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三個人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章: 三個人選

只是片刻的工夫,貂禪與幾個丫鬟出現在門口,後面跟著老家人潘丁。

“父親大人,”貂禪看見王允骨瘦如柴的樣子,哽咽的輕喚了一聲,眼淚水立刻盈滿了眼眶。

“莫哭,老夫不礙事,”王允微笑著勸解道,“這下好了,你和玄德都來了,老夫也就放心了。”

貂禪走到劉備身前,盈盈下拜,算是向自己的丈夫行了禮,接著轉身來到榻前,看著王允泫然欲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禪兒,岳父大人不礙事,”劉備輕輕拍了拍貂禪的手臂,微微猶豫了一下之後,劉備又道,“岳父大人與禪兒好久未見了,備去院中走一走,禪兒陪伴岳父大人說說話吧。”說完,他提步走出房間。

王允知道劉備其實是要靜下心來考慮一下眼前的危機,也不好催迫什麼,只好與貂禪在屋中說起別後的事情。

劉備來到院中,琢磨了一會眼下的局勢,決定暫時不回廳裡去找荀爽,而是徑自去外間找徐庶。

徐庶正和太史慈說話,見劉備一臉沉鬱的來找他,嚇了一跳,以為王允病得不行了,正要開口說話,卻被劉備拉著往院中走,同時就聽劉備囑咐太史慈道,“子義不可讓人往後院來,我與元直先生有要事相商。”

太史慈雖然與劉備相處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已經知道自己這個結拜兄長遇事不慌,象今天這麼舉止失措的情況還不多見,想必是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當下毫不猶豫的應道,“主公放心。”說完話,他移步來到通往後院的門邊,假意欣賞旁邊的畫卷,眼睛卻同時觀察著廂房與門進,全身都在戒備之中。

劉備拉著徐庶來到後院,不等徐庶說話,先就一口氣將王允剛才告訴他的話說了出來,至於陳後放人的事也無一遺漏。

“主公有何打算?”徐庶聽完也不驚慌,他笑吟吟的看著劉備,似乎全沒將眼前的危急放在心上。

“本想回汝南募集兵馬,只是眼下司徒大人病重,使我進退不得。”劉備心頭雪亮,知道徐庶已經有了應付之法,因此他雖說的彷徨無主,但心裡終於塌實下來。

“主公何以戲我?”徐庶哈哈大笑,“眼下主公兵馬雖散佈於汝南、弘農、長安與宛城,但主公又何懼陳耽、張角之流?這京師看似兇險異常,庶瞧著也不過是一馬平川之地罷了。”

劉備更無懷疑,趕緊躬身說道,“既如此,就請元直為我指點迷津。”

“主公莫急,”徐庶不答反問,“敢問洛陽現有兵馬幾何?”

“不過萬餘。”

“其中宮禁之衛有幾何?”

“十之六七。”

“這就是了,”徐庶笑道,“以陳耽之能,最多不過操控千餘人,其他如太平道者,在此城中不過數百人。若是伏擊一處,雖未盡善,卻也勉強,但遠不足以挾天子以改朝綱。因此,陳耽必定不敢硬來。即便陳耽可控的兵馬已可動搖全城,卻也不敢對主公及司徒大人輕舉妄動,否則弘農、長安與汝南三處兵馬一到,陳耽必難自保。主公既不愁陳耽發難,則都鄉侯曹操與鮮卑和談究竟結果如何便舉足輕重:若成,主公須急發兵往陳留,不但可扣住陳耽之子陳後,更須儘快擊敗河北袁紹,則鮮卑與烏桓三族必不敢輕出,主公趁勢兵出彭城,務使淮東、北兩地盡收於囊中,至此可與三族會戰於幷州。”

“若是不成又該如何?”劉備聽出了端倪,覺得徐庶似乎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曹操和談是否成功上,不免心裡不塌實起來。

“那也無妨,”徐庶笑道,“子曰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既然陳耽、張角之流不敢硬來,主公何不在他們的外圍上做點工夫?”

“元直說的是,是備糊塗了,”劉備不好意思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廈之將傾,一木難支,沒有照應,諒他們反不了天去。”

“主公不是糊塗,是關心則亂,所以庶才請主公靜下來。”徐庶笑著開起了玩笑。

不可否認,徐庶一語道破了劉備現在的心情:王允病重,貂禪又已經到了洛陽,而甘雲蘿只怕這會早已經到了,也就是劉備的家小全都在洛陽一隅之地,劉備如果還能平心靜氣那就是扯淡了。好在徐庶心清如水,馬上幫劉備分析出了利弊得失,不然很可能會一步錯、步步錯,最終一敗塗地。

“依元直之見,陳耽外圍之人該如何解決?”

“主公不必知道究竟有哪些人,只要使動三個人,便可立時讓這些人土崩瓦解。”徐庶不急不忙的伸出三個手指頭。

“還請元直指點。”

“其一,請蔡邕大人往說諫議大夫劉陶。劉陶此人醉心權術,雖忠而不正,之所以傾於陳耽,不過戀棧袁紹許之高位。倘若讓他得知何顒有鮮卑血親,則即便曹孟德未能說動鮮卑,劉陶也會與陳耽離心離德,何況此人忠於宗室,豈能坐視太平道為亂?”

“只是此人有何用處?”劉備皺著眉頭問道,在他心目中,這個劉陶純粹就是一根牆頭草。

“主公莫非忘記了,此人乃是京畿之中享以宗爵之人,雖不及主公,卻不下於劉焉與劉表。方今四海觀望,無非京畿之中宗室之人甚少,即便劉虞心向主公,卻也還是挾地觀望之局,此刻能有人代主公登高一呼,歷朝老臣之後必持言慎重,至少不會輕易倒戈到袁紹那一邊去。如此,此戰亂禍延必小,傷及不到我大漢根本。”

“元直說的甚是,”劉備連連點頭道,“則第二個人是誰?”

“侍御史桓典,”徐庶不假思索的說道,“有此人周旋,河北一地必不安穩,袁紹難保疲於奔命,則牽制之力愈弱。”

“只是桓大人已經周旋數月,始終不曾有何結果。”劉備嘆息道。

“雖知其道,不得其法,奈何。”徐庶忍不住笑了起來。“遍查我大漢各州郡,其名門大族之力實不可輕忽,而恆御史只知散播傳言於百姓之間,能有何用。”

“恆御史也是有苦衷的,”劉備搖頭道,“袁紹對各郡大戶查得甚緊,實在無計可施。”

“這有何難,難道洛陽城中沒有遊學子弟?”徐庶笑著看向劉備道。

“說得是,”劉備眼睛一亮。自從戰事一起,洛陽城中的遊學子弟便不得不滯留在京,雖然後也有不少機會讓這些子弟回去,但是荀爽卻不放心他們會回去說一些洛陽城的虛實,一來二去,這些子弟便困在了城中。不過這些子弟大部分也沒有什麼怨言,因為他們本來就對洛陽的幾個大儒甚感仰慕,比如盧植、蔡邕,另外,剛吏桓典也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

“第三個人又是誰?”劉備好奇的問道。

“此刻正在前廳等著主公的那位。”徐庶說完,手指向前廳的位置。

“荀司空?”劉備愣住了,他絕沒想到徐庶會推薦這個尷尬人。

**

連續出差了幾天,不好意思,這會是第一章,晚上爭取再出一章。不好意思要票,大家先看著吧。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