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東都歲時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衛琇與姜景仁見過禮,便杵在那兒不知說什麼好了,雖然面上一派鎮定自若,可手心裡已經沁出了汗。

姜景仁卻是比他更手足無措,這小郎君年紀輕輕,品級卻比他高,且人家是天子近臣,打個噴嚏都能上達天聽,不出意外將來是奔著三公去的——而他們家兩次不識好歹把人家求親給拒了!姜景仁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早知道不該聽她老孃的,一個只會殺豬的老太太懂什麼,女兒陰差陽錯救他一命是難得的機緣造化,怎麼不能挾恩圖報了?怎麼齊大非偶了?老話還說抬頭嫁女呢。

衛十一郎見姜景仁皺眉,心頭一跳,不由心虛地低頭打量了下自己的衣裳,心道果然該回去換身衣裳再來,這樣不修邊幅地跑上門來,實在是太失禮了。

今天他原本沒打算來。

姜家設宴的事他早有耳聞。姜家沉寂多年,難得有此動作,都中早已傳遍了——也是沒辦法的事,姜家出美人,出身又值得玩味,一舉一動總是格外引人矚目一些。

自數年前西北胡亂,姜二郎重掌兵權,姜家行事幾乎算得上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如今次這般大張旗鼓地宴客倒像是當年姜太妃盛寵時的作派。衛琇略一留心姜家請了哪些人家,便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這是有意給姜曇生兄妹幾個擇佳媳賢婿呢。

衛琇這幾日走到哪兒都能聽一耳朵“洛陽牡丹”,小心翼翼收藏在心尖上的人被這麼輕嘴薄舌地議論,登時便是臉色一落,他位不算高,權卻很重,平日哪怕溫文和善也自有一種不怒自威的凜然,冷若冰霜時更叫人不寒而慄,對方都鬧不明白哪裡得罪了他,只能誠惶誠恐地陪著小心。

不過衛琇一邊不痛快,一邊不由自主地豎起耳朵留意著姜家的一舉一動,請了哪些人家,都有哪些適齡的男子,又不免設身處地,若他是姜家長輩,會給二娘子擇個怎樣的佳婿——自然不是他這樣的,否則也不至於兩次將他拒之門外了。

他沒想過姜曇生會給他下帖子,大約也是無心和順便吧,便將帖子隨手壓在硯池下,一開始沒打算去——去看姜家為她擇婿麼?他沒有這種折磨自己的癖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衛琇當即鋪了帛紙寫了封禮數周全的回函,叫書僮裝入鯉魚匣中封好,然後親自去庫房中挑了尊白玉麒麟作賀儀,只等著宴會當天派人送過姜府去,再隨口尋個託辭便是,這都是他的僕人做慣了的。

當日晌午,他算著時辰差不多了,便打發下人去姜家送禮,自己則坐在書房中發愣,手裡握著書卷,目光來回在那半行字上轉,半晌沒翻過頁去,待到他終於發現自己半行字也沒看進去時,認命地將書往案上一撂,對書僮道:“替我備車,等等,還是備馬吧。”說罷三步並作兩步匆匆出了書房走到外院,連氅衣都忘了披,便翻身上馬一揚馬鞭去追那送賀儀的家僕去了。

衛府到姜府說近不近,說遠不遠,那僕人已經走了半刻鐘,眼看著快到了,只是衛府門前的道路被香車寶馬堵了個水洩不通,衛秀趁了單騎輕捷之便,抄了幾回近道,踢翻了一個賣菜挑子,賠了人兩吊錢,總算在距姜家大門二十尺的地方截住了家僕。

因那尊玉麒麟極沉,衛家下人是套馬車去的,輿人被突然竄到眼前的主人嚇得不輕,車中的奴僕貼身伺候衛秀多年,從來沒見他神色如此慌張,差點以為他中了邪,沒來得及張口問,便叫主人轟下了車,衛琇這麼穿著一身家常的半舊羅衣,坐著奴僕的青布小馬車,來姜府做客了。

姜曇生見兩人無話,趕緊上來解圍道:“衛公子,僕帶您入內吧?”他清楚自己這阿耶,與狐朋狗友飲酒胡侃起來能說一宿,可正經場面上酬答不擅長了,而衛十一郎這樣超然的家世地位,根本不需要沒話找話,自然有人把話頭遞上去。

衛琇回過神,彬彬有禮地揖了揖道:“毋需勞師動眾,今日是姜兄的大日子,招呼客人要緊。”

姜景仁見他再三推辭,一想作為主人不在門口迎客也不像話,便叫了個穩重有眼色的管事領他入內。

姜家今日這宴席照例是將男客和女客分開的。男客的宴廳設在外院正堂中,此時宴席還沒開始,先到的客人們便在兩側廂房中歇息,用些茶水點心。

衛十一郎是貴客,管事將他帶到東廂房,此時房中已到了十來人,大多是姜曇生在北嶺學館的同窗及其手足,蕭熠也在其中,除他之外還有兩三人曾見過衛琇,連忙起身將他迎到上首,小心翼翼地與他見禮寒暄。

蕭熠原本在一眾前來赴宴的小郎君中門第最高,姿容風度也最出眾,又在衣著上下了番功夫,站在人群中宛若鶴立雞群,著實引人注目。

不過衛琇一來,把他從天仙直接襯成了地仙。衛十一郎真是如同傳聞中一般張狂,穿著身半新不舊的衣裳來了,通身上下沒什麼紋繡,甚至還有些皺——那是方才騎馬弄出來的。

可即便如此,他往那兒一立是有種凌風之致,渾然不似在烏煙瘴氣的宦途上馳騁多年,倒像個纖塵不染的世外之人,連滿肚子酸意的蕭九郎也不得不承認,胡毋基那句“神清骨清”的評語安在他身上還算實至名歸。

不過這是很沒道理的事,蕭九郎風聞了不少衛琇在朝中的作為,手腕強硬比他祖父衛昭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且長袖善舞遠勝他祖父,與鍾家的關係自不必提,周旋於劍拔弩張的裴霄和韋重陽之間竟然也遊刃有餘,更深得天子的信重,聽聞有意將唯一的胞妹清河長公主許配於他。這樣一個人自然與不諳世事天真爛漫風馬牛不相及——可見這豎子有多會裝。

衛琇話不多,不過言辭謙遜,風度閒雅,與這些家世差他一大截的小郎君們交談也不露出一絲輕視和倨傲,倒是鄭重其事得有些莫名,他一邊著意傾聽他們的言談,一邊不動聲色地打量他們的容貌和舉止,將屋內諸人掃了一遍,最後把目光落在蕭九郎身上——他在這些人當中實在是太顯眼了,無論相貌、才學還是家世都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只是蕭家家風不正,子弟中多荒唐之輩,這蕭九郎同他沒什麼交往,可他長房堂兄蕭炎任殿中中郎,與他抬頭不見低頭見,此人的風流成性在整個洛京都是首屈一指的。衛琇望了望蕭九郎那雙桃花眼,只覺他一臉輕佻,私德八成不怎麼樣。隨即他想起那日在蕣華樓門口遇到姜曇生,蕭九郎似乎也在,果然是個酒色之徒,衛琇心道——全然忘了當夜自己也在那兒。

蕭熠想起那清河長公主,卻是黯然自傷起來——他也曾暗暗覬覦過這位貴不可當的長公主,無奈自己門庭終是差了一截,阿耶頭上頂了個“庶”字已經夠尷尬的了,偏偏還不爭氣,文韜武略無一拿得出手,自己又被繼母強壓了數年,不肖的名聲傳了多年。若是能夠尚主,又何至於要圖謀一個屠戶家的小娘子?

隨即他又想起姜二孃那驚鴻一瞥的絕世顏色和身段來,又覺得這樁婚事也不差,面子上難堪些,裡子裡卻全是實惠。旁人也許還不知,姜曇生私下裡早與他交過底,他二妹最得祖母寵,姜太妃當年盛寵那些年陸陸續續賞下的財貨田地都在姜老太太手裡捏著,日後二孫女出嫁,私下貼補的恐怕比公中那份嫁資還多。他們家總共三個嫡女,光公中那份已經很可觀了,這還沒算姜太妃和二叔姜景義添的妝呢!

蕭九郎的父親沒出息,偏又自詡風流,不事生產,不通庶務,只知一個接一個地蓄婢納妾養樂伎,成日飲酒作樂,靠著公中的錢帛和田地的那點出息哪裡夠用?便想方設法從她繼母手指頭縫裡摳錢,吃人嘴短,拿了繼室的嫁妝揮霍逍遙,便對她苛待一雙兒女睜只眼閉只眼,甚至為了討她歡心責打兒子。

他們蕭家在丁亥之亂中一舉扭轉頹勢,一躍而躋身京師數得上的高門,只是他祖父在朝中依舊要仰仗裴霄鼻息,這些年留下的窟窿太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大肆斂財,手頭也依舊很緊,他們這一房本不受寵,他這二品還是多虧了妹妹——若不是十娘入宮為妃,依他祖父這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作派,如何肯舍財替他走通中正和吏部的關節?

娶了姜二孃,相當於搬了一座金山回家,且這座金山還生得如此姣妍,想起初見她時的情形,蕭九郎的心彷彿被幼鹿輕輕撞了一下,那些有條不紊的算計和權衡頓時七零八落,也罷,他暈乎乎地想,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門楣低些也不全是壞處——真尚了主怕是夫綱難振,納妾自是不必想了,出門酬酢還得覷她臉色,這日子還有什麼滋味?

不一時賓客到得差不多了,姜家的下人便來請諸位郎君移步宴廳,諸人便次第入了席。姜家的餚饌與精益求精的世家大族相比略顯粗糙,不過用料捨得下本,海陸珍異應有盡有,又一擲千金地購了上百壇河東頤白,饒是蕭熠這樣的舊姓子弟也對姜家的潑天富貴有些乍舌,只是席間的舞樂是外頭請的班子,曲目難免流俗,比起他阿耶在自己院中□□的那些,終究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衛琇卻是心不在焉食不甘味,連入口的是葷是素,是甜是鹹都分不清楚,每當有年輕郎君前來向他敬酒,他便一邊端起茶碗應付,一邊暗暗思忖,姜家會把二孃許給這人麼?

眾人都知道衛十一郎出外應酬極少飲酒,即便是御宴上,也只是淺嘗輒止,所以見他以茶代酒也不以為忤,姜家父子自然不以為自己面子大得能叫衛琇破例,正要去敬他,卻見他端起酒杯朝自己走來。

衛琇端起滿滿一杯酒,對姜景仁道:“恭喜足下,僕先幹為敬。”便仰頭將酒一口喝乾,又叫僕人滿上,再敬了姜曇生一杯。

姜曇生手裡的酒杯有些端不穩了,原本他覺得衛琇和自己二弟的傳聞是無稽之談,可他如今跑自己跟前大獻殷勤是什麼意思?真不能怪他想多,單論容貌他比姜悔還勝一籌,且眉眼生得有些女氣,當初在學館還有好南風的同窗對他一個勁示好呢!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先跟男配同個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