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京師(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京師(一)

隆宗門位於乾清門前廣場西側,西向與東側景運門相對而立,形制相同,面闊有5間。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單昂三踩斗拱,徹上明造,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明間及兩次間闢為門道,門扉設於後簷金柱處。門道內外設礓磋慢道以便車輿出入。

此門內北側為軍機處值房,門外正西為慈寧宮。這隆宗門是內廷與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緊靠皇帝住所的一處重要禁門,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如今的軍機處內可稱作是“風聲鶴唳”,乾隆皇帝一臉鐵青的做靠在上手,拿著奏摺的手也顫抖個不停。前些日子,阿思哈的死訊傳來時乾隆險些昏過去,現在舒赫德新到的奏摺又將他氣個半死。

不要誤會,乾隆他不是再生舒赫德、徐績的氣,區區二三千人馬丟就丟了,他還不會因此怪罪一個建功的軍機大臣。乾隆這實在生梁明的氣,他在氣這個不知道從那個坷垃裡傳出來的逆首。

“這個梁明,抓住了,朕定要他碎屍萬段。”乾隆凌厲的雙眼中透出陣陣殺氣,想到戰時的阿思哈乾隆就想抓狂。

對於殺個都御使,這在梁明的腦海中沒停留多久,他畢竟不是歷史系的科班出身,對於阿思哈沒什麼具體的概念,要是被他殺的是劉墉、和珅沒人提醒梁明也會曉得事情的嚴重性。

乾隆三十九年,這時的乾隆並不好過。不是為諾大的國家擔心,而是為軍機處的滿漢平衡擔心。軍機處成立後,大政均歸於其辦理。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二端,真正成為大清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軍機大臣無日不被召見,無日不承命辦事,出沒於宮廷之間。皇帝行動所到的地方,軍機大巨也無不隨從在側。所以,軍機大臣很重要。

乾隆二十八年正月,阿桂以工部尚書首次入值軍機處,揭開了乾隆中期的新一頁。二十九年三月,長期排名第二的軍機大臣來保去世;六月,阿里袞重新入值軍機處;十一月,戰功卓著的兆惠去世。三十年正月,倒黴的劉綸丁憂回鄉,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因為丁憂而喪失軍機大臣職務;閏二月,阿桂出京到新疆辦理軍務,不再擔任軍機大臣。當年九月,曾經短暫擔任軍機大臣的尹繼善再次以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入直軍機處。至此,軍機處形成了如下的格局:

傅恆(領班大臣),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

尹繼善,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劉統勳,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

阿里袞,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

于敏中,戶部尚書。

此時軍機處只有五人,但平均官職是乾隆以來最高的,四人都有加銜,三人是大學士,兩人是尚書。即使排名最低的于敏中,也於乾隆三十年正月升為戶部尚書。乾隆初期的軍機處遍佈侍郎、都統的局面,至此不復存在。其中,傅恆、尹繼善、阿里袞為滿洲人(注意,雖然尹繼善的名字很像漢人,卻是不折不扣的滿洲出身,只是改姓為尹而已),劉統勳、于敏中為漢人。這一排名持續到乾隆三十二年劉綸丁憂結束,重新出任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排名在於敏中之前。軍機處的陣容變成了三滿三漢,而且都是一時名臣,可以算是乾隆中期的最強陣容了。

名臣阿桂在軍機處只露了一下臉,另一位名臣福隆安又接踵而至。作為傅恆的公子、當朝額駙,福隆安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如福康安,但擔任高官明顯早於其他兄弟。乾隆三十三年二月,福隆安以兵部尚書在軍機處學習行走,轉工部尚書,位次在於敏中之後。十一月,滿洲人索琳以署戶部右侍郎在軍機處行走。這位索琳是有史以來擔任軍機大臣的本官最低點人——署戶部右侍郎,連正式侍郎都不是,次年才正式補授侍郎。這下算是開了日後級別較低的官員,以及六部九卿之外的官員進入軍機處的先例。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第一宣力大臣”傅恆到雲南、緬甸辦理軍務,軍機處領班大臣暫時由尹繼善代理。誰都沒有想到,這下居然結束了傅恆長期擔任軍機處領班大臣的時代——次年七月,傅恆由於在緬甸染病,還京後不久就病卒,時年約五十歲。尹繼善終於成為正式的軍機處領班大臣。

從乾隆十三年四月代替訥親擔任軍機處領班,到三十四年七月去世,傅恆掌握樞機大權超過二十一年,初次就任領班大臣時才不到三十歲!不過傅恆就任領班之後,很少外出辦差,在乾隆中期的戰爭和內政中沒有多少實際功勳。最後一次出征緬甸,竟然成為了生離死別。綜觀乾隆前期,鄂爾泰、訥親和傅恆三位軍機處領班大臣實在是內政外交的得力助手,堪比古之名臣;張廷玉、劉統勳、尹繼善等輔臣也極有能力,善於處理大政方針。到了乾隆後期,這種局面就不復存在了。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恆去世之後,其子福隆安守孝,軍機處少了兩位大臣。於是,溫福、豐升額兩名滿洲人入值軍機處。索琳於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出京辦事,此後免職。軍機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動盪時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傅恆去世,無論按照資歷還是能力,尹繼善都應該是當之無愧的領班。可惜尹繼善滿打滿算只當了兩年又兩個月的領班,就於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去世,此時離傅恆去世只有不到一年。兩位滿洲名臣先後去世,內閣最有資歷和能力的只剩下劉統勳。這次,乾隆會不會堅持“漢人不得擔任軍機處領班”的慣例呢?

ps:讓大夥瞭解一下乾隆三十九年時的朝廷大局,前面讓阿思哈死的太輕易了,只能補充一下了。這個阿思哈可是可乾隆中後過渡期的重要人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