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午門哭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午門哭聲

“你說周洪謨也參與了?”朱佑樘對汪直詰問道。

“是的,周尚書在聽了貢院騷動後,去了現場,如今他正帶著考生直奔午門而來。”汪直彙報道。

“這老家夥,已經提前跟他商議過,想不到這會又給朕整么蛾子。”朱佑樘有些惱火道。

“皇上,他們這些人一貫是已文人風骨自居的,這個周尚書平日裡也只管風花雪月的,估計這次的試題改革估計是碰到了他的逆鱗。”汪直小聲提醒道。

“他有逆鱗,朕就沒有逆鱗?原本想藉此考題試探一二,也許能炸出幾條大魚出來,現在倒好,把他這只平日裡很溫順的小蝦給炸出來了,真是……”朱佑樘說完搖了搖頭。

“皇上,要不我去排錦衣衛將他們給攔下來?”汪直提議道。

“你這是什麼餿主意,你這錦衣衛一出,不就是告訴全天下的人,這事是朕指使的?再說朕一貫主張廣開言路,你這次將一幫要叩闕的士子攔住,以後朕如何取信與天下?”朱佑樘不贊同道。

“那該如何是好?一旦周尚書帶著士子來到宮門外叩闕,皇上您可沒有回旋餘地,必須接受他們的呈情,最終要麼答應他的要求,要麼便從重處罰他們。再無第三種可能。”汪直擔心地提醒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朕還能怕了幾個士子的哭宮。”朱佑樘不屑道。

“皇上,還是讓錦衣衛攔一下,要是實在激怒了士林,您大可將之推到臣的身上。”汪直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朕貴為天子,這點擔當還是有的,走吧,朕好藉此機會見識見識這哭闕是怎麼一個光景。”朱佑樘開口道。

說完率先走出了乾清宮。汪直立刻向隨伺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隨即會意退出了大殿。

等朱佑樘出了大殿,步輦早已準備妥當。

“皇上,祖宗之法不可改!”

“皇上,王安石乃禍國妖人,變法萬萬不可行!”

大老遠朱佑樘便聽到了午門外的哭諫之聲。

聽到這個,朱佑樘面露古怪之色,畢竟電視劇裡的哭闕,終於有生之年體驗了一把,這讓朱佑樘有種時空錯亂之感,彷彿在看歷史劇,但實際自己卻處於劇中。

他一時分不清這是現實還是虛幻。關鍵這大明士人的哭闕竟然隱隱約約帶著幾分歌唱之腔。

這怎麼那麼像哭墳。當朱佑樘登上午門鼓樓之上的時候,突然感覺有些不好了,難道這是古代皇帝不喜歡被人哭闕之原因所在,活人被哭墳,想想那脾氣能好。

低頭看去,下面跪著一夥青衫士子,領頭的卻是身著紅袍老者,不是周洪謨又是誰呢?

底下哭闕的人此時也已經發現了午門城樓上的異狀,從垛樓的箭口處隱隱約約看到了皇帝的儀仗。

確認是皇帝的儀仗之後,哭闕的哭聲更是變得高昂了幾分。

“天子駕到,眾人肅靜!”汪直大聲喊道。

底下哭闕的人群頓時停住了聲音,靜待朱佑樘發話。

“周天官,你這是何意?”朱佑樘開口道。

“啟稟皇上,臣懇請您收回科舉改革之意向。”周洪謨開口道。

“周天官,朕一直以為你我君臣是一條心,而且這些年來你在禮部尚書之任上努力督察學風,甚合朕意。你應該也能理解這些年士風是越發輕實務,重清談。這於治國何益?”朱佑樘大聲說道。

“皇上,臣督察學風,也只是在祖宗法度之內行事,並不曾改變祖宗法度。”周洪謨辯駁道。

“周尚書,這些年你督查學風,難道還沒有發現嗎,時移世易,大明病了,不治療,不變法,恐怕只會病得越來越重!”朱佑樘痛心疾首道。

這也是朱佑樘第一次坦露心聲,那就是變法。

底下聽到的人都為之一震,這是皇帝親口說要進行變法,看來此次哭闕是哭對了。

“皇上,變法,萬萬不可行,前宋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周洪謨痛呼道。

朱佑樘真是被他給氣樂了,北宋難道是因為變法而滅亡的嗎,擱在後世,只要學過歷史的初中生都知道,恰恰相反,北宋就是因為變法失敗導致滅亡加劇。

要是當初北宋變法成功,將冗兵,冗官這些問題解決,早沒後來的金,元什麼事情。

此時的朱佑樘也是苦悶的,很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環顧四周,竟然找不到一個知己。

整個大明都以為只要嚴格按照祖宗法度行事,定然能回到太祖太宗之盛世。

他們卻不知道,從太祖之時大明的制度就出現了問題,要不然太祖之時為什麼就會有大量衛所出現逃戶,黃冊之中為什麼會出現大量隱匿人口?

之所以太祖之時還能呈現一片盛世,因為大明剛剛經歷戰亂,人口還不夠多,土地足夠豐配。

最重要的是剛剛經歷過統一戰爭的大明軍隊是一支能打硬仗,勝仗的赫赫之軍。

再看如今的大明,經過一百多年的承平日子,大明人口劇增,在冊的人口便已經有了六千萬人,更別論隱匿的人口無數,而大明的土地卻只有那麼多,相反還在減少。

還有各地藩王更是龐大的人口趴在帝國的身體上不斷吸血,他們不事生產便罷了,還在不斷侵佔周圍民田。

文官武將也好不到哪去,也在不斷侵佔民田,這導致國家的賦稅是一日比一日少。早有一日大明會因為收不上賦稅而破產。

到那時大明離滅亡不遠矣。

雖然大明的文官口口聲聲說要以前宋為前車之鑑,須不知他們卻在一步步走北宋的老路。

以文統武,只會讓大明的軍隊跟北宋的軍隊一般,漸漸失去戰鬥力。最終也如北宋一般淪為乞丐軍,懦弱而無能。

平時不尊重軍人,不尊重軍隊,關鍵的時刻你如何能指望這樣的軍隊來保護你自己?

朱佑樘突然失去了和周洪謨相辯的力氣。

像周洪謨這樣的理學名家,祖宗法度,禮法綱常早已經深入骨髓,你要改變他的觀念,比登天還難。

“周尚書,‘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相信你比朕更懂,再則,前宋難道不是因為先出現了問題,再想著要變法的嗎?”

“若前宋是盛世臨朝,又怎麼會有人想著改變它。大明現在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朱佑樘接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