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日奪雙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日奪雙城

【收藏啊收藏,砸票啊砸票,點選啊點選】

.

.

第一章:日奪雙城

在中國整個冷兵器時代,北方幾乎一直站在政治的制高點上,而江東地區很少在真正意義上領略過百年皇朝的帝都氣象。但是這並不影響到江東地區的發展。

西漢時,吳王劉濞便以“鑄山煮海,國用富饒”,憑雄厚的經濟實力招致天下亡命之徒;司馬遷描述當時經濟形勢,稱“吳,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根據司馬遷的這段描述,世人便將吳郡與會稽郡合稱“吳會”。

江東地區不但富裕,而且民風勁勇好武,這也是東漢之後一些地方政權可以立足東南可以憑恃的條件。《漢書》地理志載東南風俗雲“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春秋時的吳越能與齊晉等中原大國爭霸、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而令秦人喪膽,都得益於江東地區勁勇好武的民風。

這樣一個富裕的地區,幾乎成為風雨飄搖之中的東漢王朝國家財政的支柱。但在熹平五年的秋天,山越族的十六萬大軍把大漢朝“漁利東南”的好夢一腳踏了個粉碎。而這個時候,漢靈帝的親母董太後剛剛薨了大半個月。

在內憂外患的困境中,靈帝思考再三,加陽亭侯劉備為徵南將軍,統帥揚州兵馬平定東南。

熹平六年初春,江東地區正是好時節,可是剛剛十八歲的徵南將軍劉備卻絲毫感受不到融融的春意。在黃忠帶領萬餘兵馬大敗部於丹陽之外的三萬山越蠻兵之後,一件讓劉備異常頭疼的事情發生了。

朝廷居然拒絕發軍餉。

劉備知道,在經歷了連年的戰爭之後,東漢王朝早已經垂垂沒落,就在熹平五年這一年裡,朝廷已經算是勒緊了褲腰帶,不但頒佈了禁酒令,嚴禁各州以糧食釀酒,還透過賣官鬻爵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籌措到大筆的金錢。劉備還知道,為了讓董太後十分體面的下葬,靈帝是花了大錢了。

大漢以孝立國,就算靈帝說他因為為董太後操辦喪事,結果把錢又花光了,估計大臣們都不好說什麼。可是所有的這些都不能成為派空餉給東南數萬正在和山越麾戰的士兵的理由。

劉備枯坐在府衙內,面前放著四份文書,第一份是朝廷今天剛送到丹陽的詔書,要劉備“體恤朝廷”,另三份則是丹陽、秣陵、句容三縣縣令派人送來的,內容全是敦促軍餉。句容縣令在信函中甚至隱隱流露出懷疑劉備私吞軍餉的意思。

“軍侯,戲先生,這怎麼辦?”黃忠看著几案上那份詔書,一臉焦急。

劉備轉頭看向戲志才。

連續十多日來,和山越軍的每一次交鋒都和戲志才的預測極其相似,彷彿這個胖胖的年輕人在同時操縱著雙方的士兵一般,讓劉備、黃忠還有邊衡佩服的五體投地。而戲志才自己只是淡淡的一笑,“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不是志才之能,是山越之將無能而已。”說這句話的時候,劉備清楚的看見,在這位少年奇才的眼神之中隱隱有一絲落寞,那是一種對對手失望的落寞。

“戲志才將如何解決朝廷給出的難題呢?”劉備心中忽然湧出一股強烈的倚賴感。

“此事說來倒也不難,只是將來軍侯在朝廷不好分說。”戲志才深鎖著眉頭,單是丹陽就有八萬兵馬,再加上吳郡的六萬兵馬,軍餉數目早已過億,何況還有犒賞、卹金這一些花費。朝廷這筆賬賴得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只求東南百姓早日免除戰事,保我大漢一方無憂,我劉備一人便是擔了全部干係又如何?”劉備知道戲志才的顧慮,但是眼下得先把這個難關過了再說。

“既如此,軍侯可頒下軍令,只說每攻破山越兵營一座,便將山越擄掠之財分做兩份,一份散發給將士,一份留做軍資。如此,將士自然用命。”

戲志才這一番話頓時把廳內眾人全說愣住了。

“戲先生,山越擄掠之資財皆我東南百姓所有,我等若依此法取之,則我天朝兵將與那些盜財寇寶的蠻兵有何區別?天朝的顏面何存?”邊衡臉漲的通紅,如果不是劉備還坐在廳內,估計邊衡就要開罵了。

“先生,此舉是否會讓東南百姓有所怨言?”陸駿小心翼翼的問道。他可沒有象邊衡那樣考慮什麼“天朝顏面”。說白了,要是山越當真顧及到大漢朝的“顏面”,這個時候肯定還在嶺南窩著,沒必要和他們這麼橫眉瞪眼的打仗。

“邊大人,依你所見,是天朝顏面為重,還是以大漢的社稷江山為重?若軍餉斷絕之事傳遍四營,兵心就此渙散,揚州盡數塗炭,大漢之顏面反能存麼?”戲志才冷聲道。

“至於民怨,”戲志才聲音溫和下來,“諸位可知齊景公詢師曠之事。”

對於齊景公向師曠求教如何治理國家的故事,廳中的人都知道,當年齊景公的兩個弟弟公子尾和公子夏為了爭奪齊景公的君主位子,爭相招攬人心,結果齊景公聽師曠三次提示他“施恩於民”,明白過來,回國之後立刻開倉放糧,還分了財帛給百姓,結果他的兩個弟弟只好逃到其他國家去了。

“今山越之兵久佔會稽,驅漢人百姓為苦役,民渴盼軍侯早日將山越蠻兵擊敗,百姓得復其田園。因此,百姓絕不會怨恨軍侯此令。來日軍侯得勝,會稽得復,軍侯再廣散糧食,復其壟畝,百姓又怎會怨言軍侯?會稽帶海傍湖,良疇亦數十萬頃,膏腴土地,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軍侯更可請朝廷免揚州一年錢糧,將資財留做地方恢復之用,百姓感戴尚有不及,又何來怨恨?”戲志才沒容邊衡繼續說話,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先生所言甚是。”劉備眼睛一亮,“所謂成大事者何能盡料旁枝,備自當遵先生之意。”

劉備這麼一表態,本來對此就沒什麼意見的黃忠自然表示贊成,陸駿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自然也就不再反對,邊衡看見自己一個人唱反調起不了作用,也就不再吭聲,但是心裡卻在盤算丹陽和吳郡的大小官員的反應,只要這些人全部反對,劉備自然就沒轍了。

這道軍令頒佈之後的結果完全出乎邊衡的意料之外,兩郡的大小官員居然一致贊成了這個辦法。邊衡對此十分納悶,直到後來有人告訴他,劉備的軍令其實是讓這些大小官員有了一次發財的機會,奧妙就在“一份留做軍資”這六個字上,邊衡這才明白過來,不由連呼人心不古。

**

劉備的軍令頒行了三日之後,斥侯報來了一個訊息,吳郡的海鹽、餘杭、錢唐、富春四縣相繼陷落,山越大軍已經完成了對吳郡前沿的攻佔。

接到吳郡告急的文書之後,劉備安排陸駿留守丹陽,自己和黃忠、戲志才帶兩萬兵馬前去救援,戲志才一番分析之後,建議劉備首取攻餘杭。

因為餘杭是座堅城,所以山越鎮守餘杭的士兵只有五千人,但是領兵的是雒將手下的宗帥祖康。據說這個祖康能開兩百步的硬弓,一杆丈二長槍使得神出鬼沒。

劉備和戲志才以為祖康要憑固城以守,特地將衝車攻城和井闌各準備了十部,沒想到他們剛來到餘杭城下準備紮營,就看見餘杭城門大開,一員大將從城裡領著一支人馬殺出城,在劉備的大軍前列好陣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來人可是劉備,可認得宗帥祖康嗎?汝等放下刀槍,我可留爾一個全屍。”祖康耀武揚威的站陣前叫罵開了。

“軍侯,忠雖不才,願出陣提敵將首級來見。”黃忠沒等劉備開口點將,立刻走上前討令。

“黃忠對祖康?”劉備暗自嘆氣,想不到他居然要用牛刀殺雞,“將軍多加小心”,劉備囑咐一句,但是心中卻在為那個祖康嘆氣。

黃忠抖擻精神,策馬來到陣前,“我乃劉軍侯帳下黃漢升是也,特來取爾首級。”

祖康大怒,一催胯下馬,挺槍便來鬥黃忠。

黃忠急著要在劉備面前見功,只待祖康馬到身前,不等祖康挺槍來刺,一擺手中大刀照著祖康當頭劈落。祖康聽到大刀掛著風聲,轉眼便到頭頂,忙雙手託槍一迎,口裡喊道:“開”。

祖康這一架就上當了,因為黃忠這一刀有個名稱,叫做一刀兩式,看是一刀劈落,其實卻是虛招。黃忠見祖康中計,心中大喜,手腕一橫,刀斜著就砍向祖康。祖康待要變招已經來不及了。只見一道血光飛過,祖康被黃忠劈落下馬,身首異處。

山越兵馬剛開始擊鼓助威,沒想到主將只一個回合就死在黃忠刀下,全都立刻驚呆了。不知誰先喊了一聲,士兵們轉身就逃。

劉備大喜,傳令中軍官將旗一擺,全軍掩殺過去。山越逃兵不敢回城,全往海鹽方向逃去。

“軍侯可遣三千兵馬入城,餘下兵馬隨此亂軍之後直擊海鹽縣城。”戲志才策馬趕到劉備身旁急道。

對於戲志才,劉備是言聽計從。他當即吩咐兩員校尉率三千兵馬佔下餘杭,其他兵馬隨山越敗兵之後殺向海鹽城。

海鹽城的山越守將是祖康的弟祖壽,使得也是一杆大槍。他這時正在海鹽城中飲酒,忽然聽士兵進來稟報,說餘杭被劉備攻下,他哥哥祖康被劉備手下一將所殺,此刻劉備正向海鹽城殺過來。祖壽聽完放聲大哭,一邊收拾身上鎧甲衣物,一邊吩咐士卒牽馬取槍,帶著海鹽城中的兵馬就殺出城來。

劉備和黃忠追了半日,一路追到海鹽城下,遠遠看見一員大將排開陣式正在等他們,黃忠也不搭話,轉手將身後的雕弓取下,從肋下箭壺中拈出一根箭矢,瞄準祖壽就是一箭。祖壽聽得風響,還沒來得及閃避,已被黃忠射中頸項,一頭栽倒馬下。

山越大軍一齊大驚,頓時四散奔逃。劉備也不追趕,約束眾軍進海鹽城。

“軍侯,可急遣斥侯哨探錢唐、富春兩縣之況。”戲志才策馬來到劉備身後道。

“如此一日得雙城,看來錢唐、富春兩縣不難平定。”劉備已經高興的合不攏嘴。

“軍侯且不可大意,餘杭、海鹽兩縣守將皆山越之將,只負勇力而無韜略,且有兄弟情誼,故輕易可下。那錢唐守將韓勳,鄱陽人氏,素有謀略,麾下有兵馬三千,兼有餘杭、海鹽兩縣散兵前去投奔,委實不可輕辱……”

戲志才話還沒有說完,一個兵士跑來報,“稟報軍侯,城外來了一夥賊兵,約有四五百人。”

“賊兵?”劉備不禁和戲志才面面相覷。

**

各位書友如果覺得刀子寫的還行,就請高抬貴手,點點推薦票吧,刀子拜謝!

鄭重推薦一本新人好書:《流氓天才》,書號9816。寫得非常有趣,引人入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