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東都歲時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姜家諸人此商定了要設宴,可是這宴要怎麼個設法,姜老太太是兩眼一抹黑,只能指望著兒子,姜大郎平日出門應酬多是和同僚喝花酒,去人家家裡赴宴,眼睛也只盯著歌姬月姬舞姬侍婢,連席上吃了什麼都記不得,更不用提那些世家大族繁瑣細緻的進退送迎了。

姜曇生的同窗大多是二三流世家的子弟,既然是打著替兩位小娘子相看女婿的主意,這宴席不能太隨便,沒得叫人笑話姜家沒規矩。

姜老太太一見姜大郎那抓耳撓腮一籌莫展的德性知道指靠不上他,心中縱有一萬個不情願,也得以大局為重,撂下玉箸,清了清嗓子,努努嘴轉向曾氏道:“大郎媳婦兒,你是富貴人家出身,這回請客不比從前,怠慢不得,還得你多費點心思操辦啦!”

“瞧阿孃說的,多少年前的事兒了,媳婦也記不大清楚,如今的規矩風俗大約也與那時候不同了,只能盡力而為罷了。”曾氏欠了欠身道。

姜曇生謀得了不錯的前程,姜明霜又要入宮,這對她所出的一雙子女來說自然沒有壞處。

八郎長那麼大了依舊沒有顯出一星半點聰慧靈秀的跡象,獨子相貌似她,心智卻像極了他那蠢笨的阿耶,真是老天爺與她開的一個莫大玩笑。上頭有個出息些的兄長照拂著,將來謀個一官半職,可以想見這麼庸庸碌碌風平浪靜地過完此生吧——可她不甘心啊!

至於三娘子……曾氏帶著些怨忿掃了婆母一眼,心道有那老貨在,必定要抬一個壓一個,有好親事肯定先緊著二娘子。

想到此處她又面無表情地看了眼衣著素淨神情淡漠的姜明淅,女兒如她所願長成了氣質清華蘭心蕙質的少女,才貌不輸等閒世家貴女,可不知怎的與她越來越離心,卻和那當壚賣酒的下賤女人生的一雙女兒越發親近,可見姜家那一半汙濁血脈終究是扎牢了根,任她怎麼費盡心機也拔不除了。

大約也是嫌她這阿孃不中用了吧,不能幫她謀個好親事,讓她只能跟在陳氏的兩個女兒後面撿剩下的,如今連身子骨都不行了,成了她的負累,若是楊家還在,何至於如此?她原本是想把女兒嫁回楊家去的,縱使以姜家的門戶嫡支大約是不用想了,可楊家那時根深枝茂,旁支中也不乏殷實又清貴的人家,然而一夜之間全沒了。連她阿孃也受了牽連,一大把年紀死在流徙途中,當年的承諾自然也無法兌現了,倒叫她擔著干係白忙活了一番。

不過姜明霜可以不待見這阿孃,自己卻不得不為她盡力籌謀,曾氏自嘲地抬了抬嘴角,撫了撫衣襬又道:“三個小娘子也大了,不如讓他們幫媳婦兒打打下手,也算歷練歷練。”

曾氏並不打算真的教他們什麼,她十來歲便隨出身楊氏的母親學執掌中饋,操持起這些事務來還算遊刃有餘,只是這些年一直英雄無用武之地,三娘子是她親自悉心調.教出來的,自然也得心應手,而姜明月卻沒人這麼手把手地教,到時候派些無關緊要的事務給她,即便辦得妥善也顯不出什麼能耐,若是錯漏百出更好,屆時讓女兒彌縫補缺,正好在一眾夫人娘子跟前露露臉。

***

姜老太太所謂的宴席不過是辦些好酒好肉請賓客們吃一頓,至多再請些樂人雜伎之類的熱鬧熱鬧場面,酒足飯飽大家夥各自散了算完了。

曾氏眼中卻全然不是這麼回事,要辦一場挑不出差錯的宴會談何容易!首先得擬定賓客的名單,請哪些人家,哪幾房,只請男客還是捎上女眷,這都有講究,把該請的漏了是大事,把不該請的請了來則後患無窮。姜家的情況又格外複雜些,因姜太妃和姜二郎的緣故,與寒門、勳戚乃至於世家都搭上了那麼點邊。

這活計吃力不討好,若是出了差錯便是咎由,辦得再妥當也是落個無過,曾氏便二話不說扔給了姜景仁和姜曇生父子倆。

姜曇生那頭倒容易些,那麼十來個時常往來的同窗好友,事先請到酒樓裡喝了一回酒,把帖子散出去,再問候一聲家中兄弟,眾人當即心知肚明。

姜曇生一共三個嫡妹,大妹已定下來年春天入宮,剩下兩個在室的一個豔名在外,一個才名遠播。

娶姜氏女的好處很明顯——家財萬貫,嫁資豐厚,姜景義手握重兵,算得舉足輕重的人物,異日姜家娘子若是得了天子的青眼,姜家的勢頭還能再往上;壞處也擺在明面上:屠戶出身,娶來掉身價。

姜曇生什麼也不必多說,有這心思的自然會將家中適齡的兄弟帶上。

剩下一些可請可不請,請了也未必會赴宴的,便叫奴僕送了帖子到府上,姜曇生想起那日在蕣華樓偶遇衛十一郎的事,雖覺得他未必真的願意折節下交,那番說辭多半是客套,不過還是準備了一份帖子送到衛府。

姜景仁這邊則是一筆糊塗賬,思忖了半日仍是拿不定主意——曾氏不願擔干係,卻將厲害與他陳說得清楚明白。

姜大郎不敢去求助曾氏,這幾年她性情乖戾,早不耐煩扮什麼賢內助,對剽悍的婆母還算假以辭色,這窩囊的夫婿何曾入過她眼?見面三句話便要夾槍帶棒地冷嘲熱諷,姜景仁調入虞曹後自覺終於要大展宏圖,意氣風發地與曾氏說他的抱負和遠志,總要叫她澆一頭冷水,姜大郎對這個出身高貴的妻子向來有些怵,便敬而遠之不去觸她黴頭了。

一時蒲桃小睡醒來,便見姜大郎咬著筆桿正對著案上空白的帛紙發呆。

“郎君有什麼為難的事麼?”蒲桃一邊披上外裳一邊關切地問道,“是宴客的事?”

姜景仁隨口與她說了,也不指望她能想出什麼法子,蒲桃卻道:“依奴婢看,不如先從簡單的入手,郎君的上峰和同僚必是要請的,還有那些平日裡常往來的,夫人那裡想必留著年節走禮的單子,您只管去要來,奴婢替您對照著看看,親疏遠近便一目瞭然。再是上峰和同僚——目下的和原先的得一碗水端平。剩下的便是泛泛之交了,郎君端把這五六年收的帖子拿出來,有差不多的事兒請過您的,依樣下帖子便是了,如此應當*不離十了,再交與夫人查漏補缺,這便無有不妥……哎呀!”

蒲桃話還未說完,便叫姜景仁一把摟入懷中,心肝肉地喚著親熱了一通,末了將她圈在懷中廝磨著她散亂的雲鬢道:“這回夫君又欠了你個天樣大的人情,如若沒有你,這回還不知如何交賬呢!唉,我真是無用……”

蒲桃低垂著眼簾挑了挑嘴角道:“郎君莫要這麼輕賤自個兒,您是在朝堂上為官做大事的人,這些微末小事本不該……”說到此處突然頓住,游魚一般從姜大郎懷中滑了出來,軟軟跪倒在地,磕頭道:“奴失言了,求郎君責罰!”

姜景仁忙將她攙扶起來,順勢往床上一帶,溫言軟語地道:“你啊,是膽兒太小,你我私下裡議論她兩句,又沒有旁人聽見,怕什麼!”

蒲桃悽然一笑:“事到如今奴還有什麼可怕的,這賤命一條,原也不值什麼……”身子一歪,中衣領子裡滑出一枚鏨蓮花紋的小金鎖來,是嬰孩帶來保平安的。

姜景仁便如被火燙了似地縮回手,驀地想起她這輩子都不能有孩子了,又想起她的孩兒當初怎麼沒的,過了良久嘆息一聲,撫了撫她消瘦的脊背道:“是我對不住你,蒲桃。”

“奴哪裡敢怪郎君,您也難,奴知道……”邊說邊伸出纖柔的手臂環住他,“莫說這些不開心的了,郎君這幾日當差還順當麼?”

姜景仁一提到這個便來了勁頭,近日曹中正為籌備天子畋獵忙得不可開交,每日從他手上過的大小事項至少有一二十樁,他都給辦得妥妥當當,很得上峰的器重,正苦於無人可以傾訴呢,便絮絮地將他辦了哪些事,又得了何種獎語一一道來,在蒲桃飽含仰慕和深情的眼神中徜徉了半日,出門時幾乎要疑心自己真是江山社稷的中流砥柱了。

***

定下賓客的名單是第一步,接下去還有如何排席位座次——官職、家世、年資、名望、親疏,乃至於客人之間的恨情仇都得考慮進去,得虧曾氏從小受的是世家女的教養,換個寒庶出身的主母早失了頭緒。

可這還只是個開端,場地要定奪;酒餚菜式要斟酌;迎賓、領客、侍宴等等奴僕需安排;食案器皿擺設都得開庫清點揀選;博戲棋具等一干消遣之物得預備;樂舞也是少不得的,姜府未蓄養樂伎和歌舞姬,只能從外頭找;給晚輩的見面禮,給小孩子的鏨花金銀餅子都得預備好;此外還得安排好供客人小憩和更衣的屋舍,供遠客留宿的客房......這樁樁件件事靡鉅細都得安排妥當。

幾個小娘子奉了母命打下手,曾氏給幾人分派了活計,大娘子鎮日忙著做女紅,偶爾來繼母跟前應個卯,不過是個添頭。剩下二娘子和三娘子倆人,都叫曾氏支使得如同陀螺一般,不過兩人分派到的任務卻是迥然不同。

三娘子經手的是宴廳、客房的陳設、瓶花、書畫、香品;宴上的食案、饌具、器皿......一言以蔽之,都是能凸顯她不俗趣味和眼光的事項,到時候隨便哪位夫人娘子提一句:“這花選得別緻”或是“這香很是不俗”,曾氏便能順理成章地介面道:“是小女瞎折騰的,叫您見笑了。”

鍾薈看了看自己手頭的活,博戲之具,這是生怕相媳婦兒的未來舅姑不記得她當年憑著五木戲名揚京都的豐功偉績呢;拿著清單去庫房裡盤點傢什、器皿,監督奴婢們拂拭擦洗,也是灰大點,髒活累活總得有人做嘛;可安置來客牛馬,預備草料、廁房薰香這些事也要她親力親為,有些過分了——鍾薈有些懷念剛來那兩年曾氏與她相敬如賓的歲月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有女兒和管事婆子幫忙,曾氏仍舊忙得腳不沾地,因白日多思耗神,夜裡叫夢魘折磨得更加厲害,不出四五日雙頰便凹陷了下去,臉色透著晦暗的鐵青,到了宴會當日,敷了厚厚的胡粉仍遮不住一臉憔悴。

***

姜家擺宴選的是個吉日,秋高氣和,碧空如洗。

今日是姜曇生的大日子,他不敢怠慢,早早叫僕人去蒲桃院子裡喚了父親姜景仁起身。破曉時分,父子倆已經開了正門迎客了。

姜曇生一身紫棠色團雲錦袍,腰間束一條白玉帶,往那兒一站光映照人,與當年那酥山一樣的胖子判若兩人,因肚子裡裝了幾升墨水,比之身旁的父親更有一股儒士的文氣。

到了巳牌時分,賓客們陸陸續續來了,姜曇生一眼望見蕭家的犢車,趕緊迎了上去。

蕭九郎是獨自前來赴宴的,他今日著了一身褒衣博帶的玉白紗袍,外層的羅縠紗在晨風中飄然如煙氣輕動,比平日更顯風神俊朗。他下了車,吩咐輿人和僮僕跟著姜家僕人去停車,自己先上前與姜景仁見了禮。姜景仁見這年輕郎君姿容出眾,恭敬知禮,臉上全無世家子弟的傲慢驕橫,好感油然而生,心道,阿孃叫我著意留心後生才俊,這一個倒是堪配自家女兒,只不知是否已經婚配。

蕭熠點到即止地給姜大郎留了個好印象,便親暱地與姜曇生把著臂寒喧來,一時胡毋家的馬車也到了,三人便在一處敘話。這時有僕人急步趨上前來,既興奮又惶恐地向姜曇生稟道:“小郎君,衛家公子來了!”

姜曇生驚訝得睜圓了眼,他確實給衛琇下了帖子,可壓根沒想過他真的會出現,這不對啊,姜家唯一和他有交情的姜悔身在西北,不過人都已經到了門上了,多思也無益。

“趕緊去迎你的貴客吧。”蕭熠笑著在目瞪口呆的姜曇生背上推了一把。他聞聽此訊也是頗感詫異,當年衛琇我行我素,與那姜家的庶孽走得頗近,當年還因此招惹了不少非議,直到那庶子去了西北才逐漸消停下來,當時不乏一些不堪入耳的風言風語,如今看這衛十一郎的作派,倒似空**來風未必無因了,蕭熠饒有趣味地忖道。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那庶子如今身在西北,即便屋及烏吧,回一封書信帶上賀儀便是天大的臉面了,何至於巴巴地親自上門來?

蕭家和衛家沒什麼仇怨,不過當年衛琇的祖父衛昭瞧不上他祖父是眾所周知的事,衛琇與蕭熠同朝為官,只能算是點頭之交。

蕭熠一愣神,著一身蒼青色羅衣的衛琇已翩然下了馬車,似是在人群中認出了他,果然只淡淡地點了點頭,腳步都未曾挪一挪,便回頭專心與姜家父子交談起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