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太平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一石二鳥三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一石二鳥三得(上)

http://10.168.58.178/qidian/post.php?id=1004842584&cid=343290772  一匹快馬向城外飛奔而去,七八騎緊隨其後,兩旁的行人唯恐被馬蹄殃及,趕忙避讓,望著疾馳而過的身影,個個皺起了眉頭,這不是那位駕臨阿瓦的天朝小主嗎?

確實是朱慈煊,此刻,他正騎著馬,火速趕往城外的中軍大帳,在那裡,他將和白文選李嗣興等人會面,商談緊急軍情。

東籲軍隊忽然而至,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朱慈煊之前並非沒有防範,他知道東籲在緬北駐紮有幾萬軍隊,主要鎮守在北方邊境,特別防備那裡的克欽人和撣族,這些年他們叛亂不斷,給東籲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不過,這幾萬軍隊由邸位將軍統領,眼下邸位將軍在內亂中被誅殺,沒有他的符印和國王的諭令,兵馬是萬萬調不動的。

再加上緬北皆是原始森林,城鎮稀少,消息閉塞,正常算的話,緬都內亂的訊息不會這麼快到達。

正是因為如此,朱慈煊才牢牢把控著阿瓦城,對東籲大臣進行拉攏和分化,並一手把公主推上了監國的位置。

如果大軍到來的訊息屬實的話,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有人走露了風聲,朱慈煊想了想,也是,朝堂沒有密不透風的牆,更何況是東籲國的王都,那些統兵的權貴必然在城中留有眼線,出了這麼大的事,他們想不知道都難。

如果這樣的話,事情看起來倒頗為棘手。

朱慈煊不再多想,拍打著馬腹向前趕去。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城外的駐紮地,中軍大帳裡,白文選,李嗣興,劉震,白湘繡等人已經等候了好久,緬軍突如其來,眾將的臉上都不約而同露出了嚴峻之色。

“太子殿下!”

見朱慈煊來了,他們趕忙起身。

“諸將都坐”朱慈煊壓了壓手,示意眾人不必拘禮,他上前幾步,坐在了白文選的身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軍情如何?”

“斥候校尉熊逸飛派人回信,東籲軍隊從緬北一路南下,現在離阿瓦只有十五裡。”李嗣興道,十五裡,也就是一兩日的時間。

這些朱慈煊都清楚。

“緬軍有多少人?”朱慈煊更關心這個。

“還不清楚”

由於是第一時間通報,斥候只回來了二三撥,情報也很有限。

“鞏昌王覺得呢?”朱慈煊問白文選,作為三軍統率,他的態度極其重要。

“大軍應該早做準備,緬人一路南下,必定疲憊不堪,而咱們卻是以逸待勞,如果主動出擊,擊其不備,定能大獲全勝。”談到和緬人作戰,白文選倒是信心十足,此前就打了好幾仗,對他們的實力摸得很清楚。

白文選站起身來,在地圖上比劃,“阿瓦城周邊地勢平坦,北邊是密林,山川河流遍佈,如果把他們引入城下,驍騎營三軍出擊,以騎兵戰步卒,以弓箭射象兵,可一舉破之。”上一次他便是用這個戰術打敗了幾倍於其的緬軍。

這個思路確實奏效,緬人主要是步兵和象軍,擅長林中作戰,在平原開闊地帶卻不佔優勢,大象的速度慢,遇火易怒,聽響則激,十分不易控制,反而會拖累整體的行軍佈置,而明軍騎兵卻可以來去自由,切割戰場,遊獵散卒,速度上有極大的優勢,眾人大多贊同白文選的戰法,朱慈煊雖然也不時點頭,但心裡卻在盤算著另一件事。

“鞏昌王,你的戰法固然高妙,但眼下卻不必如此興師動眾。”見眾人都已商量落定,朱慈煊這時才開口道。

“哦?”白文選看了看朱慈煊,有些疑惑的道:“殿下有何高見?”

朱慈煊還有自知之明的,論起行軍打仗,他恐怕遠遠不及在座的人,朱慈煊不會強冒頭,他提出的異議自然不是指戰法的優劣。

“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策。”朱慈煊的目光從地圖轉向了眾將士,然後掐著手解釋道:“孤剛才一直在想,緬軍突然而至,事出蹊蹺,未必是衝著咱們來的。”

朱慈煊剛才皺眉在想,阿瓦城餘波剛歇,公主剛剛監國,東籲軍隊這時候南下,如果是衝著明軍來的,未必能討得到好果子吃,而且,山路阻隔,消息閉塞,就算他們知道阿瓦城內的動向,也未必知道明軍的虛實,既然如此,早早把他們當做敵人也許並不是一條好思路,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設。

“殿下何以見得?”

朱慈煊料到白文選這樣問,卻沒法給他確切答案,戰場風雲詭譎,訊息錯綜複雜,朱慈煊自然不是那“幾近妖人”的孔明,掐指一算就能料敵先機,他擺擺手,道:“孤沒有憑證,只是猜測,眼下咱們連對方的目的都不知道,貿然進攻恐怕欠妥。”明軍攻入了阿瓦,自然而言會認為前來的緬軍都是衝他們來的,設身處地,也許換作任何一個的人都會這麼想,殊不知,這樣卻有可能出現偏差。

“何不等那只熊猴子回來?”朱慈煊最後說道:“他離緬人最近,探的訊息最多,看他怎麼說?”

朱慈煊始終把情報放在第一位,眾人說得再多,也是盲人摸象。

白文選捋了捋鬍鬚,太子殿下說得有理,到目前為止,眾人還不知道緬人來了多少。

斥候一波接著一波,訊息各不相同,到了傍晚,熊逸飛終於回來了,一身塵土,跳下馬就往中軍大帳裡跑。

“稟報大帥!”熊逸飛喘了一口氣,即說道:“緬軍在十二裡外停了。”

他在叢林裡待了半天,那支南下的緬軍卻突然按兵不動了,在十二裡外停下生火,看樣子是要安營紮寨。

“對方來了多少人?”白文選趕忙問道。

“兵卒最多兩萬,大象三百多頭。”

“兩萬人?”

朱慈煊對這個數字有些敏感,緬北的東籲軍隊大概有五六萬,兩萬人似乎只有三分之一。

“鞏昌王,如果緬軍是衝咱們來的,勢必傾巢而動。”當年,白文選率領三千鐵騎大戰緬軍二萬多人,如今明軍佔據阿瓦城,又有一萬多精銳,這兩萬人無論如何也不夠看的。

白文選聽後也稍稍心安,對朱慈煊道:“殿下覺得這些人來,不是為了進攻阿瓦城?”

“不是奔阿瓦來,又是來做什麼?”李嗣興也道。

“十二裡山路,急行軍也只需一日,大帥不可不防。”劉震盯著地圖插話。

眾人最後都望向了朱慈煊,不管何種猜測,此前太子的判斷似乎更為貼切些。

“現在下判斷都還為時尚早,不管對方什麼目的,咱們須做好咱們的。”

朱慈煊笑了笑,思索的片刻,腹中已有了計較。

.....

夜幕降臨之前,朱慈煊返回了阿瓦城,一同跟來的還有明朝兩千多名士兵,朱慈煊特地讓他們從人流最多的主道進城,深夜又偷偷潛出城去,明早清晨再一次進入城內,以此類推,今後的十幾日都要這般,一天三次,不得停歇。

此招自然效仿三國時期的董卓進京,三千人硬生生造出十幾萬大軍的聲勢。

朱慈煊這是做給城中的眼線看。

當晚,阿克木,鐵哲被齊齊招入了宮中,朱慈煊命他們給緬北的駐軍下達命令,效忠監國公主,不得輕舉妄動,違令者,以“莽白餘孽”論處。

邸位將軍已死,三位堪位將軍執掌緬北軍權,這次來的,恐怕就是三人之一。

當然,他要做的還不止這些,這麼“好”的機會,朱慈煊自然要敲打敲打那位馬相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