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6章 前十文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6章 前十文章

此時的大明,便如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巨輪,氣勢巍峨,無與倫比。

但作為掌舵人之一的懷恩,卻知道,這艘大船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滲水,破損。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若此時不補,後人終將面臨補無可補的局面。

但知易行難,補船也是要錢的。

養徵要錢,修築城牆要錢,災禍撫卹要錢,發展經濟要錢,朝廷官員俸祿要錢,剿匪平倭要錢,發動對韃靼女真人的戰事要錢,皇帝的花銷要錢,發展文教要錢,科考要錢,治河要錢……凡此種種,莫不是一個錢字作怪。

司禮監平日處置政務,除了一些刑事方面的事務外,基本上就是在處理各種向朝廷要錢要糧的事務,不客氣地說,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反過來說,沒有錢,什麼都解決不了。

想到這裡,懷恩公公也只能苦笑了一聲,縱觀朝堂上下,還有誰在弄錢方面比得上方唐鏡的?經濟之道,非此子莫屬!

可這也正是懷恩公公擔心的,若這小子當政,萬事向錢看,仁義道德擺在何方?

朝廷的根基乃是禮,是天地君親師,是三綱五常!

一旦這小子的理念佔據了上風,會不會衝擊皇權。

便在這時,司禮監二把手,秉筆太監卑昌親自拿了一份冊子來到東閣,向懷恩公公請示政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今日大明的這些大佬們作為閱卷官,在審閱完所有試卷,得出前十的結果之前,按規定是不能離開東閣的。

可大明的事務又離不開這些人,雖說有副手處理,可有些大事是副手不能專斷的,各部門還是會派人將事務進呈審閱的。

卑昌公公滿頭的大汗,今天發生的擠兌風波,他也是剛剛才得知。

他內心之中自然是駭然不已,倒不是駭然擠兌風波,而是駭然竟然有人敢封鎖消息。

他打聽過,內閣和六部都沒有接到過正式的通報,他自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打聽清楚之後更是大驚失色,這事竟然隱隱與宮裡有關,他不敢擅專,便匆匆來向懷恩請示。

懷恩公公與卑昌來到偏廳,卑昌不敢怠慢,將自己掌握到的事件資訊由頭到尾說了一遍。

他沒敢將事情寫在簡報上,而是全部口述,足見謹慎。

懷恩公公聽完之後,沒有作進一步指示,而是沉著臉緩緩踱步,行走了數圈之後,才低聲說道:

“事情既然已告一段落,便不必再起波瀾,但從今日起,需得派人到錦衣衛和西廠坐堂,再不能發生如此大事咱們司禮監竟是最後一個知曉這種事情!”

卑昌低聲道:“御馬監那邊……”

懷恩公公道:“這個你不必理會,我自有分數。”

回到閱卷大堂裡,懷恩公公不再多想,迅速提起筆,畫了一個不規則的“圈”!

至此,方唐鏡的八個圈總算是驚險無比地集齊。

這個時候,受卷官又已捧進來一大堆試卷,由於是大批量的試卷,各人也沒有了之前那般為了一張試卷評頭論足的興致,埋頭開始閱卷。

一般來說,大家都是加班一鼓作氣把這些卷子搞定,當然是爭分奪秒的,明天還有許多政務要處理,每多積壓一天,受累的還是自己,更何況,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大權交給副手,多一刻鍾都覺得不爽呢!

東閣火燭通明,三百份試卷並不算很多,眾閱卷官一通瘋狂的圈圈叉叉之後,也已經是第二日凌晨丑時末。

所有的試卷都已經閱畢,統計圈圈叉叉。

試卷好壞,按“五符標示法”給出的圈圈叉叉多少定高下,由高到低,一等到五等分別為:

一等“圓(O)”。

二等“尖(V)”。

三等“點(.)”。

四等“直(|)”。

五等“叉(X)”。

一通忙活之後,很快搞定。

將得到八個圈的試卷彙集起來,眾人傻眼,又有了新的問題。

三百份試卷中,拿到了八個圈的,總有十一份。

也就是說,呈獻給天子的十份試卷,有一份要從這最後的大名單中刪除!

這就大有講究了,誰都有要照顧的名額,自然不願意將自己人涮下,那就只能涮別人的名額了。

萬安和劉珝這個時候也不再意氣用事了,若是真起了爭持,你涮我的人,我便涮你的人,如此一來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因此大家十分默契的沒有發生口角。

內閣和六部研究了一下,還是覺得最先那份試卷最具爭議,涮下那份似乎最能讓人接受。

不過王越卻不幹了,他當然是力挺方唐鏡的。

王越深通兵法,他並沒有直接針對萬安和劉珝,而是拿起一張試卷看向內閣第三閣老劉吉道:

“閣老,這張試卷聽說乃是貴府未出五服的親戚,若說起來,還請閣老避嫌則個,勿使天下讀書人非議為好。”

劉吉愕然,我沒招你惹你吧,為何針對於我?莫非以為我是內閣裡最好欺的那個?

一念及此,劉吉內心大怒,面上卻是平靜無波地說道:

“世昌老弟慎言,此時皆是糊名,誰知哪張試卷何人所作!何況先賢有云,舉賢不避親,吾為國求材,自然是責無旁貸的,若是照你這般臆測,咱們人人手裡都有一份試卷,難不成個個都是私相授受不成?!”

劉吉這番話,自然是先把自己站在道德高地,挑撥眾怒針對王越。

這屬於高段位官員裡最無恥的手段,你和我談規矩,我便與你談道德。

王越嘿嘿一笑道:

“就事論事,雖然兩張試卷都是八個圈,看起來是同一水準。但你手裡那張試卷卻是一個叉一個直,而吾手中這張卷子卻是一個叉一個尖,這就是你手中試卷低了吾手中這張試卷半個頭!”

王越也是極無賴的,你與我談道德,我偏偏就與你談規矩。

“你……”劉吉心頭一緊,再不能轉移話題,因為這確實是自己手裡這張試卷比不上王越試卷之處。

而且最不爽的是,對方手裡試卷的那個“尖”還是自己畫上去的。

不過劉吉向以狡詐多謀著稱,眼珠一轉便有了:

“果然不愧是左都御史,明察秋毫,好好好,既然如此,所有八個圈的試卷都排一排,大家都排一排座次,看看是哪張最後出局!”

既然談規矩,那就談吧,反正法不責眾,且看誰先受不了,反正不是我!

他可是知道,萬首輔和劉次輔手裡的試卷可都是有兩個叉的!

並且兩人手中試卷的兩個叉還都是劉吉畫上去的,此時一想,心裡平衡多了。

萬安和劉珝對視一眼,他兩人自然又站在同一陣線。

萬安不悅道:“吾等為國求賢,你當是菜市場裡挑白菜麼,八個圈即代表了大義所在,眾望所歸,其餘叉叉,不過各人見解不同,不足為據。”

“然也!”劉次輔揮了揮手裡試卷:“為國求賢,當取大處,不可於小處斤斤文計較,當按慣例以硬指標為準強,比如吾手中此卷,姓名皆吉,正應了國家大典之喜!”

王越不作聲,此時他成功地挑起了戰火,把鍋甩給了劉吉,自然是樂得看他們狗咬狗的。

劉吉雖然明白自己是被王越套路了,卻是不得不硬扛下來,不過劉吉外號“劉棉花”可不是白叫的。

這個外號包含的意思除了耐打抗造之外,還是指此人綿裡藏針,反擊十分犀利。

劉吉仰天大笑三聲反唇相譏道:

“叔溫兄,既然提到了硬指標,那吾就好好說道說道,吾手中此卷,相貌堂堂,實乃人中潘安宋玉,足以羞死汝手中那人!

還有啊,眉州兄,你手裡那人大家都是知道的,雖不能說是獐頭鼠目,一個委瑣卻是當之無愧的,讓這樣的人御街誇官,只怕天下女子都不敢嫁人!所以呢,你懂的!”

劉吉不愧是棉裡藏針的“劉棉花”,不反擊則已,一反擊就把人刺得鮮血淋漓啊!

不要以為科考排名考慮長相、姓名、出身這些十分荒唐,但在大明朝這個看臉的時代卻是妥妥的政治正確,稱之為硬指標。

太祖定下的規矩,成祖又強化過,老朱家的子孫們一直自認顏值過人,比如成化,就自認現在的大明第一英俊那個中年,對三鼎甲的相貌自然是馬虎不得的。

畢竟三鼎甲是天下矚目的焦點人物,相貌必須契合公眾心目中最完美的形像。

君不見近期京城流行著一句話麼——顏值即正義!

美男子未必是狀元,狀元卻定然是美男子。

王越微笑不語,贏定了!

在顏值這方面,方唐鏡有著碾壓境界的優勢,現在劉閣老已經駁得另兩位閣老面色雪白,大局定矣!

至此,萬首輔和劉次輔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同意按圈尖點直叉的累計來細分人選。

但大家細細一排之後,出局的竟然不是萬劉兩位裡的人,而是工部張尚手裡的試卷,於是眾人皆大歡喜!

當然,事後有謠言說是張尚書臨時修改了自己手中試卷,將其中一個點改成了叉,避免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撕弊大戰,成功地維繫了文官集團的合諧,實乃深明大義,前途不可限量。

這些都是謠言,不可……不信。

前十搞定,自然是請了梁公公來將十份卷子進呈御覽,以確定最終的三鼎甲名次!

梁公公拿著前十的試卷,一眼就看到了裡面有方唐鏡的試卷,心裡樂開了花……

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