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物原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物原型

這些在教育中灌輸給人的觀念力量極大。在後世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在一九六八年,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janeelliott被美國社會中,關於白色人種和有色人種相互之間的誤解和歧視震驚。她在自己教導的小學班級中進行了一項有關人與人之間歧視的實驗。

她把眼睛是藍色的學生和眼睛是其他顏色的學生分離開,然後告訴學生們,科學家已經證明,擁有藍色眼睛的人比擁有其他顏色眼睛的人要聰明許多。

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所有擁有藍色眼睛的學生便開始自恃高人一等。即便是原本害羞內向的學生,也不例外!不但對眼睛是其他顏色的學生頤指氣使,還開始抱團欺壓眼睛是其他顏色的學生。

而眼睛是其他顏色的學生,則很惶恐不安,甚至連一些已經學會的東西,都在其惶恐不安中被遺忘了。

直到第二天,janeelliott重新劃分了班裡學生的優劣制度,說眼睛並非藍色的學生更聰明。將這些學生調到教室前排舒服的位置上。而將藍色眼睛的學生,分配到教室後面擁擠的位置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原本那些惶恐不安的眼睛是其他顏色的學生,立刻滿血復活。在課業上表現的更好了。只不過,沒有抱團欺負藍眼睛的學生而已。

實驗結束後,所有學生抱頭痛哭。

阿蒙和其他德國人所接受的反猶教育,可遠不止一天。所以,積重難返。

而且,阿蒙深受教育而體現出來的個人素質,還可以體現在某些細節,比如說,他挑選女傭時的發問,直接可以區分苟且偷生與誠實善良。比如說,他捂著鼻子對海倫道:“我不想把感冒傳染給你。”在這個時候,阿蒙將海倫視之為人。

不過,正因為如此,在大多數時候,阿蒙是遵從其自小而來的教育的。他並不將猶太人視之為人。所以,對其肆無忌憚的屠殺毫無罪孽感。所以,阿蒙和那些德國軍官會如此交談——“那些猶太人奴性真強”、“他們一點概念都沒有,簡直是把那個勳章,當成榮譽勳章來戴”、“他們的文化背景就是如此。數千年來猶如過街老鼠”、“他們總是逆來順受,以為有天會苦盡甘來”。

直到遇見了海倫,阿蒙才開始掙扎。被灌輸已久的觀念開始出現裂縫,在地下室中,阿蒙開始撫摸海倫的臉和頭髮,他質疑地說:“你說的很有道理,難道這是鼠輩的臉,這是鼠輩的眼睛嗎?難道猶太人就不應該有眼睛嗎?”

在地下室中,阿蒙終於承認——“我喜歡你。海倫!”並把嘴唇挨近海倫。然而,原本固有的觀念將其驚醒,阿蒙他的臉,對自己和海倫否認道:“不。你休想這樣輕易迷惑我,你這個猶太目狗!”

這種掙扎痛苦至極,阿蒙無法發洩,他開始憤怒的毆打海倫。並將架子推倒在海倫身上。同時發出一聲源自於內心掙扎的憤怒和痛楚的嚎叫!

可是,阿蒙並沒有辛德勒掙脫原本觀念束縛的力量。他仍舊不把海倫之外的猶太人視之為人。該殺就殺,毫無憐憫之心。心中關於人性固有的善念最終沒有成長起來。雖然在遇到海倫後。他的眼睛裡有那麼一絲溫柔閃過,但也只是對海倫一人而已。

所以他對辛德勒說:“我不會,我永遠不會送走海倫,不會送她去奧斯威辛,戰後我要和她一起回到維也納,讓她照顧我,和她相處到老。”

而在為辛德勒求情的時候,對檢察員說:“猶太人會勾人魂魄,你天天對著她們你就知道了,她們有這種能力,就像病毒。我有些部下就被感染到,我們應該同情他們,讓他們接受治療,而不是懲罰他們。就像得傷寒,常常在發生。”

這或許是阿蒙這個視猶太人為無物的人,最大限度的讓步。他很明白,如果辛德勒不帶走海倫,那麼海倫唯一的結局就是死亡。所以,他只能讓步。至於那一萬四千八百馬克,只是阿蒙用來欺騙自己內心的手段而已。

如果在後世,這基本上就是網文中最經典的虐戀段落。所以,在後世某個影視論壇上,在討論誰是銀幕上最帥的德國納粹軍官時,絕大部分的姑娘都把票投給了後世拉爾夫所飾演的阿蒙。其得票遙遙領先。

阿蒙身上所具有的力量,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善,或者單純的惡,他是一種矛盾的集合體。如果按照人性,對同類善待的標準來說,他確是惡人。但是如果按照他自幼被灌輸的反猶觀念來說,他又是一個十足的道德標兵。立場不同,遵從的道德不同。只不過這種違反人性的道德,絕不應人接受而已。

所以,這個人的惡,並非是他自己,這個人的善的覺醒卻極為難得。如黑夜中的火花,即便沒有最終點亮一個火把,也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當然在這部電影中,人性的火光絕不止這麼一點。那個幫助猶太人母女尋找安全所在的德國男孩,有著萌化人心的可愛。那個為父母求肯辛德勒的女孩,釋然的笑容原本她濃妝豔抹時,要來得美麗。

而這種對同類生命尊重的基本人性,體現的最明顯的,還是辛德勒。那個時代滅絕人性的黑暗壓抑中。辛德勒的名單,是人心最濃烈明亮的火光。

梅耶和華納兄弟幾個雖然並不曾親身經歷這場劫難,他們在美國的日子與在歐洲的同族,截然不同。但是,面對同族人的悲慘遭遇,也很有同情心。對辛德勒此人,雖然算不上感激,但也算是有不少好感。

在和餘生確定了《辛德勒的名單》這個故事,和相應的宣傳手段後,梅耶和華納兄弟聯手,開始在歐美的各大媒體上,刊登尋人啟事。廣播電臺中也不厭其煩的重複著尋找辛德勒的告示。辛德勒的名字不脛而走,廣為人知。而其善行也被傳播開來。

辛德勒此人的出身與學歷其實很一般。一九零八年,奧斯卡辛德勒出生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斯維塔維的一個蘇臺德德國家庭。其父經營一家小型農機廠。生意做得一般。

辛德勒正如電影中他對自己的敘述,他從來都不擅長工作。讀技校的時候,因為偽造成績,而被開除。當兵只當了一年半。酗酒的次數不可計數,甚至還曾因酗酒被捕。

唯一值得辛德勒驕傲的就是,他的撩妹技巧非同一般。便如同電影中所演一般,辛德勒招聘女秘書的時候,看的不是其打字的速度和熟練程度,而是其顏值。眉目傳情這件事情玩得極為順手。打字技巧熟練但顏值低的人被他無視。

最後,辛德勒聘請的美女秘書。不是一個,而是一群。現實中,他在一九二八年,娶了家庭富有的埃米莉·佩爾茲爾。一九三一年,和奧萊麗亞·施萊格爾有了婚外戀。

辛德勒發家,是因為在一九三五年,身為捷克斯洛伐克公民的辛德勒加入了奉行分裂主義的蘇臺德德國。並在一九三六年被納粹德國軍事情報局阿勃維爾吸收,當了一名特工。這份工作的收入非常豐厚,足夠他酗酒養家所用。

在德國入侵波蘭後。所有波蘭猶太人的財產都被德國人沒收。辛德勒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發財的機會到了。他看中了一家名叫瑞科德的搪瓷工廠。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辛德勒租下這家搪瓷工廠,並將其正式更名為“德國搪瓷制品廠”。從此開始了他的發財大計。

因為辛德勒曾經當過德國特工。所以他在阿勃維爾和德國國防軍及其下屬軍備督查中,有廣泛至極的人脈。而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脈。不僅僅是在中國如此。這些價值很高的人脈,幫助辛德勒獲得了大量的訂單。當然。如同電影中阿蒙所說,辛德勒會知恩圖報。給這些人脈送去大量貴重的禮物才行。

不過,這也沒啥影響。只要訂單在手。這些人脈分潤的利潤,就是很小一部分。辛德勒最希望獲得的,還是廉價的勞動力,和大量的產品。而此時,德國佔據的波蘭,價格最低的勞動力,就是猶太人。僱傭猶太人的工資,遠低於僱傭波蘭人。所以,辛德勒開始大量僱傭猶太人為其工作。

而無論是什麼工廠,老闆最喜歡的就是那些技術超群,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工人。辛德勒也不例外。為了保證其手中的勞動力充足,他開始從德國人的手中迴護這些為他工作的猶太人。

原本,這只能算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交易。可是,當時間逐漸過去後,人心逐漸改變。人的情感逐漸淹沒理性。和猶太人朝夕相處的辛德勒,對為其掙下大錢的猶太人逐漸有了感情,並且,這種感情開始擴大外延。最終,辛德勒開始同情猶太人。

到了這個時候,辛德勒便不再單純的計算金錢上的利益。他開始保護自己工廠中,工人的妻兒子女,甚至殘障人士都由辛德勒聲稱為必要的機械或金屬工人。其實,辛德勒所拯救的猶太人,除了名單上的一千二百人之外,還有其他不少不在名單上的人。

一九四四年,十月,辛德勒曾經安排奧斯維辛集中營中三千餘猶太女性,由奧斯維辛集中營轉移到蘇德臺地區的小紡織廠,此舉將大大增加這些人的存活希望。雖然戰後並無人統計。

一九四五年一月,一輛裝有二百五十名猶太人的火車到達布瑞恩利茲,他們被一處波蘭的礦場拒收。到達布瑞恩利茲時,已經有十二人凍斃。餘者身體狀況極差,根本無法參加工作。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將倖存者送入工廠,並且在一個臨時搭建的醫院中照料他們直到戰爭結束。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德國人戰敗後,辛德勒因為其納粹和阿勃維爾成員的身份準備逃亡。被他照顧的猶太人,為其準備了一份宣告,以便讓辛德勒呈交給美國人證實自己曾挽救了一些猶太人的生命。並用金牙為其製造了一枚金戒指,銘刻“救一人如救蒼生”。

一九四五年秋,辛德勒到達巴伐利亞。從此生活開始悲催。財富這個東西,從來都是緩慢積累,才能水到渠成的。所謂投資獲得的一夜暴富,必須要在財富達到一定水平後,才能實現。否則,掙到的錢,會隨著生活逐漸消耗掉,最終所剩無幾。陷入一個窮者越窮的惡性循環。

所以,一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在財富大量蒸發後,很難東山再起。能東山再起的,都是傳奇。辛德勒以戰爭起家,對財富積累的領悟顯然還不足以讓其東山再起。為了維護猶太人所花費的百萬美金,終其一生,也沒有再次積聚。

而以富庶著稱的猶太人,也沒有給其善行相當的供養與回報。雖然辛德勒一貧如洗後,收到過猶太人組織的接濟,但其數額,實在是讓人覺得可憐。如果按照真實歷史發展下去,到一九四八年,辛德勒會向美國猶太人聯合分配委員會提出一份對他的戰時開支加以補償的請求。而結果就是,他只收到了一萬五千美元。

雖然在戰後,辛德勒曾經試圖創業,但是,其生意也並沒有得到生意遍地,財閥眾多的猶太人的照顧,屢次破產。而其遺孀艾米麗辛德勒,也只在後世二零零一年得到了兩萬五千德國馬克的支付款,和《辛德勒的名單》上映後,斯皮爾伯格寄給她的五萬美元支票。

而《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的純利潤,有數億美元之多!救助了一千餘猶太人,花費了百萬美元的辛德勒夫婦,戰後獲得的回報,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還不到其投入的百分之一。實在讓人有些感嘆。

戰後,猶太人追索德國戰犯花費的錢也遠比他們支付給辛德勒夫婦的要多。未見報恩如報仇者。這個道理看來不僅適用於中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