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79、第079章 宮宴前,議和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9、第079章 宮宴前,議和後

下跪與下跪, 其實並不一樣。

指尖還殘留著一點不屬於自己的溫度, 也殘留著那一點奇異脆弱的觸感, 陸錦惜垂眸看了一眼, 又轉去看伏在自己面前的薛廷之,似乎,添了幾分卑微。

於是,心裡面那一點不不忍,竟又冒了出來。

說實話, 這個庶子很奇怪。

也不知是不是薛況親自教養過的孩子,當真與旁人不一樣, 除了較同齡人更穩重之外,薛廷之身上, 更有一種澹漠疏離之感,且不像是因為脾性造成, 而是自身那一股由內而外的氣質。

這會讓人覺得,這樣清朗又衿貴的少年,不該這般卑微。

而她,卻偏偏逼著他低頭了。

心裡面一嘆,陸錦惜眼簾垂了下來, 開口道:“此事確算離經叛道, 但一則你是大將軍血脈,二則你母親雖是異族,可當年為大夏通風報信,也算有功。我好歹是你嫡母, 自當為你奔波爭取一番。你起來吧。“

“……廷之謝嫡母大恩。”

薛廷之慢慢地閉了閉眼,只覺得周身連溫度都感覺不到,幾乎用盡了自制力,才勉強保證了這一句話的平順,隨後起身。

但他沒有再坐下了。

陸錦惜當然也注意到了,也能猜到原因,但也不往心裡去,只道:“恩。那沒什麼事你就回去好好歇歇,修養著吧。鬼手張為你治病的事情,也萬不可疏忽。我這邊若有個什麼進展,自當第一時間告訴你。”

“是,廷之告退。”

薛廷之又是躬身一禮,終於是垂著頭退了出去。

從頭到尾,都沒有抬起頭來看過陸錦惜一眼,也完全避開了與她的目光接觸。

屋子裡靜悄悄地,直到他離開半晌了,都沒有半點聲息。

陸錦惜收回目光來,就這麼打量著自己腳下,那一塊薛廷之方才跪過的地毯,琢磨了一下。

“怎麼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很對……”

到底是漏掉了哪裡?

她擰著眉,凝神細想了一下,從頭到尾,每個細節。於是,在想到之前某一件事的時候,忽然明白了過來——

是不對。

薛廷之鐵了心要走科舉之路,該對自己的才華很有自信。可閱微館之試,他卻沒能入選。

她還記得,青雀悄悄跟她提過,薛廷之第一輪交上去的,也是白卷。

明明如此渴望,有一顆想要出人頭地的心,而且三賢祠閱微館那一次,還是他自己提出請求,想要一同前去的。

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卻偏偏交了白卷。

怎麼想怎麼蹊蹺啊。

陸錦惜越琢磨,越覺得這庶子雖然年紀小,心思也很容易被人看透,可身上彷佛籠罩著一層迷霧,讓她每每覺得看清楚了之餘,又生出些狐疑來。

“見了鬼了……”

竟覺得窩邊草都不那麼好相與起來!

相比起來,還是陸氏那三個親生的好啊。

她心裡頗為真情實感地感嘆了一番,又見白鷺遲遲沒回,便打算找人問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沒想到,還沒等她開口,外面已有丫鬟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一臉又驚又喜的表情:“夫人,夫人,外面來了宮裡的公公,帶了皇上的旨意,請您出去聽旨呢!”

“什麼?聽旨?”

陸錦惜可半點準備都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嚇了一跳:她來將軍府許久,可還沒有跟宮裡有過什麼接觸,更不曾接觸過皇宮啊。

“可通知府裡其他人了?”

“賴管事已經著人四處通傳了。”顯然是因為跑得急,小丫鬟還在不停地喘氣。

陸錦惜也顧不得許多,眉頭一皺,便連忙往外面走。

她是不怎麼怕所謂的皇帝的,無非也就是那麼回事。只是這時代,人畢竟手握著生殺大權,還是馬虎不得。

宮裡來了旨意的訊息,眨眼就已經傳遍了。

將軍府不很大,卻也絕算不上是小,算得上主子的,都急急忙忙趕出來接旨。

除了陸錦惜之外,還有太太孫氏,大嫂賀氏,以及衛仙並幾個小輩。

烏泱泱的一片人,全都到了寬敞的前廳中。

這時候,宮裡來傳旨的太監已經在候了一陣子,待陸錦惜來了,才往堂正中一站,扯著那公鴨嗓子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夏匈奴,戰禍實久,天下苦其久矣。百姓艱苦,將士罹難。今者朕並文武,上體蒼天好生之德,下察萬民向榮之意,中順兩國兼愛之勢,議與匈奴和,宴使臣於二月十五。”

“因念孫氏清養已久,特旨請夫人陸氏入宮,赴宴觀禮,欽此!”

議和,還特意下旨讓她參加宮宴觀禮?

陸錦惜跪在地上聽完了旨意,暗自皺了皺眉頭,有些狐疑。議和她早知道,宮宴的事情,剛才也想起來,顧覺非在閱微館時候曾與她提過。

可觀禮……

所謂的“觀禮”,只怕是觀議和之禮。

這些不都應該是男人的事情嗎?

她不很理解,但也沒有當場表達疑惑,先恭敬地謝過了恩典,將旨意接過,才起了身來。

從宮裡來的宣旨太監,體型微胖,皮膚白嫩,一雙綠豆大的小眼睛,看著卻很和善。

他笑眯眯地:“夫人,這可是旁人都沒有的殊榮呢,整個朝野上下,獨一份兒。皇上還說了,大夏與匈奴連年戰禍,能有這議和之日,多虧了將軍府一門忠烈,特有賞賜。來人,快拿進來!”

於是,後面的小太監們,便抬來了兩口箱子,各自裝著五百兩黃金;另有大小錦盒若干,都是些宮裡才有的珍玩和藥材,還有幾朵鑲玉嵌珠的時興宮花。

陸錦惜回頭見了,只覺得這賞賜,頗有一點安撫的用意。

她琢磨著,便露出幾分受寵若驚的神態來:“皇上實在是太過體恤了……”

“大將軍功在設計,夫人您安心受用便是。”

這太監在宮裡的身份應該也不低,說起話來頗有幾分從容的意思,當下只跟陸錦惜拱手行了個禮。

“咱家還要往別的大人府上宣旨,這便不久留,先告辭了。”

“來人,送送公公。”

陸錦惜忙朝旁邊賴昌使了個眼色。

賴昌會意。

怎麼著也是府裡的老人兒了,逢年過節將軍府都會收到宮裡來的賞賜,一些該有的“規矩”他心裡很清楚。

收了陸錦惜的眼色,他便殷勤地湊了上去,引了那太監出去。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浩浩蕩蕩的走。

陸錦惜兩手捧著那捲起來的聖旨,就這麼目送著,沒忍住挑了挑眉梢。

孫氏在她旁邊,手裡捏著一串佛珠,卻忘了掐,也望著。過了許久愛,卻是悵然的一聲長嘆:“真議和了啊……”

整個正廳內外,忽然就沒了一點聲息。

陸錦惜轉過頭來看去,只見丫鬟僕人們,幾乎都低垂著腦袋。就是原本面露喜色的,在聽了孫氏這一句話之後,都連忙埋下了頭,立刻收斂了臉上的表情。

至於前陣子被陸錦惜修理過的寡嫂賀氏,更是怔怔的,一下就淌了淚,竟然哭出聲來。

“哭什麼!”

聽見她那聲音,往日甚少疾言厲色的孫氏,頭一轉,竟是半點沒留情面,厲聲呵責!

陸錦惜都被她嚇了一跳,更別說是府裡其他人了。

賀氏自守寡以後,幾乎日日都去伺候孫氏,今日一聽議和,便想起同樣殞身沙場的亡夫薛冷來那戰死沙場的亡夫薛冷來,觸動了情腸。可哪裡料到,孫氏竟然這般……

她一下就愣住了,眼淚都還掛在臉上。

孫氏那一張已經有了不少皺紋的臉上,看不到半點的笑意,只冷冷地盯著她道:“朝野上下都定下來了的議和,是天下一件大喜事。獨獨你一個,在這裡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賀氏嚇得抖了一下,卻依舊不很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訓斥。

唯有一旁的陸錦惜,目光從賀氏的身上,移回了孫氏身上,若有所思。

孫氏卻不管那麼多了,只是閉了閉眼,似乎要將自己一些思緒歸攏。而後,才過來向陸錦惜說話。

“如今不必從前了,這恩旨既然下來,宮宴少不得要走上一遭。”

“朝堂上,皇宮裡,是什麼情況,你要有個數。老二雖然去了,我知道,這議和的事情下來,你心裡也定然不高興。可還有偌大一個將軍府在這裡……”

“凡是,好生掂量,勿要行差踏錯。”

說完,她也沒管陸錦惜是什麼反應,更不等她行禮,便直接帶著身邊伺候的馮媽媽,朝自己平日清居的南院去了。

陸錦惜話都還沒來得及說出來,這會兒只能恭送。

她眼瞧著孫氏離開,這上了年紀的婦人,穿著一身素澹的深青色,花白的頭上就插著把銀簪,半點富貴相也看不出來。

唯有行走之間,那用力挺著的嵴背,還能看出點昔年的風骨。

但畢竟是年紀大了,就是這嵴背,也有點被歲月壓出的彎折……

不知怎麼,陸錦惜覺得這一幕實在扎眼極了。

手中拿著的那一卷聖旨,竟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她低頭看了一眼,沉默不言,過了許久,才重新抬起頭來,於是正正好,對上了一旁衛仙那一雙打量的眼。

也許是瞧見她抬起頭來了,衛仙便冷冷地哼了一聲,瞥了她拿著的聖旨一眼,語氣裡有奇異的不善與敵意:“就是宮裡賢妃娘娘都沒那資格去觀禮呢,二嫂真是朝野上下獨一份兒,夠風光呢!”

“……”

陸錦惜只覺得她態度奇怪。

這一位三弟妹,自來跟她不對付,她是心知肚明的。但前陣子還笑臉以對,甚至還結伴去了三賢祠,怎麼今日說翻臉就翻臉?

難不成,這旨意,不僅招惹了孫氏與賀氏,還招惹了她?

可不對啊,她夫君薛凜還活得好好的。

那是因為宮裡那一位傳說中顧覺非的老相好、如今榮寵正盛的賢妃娘娘衛儀?

也不對啊。

她可是聽說過,衛儀是衛太傅原配所出,衛仙是續絃所出,自來關係不很好。

這麼想著,陸錦惜看著她,沒答話。

她這一臉的波瀾不驚,落在衛仙的眼底,就成了理所應當。簡直好像這闔府上下的確就該她陸錦惜受此殊榮一般,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當下她臉色一黑,袖子一甩,竟是二話不說就走人!

“這一位三弟妹的態度,也是有點看不懂啊……”

陸錦惜越發玩味起來,手指將那一卷聖旨輕輕一轉,心裡面卻也有了幾分怪異的不安。

只盼著這議和的事情,別到時候鬧出什麼亂子才好。

不然到時候為當年邊關交戰犧牲最多的將軍府,只怕要平白背上幾口鍋。

畢竟對主戰派來講,埋骨他鄉的薛況,是一塊好磚。

她回頭去看那些宮裡來的賞賜,沉吟片刻,只道:“賴管事,這些賞賜,都照舊例收入庫中,登記造冊吧。另派人去看看,遲哥兒遲遲沒回,到底怎麼回事。”

“是。”

賴管事連忙領了命,立刻去辦事了。

這時候,薛遲正在回將軍府的路上。

將軍府這邊自有馬車來接他,他從太師府出來就上了馬車。他是坐不住的好動性子,又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是以一路上都趴在窗沿上,朝外面瞅。

馬車一路走,他便一路看。

今日那一位顧先生並沒有教很多東西,只是讓孟先生考校了他舊日的功課。

孃親下午走後不久,顧先生就下了樓來,親自給他講課。

但也沒講兩頁,前面就來人說什麼宮裡來了聖旨。於是顧先生去了一趟,回來之後,就在閣樓的窗前站了許久,竟是一句話都沒說。

其實,他當時很想問那一句“苟不教,性乃遷”是什麼意思,但旁邊的孟先生卻悄悄給他打眼色搖頭,他便忍住了沒問,就這麼在書桉後面幹坐了小半個時辰。

一直等到日頭西沉了,顧先生才慢慢轉身,跟他說今天不教了,讓他明天再來。

“唉,真是奇怪,總覺得顧先生好像心情不很好的樣子……”

薛遲看著外面隨著馬車行進而顛簸晃動的店鋪屋舍與行人,一張包子臉已經苦惱地皺了起來。

“要不要回去跟孃親說說,讓孃親準備點什麼東西,明天給先生送去,哄哄他呢?”

同在馬車裡坐著的青雀,無意中聽見這一句,眼皮都跟著跳了一下。立刻想起了當初翰墨軒上,自家夫人那一管摔了顧大公子一身墨的筆……

她一時沒忍住,看向了薛遲的後腦勺。

遲哥兒還真是……

夫人知道了,應該會很高興吧?

青雀心底無奈極了,又見薛遲小半個身子都要探出去了,便湊上去去勸:“哥兒,還在馬車上呢,您還是縮回來些,萬一要是——”

“誒,劉叔叔!劉叔叔!!!”

還沒等青雀把勸說的話說完,趴在窗沿上的薛遲,便忽然一震,像是看到了什麼一樣,連忙伸出手去朝著外面某個方向揮舞,還扯著嗓子大聲地喊叫了起來。

“哥兒小心!”

青雀嚇得不輕,生怕他動作太大從車裡掉出去,趕緊上去拽住,又連忙去吩咐車伕。

“快停車!”

“籲——”

車伕不敢怠慢,立刻就停了下來。

但薛遲沒有停下,人還趴在窗沿上,兩隻眼睛看著前方三個牽著三匹高頭大馬過來的人,越發興奮起來。

“劉叔叔!這裡,這裡!”

這時候天色已不早,街上的行人並不很多了。

九門提督劉進,今日穿著一身的便服,手裡牽著馬,與如今被調去看守宮門的金吾衛方少行一道在街上走著。身邊,還有著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

聽見那聲音的時候,他正在跟那文士說話。

但這聲音一進耳朵,他就“咦”了一聲。這一段時間,薛遲是有空就朝城門處和提督衙門跑,這聲音他都聽得熟了。

於是循著那方向一看,果真瞧見了將軍府的馬車。

“小公子?”

劉進一下看見了那探出來的小腦袋,立刻笑出聲來。

薛遲一骨碌就從車裡爬了出來,興沖沖地跑到了劉進的面前,手舞足蹈:“劉叔叔,劉叔叔!我還想今天下學太晚,沒時間去找你呢,沒想到在這裡碰見了!昨天我娘給我講了新故事,有關於劉叔叔你的呢!”

“哈哈哈,真的嗎?”

劉進都聽得眼前一亮,摸了自己那絡腮鬍一把,暗自高興。

“快說說,快說說,講什麼了?”

“講劉叔叔‘長坂坡單騎救將軍’!說是那一戰裡大將軍被困在匈奴兵重圍裡面,結果劉叔叔單槍匹馬,突破重圍,跟匈奴好多好多的大將交戰,最後把我爹救了出來,可厲害了!”

這是他前些天聽的故事了,但薛遲在這方面,偏偏記性極好。

儘管這故事的內容不短,但他此刻嘴巴開開合合,只聽得嘰裡咕嚕嘰裡咕嚕……

沒一會兒,陸錦惜跟他講的那些,就被他完完整整地複述了出來。

劉進聽得是紅光滿面,一個上過戰場的大老爺們兒糙漢子,竟被哄得喜笑顏開。

“哎呀,那一戰我的功勞哪裡有那麼大?衝進去救大將軍容易,但出來才難,多虧了大將軍謀略過人,又有蔡先生在派人裡應外合……”

“反正孃親說爹爹厲害,但沒有叔叔們也打不出那麼漂亮的仗,那一戰劉叔叔才是最大的功臣啊。”

薛遲歪著腦袋,眨巴眨巴眼,一臉的真誠。

劉進越發高興,大笑了起來。

站在稍後面一些的方少行,全程聽完,一張邪氣的俊臉上,卻沒幾分好顏色,只瞥了薛遲一眼,問道:“你娘都不講講我的嗎?”

“誒,方叔叔?”

薛遲先前講得太投入,加上他與方少行不如跟劉進那麼熟,且關係還不很好,有點莫名地憷他。所以這時候,聽見聲音,才看到了他。

同時,也看到了站他身邊的那名文士。

三十多歲模樣,一身青衫,手裡捏把白紙扇。

一張臉上五官極其端正,但過於端正又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嚴謹與剋制之感。那一雙眼睛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是深棕色的鳳眼。

乍一看不覺得有什麼,但若看得久了,便能看出點精明味道。

人似乎是沒什麼稀奇,但這肚子裡,藏著千萬般的計謀。

薛遲年紀還小,見的人也不多,不懂那麼多,更看不出來。

但他看著對方的時候,對方也看著他,這一時被那一雙眼看著,竟不知怎麼就打了個寒戰,有種後嵴骨都跟著發冷的感覺。

他眨了眨眼,一下忘了之前要說什麼。

劉進見了,跟著一回頭,這才想起來,還沒給薛遲介紹過,便半彎著身子,一指那文士道:“小公子,這位就是蔡先生了,是咱們軍中頭號智囊,大將軍的軍師。今天才從邊關上回來了。”

“啊!”

薛遲聽了,竟一下叫了一聲,想起了什麼。於是,再看那文士的目光,便變得多了幾分熱切和崇拜。

“你就是那個神機妙算的白紙扇,你就是那位我爹爹三顧茅廬才請到的蔡先生!”

那文士,也就是蔡修,先前本正跟劉進談著朝廷議和那件事,哪裡想到半路上殺出個“小公子”?

但他跟了薛況多年,認得將軍府的馬車,再聽薛遲與劉進言語間的細節,便知道這是京中那一位“小霸王”了。

薛遲滿月的時候,他曾去過一次,後來便都留在邊關,再沒回過京城。

眼下他是完全沒料中薛遲這反應,更覺得他嘴裡說出來的這話似乎跟自己有點關係,可又不很聽得懂。

一時微微錯愕,眉頭就慢慢皺了起來:“神機妙算,三顧茅廬?”

“是啊!我娘說你更厲害!”

薛遲一雙眼都要變成星星眼了,完全忘記了自己之前被這蔡先生兩眼看得發憷的事情。

“火燒南望坡,草人借箭,舌戰含山關,智激那耶扎,巧布八陣圖,還有空城計!”

“……”

這一瞬間,劉進沒說話,方少行沒說話,蔡修也沒說話。

三個人相互望了望。

劉進有些納悶:“小公子往日說的故事我都多少能對上一些,但這些一點印象都沒有啊。蔡先生都做過?”

“有啊,我娘說的。”

薛遲那顯擺的心思又上來了。

他發現給人說故事特上癮,尤其是看見其他人聽故事的表情的時候。所以嘴巴一張,立刻倒豆子似的說開了。

“草人借箭——”

“就當時在南望坡那一戰,說是軍需不夠,又被困在城。他們匈奴那邊前不久搶走了咱們的軍需,若一個不小心,我們就能全軍覆沒。我爹為這事兒,焦頭爛額。”

“但這天夜裡,蔡先生登高遠望,靈光一現,忽然計上心頭……”

不必說,這是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的大夏版本。

把草船改成了草人,水上的環境改成了圍城的環境,剩下的一切基本都那個神機妙算、算無遺策的套路。

於是繼薛況之後,又把個蔡先生吹得天上有地下無,捧上了神壇。

劉進聽得目瞪口呆。

方少行卻是越聽心裡越不得勁兒,還沒等薛遲吹完呢,直接掉轉頭返身上馬,冷著一張臉走了人。

“奇怪,方叔叔怎麼走了?”

薛遲說得差不多了,停下來,卻只看到方少行遠去的背影,有些詫異。

劉進是說不出話來。

他一瞥身邊的蔡修,腦子裡想起的只有他翹著腳坐在薛況身邊時候,那看似一臉微笑實則滿肚子壞水兒的模樣,嘴角不由狠狠抽了抽。

倒是蔡修自己聽著,品出了點味道。

他在軍中一官半職也無,但說話卻是能頂半個薛況。

有時薛況不在,三軍調遣都是他說了算。

劉進雖也有幾分謀略,但在他這種陰謀詭計玩出花兒來的人眼底,還遠不夠看。

“草人借箭”這種事,當然是沒發生過的。

所以劉進聽了個啞口無言。

但他若沒記錯的話,當年南望坡那一役,他們寫給朝廷的軍情奏報上,的確是“軍需短缺”這件事的,而且此戰最終還勝了。

大將軍夫人陸氏,蔡修也是知道的。

他雖多年沒回京城,但京中大小訊息他都知道。

陸氏這些年來也就那樣,只聽說前陣子病了一場之後,性情變了許多。

但他竟不知道,這曾經柔弱可欺也沒太大主見的女人,竟有這般的心思。

草人借箭,雖聽著匪夷所思,可細細考量,還真未必不能實現。

再加上薛遲先前講的那“單騎救將軍”的故事……

這個陸氏?

蔡修眼底露出幾分笑意來,饒有興趣地問薛遲:“這些都是夫人給小公子講的故事嗎?”

“對啊,後面還有呢,只不過那天太晚,娘不肯給我講了。”

薛遲撇了撇嘴,頗有幾分悻悻。

“不過今天回去,我肯定纏著她讓她給我講!哎呀,糟了,天都要黑想下去了,娘還在家等我呢!”

話說到一半,提起“回去”兩個字,他才勐地一激靈,一下注意到現在的天色,頓時慘叫了起來。

“啊啊啊不行了,不行了!劉叔叔,蔡先生,我要先走了!過兩天再來找你們玩啊!”

“誒,慢著點跑!”

劉進被他那一驚一乍的小模樣嚇了一跳,連忙招呼。

薛遲卻是一面跑一面背對著他們揮手,三下五除二地就爬上了馬車,跟他們告別。

“嗒嗒嗒嗒……”

馬蹄聲起,車伕揚起馬鞭,便駕著車漸漸遠去,消失在了街道盡頭。

原地,只站著劉進與蔡修二人。

蔡修慢慢收回目光,只想起之前劉進說的一些事。

比如,長順街上那一幕;

比如,陸氏去永寧長公主那邊求情,為劉進保住了九門提督的位置;

比如,那個陸氏特意修書給劉進,安插隼字營的小混混;

……

記憶中,陸氏不過內宅婦人,掌家尚且困難,何處來這長袖善舞的本事?

深棕色的眸底,有幾分幽暗的光。

蔡修忽然問了一句:“對了,剛才忘了問,小公子這麼晚了,怎麼一個人坐馬車從那邊回府?”

“哈哈,你才回來,還不知道呢吧?”

劉進一說起這個,臉上便多了幾分與有榮焉的得意之色,渾然忘了前陣子自己還帶人去攪和人家太師府的壽宴。

“昨兒個小公子有幸,拜了才名滿天下的顧大公子為師,今天是才上學回來呢!”

“拜師?”

蔡修一聽,是真的詫異了,尤其是劉進提到的那“顧大公子”四個字,觸動了他某一條極其敏感的神經。

“你說的是顧覺非?”

“對啊,天下還有幾個顧大公子?”

劉進一臉理所應當的表情,只覺得小六年沒見,蔡修怎麼問出這種沒腦子的問題來了。

蔡修卻是一下說不出這心裡的感覺,眼底神光頃刻間已換了有千萬,擰眉間,思索了許久。

兩手一道在身後揹著,卻是用那白紙扇敲著自個兒掌心。

顧覺非?

顧覺非?!

這人竟然敢收小公子為學生!小公子竟然拜了這人為先生!

誰能形容這一刻他心中的感覺?

荒謬。

且伴著一種將天下人玩弄於鼓掌的得意與複雜。

他想起六年前,想起這一位顧大公子那一條狠毒的計策,也想起了含山關那一場近乎讓一切功虧一簣的慘烈戰役。

於是,到底沒忍住,一下笑出聲來。

“哈,有意思,實在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