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求賢若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求賢若渴

第二十八章:求賢若渴

……延熹八年,三月,朱蓋、胡蘭作亂。七月,段潁克西羌,斬敵萬餘…永康元年,四月,先零羌攻三輔。七月,先零羌再攻三輔…建寧元年,段潁克東羌,斬敵萬餘…建寧三年,五月鮮卑攻擾幽、並二州…熹平元年,三月,許生作亂,八月,鮮卑攻擾幽、並二州,九月,鮮卑攻北地…

劉備仔細的看著荀爽遞給他的這份抄紀,上面所寫的每一條都讓劉備心驚肉跳。十年來,大漢朝是如此的飄搖動盪,沒有一年能夠擺脫戰事,國力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迅速的被消磨著。

“陛下今年又興建裸遊館,又兩次召選宮女,耗資何止千萬。”荀爽長嘆道,“盧中郎赴任之後,飛馬急報京城,道標下所列兵士計十萬六千四百餘人,然兵士之實數不過三萬七千餘人,且半數老弱之軀,不堪為用。”

劉備驚駭的看著荀爽。

這兩個數字相差的實在太大,大到讓人無法接受。十萬對三萬,也就是說,上一任的北中郎將在這個任上連續吃了朝廷幾年的空餉,這樣的蛀蟲居然沒有被發現?

“京畿駐軍之況亦差相彷彿。”王允開始補充,“此數者尚不足患,我等兩月之前開始計點刀甲諸物,查出兵士所用兵器鎧甲多半不全,甚多兵士竟已將所用兵器鎧甲悉數變賣,上官檢視之時,取輪休士兵所用混充。”

冷汗緩緩的從劉備的脊背上流了下來。忽然,他想到一點,“二位大人,既然如此,當日何不早言,也免張滔損兵折將,更使窘況雪上加霜?”

“陽亭侯有所不知啊,”王允擺擺手,剛要說話,劉備打斷他的話說道,“二位大人如此稱呼劉備,備實坐立難安,還請二位大人稱呼劉備依如從前。”

王允和荀爽相互看看,不覺都笑了起來,車內的壓抑頓時緩解了不少。

“既然玄德執意如此,老夫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王允呵呵一笑,“玄德有所不知,張滔所帶之兵雖有八萬之眾,然實際只有六萬。除張滔親自帶領的三萬人外,其餘兵士皆在南皮盧中郎處。當日玄德以百戶破他數萬兵馬,橋太尉又怎能放心張滔豎子帶兵?”

劉備沒有想到玉feng山一戰連王允和橋玄他們都知道,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眼下物資或可倉促就備,而我等向陛下求請三個月的期限,其因還在於急練新兵,以充北地之用。我朝新敗,三軍已然奪氣,非數月不能恢復,如今還有一可慮者,唯軍餉而已。”荀爽皺著眉頭看向王允。

“說到此事,老夫也已計窮。”王允連連搖頭。

車內一片默然。

從招募新兵到訓練,加上數萬大軍的軍餉,這筆錢在大漢朝的鼎盛時期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現在,朝廷的三公居然都要為之頭疼。

“也罷,我等各自回去,此事還得從長計議”。良久,荀爽拍了拍手,“反正這仗是打定了。”

劉備和王允三人坐在車裡為大漢朝想辦法找軍餉,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深宮之中,年輕的皇帝也在為錢的事情發愁,只不過靈帝想的是鮮卑使者提出三十億錢的價。為了這件事,靈帝和他的母親董太後有了一段流傳後世的對話。

“皇帝名義上富有四海,可與其讓那些錢財散落民間,畢竟不如把它們攥在手裡實在。若能如此,皇兒何須為區區三十億錢費心?”

“母後言之有理。百魚在淵,不如一魚在網。只是此刻魚兒還小,兒臣捕之何益?”靈帝還有些猶豫。

“皇兒,你可曾記得那個漁夫的故事?那漁夫在黃河裡拉網,捕到一條小魚。小魚兒哀求道‘你看看我,長得這樣小,請你暫且放了我吧!等到明年你再來抓我,你就可以得到一條大魚啊!’漁夫答道‘讓我把到手的小利益放走,去指望沒有到手的大利益,那才真是傻瓜呢!’

董太後的這一番話讓靈帝恍然大悟,於是趕緊去找張讓,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妙不可言”的點子。

靈帝的點子在宦官張讓、曹節和王甫的操作下,很快在西園開始運作,那就是以朝廷的名義公開賣官鬻爵。

按照張讓初步定下的價格,年俸六百石的官職值六百萬錢,年俸兩千石的官職兩千萬錢,依此類推,按官定價。即使是國家選拔的特殊人才,也要交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費用。當然,如果是肥缺或者重要職位,還得另外加錢。

**

“簡直是胡鬧!”荀爽重重的一拍几案,“年俸六百石的官職值六百萬錢,年俸兩千石的官職兩千萬錢。依這麼算,我等之職不過1億錢而已。”

“三公全部算上,恰好三億錢。”王允笑吟吟的說道。

“司徒大人,你怎麼還能安之若素呢?”荀爽急得火燒心。他早起知道靈帝這個瘋狂的做法之後,立刻直奔司徒府,同時讓人去請橋玄、皇甫嵩、劉陶和劉備。結果到了王允府上一看,才知道所有人都比他到的早,尤其是劉陶,這位諫議大夫甚至已經去叩過宮闕,可是只吃了一個閉門羹。

“不然還能怎樣?我等縱以多年來宦海積蓄傾囊而出,也不過杯水車薪。現在朝廷最缺的就是錢,你沒有看見水衡都尉,只要銅從他眼前一過,眼睛都能綠了。”橋玄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水,慢悠悠的說。

“行,你們不急,我急什麼?”荀爽氣呼呼的坐下來,旁邊的僕從趕緊給他遞上一個短氈子,讓他坐的舒服點。

“慈明不必動怒,”王允笑眯眯的站起來,“以慈明看來,陛下此舉可得成功否?”

“都已經開始做了,還有什麼成功不成功的?”說完,荀爽哼了一聲。

“以王允看來,陛下之舉無疑於飲鴆止渴,雖得利於一時,卻播無窮後患於後世。”王允趕緊安慰一下荀爽,同時向橋玄連使眼色,讓他也勸勸荀爽。

“慈明聽我一言。”橋玄苦笑著接過話頭,“我朝唯今之患有三,慈明可知?”

王允、荀爽聽了都是一愣,不知道橋玄這個時候怎麼想起來說這些。皇甫嵩、劉備等三個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人也都詫異的看著橋玄,不知道他又要玩什麼玄機。

“我朝患之一,在於中涓與外戚之亂不絕,朝堂之令朝不保夕,民之生計無以為續。”喝了口水,橋玄潤潤喉嚨,繼續說道:“其患二者,邊之不靖,兵事頻仍,國力不斷消耗。”

“這其三,乃是我朝吏治不清,上官每多不知下臣,橋公祖,汝道我之所言可對否?”隨著話音,一個青袍的年輕儒者走了進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黃,怎麼也到洛陽來?”橋玄一臉驚喜的站起身來,連王允臉上的表情也是驚喜交集。

劉備被橋玄這一聲“老黃”叫的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何以橋玄的年紀反要稱這個最多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為“老黃”,更使他驚駭的是連王允都已經起身相迎,可見這個“老黃”有多大的名氣。

“司徒、司空兩位大人,諸位大人,在下來的唐突,恕罪恕罪。”那年輕人拱拱手,向堂上眾人做了個團稽。

“老黃不必多禮,快來上坐。”這次是荀爽來招呼了。

“老黃莫到他們那邊去,就坐我旁邊。”皇甫嵩笑呵呵的讓開身旁的席位。

“也好,我就坐在義真兄旁。”年輕人也不謙讓,大馬金刀的坐在皇甫嵩之旁。

劉備越看越是心驚,不知道這年輕人是何來頭,居然能與大漢朝中樞神經內最重要的幾個人都如此熟捻,而自己偏偏就是不知道他是誰。

“老黃,今日此席上,尚有一位是你所不識。”說完,王允向劉備一指,“此乃中山靖王之後,前日陛下封陽亭侯,佩金印紫綬,掌節,劉備劉玄德。”

那“老黃”含笑上下打量劉備一番,“果然儀表非凡,日後定是絕頂人物。”

按照劉備的身份,這翻話便是王允現在也是不能說出口的,可是這個“老黃”卻說得自然之極,而劉備也是不以為意,這讓一旁的王允等人嘖嘖稱奇。

“玄德,這位乃是天下奇才黃承彥,原是皇甫規大人之門生,義真中郎是他師兄,朝中重臣也多半與他有故交。現居荊州沔南。”

劉備聽完,只覺得頭皮一陣陣的發麻,他千算萬算,居然就是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會是黃承彥,也就是諸葛孔明的岳父大人。難怪能和王允他們這麼熟,先不論才學,根據歷史記載,黃承彥的妻子是蔡諷的大女兒,而蔡諷的姐姐嫁的是前任太尉張溫,蔡諷的小女兒嫁的是劉表,蔡諷還有個兒子,就是荊州水軍的指揮官荊州蔡瑁。如此就可見黃承彥的家世和名氣有多大,更何況黃承彥自己的才學已經是名播四海,只有龐德公等少數幾個人能與他唱答。

忽然碰到這樣一個著名的智者,劉備覺得怦然心動。他想起歷史上的自己,顛沛流離了整整二十五個年頭,直到曹**了郭嘉而自己得了諸葛亮,才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這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曹操得了天時與人和。不能想像,失去謀士的曹操能不能有那麼大的成就,但是可以知道,沒有謀士的他自己,就只能投靠一個又一個諸侯。

黃承彥是諸葛亮的岳父,那能不能請他幫助自己呢?“在女婿出山之前,先請女婿的岳父幫忙”,這個看上去是如此的順理成章的想法,以至於劉備腦海裡立刻出現了幾個念頭,是直接拜師好,還是請王允他們牽線好,或者是自己交朋友......到底怎麼樣才能讓黃承彥輔佐自己呢?

劉備一時間傷透了腦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