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分身乏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分身乏術

在徐庶說到袁術袁公路的時候,袁術在劉表的府中的花園裡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因為聽從了自己帳下舒仲應的計策,袁術才向劉表進言,建議劉表將江陵暫借給孫堅,從而使得孫堅北上的供給線大大縮短,同時還能利用到烏林渡口,以達到沿江而下、直抵廣陵的目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戰略上講,舒仲應這個策略沒有什麼大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頗合劉表的心思。

劉表對孫堅本就有忌憚之心,而宛城明顯是一塊硬骨頭。不管是孫堅硬敲下宛城還是宛城平了孫堅,劉表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同時劉表對彭城的劉焉也不是沒有防備之心。如果孫堅的最終目的是取江東,那麼正好可以幫他牽扯劉焉,而宛城就由他自己來打。

正因為如此,袁術的建議很快獲得了劉表的允可。劉表甚至還資助了孫堅一筆不菲的軍餉。可是劉表萬萬沒有想到孫堅居然打的是整個荊州的主意,自己算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想到這裡,劉表怎能不氣,於是他把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袁術關在府裡已經足足有半個月了。

就象一隻驚弓之鳥,袁術每天最關心的就是戰報,而他雖然不擅長謀略,但畢竟也曾經稱雄一方,自然不難得出一個關於他自己處境的判斷:如果襄陽有失,劉表一定會讓他為襄陽陪葬;如果劉表最後贏了,慘勝的劉表還是不會放過自己。唯有雙方持續僵住,他還可以享受著活下去的權利。

對於那個出點子的舒仲應,袁術快把牙都咬碎了,可是當他再次見到這個舒仲應的時候,他卻不得不一臉的謙卑,因為舒仲應沒幾句話就讓袁術大吃一驚。

“袁公別來無恙,”舒仲應笑呵呵的一拱手,“雖見袁公清減,卻還是神采奕奕,真是可喜可賀。”

袁術正恨得牙癢癢的,一見舒仲應過來,眼睛都紅了。若不是因為身在劉表府中,只怕立刻就要衝過來撕打。他冷冷的哼了一聲,便將臉轉向一旁,。

見袁術臉色不善,舒仲應笑了笑,“袁公何必動怒?在下有一言,不知袁公肯聽否?”

“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話?”袁術惡狠狠的瞪著舒仲應。

舒仲應嘿嘿一笑,“想袁公當日居宛城,麾下良將如雲,雄兵不下五萬,坐鎮一方,何等的逍遙自在?不想博山一敗,曹孟德如割草踐莖一般,袁公狼狽南渡,初尚為劉景升公座上客,今日而為階下囚。敢為尊公,何以至此?”

“術至此時,實拜公所賜。”袁術咬牙切齒的說道,“術若不死,公無寧日。”

舒仲應看著袁術,失笑起來,“公真會說笑,在下以一介微末為尊公所用,與張勳、橋蕤、雷薄、陳蘭、張炯、劉勳、楊弘與紀靈等共事,也嘗思為公成就一番大事。奈何公剛愎自用有餘,機敏肯納不足。不惟如此,公視部下何嘗優渥?古人雲,君若視之如國士,則以國士報之;君以仇寇視之,則報之以仇寇。想博山不過小敗,公何以不能揮正整兵馬,而至於倉皇南往?借道江陵之策,公以為可自濟以一方之地,卻不思劉景升日後怎會將宛城復還尊公?如此短視,天下豪傑怎能為你所用?”

“你…你胡說,”袁術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正要反唇相譏,卻被舒仲應氣勢所壓,不自禁的相後退了兩步,顫抖著指向舒仲應,半天才說道,“如張勳、橋蕤、張炯、楊弘等人怎會棄我?彼不過身陷囹圄,引頸待我大軍旌旗罷了。”

“公是否尚在夢中?”舒仲應哈哈大笑,“宛城城破當日,張勳、橋蕤、雷薄、陳蘭、張炯、劉勳、楊弘與紀靈等人皆為曹孟德所擒,後解入京師,現皆為司徒王允所用。”

“你怎麼會知道的如此清楚?”袁術驚恐的看向面前這個曾經是自己部下的人,臉上全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自劉表擺明車馬以來,荊襄一直與京師甚少往來,所以就連一般訊息的傳播速度都要慢上很久,更何況這樣的事?袁術想到自己還是透過劉表才知道這些人的下落,本想欺舒仲應不知,沒想到舒仲應居然瞭如指掌。

舒仲應的訊息是從哪裡來的,又是誰提供給他的?袁術覺得頭有兩個大了。

可舒仲應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他又往前走上幾步道,“公其實已經知曉此事,又何必瞞我?”說道這裡,他忽然口氣一軟,還先向四周看了一下,這才說道,“公今為魚肉,不知欲死欲活?”

“怎麼說,”袁術好容易喘口氣,疑惑的看了舒仲應一眼,旋即搖頭道,“術今日已至此,便不欲死又能如何?”

“公不欲死,此事便有斡旋餘地,”舒仲應笑了起來,“此事在下頗可籌措,更可為公尋得一處棲身之地,他日重起爐灶也未為晚。”

袁術一怔,立即冷笑道,“你以為術為何人,怎會受你一再誆騙?”

“哈哈,”舒仲應笑得有些打跌,“公何必如此疑懼?公當日為座上賓,誆騙或許還有進退之說,今日公為待死之身,在下誆騙公有何好處?此其一也。當日公以我為部從,故可說在下誆騙,今日公與在下份屬兩家,在下縱然說得不足,哪裡又用得上誆騙二字?”

被舒仲應一說,袁術微微一愣,“依這麼說,你已另投他人麾下?難道就不怕我去告發?”

“公縱想告發,劉景升又豈是那麼好見?再者,公便舉發,在下也大可否認,公又有何憑證?”舒仲應往前走近兩步,壓低了聲音說道,“公若舉發,至多不過苟且得活。公不舉發,尚可日後自守一方。以公所見,該如何取捨?”

袁術沉默了半晌,抬起頭來看著舒仲應道,“既如此,還請先生為術指點迷津。”

**

與徐庶商談半日之後,劉備帶著大隊人馬進了洛陽。

從南城穿過主衢,劉備先到禁闕前叩首見禮,再轉回身往王允處來。他一旁的京兆尹楊彪則在一旁與他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

現在的京師暗流湧動,誰也不知道隔了一天之後會有什麼變化,百官多少有點惶惶然,因此楊彪的話中不免透出一絲探口風的意思來。

“楊大人,備離京日久,此諸班事宜皆不熟捻,不妨留待明日再議吧。”聽楊彪說了半天的太尉舉薦以及百官的風言,劉備終於按捺不住,有些不悅的說道。

楊彪臉上露出尷尬的神色來,卻也不好多說什麼。

劉備知道身旁的這個京兆尹為人忠厚梗直,而且勤懇奮勉,是一個好官,一向在朝野中有著不錯的官聲。不過劉備同樣曉得,這個京兆尹也實在不是一個一點就透、舉一反三的人物,換句話來說就是有些憨。

劉備心裡有些為楊彪嘆氣:如果是在太平年代,這個楊彪一定是個老百姓都會愛戴的好官。不過在眼下這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在一個巨大的歷史沖刷將要來臨前的時代,這樣的一個人無疑是不稱職的,因為他的能力實在不足以帶領一方的百姓闖過那樣的暴風雨。

好在楊彪自己對這一點也有很深刻的認識,而楊彪也時常會向一些機敏的名士請教,這讓楊彪少做了不少錯事,比如流民事件中曹操的自作主張,當時楊彪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直到拖得不行了,楊彪才進宮去稟報。

劉備本來也不想這麼直接的回絕楊彪的探問,不過劉備這會正在頭疼不已。

徐庶給他的兩條建議都很古怪,尤其是第二條:到陳留與袁紹交鋒,卻向同樣是敵對狀態的劉焉借糧。至於如何拖住劉焉,徐庶居然想到了襄陽城裡的袁術。

不能不說,徐庶的兩個建議都很匪夷所思,因此劉備倒不擔心這樣的點子會被對手成功的破解,即便袁紹的帳下有田豐這樣著名的智者在。

劉備對徐庶有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所以在他與徐庶重新上馬往洛陽前進的時候,一個報信的士兵也同時踏上了去宛城的路。

“希望曹孟德能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吧,”對於這一點,劉備覺得十拿九穩。即便沒有賈詡和程昱這樣的謀士在身邊,曹操也不難領會放袁術的深意思。

放袁術不同於放虎歸山,因為一個袁術實在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而且袁術帳下的那些人才已經散的一個不剩。劉備只要袁術儘可能的騷擾劉焉就可以。徐庶整條建議中的精妙之處就在於袁術到了壽春之後只敢找劉焉的麻煩,因為袁術就算再笨也該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汝南這塊肥肉。

袁術不敢找汝南的晦氣,卻敢觸劉焉的黴頭,因為劉焉為了息事寧人,就只能放縱袁術。

好比兩個人在下棋的時候,一個完全不懂得棋理的無賴不斷的對其中的一個人破口大罵。雖然被罵的人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贏這個無賴,可是在沒有下完原先這盤棋之前,這個被罵的人偏偏只能憋著一肚子的火氣。

劉備這個便宜佔的實在有點大了。

劉備頭疼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徐庶的建議,而是因為王允的病。

徐庶是希望劉備能儘快的到陳留去,可是王允這個時候病倒了,劉備怎麼走得了?再說荀爽實在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劉備想到荀爽的時候已經走到了王允府前不遠,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看見街的另一邊過來的車駕,赫然就是荀府的字號。

**

大家如果有**,並且覺得給刀子值得,那就謝謝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