋律,在回憶燃燒殆盡的大地上,懷念的嫩芽正在破土而出。目送拂曉的列車,橙色的花瓣現在又在何處搖曳?在已迎接過無數次的黎明再次來到之前,不要熄滅手中的燈火!車輪,旋轉吧!”

在李香蘭的歌唱中,作為背景的銀屏,開始播放日本人入侵中國後,由戰地記者,中國人或者在中國的外國人拍攝的影像。這些影像餘生並沒有太多的剪輯。所以,沒有什麼節奏可言。更沒有什麼蒙太奇和藝術性可言。似乎沒有盡頭的長鏡頭,讓影像更趨於真實。

而臺下的日本人卻坐不住了。在日本人入侵中國以及東南亞各地的時候,日本侵略軍中,有嚴格的新聞管制的軍紀。嚴禁士兵在寄回日本的信件和自己保留的日記本中,記錄日本軍隊在當地的不道德行為。一旦違反,嚴懲不貸。

這條清規戒律被日本人嚴格執行,一來是由於軍紀本身的約束,二來在中國作奸犯科無所不為的日本士兵,也不願意在自己家人面前破壞自己的形象。即便是在中國進行過殺人比賽的日本軍官,也不可能在寄給家人的信中告訴家人,我今天又砍了好幾十個腦袋。這種人的私心,完全可以保證這條軍紀的嚴格執行。

所以,日本本土的下層民眾,有很多並不瞭解日本軍隊在中國和東南亞都幹了什麼事情,這種隱瞞在美國人轉而扶持日本後,持續了下去。日本人的教科書避重就輕,在後世已經是世界聞名的事情。以至於後世許多不願意承認歷史錯誤的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當年的日本軍隊在其入侵的地方,做了什麼天怨人怒的事情。所以,根本不願意道歉。認罪賠償什麼的,就更不可能了。

當然,在後世網路發達的世界,根本沒什麼訊息是可以一瞞到底的。有許多從戰爭年月走過來,知道真相的日本人,和後世一些從網路上知曉歷史真相的日本人,還是願意反思歷史的。只不過這部分人實在是少數。

正因為有了這些隱瞞,所以,當演唱會的日本聽眾看到銀屏上,肆無忌憚毫無人性的屠殺中國民眾的日本士兵時,一時間,都無法接受。紛紛喧譁起來。

“這怎麼可能?”

“這段影像一定是假的!中國人不但侮辱大日本帝國的人格,還想侮辱大日本帝國的智商……”

“哦!三木!那個拿著刺刀殺人的是三木!李香蘭,你告訴我們,這段影像是真實的麼?”一個日本人總影像中發現了一個認識的人。

人群鼓譟之中,李香蘭唱完《曉之車》。面對臺下日本人的質問和群情激奮,李香蘭紅著眼圈道:“我知道,由於戰時的保密措施,大家對前線都只是甚少。但是……但是,我以我的生命起誓,所有在銀屏上播放的影像,都是真實的。這種真實攝錄的東西,是不可能造假的。雖然如今的日本滿目瘡痍,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日本人曾經在戰爭中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

李香蘭雖然名氣巨大,但是並不因為自己的名氣而心生驕縱。該道歉的時候,毫無架子。當年,在上海灘對中國人的坦誠道歉,便讓原本計劃圍攻李香蘭的新聞界眾人,滿心戾氣消散於無形。

以李香蘭的名氣,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李香蘭的大體履歷。比如她在日本出生,又在中國長大和成名。以她的經歷,說出來的話,可信度是很高的。如此回答,讓人不得不相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