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7章 不過爾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7章 不過爾爾

方唐鏡又走到後一人面前,抱拳道:“這位長相英俊的中年大叔,可是長山趙重來先生當面?”

“英俊”一詞在當下的大明可不是形容人長得帥,而是指才智傑出。

這位趙重來在長相方面算得上是中年界的翹楚,方唐鏡就順手拈來,將之用到容貌上。

兼之趙重來生意做得頗廣,印刷,書肆,酒坊均有涉獵,可謂是頭腦靈活之士,因而方唐鏡這個詞就用得極為貼切。

這等一語雙關的妙詞,又是明顯的示好,伸手不打笑臉人,不論之前對方唐鏡有多不爽,可他畢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也就是擺了擺臭臉而已。

大多數人都不會在這種時候認真計較,加之摻入了有求於人的心思,都不由發出一陣帶著和解的善意笑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總是有虛榮心的,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引得這位天才秀才的關注,這位英俊中年面上半是微紅,半是得意地抱拳還禮,“區區不才,當不得方秀才誇讚。”

人的名樹的影,方唐鏡雖被革了功名,卻沒有人敢否認他松江府第一秀才的江湖地位。

由此便可見聲望的好處了,不客氣地說,哥就是一個傳說。

“當得,當得,趙先生之名小生也是時常唸叨的。”方唐鏡頓了一頓,眾人愕然,這趙重來雖有點本事,也當不得方唐鏡時常掛記吧?

只見方唐鏡接著又道:“靖節先生有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勤勉,歲月不待人’。極勵志的好名字,趙大叔,你我共勉之吧。”

願來是如此的“唸叨”,並且詩裡是“不重來”,這位的名是“重來”,也有善頌他再次煥發第二春的打趣,頓時又引來一片歡笑。

有深知內情的便大叫:“老趙,你可是沾了文曲星的光啊,今日若不請客,必不放過你。”

趙重來激動得眼泛淚光,他的“重來”之名哪有如此高大上,說起來都是淚。

全都緣於在他前頭,父母連生了四個女娃,十分不服氣,便預定了下一個男丁的名字,就是這“重來”二字,意為重新來過,定要生男。

說來也怪,定下這個名字之後,果然努力便有回報,天從了人願,順利地產下了他這個唯一男丁。

只是也有不如意處,他自小便因為這個名字的故事被人取笑,自己卻又無法更易父母之命,常為之煩惱不已。

此時居然得到縣裡最有才名的方秀才為自己尋根正源,今後這名字便倍加響亮,自己昂首做人也。

趙重來感激涕零,“一定,一定,回頭就在醉仙居擺上五桌,在坐諸位定要賞臉。方小相公當坐首位。”

眾人又是一陣鬨笑。

方唐鏡言語風趣而不失風雅,正是這些商人們最是欽慕的調調,這些人大多讀書拼不出頭,於是自詡儒商,也是斯文之心不滅的緣故.

所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這個“英豪”可不是打打殺殺的莽漢。

乃是指東華門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狀元郎。

世風如此,誰不想沾點文氣提高身價?

眼見眾人三言兩語就被方唐鏡迷了心智,那裘員外不由暗恨,本應自己才是反抗暴政的正義主角好不好,冷哼了一聲道:

“腦袋是個好東西,可別光擺著不用,不然,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就沒地方哭了。”

怎麼這話聽著冷颼颼的,當即有人小聲問道:“裘員外莫非看出有什麼不對?”

“這還用看?用膝蓋都能想明白的事,朝廷重體面,人分三六等,怎麼可能讓商人與官宦並列,這豈不是亂了規矩?”

裘員外這話說得鏗鏘有力,眾人都是心下一涼,士農工商,商人敬陪末座,可不就從來沒有與官員並列的先例。

“現在大家想明白了吧?”裘員外傲然環視一圈,冷笑道:“方師爺就是在忽悠,一旦銀子到了他的手裡,就算你們事後明白過來,他大可往上面一推了事,還能奈他如何?”

這話簡直太有道理了,官字兩張口,怎麼說都有理,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能討得了說法?更別說討回銀子。

“我……草,姓方的豈不是在‘打屁安狗心’。”雖說與會的都是方唐鏡挑選出來的“儒商”,可畢竟這“儒”的百分比還是有高低不齊的,有人一急,粗鄙俚語脫口而出。

這話比喻:將無法實現的意願輕易許諾給他人。

粗是粗了點,可話糙理不糙,一時之間,場面冷了下來。

裘員外示威似的抬起下巴,看向方唐鏡,就是存心要找事,你咬我吃乎?

方唐鏡微微一笑,等四周完全靜了下來才說道:“朝廷講究體制,商人確實是不可以與官宦並列的。”

聽到方唐鏡如此爽快承認,眾人不由一呆,接著就是羞惱,如此說來,之前種種便是在戲耍自己了?若不是裘員外及時看破,眾人豈不是集體入坑?

便連裘員外也是怔住,畢竟方唐鏡之前表現出來的作派,乃是極擅調動人心的,他就不巧舌如簧的詭辯一番?

隨即裘員外“友情提示”:“方師爺就不辯白一番?”

“沒什麼好辯解的,制度就是制度,一個字都不能改!”方唐鏡淡淡的道:“商人乃四民之末,決不能與名宦並立,否則,尊卑何以有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有何意義哉?”

逐字逐句,聲音緩慢而堅決,這是統治基礎,是政治正確,一個字都錯不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聖教根基,在大明就是做人立身的根本,誰敢反對?

若是依著裘員外的“友情提示”隨口辯白,那才是真正落入到他的圈套之中。

尊卑之別更是直戳商人痛點。

商人是什麼?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商人是重利輕義之輩,是狗肉上不得檯面。

連檯面都上不得,更遑論在萬人供奉的祠堂裡與官宦之流並列。

自古以來,商人除了如呂不韋這樣膽大包天的異數之外,有誰能真正的出人頭地?

以陶朱公這般有滅國大功的曠世之才去做商人,也要三次散盡家財才能自保。

君不見本朝沈萬三,富可敵國又如何,還不是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說白了,商人在朝廷眼裡便如圈養的豬羊一般,肥了便宰,也沒誰會跟你見外。

誰曾見過豬和人共濟一堂?正常情況是有的,人在座上,豬在碗裡,如此而已。

會場瀰漫起一股兔死狐悲,自傷自憐的情緒。

如此氣氛下,誰有心情捐什麼善款,捐得越多,越容易被官府盯上,豈不是老壽星喝砒霜——嫌命長?

裘員外心中暗暗鄙夷,什麼天才神童,什麼第一秀才,不過爾爾!

這姓方的雖然沒有落進他“友情提示”的套路裡,卻不得不斷尾求生,硬生生把自己好不容易創造出的大好形勢打落到泥地裡。

還不夠,裘員外再加一把火,又問道:“既然不能並列,又說能進鄉賢祠,小師爺的意思,是想讓咱們捐官?”

此言一出,眾人心裡同時咯噔了一下,莫不大罵,小賊,安敢如此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