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汪直的野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六章 汪直的野望

“陛下,汪直從日本回來了,求見陛下。”張敏向朱佑樘稟報道。

“哦,汪直回來了,讓這次出去可夠久的,傳,快傳!”朱佑樘開口道。

幾個月不見的汪直有些大變樣,原本白淨的臉龐被曬得黝黑,不過那雙眼眸卻越發明亮了起來。

“大伴,你可清減不少,不過精氣神卻更足,這趟海上之行雖然辛苦,但是朕估計你這次必有大收穫。”朱佑樘看著汪直驚喜道。

“看來什麼事都瞞不過陛下您。”汪直嘴角含笑,對著朱佑樘奉承道。

“陛下,您瞧,臣給您帶來了什麼?”汪直說完,伸出袖中的手,攤開手掌,只見他手掌之中有一坨銀閃閃的疙瘩。

朱佑樘定睛一看,發現那銀閃閃的疙瘩竟然是銀塊,朱佑樘有些疑惑,看著汪直問道:“大伴,難道你在海外發現了銀礦?”

“想不到陛下你千里之外也能明見萬里。”汪直拍馬屁道。

“你呀你……什麼時候也學會拍馬屁這一套了。”朱佑樘沒好氣地指了指汪直說道。

“陛下,臣這次在日本發現了一座銀礦,可以說是一座無主之銀礦,臣想著陛下不是想要今後在大明使用銀元嗎,定然需要銀子。”汪直激動地說道。

聽到汪直說在日本找到了銀礦,朱佑樘便心裡有些低些,日本的銀礦,最大的那一個應該是石見銀山,據說那個銀礦是個伴生礦,裡面還有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簡直是一座寶庫,若真是讓汪直發現了石見銀山,倒真是一件喜事。

歷史上石見銀山最高峰貢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銀子產量,而大明可是出了名的缺銀之國,若是補齊這一塊,剛好讓朱佑樘發行貨幣再無後顧之憂。

“大伴,說說吧,看你如此激動,你這是在哪發現了銀礦?”朱佑樘問道。

“陛下,說來也巧了,原本這次最後一站是前往朝鮮的,只因路上遇到了巨大颱風,我們全隊被颱風刮到了日本,一個叫石見國的地方。更巧的是,我們船隊中有一人曾經是礦上的礦工,只因為不想再去礦裡,才決定參加我們這支遠洋船隊。”汪直解釋道。

“而且此人之前在船隊不顯山不了露水,誰知道這次他一上岸,聞著空中的氣味,便告訴我說此地有礦,而且是銀礦,當時我還不相信,這聞一聞,便能知道此地有礦?這也太玄乎了吧,接下來,陛下您猜怎麼著?”汪直興奮地說道。

“好你個大伴,竟然也學會吊朕的胃口了嗎?不過不用說朕也能猜到,接下來定然是你們這此處真的發現了銀礦。”朱佑樘胸有成竹地說道。

“陛下不愧是陛下,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您啊!”汪直感嘆道:

“確實如陛下所料,我們一行人上岸之後,果真在此地發現了銀礦。而且此銀礦開採一點都不費事,陛下咱們派兵將此島給佔了吧?”汪直熱切地說道。

說實話,汪直其實並不太願意做西廠督公,雖然如今的西廠督公雖然權勢滔天,但是汪直更喜歡帶兵橫刀立馬,可惜如今朱佑樘根本不願意一些沒有任何軍事才能之輩,竊取高位。

更是不願意讓太監作為監軍,前往九邊監督軍隊。隨意汪直這輩子,若無其他重要的事情發生,他基本不可能再帶領軍隊打仗。

自從他被朱佑樘打發到了四海船隊,讓他帶領船隊前外海外探索。這在其他內監眼裡是形同發配,海外乃不毛之地,海上更是風高浪急,危險重重,誰願意去那裡冒險?

汪直恰恰不這麼想,他認為這就是揚名立萬的機會,汪直生平不愛錢財,就愛揚名立萬,成就不世之功,以前成化皇帝在世的時候,汪直便一直在九邊混得風生水起,對建州女真進行的犁庭掃穴就是在汪直的推動下進行的。

如今朱佑樘這個皇帝又把他安排去海外探索,這讓汪直想起了太宗時期的三寶太監。

三寶太監以前也是太宗皇帝身邊的紅人,若是在宮內,三寶太監少不得要混到司禮監大太監的高位,可是他沒有,知道朱棣有意拓展海外,三寶太監義無反顧地前往海外。正是因為他的主動請纓,更是一舉被朱棣認命為下西洋艦隊的總負責人,從此三寶太監成為了那支龐大艦隊的統領。

也就是這次出海,成就了三寶太監赫赫威名,如今海外小國至今流傳著三寶太監的威名。

想起三寶的赫赫之功,汪直便心潮澎湃,大丈夫當是如此啊!

整日待在宮內,爭奪點小財,貪點小權,大丈夫不屑為之,唯有帶著無敵艦隊,為大明打出萬里疆域才是大丈夫所為。

所以在別人看來是千難萬難之事,在汪直看來卻是他的絕佳機會,一個超越三寶太監的機會,所以對於這次出海,汪直特別上心,為了此次出海,他可是專門將三寶太監之前的海圖全部收集了過來,自己精研了好幾個月,哪怕是在海上,在船上,他都手不離海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這次汪直只是試探性地探索了交趾,琉球,日本,朝鮮,耽羅島,特別是在日本島竟然意外發現了銀礦山,僅此一項,汪直就覺得不虛此行。

當然幫皇帝多有此銀山,汪直還專門花費了不少時日去瞭解日本當前的情形,真是不打探不知道,一打探嚇一跳,打探之後,汪直萌發了更大的野心,日本這個國家也不小啊,若是為皇帝朱佑樘奪下此國,相信他自己也能憑藉此項便可千古留名。

“大伴,如今日本是什麼情況,若是想要此銀山,恐怕不易吧,如今朕首要目標是蒙古,可沒有太大的餘力去對日本進行大規模兵刀?”朱佑樘開口詢問道。

“陛下,您放心,臣在此之前已經將日本的情況打探清楚,如今日本正是混亂之時,各種勢力並立,誰也說服不了誰,臣以為這正是大明的機會。”汪直熱切地看著朱佑樘說道。

“陛下,日本乃是太祖親冊的‘不徵之國’。”李東陽面露擔心地提醒朱佑樘道。

“陛下,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汪直爭辯道。

“陛下,我們已經確定好先對蒙古用兵的,兵略大事,豈可朝令夕改?”李東陽見汪直繼續蠱惑朱佑樘,頓時有些急了。

“時移勢遷,戰爭本來就是訊息萬變之事,當然得根據具體時間,具體情況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更改決定是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汪直接續爭辯道。

對於軍略,汪直可不是門外漢,可以說如今汪直的軍事素養可一點都不比朝堂文官還弱,可以說進軍事素養而言,汪直可算得上是久經戰場,比李東陽這種紙上談兵要強很多。

所以一旦爭論戰爭情形,李東陽還真不是汪直對手,因此在這次爭辯之上,李東陽是隱隱約約落入下風的。

李東陽見有些爭辯不過汪直,頓時有些急了,如是急切地看著朱佑樘,急切地喊道:“陛下三思!”

聽完李東陽和汪直的爭辯,朱佑樘陷入了沉思,對於日本,朝鮮還有交趾這些國家,朱佑樘一直猶豫如何處理它們,以前的朝貢體系,朱佑樘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對於之前大明的朝貢體系,朱佑樘只覺得實在是太傻了,一個納貢稱臣的名頭,便可以敷衍地打發了大明,這讓朱佑樘虛得慌,估計那些朝貢的小國都將大明當成傻子,更是將大明皇帝當成傻子,實在是太好騙了。

朱佑樘可不想在讓大明當冤大頭,他也不想當個傻子皇帝。所以今後的朝貢體系肯定是要進行改革的,但是改革之後,這些之前是屬於大明的附屬國,大明該如何對待他們呢?

這是個問題,朱佑樘自己也還沒有考慮好,若是一口將這些小國全部吞併,朱佑樘又有些擔心,怕自己消化不良。

所以對於如何出來朝鮮,交趾,還有日本,朱佑樘還是有些猶豫,他們不必蒙古,蒙古是眼前確切的威脅。

而日本,交趾威脅不了大明,最多能干擾到大明,北方草原可是會摧毀大明。

如今聽汪直提到如今日本正是四分五裂的年代,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乘此機會一口將日本吞併了,日本今後將不再是威脅。

朱佑樘可是知道,若是讓日本混亂時期結束,讓他們重新一統,日本首先對準的苗頭必然是大明,因為大明足夠大,足夠富裕,對於此時窮得叮噹響的日本來說大明實在是一塊美味可口的大肥肉。

考慮了一番,朱佑樘最終還是忍住了此時一口吞掉日本的打算,時機不對,還是需要先將蒙古這個老大難問題先解決,然後再考慮日本交趾的問題。

若是不解決蒙古,跑去攻打日本,大明很有可能面臨腹背受敵,亦或者陷入兩面受敵的禁地,那才是最糟糕的,大明雖大雖強,但也沒有強大到可以同時對兩個強敵動手的地步。

“大伴,如今還是不是對日本下手的好時機,如今還是先解決蒙古,等將蒙古解決之後,再來說日本之事。”朱佑樘開口道。

李東陽見朱佑樘終於放棄對日本動手的念頭,頓時松了口氣,此時去對付日本,李東陽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若皇帝朱佑樘真是如此不聽勸的話,李東陽他就決定辭官歸故里。

因為如果皇帝不聽勸阻,很可能將會成為第二個明英宗,那是的大明後果未料,他李東陽不想背罵名,所以唯有辭官歸故里。

好在皇帝的選擇並沒有令李東陽失望。

汪直見朱佑樘放棄此時對付日本,便有些喪氣,他是真心覺得此時對付日本是絕佳的機會,此時日本正是四分五裂的狀態,若採取逐個擊破的辦法,必能一統日本。

“不過,大伴有句話說得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起碼這個石見銀山我們大明必須拿到手,如今正是幣制改革的關鍵時刻,大明急需打量銀子,而我們大明缺少銀礦,所以這個石見銀山不容有失。”朱佑樘繼續說道。

汪直見朱佑樘同意對石見銀山動手,頓時眼眸一亮,動手奪取日本的銀礦石,勢必會引起日本的反對,那時必然會引起戰爭,戰爭一旦起來,可就不受控制,那時大明若想要徹底控制銀山,必然需要對日本用兵,這其中就是機會。

一個插手日本的機會,到那時,即便大明不想對日本動手也只能動手,想通此關節,汪直又覺得後續大有可為,於是汪直又鬥志昂揚起來。

只見汪直躬身道:“陛下,您放心,只許給臣一萬虎賁新軍,臣定然能給您拿下石見銀山。”

“大伴,你是真能獅子大開口啊,一開口就是一萬虎賁軍,你要知道這次朕已經將虎賁軍全部安排到了九邊,整個京城也才保有一萬虎賁軍,你一開口便要一萬虎賁軍,這讓朕上哪去給你變出來?”朱佑樘沒好氣地對汪直反問道。

汪直也知道開口要一萬虎賁軍那是獅子大開口,他也做好了被皇帝朱佑樘所反對的準備,他其實也不是一定要那一萬虎賁軍,只是想向皇帝朱佑樘討價還價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陛下,一萬虎賁軍沒有,五千不能少了,而且臣希望這五千虎賁軍是全火器的軍隊。”汪直討價還價道。

“五千虎賁軍嗎,那是不可能的。”朱佑樘繼續搖頭道:“朕最多只能給你派三千虎賁軍,只有你想要全火器營,朕答應你。”

聽到皇帝朱佑樘只答應給他三千虎賁軍,略微一思考,便明白這明顯是皇帝朱佑樘之讓他奪取石見銀山,不讓他再搞其他事情,接著更是吃驚皇帝朱佑樘對日本情況的瞭解程度。

皇帝朱佑樘明顯知道奪取石見銀山需要多少軍隊,想必他早就對石見銀山這個地方做個周密調查,對於日本的情況更是瞭如指掌。

想通此節,汪直終於收斂了內心的狂熱,雖然有心揚名立萬,但是作為皇帝的家奴私臣,最重要的卻是不逾矩,否則再大的本事也枉然。

在這方面,汪直已經是吃過虧的,上一次吃虧還是在成化年間,那一次,汪直被成化皇帝改到中都鳳陽守皇陵去了,對此汪直印象深刻,已經在心裡默默警醒自己,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想不到,這才幾年,自己竟然健忘了,實在是不應該。

“陛下,您放心,臣一定為陛下奪有此銀山。”汪直收斂心神,肅穆承諾道。

聽了汪直的話,朱佑樘便知道他對汪直的敲打起到了效果,汪直這種人確實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越有才華的人越有傲氣,也喜歡私做主張,作為皇帝,領導就需要時刻敲打敲打,不讓他誤入歧途。

當然了,敲打之後也需要進行安撫,安撫,打一棒給一顆甜棗的技藝,朱佑樘可是運用嫻熟,於是他繼續寬慰道:“大伴,放心,日本這塊肥肉,朕可沒打算放棄,但是如今時機還不成熟,朕要先收拾了蒙古之後,再來收拾他。”

“是,陛下,臣知道怎麼做。”汪直躬身道。

“在這個空檔期,雖然不能對日本大打出手,但是也不能任由日本自己慢慢統一,日本出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對我們大明是有利的。大伴,你今後在日本的任務,便是讓日本繼續分裂下去。”朱佑樘對汪直交代道。

“陛下,您放心,臣一定讓日本繼續動亂下去,虛弱下去,如此,後面我們大明收拾它的時候也好少花點力氣。”汪直心領神會地應答道。

“如此甚好,日本交給大伴,朕就放心了。”朱佑樘寬慰道。